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无边搞基建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图谋

    并州上党郡,冉闵的军帐内,也燃着一个铁皮炉子,上面架着锅,锅里咕噜咕噜煮着汤,热气腾腾。

    他的亲卫队长卫元躬着身子端上来一张矮几,矮几上面摆满了盘子,而盘子里缺装满了各色美食,有菜有肉,不过却都是生的。

    冉闵好奇的看着,“这就是子仪所说的火锅?”

    “回将军,正是。”说着卫元又给他摆好了胡桌胡凳,摆好碗筷,甚至还调了两碗小料,一碗带辣椒,一碗不带。

    辣椒这个时代早就有了,是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只是不被主流所喜,又颇贵,暂时还没流传开来。

    刘幼仪也是从开始同各地客商做生意之后,才寻摸到一些。想着此时天寒地冻的,此物即可以驱寒,味道又足够霸道,此时还是年轻人的冉闵应该会喜欢,才遣人连同火锅一起送了过来。

    也担心他一时吃不惯,于是还特意叮嘱手下人调两种口味的蘸料,这也是冉闵才有的待遇。

    今年所得辣椒数量太少,她自己也就少量的尝了尝味道,就连卢偃他们都没舍得分,剩下的都是留种了,预备来年多种一些。

    “子仪总有巧思,在经营一道上,天分非凡。”冉闵是知道这半年刘幼仪为自己赚了不少钱的,虽说比打仗抢掠的速度稍微慢了些,但财富的数量上却是丝毫不逊色的。

    纯靠经营所得,还不用战场上拼杀,没有人员伤亡,何乐不为。

    他虽未亲眼所见,可据丑伯所言,他现在府里的财富,即使不抢掠,也足够他再养一只万人军队了。

    是矣丑伯每每提起她,都是赞不绝口,俨然一副要把她当成他府上人的感觉了。

    而且他还帮自己冶铁铸兵,正是因为有了他的铸造坊提供的刀兵为后盾,他的军队才能全员武装,战斗力惊人,连连创下佳绩。

    他时常感叹,得刘子仪一人,如有神助,怎的这么好的人才,自己上辈子没发现呢?

    不过即使发现了,怕也不会像这辈子这般信重于她,因为他深知,上辈子的自己,虽表面称自己为汉人,尊重汉臣,实则也只是为拉拢人心之举,对汉人并没多深的感情,也不会全然信任。

    但当他战败被杀,原本忠于自己的那些汉臣,除了在混战中被杀的,竟然还有自戕殉主的。

    虽然他当时只剩一抹意识,但内心仍旧感动不已,这对胡人来说,是极为难得的。

    胡人本身慕强,战败投降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就如蒲洪,姚弋仲之流,投降了反而混的更好了,殉主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自己手下那些胡人将领,最终或降了晋室,或降了燕国,他此刻虽不至于记恨,但总归还是不一样的。

    他那时才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汉人血脉,终究和胡人还是不同的,于是他这世对刘幼仪格外的好,只要她所求不是太过分,基本是有求必应,也算是一种弥补吧。

    毕竟上世,她父亲刘群可是跟随自己到了最后,最终死于乱刀之下,还有她叔父卢谌亦是。

    不过即使刚开始可能是有弥补的情分在里面,后面一桩桩,一件件,刘幼仪办的事没有不让他赞叹的,是矣,他现在对她的全然信重,是丝毫不作伪的。

    火越烧越旺,血红的肉片在奶白的汤里翻滚,不过片刻就熟了,香气四溢,冉闵本来不觉得饿,闻到味道便突然觉得饥肠辘辘了,抬腿便坐到了炉子旁边的胡凳上。

    卫言则跪坐在一侧,帮他烫菜,并且把烫好的菜给他夹到面前的盘子里。

    “此为刘参军特意寻来的辣椒,将军可要试试?”卫言指了指放了辣椒的蘸料。

    冉闵高兴的点点头,道,“即是子仪的一片心意,必定要尝尝看。”

    然后把烫好的肉片里一裹,便塞入嘴中,顿时呆住了。

    整个口腔都麻木了,火辣辣的,就好像烈火焚烧一样,如果不是对刘幼仪十足的信任,恐怕他都怀疑是被投毒了。

    冉闵还是忍着辣,把肉片吞了下去,只是辣的脑门都开始冒汗了。

    卫言见状立刻递上了一杯水,说道,“刘参军有言,若将军不喜辛辣,喝水可缓解。”

