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天下有盗
繁体版

第31章 群盗会议

    胜和获二人驱车来到龟阴。

    二人下车在阡陌间步行。

    这几日收麦,丁壮劳碌于田间,妇女们提着竹筐往田间送饭,儿童跟在大人的后面捡拾拉掉的麦穗。

    “哎呦,是胜叔。”一个虎丘的乡老看见二人忙迎接过来。

    “收成不错?”宰胜笑着问道。

    乡老点点头,却又不甘地看看四周,压低声音说:“可惜少主只让我们得三成,而齐人则有三成。”

    宰胜皱眉道:“怎么还不知足?龟阴田的产量倍于虎丘,况且我们来的时候,离麦熟已经没有几天,你们不劳而获,得两成还嫌少?”

    乡老说的话确实有些无耻,龟阴的田地,播种是是齐民,收获的时候,盗跖之徒众收走三成,龟阴之属民收走三成,栾氏取一成;只给人家辛苦耕耘的留下三成。

    展彭告诉齐人乡老这一决定的时候都有点不好意思,然而齐人却是喜出望外,这比起他们预想的要好多了。

    获“哼”了一声,不满道:“少主还是心肠太软,这些齐人本是俘虏,怎么敢计较粮食的多寡!”

    乡老如同遇见知音一般,朝着获连连点头。

    宰胜没有理会他,看了一下周围的情况。问道:“齐人可有不满?”

    “不满?”乡老瞪大眼说道,“田赋虽高,然而除了田赋外其余一概不收,兴役的时候也是用币或粮买役。能够有什么不满的?”

    宰胜点点头,现在齐国的赋税几乎无处不在,劳役几乎无时不有。

    衡鹿守山林,收取树木费;舟鲛守川泽,收取芦苇费;虞候守草野,收取柴禾费;祈望守海边,收取海产品税,通往国都的路上都是关卡,而国君即便在天灾的时候都要发起建造台榭的劳役。

    所以田赋虽然高,但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完全没有,难怪齐人没有丝毫抵触。

    正闲聊间,一个惊喜的声音传来。

    “父亲。”桑萱惊喜地喊道。

    她手中捧着一束刚刚摘的野花,袅袅婷婷地走来。

    “少主可是着急了?”胜捋须笑道。

    桑萱点点头道:“少主已经问了两次,他要的东西何时送到。”

    胜和获相视一笑,少主前日派人尺牍,说道石遐和卫国之事,命他们回营商量。而少主催促的东西,已经捣鼓了很长时间了。

    三人一起上车,一路说说笑笑,来到南氏之中庭。

    ……

    展彭已经在中庭相侯。

    今天的会议尤其关键,栾氏之中,栾施也抱病前来。

    他近来身体每况愈下,几天不见整整瘦了一圈,双手捂着腹部,冷汗不断从额头涌出。

    栾玥也消瘦不少,她坐在父亲的身边不断为他擦着头上的汗水,清冷的眸子中满是哀戚。

    栾辄刚刚被委任为司马,此司马是“家司马”,它的职责是统率家族的私兵,同时执行家族的私法。

    栾氏悄悄清洗了家族的叛徒,原有的家司马,被悄无声息地处理了。

    石遐经过两天调养,身体也恢复了一些,这两天他无论见到什么人都是点头哈腰的陪笑,别人对他爱答不理,他也言笑自若,堂堂的卫国大盗,竟然忍受的如此窝囊,让别人嘘唏不已。

    展彭坐在主位,一边喝着酒,一边观察着诸人的表情,尤其是石遐,他表现的越是忍耐,展彭对他就越不放心,盗跖名下的七个大盗,不会有一个人是浪得虚名,心存藐视而生出怠慢,这可不应该是一个首领的合格心态。

    正思索间,一阵大笑传入中庭,展彭一喜,急忙迎接出去,忙不迭地问道:“如何?”

    胜笑道:“少主莫急,都已经带来了。”

    获也施礼道:“工匠们都对此物赞不绝口,都说必定大用于世。”

    这就是石磨。

    展彭来到龟阴后,见麦子就要成熟,顿时食指大动。

    这个时候小麦的吃法,一般是将麦粒蒸或煮熟,虽然有平板磨和凹槽磨可以磨成粉,不过极其粗糙,远不能称为细粮,所制的面食也是粗硬的面点,被人们当成干粮,十分的难吃。

    他便将想法和陶温一提,实验了好几次,终于做成了第一代石磨,至于以后怎么琢磨,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这一会,他没有把发明者加到某位圣王身上,因为石磨的出现在原本的历史上也快了。

