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生之国
繁体版

第十四章 仙童教

    三太子原来是仙童教教主,因练功不慎走火入魔,受了内伤,不想被悬棺老妖盯上,被追了十日,一路躲躲藏藏。在春风城遇上亦仙二人,又被老妖追上,再受重创,这下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送我回仙童教,必有重谢!”三太子虚弱无比,“谁背我?”

    亦仙问:“仙童教在哪里?”

    “陈塘关!我指路!”

    “王兄,”千算子将亦仙拉到一边,“要是送他回去会耽误行程的”。

    王亦仙笑道:“北斗山又不会跑,晚几天没事!”

    于是,王亦仙背着三太子,同千算子一起踏上去陈塘关的路。

    路上,亦仙问起悬棺老妖的事,三太子道:“悬棺老妖是悬棺教的教主,又称作悬真人,他自称是悬棺老祖!悬棺教的人,无论生老病死都睡在棺材中,修炼的是至阴的邪门功法,他们就连吃饭都在棺中,你说恶心不恶心?其教众的棺木悬挂于山崖,据说可以远离地气,更好地吸收日月精华,诡异非常……”

    亦仙道:“悬棺教修的也是仙?”

    “一切教派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三太子道,“大家对修仙的理解不同而已!”

    亦仙默默念道:“一切教派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么说来,什么教派都是殊途同归……”

    三太子道:“话虽如此,但悬棺教太过邪门儿,把自己搞得半死不活,又把别人搞得死去活来,有违天道,还伤阴鸷!我看即便修成了仙,也是邪仙!”

    亦仙忽然嘿嘿笑道:“三太子,你们教还招人吗?”

    三太子没料到亦仙有这心思,冷冷地说:“修我教无上甚深微妙法,当做永生永世童真人,你可愿意?”

    千算子听了,问道:“也会变成小孩儿吗?”

    “只是身体会变小!不是小孩儿!”

    亦仙觉得仙童教恐怕不是自己要修的道,只好作罢,还是老老实实先把三太子送回去吧!

    陈塘关不知何地,据三太子说陈塘关不是官府下辖的地域,那里有河有湖,港汊众多,位置偏僻,罕有人烟。多有猛兽毒虫,烟瘴重重,离春风城有半月路程。

    亦仙不知道世间还有这等所在,就像走进了幽冥之地的迷魂阵,阴风阵阵,迷雾遮蔽。一路上有不少三尾松鼠,这种三条尾巴的松树是山林中的小妖,最喜欢用松果、石子投掷过路之人,生性胆小,虽然讨厌,却也不失可爱。王亦仙和千算子都被三尾松树投掷的松果和石子打了很多次,冷不丁地挨一下,还是挺疼的。

    在一棵歪脖子树下,站着个虎头人身的人,道士装束,虎视眈眈地盯着三人看。亦仙有些担忧,问三太子:“这虎头人身的怪物是什么?”

    三太子只是瞥了一眼,道:“这是虎道人,猛虎所化的道士,常出没于江湖市井,打卦算命,引诱小孩妇女果腹!”

    “我感觉他一直在看着我们,会不会对我们不利?”千算子紧跟着亦仙走,生怕落后,被虎道人给吃了。

    “杞人忧天!”三太子对那虎道人喊道,“喂,算命的!今天不去春风城?”

    亦仙和千算子大惊,没料到三太子会主动与那虎道人打招呼。

    “去个甚?”虎道人心中有气,“春风城的人都不出来,好几天没开张了!”

    “不妨出个远门儿,虎生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母老虎和远方!”三太子开着玩笑,气虚无比,“算命的,你可不许再打我仙童教的主意,我教中没有一个小孩儿!”

    “老三,听你的声音,身子虚得紧!”虎道人露出嘲讽的笑,“你可要万事节制,保护身子,不然你教中的小孩儿都是我的下酒菜!”

