都成华娱大明星了,咋还飞不起来
繁体版

第35章 三年笛子五年萧,一把二胡拉断腰

    2002年2月1号,沈森第一次进到砖儿垫台一号演播厅彩排。

    陈雨露不仅单独安排间休息室,还给所有人安排了椅子,整的想提前看看古早春晚的沈森只能与何建国等乐队成员们聊民乐。

    说来搞笑,沈森本就是为了曾经的梦想才找的民族乐团,而民族乐团却想招他当作曲家,和未来的二胡首席。

    尤其是作曲家!

    沈森的二胡水平虽足够胜任二胡首席,却不是无可替代的,而且着实太年轻了。

    但作曲就不一样了,民族乐团已经成立几十年了,就没一个作曲家写出了像《鄱阳湖狂想曲》样的曲子。

    他们若不是想把人给收编了,纵使王次炤面子再大,民族乐团也不会同意协奏,更不会让何建国亲自带队。

    何建国,77年考入鲍家街43号民乐系学习打击乐,80年学习合唱指挥,82年毕业就进了民族乐团,90年代正式涉足指挥领域,96年就被《人人日报》称赞,并登上砖儿垫台。

    截止目前,他除了是民族乐团驻团常任指挥、乐队队长、定音鼓首席,还是鲍家街43号打击乐硕士学位专家评委,中国音乐学院打击乐专业客座教授。

    民族乐团如此诚意满满,沈森是真的非常心动。

    可真要进了民族乐团,想在台省那边登台演出,那就得以“XX交流”的名义,比现在的审批手续不知道麻烦了多少倍。

    只是简单想想,沈森就还想当编外人员。

    毕竟,现在才刚刚进入2002年。

    这年头甭管是歌手还是演员,只要是在内地出道成名,各方面待遇直接就比港台成名的低了一档。

    要不然当初王晶花、姚谦也不至于坚持在台省首发专辑,而且把宣传中心放在港台了。

    这几年抓紧把钱给赚够,站上风口,到时还想抵达宇宙的尽头,也不是来不及。

    “哎哟!我研究生毕业不也20多岁——”

    沈森正把何建国交给未来呢,门突然被敲响,紧接着就被推开了:“何教授,下个节目到你们的了。”

    “谢谢。”

    ''足球是踢出来的

    ''GoGoChinaFootball

    ''......

    谁他妈说以前的春晚都很经典的?

    刚进到演播厅,沈森就被台上蹦蹦跳跳的一群人给雷的里嫩外焦。

    明明还不如16年春晚的“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那些八零九零的兵马俑们居然有脸说以前春晚都很经典。

    纯属欺负小孩没看过古早春晚!

    “沈森。”

    他正腹诽着呢,却听有人喊自自己,闻声一瞅,见是同为王晶花艺人的解晓东,微笑帮着介绍:“东哥!这是何教授,民族乐团的专业指挥。”

    “你好,何教授。”

    解晓东短暂错愕,立马热情地伸出双手与之握手招呼。

    “你好。”

    同样认为台上节目很雷的何教授与之握了握手,就对沈森道:“走,咱去找陈导商量下出场顺序。”

    “等下聊啊,东哥。”

    “......???”

    望着沈森跟着何教授离去的背影,解晓东瞬间就不相信帮着辟谣的王晶花了。

    请民族乐团的乐队协奏已经够逆天的了,居然还给请了个能跟春晚总导演商量出场顺序的教授当指挥。

    就这,居然敢说有大爹是谣言!

    “那些好像是民族乐团的。”

    不远处,凑在一块闲聊的田震、陆易、周讯目光也都看在这里,正说话的是田震。

    语气之所以如此不确定,因为民族乐团上次给春晚服务还是86年1月。

    最近十几年不是在自己的音乐厅,就是在具有特别意义的舞台,而且绝大多数是国际舞台。

    她想明白了沈森为何有单独休息室,却想不通民族乐团为何给沈森协奏。

    “......他本姓不会姓江吧?”

    有被“民族乐团“震惊的周讯,想了想最近圈里各个版本的谣言,顿时难以置信道。

    “长的也不像啊。”田震道。

    “不都说儿子像妈么。”

    “......”

    “晓东!”