    冉闵便沉默了一瞬,接过卫言手中的水,一饮而尽,良久才缓过来,道,“此物倒颇为霸道。”

    “将军不若还是吃没有辣椒的吧!”卫言劝道。

    冉闵默默的又吃了几口没有蘸辣椒的,美味是美味,可总是觉得少了什么,然后忍不住竟然又开始尝试蘸有辣椒的蘸料,只是这次有了经验,他只微微蘸了一点点。

    “果然还是辣的滋味更足。”找到感觉了的冉闵,吃的愈发畅快起来了。

    不多会,矮几上的菜蔬肉类都见了底,他才满足的站了身来,“行了,你也下去自去吃吧,既有火锅这等美食,子仪也定不会漏了你们。”

    “什么都逃不过将军的眼。”卫言笑着退下,顺便喊了两个人一起把座椅和火锅撤下了,至于炉子,就留在帐中作取暖之用了。

    冉闵吃完只觉得浑身发热,一腔躁意无法消散,于是便走到营边空旷处,站在白茫茫的雪地里吹风。

    冉闵身为北中郎将,总领防卫北方边界的战事,先下驻扎在上党,除了防卫燕代之地。

    内迁的丁零,乌恒,夫余等各族各部,也总有叛乱,并且慕容鲜卑还时常发兵寇边,都需要他镇守。

    冉闵此刻就像救火队长一样,哪里需要哪里搬,一直打游击,按下这头又冒出那头,片刻不得闲。

    眼见蒲洪和姚弋仲分别在枋头和摄头发展壮大,冉闵心里十分窝火,他明知这两人野心均不小,甚至都有割据为王的盘算,而他早就将后赵甚至整个北地,均已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这叫他如何能忍。

    石虎早前任命蒲洪为龙骧将军、流民都督,并且把秦州、雍州的士民以及氏族、羌族,十多万户,都迁徙到了关东,为他治下,把治所设在枋头。

    又任命羌族首领姚弋仲为奋武将军、西羌大都督,让其率领部众数万人迁居到清河,治所设在摄头。

    还有慕容鲜卑一族,更是与他有灭国杀身之恨,也早已成立燕国。

    眼见他们一天天坐大,冉闵却连自己的班底都还没组建起来,眼下他手上才领了一万兵,精锐不过半数而已,叫他如何能不急。

    此时离他重生不过半年不到,他却感觉已经过了好久了,不为其他,就是他觉得发展的太慢了。

    眼下除了一个刘幼仪,还有她帮忙训练出来的一百亲卫,他手上并没有多少得用的人,甚至连兵马也不太足。

    兵马倒好说,以他之力,只要有战事,他随时能拉起十万大军。

    只是他现在还没有足够亮眼的功绩,能让他足够与李农,张举,姚弋仲,蒲洪等人平起平坐。

    陡然招募太多军队,恐令石虎生疑,只能以战扩军,才是稳妥之道。

    只要他战绩漂亮,即使他扩军二十万,怕是石虎也只会赞他勇猛。

    上辈子他是在镇压梁犊的时候,所向披靡,才闯出了小项羽,小孙策的名号。

    虽然战功于他而言,只要他身处战场之上,肯定就能抓住,但眼下,他不想等了。

    他要伺机在这上党之地,立不世之威。

    此举不仅能名正言顺的为自己扩充军队,还能顺便占了并州,以作他的养军之所。

    并州,也就是如今的山西,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与洛阳不过一山一水之隔,此地山水环绕,险关众多,且矿产资源尤为丰富。

    当年五胡南下,首当其冲的就是并州。

    而前赵开国皇帝石勒,就是出生在并州的上党郡。

    而并州,更是有许多刘子仪一直心心念念的煤矿,她有机会就在自己耳边念叨,之前没放在心上,现在既然都到了上党了,何不拿下。

    既然蒲洪和姚弋仲都能占了豫州,冀州,自己占了并州又有何妨。

    以前是自己没有心力治理,可现在不是有刘子怡,想必他定会愿意的。

    冉闵在心里默默盘算着,愈发觉得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