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金牌县令
繁体版

第五章 百姓归来

    钱师爷到了仙居山,对曾经的土匪大哥一阵忽悠。

    这大哥也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虽然官府向土匪借钱借粮这事儿从没听过,但经不住钱师爷一阵英雄好汉的大道理的洗脑。

    好大哥不仅同意了借钱借粮,还派了几十个小喽啰一路给送到了县衙。

    有了这五千两银子和一千担稻谷,秦观终于有了一些底气。

    这边李成也带着衙役、百姓,把告示张贴完了。

    秦观召集了各村寨的里正,将银子和稻谷都分发了下去。要求他们将银子和稻谷全部发给在籍百姓和即将回乡的百姓,每家给银二两,稻谷三十斤。敢有贪污者,依照大明律,从重处罚。

    告示很快起到了效果,各村寨陆续报告有人回来,半个月的功夫,竟然回来了将近两千户。不过稻谷和银两也快不够用了。

    除了各村的人归乡,县城的人也陆陆续续回来了。县城很快增加到了五百户左右,足有三千人之多。

    人是回来了,这三千人张嘴就要吃饭,这可愁坏了秦观。跟土匪借的粮食已经全部发给了乡下的百姓,自己手里哪还有一粒粮食。

    县城的百姓并没有田地,主要靠开各种店铺、手工作坊或者给人当技工、力工赚钱。

    如今仙居县一片废墟,百业凋零,也没有生意可做。这帮人怎么生存都成了问题。

    正在秦观抓耳挠腮时,李成给他出了一个好主意:“大人,咱们县城之前有乡绅、富户十好几位,个个腰缠万贯。为了躲避战乱,都躲到了乡下,现在看到告示,陆续都回来了。咱们是不是可以?”

    “抢……哦不……借粮?”

    “大人英明!”

    秦观还纳闷,这些大户回来怎么都悄无声息的,自己都不知道。

    李成告诉秦观,所谓财不露富,这些人都是趁着晚上悄摸回来的。

    到了晚上,秦观和李成在县城内巡视的时候,果然看到又一个富户回来了,拖家带口,跟着几十车金银细软和粮食。

    秦观看到这些,恨得牙直痒痒:奶奶的,百姓们都饿死了,这帮为富不仁的家伙守着万贯家产,一毛不拔。

    李成跟秦观说:“这正是城东的王老财家,王老财家里原先开着当铺、钱庄,乡下还买了几千亩地,是咱们县数一数二的富户,人送外号王半城。”

    “好,明日你随本官一起,就到这王半城家借粮。”

    “遵命!”

    第二日一早,秦观特意穿上官服,由李成引着,还有钱师爷,三人走着去往王家大宅。

    这王家大宅本来也是高宅大院,只是这宅院也被战乱给毁了一大半,到处都是残屋破瓦。不过还剩十几间屋子可以暂时遮风挡雨。

    秦观等三人到时,王老财正指挥着家丁、护院收拾宅院。

    秦观看到这王老财,如矮冬瓜一般,满身肥肉,带着一顶毡帽,正对着下人骂骂咧咧。

    李成走上前去喊到:“王半城,在乡下这几年快活否?”

    王老财听到有人喊他,扭头一看是李成,立马满脸堆笑,双手作揖:“原来是主簿大人,失敬失敬。在下昨夜刚回来,还没来得及去衙门口拜见大人,真是该死。”

    “甭客气。这是我们县新来的知县大人,还不快过来拜见。”李成说罢,用手一指秦观。

    王老财看到一身崭新官衣的秦观。一边小跑到秦观身边,一边说道:“哎呦,小人真是瞎了这双狗眼,不知道知县老爷驾到。在下拜见知县老爷。”说着就要跪下来。

    秦观见他一身肥膘,别说跪,弯个腰估计都费劲。便让他免礼了。

    李成这时调侃到:“王半城,你这老狗在乡下日子过得不错啊,比几年前还胖了不多。这样的世道,别人都吃不上饭,你倒是一身富态啊!”

    王老财一边喘着粗气站起来一边说道:“李主簿说笑了。你看看我这宅院,被糟蹋得哪里还有个家的样子。不瞒两位大人,小人家里值钱的都被兵痞给抢了。在乡下,全靠我这十几房姨太太和几十个家丁、护院亲自织布、种地,才熬过这几年。”

    “行了行了,别哭穷了。没有钱还养活这么多下人,我看你也是吃饱了撑的。”

    “大人啊,小人本来准备将这些下人都打发走的,不过他们走了也是饿死。小人也是于心不忍,才都留了下来,靠着乡下那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

    秦观见这王老财一个劲儿哭穷,便不耐烦地干咳了几声。

    李成会意,便对王老财说道:“王老财,今天知县老爷亲自来看你,是有要事相商,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找个僻静点的地方。”

    “要得,要得。大人请随我来。”说罢,王老财在前面引路,一行人踩着破砖烂瓦进了堂屋。

    屋内许是打扫得匆忙,还稍显凌乱。不过基本的陈设已经到位了。

    秦观喝了口茶,便开口说道:“王老财,初次见面。本官实难开口,不过为了全县百姓,本官还是要说。”

    “大人若有吩咐,但说无妨,小人若能办到,定当竭尽全力。”王老财笑着说道。

    “好,有你这句话。本官就直言不讳了。王老财,你也看到了,现在县城破破烂烂,乡下也是百姓流失。如今咱们大明刚刚开国,朝廷也没有多余的钱支援地方,只能我们自己想办法。本官知道你并非为富不仁之徒,因此此次前来是要借钱借粮,用来召回流民,重建仙居县。”

    “不瞒大人,若说前几年,小人确实家境还算殷实,只是这几年连年兵荒马乱,小人的店铺、家私全部被兵匪洗劫一空。剩下的一点积蓄,这几年坐吃山空,也快消耗干净了。不过既然大人开口了,在下砸锅卖铁也要支持。小人愿出五石粮食,一百……五十两白银。”

    王老财说完,一脸肉疼,好似要他老命一般。

    “哈哈哈……哈哈哈”秦观大笑了起来。

    李成也急了,说道:“看来王老财是把我们几个当要饭的了。”

    钱师爷无意中瞅见了挂在堂屋正中的一幅画,似乎出自唐朝第一画师吴道子之手。

    钱师爷说道:“王老财,你这屋里的一幅画恐怕就不止万两吧。”

    王老财一阵心虚:“没……没,这是赝品,小人从古玩市场五两银子淘来的。”

    “好啊,那我出十两银子,让与我如何?”

    王老财知道被识破了,看来今天不放点血,这几个大爷不会放过自己。

    王老财咬着牙说:“好,小人不过了。我愿意捐出粮食二十石,白银两百两。小人真的是没有了。”说完这话,王老财喘着粗气,比死了爹还难受。

    秦观知道这是一个舍命不舍财的主,看来今天别指望再榨出什么油水儿了。便开口说道:“很好。王老财深明大义,本官佩服至极。本官有言在先,是借不是要。李主簿,你写个借据给王老财。然后找人把钱、粮运回衙门库房。”

    秦观说完,朝钱师爷使了个眼色,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钱师爷会意,立刻跟了上去。

    “老钱啊,看来又要麻烦你山上的兄弟了。”

    钱师爷立刻就明白了秦观的意思。“在下这就出发。”

    “不过要跟你大哥说好。除了这王老财家,其他百姓一律不准骚扰。还有,只准劫财,其他的不行。”

    “大人放心,我大哥怎么着也是条汉子,不会干那种龌蹉事。”

    “行,路上小心!”

    “大人告辞!”

    “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