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河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丰收节庆丰收

    满红发现使用土办法打黄元米果太辛苦了,每天天还蒙蒙亮就得起床,忙得像个陀螺连轴转。土灶在蒸大禾米饭时承受久了重物有些开裂了,用土灶蒸大禾米需要大量的柴火且效率低下,他咬下牙买了一个蒸汽锅炉安装在院子里,用锅炉一次可以多蒸几大甄大禾米,效率高还省柴火。

    大山见满红在装锅炉便问:“红仔,你装个锅炉在院子里可别影响了家里的屋场风水啊。”

    满红笑着说:“爸,您又来了,你们的老思想该改改了。你看我装在这里不妨碍大家进出,没有安全隐患,一点影响都没有,更不要说风水。风水这东西,你信就有,不信就没有。”

    “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乱打家什,你装都装了,我还会把你的拆了啊,我只是说说而已嘛。最近我总感觉你妈身体不好,动不动就说这里疼那里疼,我看要带你妈去医院看看才行。”

    满红放下手头的活找到兰花,兰花正在水池边洗木甄、洗竹篮,样子比以前憔悴了不少,身体像是缩水了一般,比以前瘦小了许多。兰花撸着袖子洗洗刷刷,不时擦了擦额头的汗。

    “妈,你去歇一会,我来洗。”满红抢过兰花手上的刷子说。

    “你不要沾手,妈不累,马上就洗完了。”

    “妈,我看您的脸色不太好,我们去卫生院看看,开点药调理调理。”

    “不用了,其他没什么,就是有时候感觉胸前闷得慌,有时候走几步路就喘气,干咳得厉害。人上年纪了,身体大不如前,妈没事,你去忙你的吧。”说完,兰花又干咳了几声。

    “兰花,还说没事,你晚上肩膀疼痛得直打滚,咳嗽咳不停,一个晚上都睡不好觉,这样下去,就算是铁人也扛不住啊。”

    “肩膀疼痛兴许是年轻的时候砍柴火卖,跟着你在外打工劳损导致的,咳嗽可能是着凉了,不碍事,能有什么事。”

    “那就观察一阵子,实在不行还是要上医院检查检查才放心。”

    满红说完出门去碾米,再打一批黄元米果准备丰收节用。满红交代兰花这次熬制黄碱水的时候多个心眼,在木甄里铺些黄元叶、生姜叶,防止黄元灰渗入盆中,这样熬制的黄碱水更香。果然,这次打出的黄元米果十分漂亮。满红说,以后每道程序他都要用笔来记录,比如放多少水,蒸多久时间,加入多少黄碱水等都要精确到具体的数字,这样打出来的黄元米果才可以慢慢走向标准化。满红还提出了制作黄元米果的“四个标准化”理念,一是流程要标准化,每个制作流程都要精确到具体的数字,黄元柴、槐花粉、水的比例要标准化,黄碱水和大禾米饭的比例等也要标准化。二是参与制作黄元米果的人形象要标准化,统一帽子、口罩、手套、围裙等,统一形象,环境卫生。三是网络销售和市场营销标准化,就是来鹭河拿货、送货上门、发送物流和快递的价格标准化,童叟无欺,诚信经营,不随意说价格,不随意涨价。最后一个就是场地建设的标准化。就是根据食品安全的要求,该贴瓷砖的贴瓷砖,该粉刷的粉刷,该搞好卫生的搞好卫生,保持场地干净整洁。经过一段时间的标准化建设,满红的黄元米果质量越来越好,回头客自然多了起来。不过,也有一两回,顾客投诉说,吃黄元米果吃到沙子牙齿差点给崩碎。于是,满红到碾米厂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经过对碾米机的设备改良,终于解决了这一头疼的问题。

    自从上次商讨农民丰收节的事情之后,杨书记前后又主持了几场现场调度会,有条不紊地做好活动准备。谢委员和清梅坐镇现场,协调活动的筹备,具体的事务性执行工作都交给了曾书记、刘书记和满红、刘老师几个人。活动前三天,他们每天都在排练。谢委员在现场分工,曾书记负责百人打黄元米果、烧瓦塔及后勤保障工作,刘书记负责种粮大户、农机能手等的入场展示活动,满红负责现场的农特产品展示。清梅负责整场活动的文娱节目和新闻报道,电视台有舞台经验的团队也提前三天来到鹭河帮忙。曾书记让人搭建好了子母塔,每座塔至少有一层楼高,几座塔在一起“排兵布阵”,令人叹为观止,失传已久的子母塔重现鹭河,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一睹真容。现场贴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赶考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农民丰收靠农民,幸福生活很幸福”“打赢脱贫攻坚战,鹭河人民奔小康”等等标语。刘老师写好的对联也提前通过气球柱挂了起来,上联是“国泰民安牛羊鸡犬豕六畜兴旺”,下联是“风调雨顺粟黍稻麦菽五谷丰登”,横批是“喜迎丰收”。

    活动前一天,舞台和音响设备准备就绪,演员和节目也彩排好了,谢委员打电话向杨书记汇报了筹备情况,杨书记说他马上过来看看。

    杨书记一到现场就被刘老师写的对联给吸引住了,嘴里默念着对联,连连点头说:“妙啊,妙啊,还是刘老师懂鹭河的老表啊,老表想说的话,想表达的祝福都写在了对联里,这幅对联可是丰收节的点睛之笔啊。”

    刘老师谦虚地说:“书记,过奖了,只要您满意就行。”

    杨书记说:“不仅我满意,我看鹭河人都会喜欢。”

    杨书记又说:“谢委员,按照明天的活动,现在彩排走一遍给我看看。”

    谢委员和清梅从开场的丰收舞到压轴的百人打黄元米果又展示了一遍,杨书记看了十分高兴。

    清梅向杨书记汇报说:“台长明天有时间会来参加丰收节活动,要来现场感受鹭河人民丰收的喜悦。”

    杨书记说:“正好,明天市农粮局局长、我们县委副书记、县长等领导嘉宾也会来,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对了,清梅,《丰收年》的作者满堂会来吗?”