    后世一般认为,制造石磨的名义上是鲁班,其实是鲁国工匠群体。

    现在说陶温是鲁国的工匠群体之一,没有人敢反对,况且,陶温也很乐意将此项发明算到自己头上。

    陶温造成石磨,一改平日的低调,走起路来都昂首挺胸,在工匠中的声望也迅速提升。

    作为家臣,他很是识趣,磨出的面自己未敢享用,而是先送来龟阴献给家主。

    众人都围着装面的陶瓮啧啧称奇,如此洁白细腻的食材,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展彭心情很好,他笑着回答诸人的问题,心中却在想着如何尽快能够吃到面。

    即便有了面粉,想吃面条还有不少困难,面粉如何发酵就是一个问题,他当即喊来厨子,跟他嘱咐了一番,厨子便愁眉苦脸地扛着瓮去了厨房,自己琢磨去了。

    展彭十分确信他能够搞定,面的无数种吃法,本身也就是历史上一群不知名的人不断琢磨出来的。

    ……

    中庭中的气氛紧张。

    今天的会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今后该怎么办?

    展彭提出的伐齐之策没有得到任何支持。

    他的伐齐,当然不是大张旗鼓地征伐齐国,而是将根据地逐步迁移到泰山北侧。

    他认为,齐国的东西干道是在泰山之北,从齐都临淄,经过彰丘、谭邑、鲍邑、泺邑、平阴等邑到西方诸国,晋国伐齐走的就是这一通道,这条道路其实处处漏风,从泰山之中大约有四条五条谷地,可以直达这些城邑。以泰山为根据地,渗透、骚扰、劫掠齐国各家族的采邑,可以获得莫大的利益。

    这种战法可称为环泰山游击战。

    他没法说的是,三十多年前平阴之战后,齐国开始修建长城,如今长城犹未能遍及齐鲁之间的山系,齐鲁之间的谷道依旧防备松弛,若是再等几十年,吴国和鲁国一起伐齐,齐国就会在泰山与沂山之间修筑连绵长城,在谷地中修建一个个关隘,盗跖之徒的机会就永远消失了。

    他隐约之间有一种感觉,在田氏代齐的关键时刻,无论是帮助田氏代齐,或者帮助齐国铲除田氏,一定有一些眼下无法看到的机遇存在其中。再说了,大家都是盗,凭什么田氏就窃国,我们就只能窃钩?论起盗的专业性,不是我们应该更强吗?

    天命岂一定在田氏?

    他说道:“眼下的齐国是最虚弱的时候,国内灾害不绝,国君横征暴敛,田氏暗藏异心,各家族内卷激烈,正是入齐的最好机会。”

    众人当然不能信服。

    齐桓公和管仲就是如此厉害,都死去上百年了,齐国这只纸老虎在晋国面前也一再漏气,可是众人一说起来就是管仲之国非同小可,齐国是盗跖之徒所不能招惹的。

    大家一合计,卫国的机会其实不错,若是齐豹的报酬再优厚一点,就应该把重点放在卫国身上。

    展彭却道,卫国号称多君子,其实就是一骗子团伙,就比如孔成子和史朝,在其他诸侯眼里都是贤者,可是卫襄公一死,他们干的那叫什么事?

    孟絷和元两人都可以继承君位,孔成子和史朝就都说自己做了一个梦,梦的内容还都是一模一样,都梦见了卫国的始祖康叔,在梦里,康叔告诉他们的话,不是“让元为卫国国君”,而是“立元,余使羁之孙圉与史苟相之”,孔圉是谁?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孔悝,正是孔成子的儿子;史苟是谁,不就是史朝的儿子?

    他们这是扶立一个五六岁的儿童,好让自己执掌卫国朝局,这样还嫌不够,还要让自己的儿子继续主政卫国。

    这样的鬼话,跟公开抢劫卫国的执政权力没有什么区别。

    他更是提及一件事情:

    “当年的卫国大宣姜夫人,为了铲除太子伋(急子)扶立自己的儿子公子寿,就唆使卫宣公派太子伋出使齐国,雇佣一伙盗贼,在路上杀掉公子伋,公子寿不忍,想代替太子伋受死,就灌醉太子伋,持白旄到了卫国边境莘地。盗贼杀掉了公子寿,太子伋酒醒之后赶到,又杀掉太子伋,结果宣姜夫人翻脸不认账,又派人围剿这货盗贼,给人做杀人的刀,最终害的是自己。”

    “卫国这伙人,实在不可相信。”他最后说道。

    众人一听展彭激愤的话都沉默起来,仔细一想却无法反驳,卫国人还真是这样。

    贵族火并的时候雇佣盗贼行事,火并之后再铲除盗贼,不仅仅借助盗贼消灭了仇敌,还利用为仇敌报仇的名义铲除了盗贼。

    石遐想到和齐豹的关系,脸色变得煞白,脸上写满了狐疑。

    “难道齐豹真的在骗我。”他喃喃说道。

    众人正在争论不修,忽然感觉房屋微微一震,众人都是一惊,不多时,就有徒众急匆匆跑来。

    “堰塞崩溃了。”这位徒众气喘吁吁地说道,他看着展彭的眼神充满了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