    陆易不愿听两个女人瞎掰扯,顿时挥手招呼解晓东,后者还没走到跟前,田震就指着正与陈雨露、何教授说笑的大姐:“那不会是他亲妈吧?”

    “不像。”

    周讯看清是谁,立马摇头否认:“她妈肯定是不出名的,不然早就被爆出来了。”

    “怎么了?”

    满头雾水的解晓东才走到跟前,周讯就指着那位大姐:“看,那是不是沈三木亲妈?”

    “她家那位能请的来何教授带队指挥?”

    解晓东看清是谁后,满脸不确定回答:“知道他们过去干嘛吗?让导演调整出场顺序!”

    “啊?哪个何教授啊。”

    “就那指挥。”

    解晓东微微扬了扬头,自嘲一笑:“花姐还跟我们说他父母早死了,别跟着传谣害他娶不到老婆。”

    “啊?”

    没听过难产传言的田震诧异地看向何教授身后的沈森:“他那样的还能娶不到老婆?”

    “和田惠美看他手相说命太硬了,老婆会难产,哪个女的敢嫁?”

    而有听过难产传言的周讯伸出手掌,神叨叨道。

    “和田惠美还会看相?”

    “人给黑泽明算过的!很准的。”

    “......”

    完全不知又有人在传自己谣的沈森跟着何教授协调完下次的出场顺序,就拆开琴包,拎起二胡走上了舞台。

    由于乐队成员众多,主持人报完幕,众人也没像其他表演者说些拜年的吉利话,全部坐好就等着唯一站着的何教授指挥。

    咚!

    由大鼓、铜镲等乐器合奏的前奏一响,演播厅外边过道等着的伴舞纷纷好奇的往里看,而里边正在闲聊的人们也仿若被人摁下了静音键。

    民族乐团的实力太强了!

    “嗯嗯嗯........”

    约莫第22秒,乐队协奏到了某个旋律,C位坐着的沈森才开始忘我演奏。

    第92秒,舞台两侧各走出三男二女,每人一把二胡,优雅的走到沈森身边站好。

    第107秒,乐队其他成员全部停下,只剩前排11把二胡在演奏,整个演播厅仿若万马奔腾。

    陈雨露听着既喜又忧:其他跟马有关的节目还怎么拿的出手啊?

    “......嗯!”

    “哗哗哗!”

    第158秒,沈森与乐队全部成员一起完成收尾谢幕起身退场,演播厅里、厅外才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他们给实力强劲的民族乐团鼓掌,也为唯一红色唐装的沈森鼓掌。

    甭管沈森他“爹”是谁,十六岁就能与民族乐团一起完成如此精彩绝伦的演出,那就值得送上掌声。

    要知道,三年笛子五年萧,一把二胡拉断腰!

    “小君,这小伙子的二胡不比宋飞差吧?”

    待掌声平息,刚刚与何教授打招呼的大姐忍不住问即将给自己伴奏的二胡演奏者詹丽君。

    “真不知道他怎么练的。”

    詹丽君既羡慕又崇拜的避而不答。

    大姐可以随便点评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悉尼歌剧院等音乐殿堂演奏并传播中国音乐的二胡皇后,她一个从鲍家街43号毕业不久刚有点名气的乐坊成员可没资格。

    “刚听老何说是个天才,别想着和他比。”

    -----------------

    “沈森!”

    把何教授等人送上车,沈森还没走到接自己的车跟前,就听身后有人喊自己,转头一瞅,纳闷道:“你是?”

    “你好,我是刘国全!”

    “你好你好,车里聊吧。”

    听说是非自己不可的刘国全,沈森立马请人上车。

    甭管多不喜欢狗血剧,这寒冬腊月的人跑电视台门口蹲,都应该给人尊重。

    “要不喝点酒去去寒。”

    车门还没关上,沈森就从后座摸瓶二锅头递上:“最近比较穷就喝的起这个。”

    “你把酒当水喝?”

    刘国全还没拧开二锅头,就被仰脖吨吨干的沈森真无语了。

    “呐,这还有水和吃的。”

    前座的董兰春也不多嘴解释,递上自己的存货招待客人。

    “里面的盒饭根本吃不饱。”

    沈森把空瓶塞进夹层,又转身摸酒:“要不吃宵夜去,边吃边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