    “臭算命的!”三太子踢了踢亦仙的屁股,示意他继续前进。

    千算子也是算命的,与虎道人算是同行,若不是那个虎头吓人,他倒是想与虎道人交流一下。

    山路十八弯,水路九连环。山有山精,水有水怪,一路行来遇到的都是些妖怪,当一个自称神仙的人拦住去路时,亦仙显得不知所措。

    “你是神仙?”亦仙看那人白袍玉冠,仙气绕体,确有些仙风道骨的神韵。

    “然也!”那人笑道,“我成仙多年,在修行上颇有心得,道友有没有兴趣听听?”

    “果真?”亦仙有些心动,想着耽搁一个时辰也无大碍,正想与三太子商量。

    却听三太子冷冷道:“喂,你这老鬼,死了多年了,哪里得成仙道?”

    那人忽然变了脸,正色道:“你胡说什么!我仙骨已成,法力无边,你这刍狗蝼蚁安敢妄议神仙?!”

    “你若不信,”三太子冷笑道,“自己照照镜子!”

    三太子让千算子拿了一面铜镜给那位“神仙”,那“神仙”接过铜镜,看了许久,脸上的表情异常复杂,先前的仙气绕体变成了鬼气森森。

    “不可能!”那人摔了镜子,“我是仙,不是鬼!你们在骗我!”

    王亦仙不惑不解,只看到那所谓的“神仙”全然丧失了仙人应有的风度和气象,身形逐渐模糊,直至化成了飞灰,而那种不甘心的怨气仍然萦绕在附近,久久不肯散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亦仙看着千算子,千算子摇头。

    “这个仙可不是神仙,而是魅仙,”三太子的声音更弱了,“魅仙是痴迷修仙之人死后所化,自以为得道成仙,却不知早已身死为鬼,这种鬼魅往来于山川大泽之间,以妖鬼神通为仙家法术,最为忌讳有人点破真相,可笑,可怜!”

    “这路上怎么这么多妖魔鬼怪?”千算子感到害怕,“不会是到了鬼蜮吧?三太子,你把我们骗到这里,到底想做什么?”

    三太子脸色苍白,只是冷哼一声,摸出一个令牌,说道:“真是麻烦!”

    亦仙接住令牌,看令牌上写着“诸妖退却”四个字,就知道是辟邪之物,果然后面的行程顺风顺水。

    “我说三太子,有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不早点拿出来?”千算子埋怨道。

    “忘了!烦人!”

    仙童教在陈塘关腹地,依山麓而立教,环溪水而设坛,钟天地之造化,蕴五行之灵气,在风水上当旺子孙后代。远远望去,教旗高悬,迎风招展,及近了看时,才发现旗帜上的图案与三太子在春风城酒楼门板上所画相差无几,都是抽象潦草的“娃娃”形象。

    “如何?”三太子来了精神,“教旗可是我亲自设计的!”

    王亦仙笑道:“这里果然是个好地方!”

    仙童教的建筑都不高,青瓦粉墙,别有一番水乡小镇的情调。

    跨过仙童溪就是教坛的入口,有碉楼岗哨的童儿早就发现了亦仙三人,三支飞箭乘风而至,恰好射在亦仙和千算子脚下。

    亦仙擦了擦汗,笑道:“没想到仙童教的人这么热情!”

    千算子缩回了脚,问三太子道:“阁下教中不会叛变了吧?”

    “谁敢!”三太子动了真气,“没眼的家伙们!”

    三太子从亦仙的背上下来,叉着腰踢倒地上的飞箭,打了个呼哨,那岗哨立刻得了消息,才知道是教主回来了。

    十八声炮响后,教坛门户洞开,百十个五六岁“小孩”手捧鲜花涌了出来,欢呼雀跃,奔向三太子,简直是欢乐的海洋。

    “哪个射的箭?”三太子沉下脸,“站出来!”

    一个穿红肚兜的小男孩扭捏着站了出来,低垂着头,大气不敢出。

    “哦!是十三娃射的!”三太子拍了拍十三娃的脑袋,“射的准!有赏!”

    十三娃本以为会被批评,没想到得到的却是赞美,顿时笑开了花。

    “大娃呢?”三太子点着人头。

    “教主!我在这儿呢!”一个还要矮上半截的小女孩儿从众娃中挤了出来。

    “大娃,你他娘的是不是叛变了?”三太子没好气地问。

    “谁他娘的告的状!”大娃委屈道,“我从十天前才想着当教主的!你要是再不回来,那教主就是我啦!”

    众娃大笑不已。

    “大家听着,本教主能顺利回来,多亏了这两位恩人!”三太子指着王亦仙和千算子,“我教最懂得知恩图报,你们知道该怎么做!娃娃们,包围他们!”

    众娃一拥而上,将亦仙和千算子团团围住,簇拥着进了仙童教的教坛。

    仙童教都是些五六岁的娃娃,但据他们自己说,早已不是童子了。这个教派与方生的其他名门正派不同,就像菜园子的吴老头说的,有可能是“邪魔外道”,邪是邪了点,但应该还没有入魔,外道肯定是了。不过,所谓外道不过是相对的。若方生主要流行仙童教,那么仙童教肯定就成了国教。仙童教崇尚“孩童”,据三太子自己所说,仙童教的鼻祖是远古时期陈塘关的“神童”,那时候陈塘关还是一片汪洋大海,鼻祖神童在海中虐龙,抽龙筋,剥龙皮,创下了仙童教的基业。所以,仙童教与龙还有密切的关系。陈塘关的教坛还有不少关于龙的遗迹,什么龙脊石,斩龙台,都是传说中的景点。

    仙童教的娃娃们确实知恩图报,王亦仙和千算子在这里享受到了神仙般的待遇。大娃带着赏景游乐,二娃率人捶背按摩,三娃安排温泉洗浴,四娃提供美味珍馐,五娃组织大型表演,六娃设计互动游戏……亦仙和千算子有点乐不思蜀,便在此多留了几日。

    一日,亦仙看望了三太子出来,谢绝了娃娃们陪同的建议,独自在陈塘关散步。这里山清水秀,远离尘嚣,让人息心凝神,亦仙的先天五行诀都在不知不觉中更上一层。

    山中晴雨不定,亦仙走着走着,空中就落下雨来。他快步流星,躲进了茂密的丛林中,转了两圈儿,却发现自己好像迷路了。丛林深处紫气氤氲,有种神秘的吸引力。亦仙朝着紫气行去,竟发现一个被藤萝遮蔽的山洞口。

    此时,雨更大了,亦仙索性躲进洞穴里。令人惊奇的是,这山洞大有乾坤。亦仙不用点火照明,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洞中的奇景。洞中都是紫色的水晶,散发出淡紫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洞穴,显得奇幻无比。

    亦仙往水晶洞的深处走去,他似乎听到某种神秘声音的呼唤,就在洞中某个地方。水晶洞的岔路很多,亦仙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忽然闯进一个巨大的水晶天坑,眼前豁然开朗。

    天坑很大,空空荡荡的,紫色的水晶照映出亦仙的形象,整个天坑随处可见亦仙的幻影。

    “这地方真是鬼斧神工!”亦仙心中赞叹,“仙人居住的洞天福地也不过如此吧?或许以前真的有仙人在此修行?”

    天坑的边缘,有一块高耸的水晶壁,贯通了整个天坑,少说也有百丈。水晶壁里有弯弯曲曲的虚影,似乎有东西在里面。

    “这么大的水晶壁是怎么形成的?真让人大开眼界!”亦仙走近水晶壁,那壁中忽然燃起两团蓝荧荧的光,就像是一对眼睛。

    “这是什么?”亦仙心中疑惑,同时又有些紧张,“不会真是神仙显灵吧?”

    “哼哼哼!”水晶天坑陡然响起了冷笑声,把王亦仙吓得不轻。

    “什么人?”亦仙祭出鱼骨剑,凝神戒备,忍不住有些手抖。

    面前的水晶壁忽然绽放出强烈的紫色光华,水晶壁内的虚影顿时清晰可见,竟然是一条庞大的紫色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