    清梅说:“会来,虽然满堂是我同学,但我们县中毕业后就没见过面了。听说他当年在省城的南大上大学,我念的是财大,他留在了省城工作,我回了市电视台工作。后来他回了市里,我恰巧又回了鹭河扶贫,所以一直久仰老同学的大名,就是没能见上一面。”

    杨书记笑着说:“你们马上就可以见面了,说不定情投意合,再续前缘呢。”

    “书记拿我开玩笑了不是,说不定人家都已经结婚成家了呢。”

    “清梅书记,我哥还单身着呢。”满红在旁边神补刀了一句。

    “清梅,你看,我没有说错吧。”

    说完,杨书记去农产品展区看了看,只见一排的展位井然有序,每个展位标好了数字号码及展示的农特产品,每个展位前都竖着一个用红纸写的广告牌。

    杨书记问:“满红,你的展位在哪里啊,快带我去看看?”

    满红将杨书记领到最后一个展位说:“书记,我的展位在这里。”

    “满红,你把好的展位留给了其他村民,把自己的展位放在最后一个位置,就不怕没有生意吗?”

    “书记,展位是我布置的,如果我占了最好的展位,村民肯定要说我以权谋私,说我回乡抢他们的饭碗呢?我把最差的展位留给自己,村民们就没有意见了。我不怕没有生意,因为我有一个小宝贝。”满红一边说一边在展位前面摆了手机支架。

    “你这是什么?”

    “书记,我想借助农民丰收节的热度,来一场现场视频直播,让全国各地的人通过直播观看我们的活动,我在这里搞直播带货。也就是说我的客户不仅仅是在这里,还在网络空间,这样我的客户群体就庞大,所以我不怕位置不好,只怕自己没有信心做好这场直播。”

    “小伙子,想法不错啊,明天做完活动,我到你这里看看,看看你是怎么直播带货的。”

    看完了农特产品展区,杨书记去看了子母塔以及提前制作好的两米宽的黄元米果。见村民正在排练用石臼打黄元米果,杨书记前往看望村民,给他们加油鼓劲。

    杨书记问大伙:“乡亲们好啊,你们辛苦了,明天的活动有没有信心啊?”

    大伙异口同声地说:“有。”

    杨书记听了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好,不错,不错。”

    第二天早上五点,黄元米果文化广场已经音乐激昂,人来人往了,村干部一早就来了现场,又彩排了一遍所有的节目,确定了每一个环节准确无误才放心。上午七点,杨书记带着乡镇干部来了,大伙穿着红色马甲,穿梭在活动现场,有的摆放凳子,有的发放资料,有的引导车辆停车,有的衔接活动程序,有的专门接待领导,活动紧张有序,一切按照计划进行。满红带着大山和兰花也一早就来到农特产品展区摆好了黄元米果,满红架起了他的直播设备,准备完毕后,又到其他摊位帮忙。只见展区里,鹭河水酒、酒泡饼、鱼丝、现炸鱼条、花生、红薯、土鸡蛋、乳鸽等鹭河农特产品应有尽有,一应俱全,十分热闹。

    大山情不自禁地说:“兰花,想不到我们鹭河搞个农民丰收节这么气派啊,你看才早上七八点,这里就人山人海,锣鼓喧天。”

    “是啊,大山,我有生之年第一次看到鹭河搞这么大型的活动,现在的镇政府真的是为老表办实事啊,心里总想着咱老百姓,想方设法为咱老百姓增加收入。”

    “可不是吗,今天这场活动,有大几千人参加。咱们赶上好时代咯。我看前面有鹭河水酒卖,等忙完事情,我要去喝一碗,尝尝他的水酒正不正宗。”

    “酒瘾又犯了吧,不管人家的酒正不正宗都不要乱说话,人家在这里做生意呢。”

    “你放心,咱们鹭河的水酒都正宗,就看手艺好不好的事情了。你喜欢吃酒泡饼,等会我给你买点,鱼条我也给你买点。”

    “大山,可不要乱花钱哩。”

    “凑个热闹呗,不乱花钱,你放心好了。兰花你看,前面开来来几辆漂亮的矮婆车,应该是县里市里的领导来了,听说电视台台长、县长都要来呢?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大的官。”

    “什么官不官的,我听说镇政府把我家堂仔也请回来了,还要让他上台讲话哩?”

    “堂仔没告诉我们,也没打个电话,真不知道堂仔都在市里忙些啥?来了也不过来看看咱们。”

    “大山,堂仔现在肯定在忙,等他忙完了知道我俩在这,肯定会过来看咱俩啊。我说两个儿子都长大了,为老刘家争了一口气啊。红仔回乡创业有了起色,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关爱,堂仔在城里工作也不错,还学会了写书,我们就是不认识字,不然儿子写的书,我们怎么也要翻一翻,看一看啊。鹭河人见了我就说,你家堂仔写的书《丰收年》写得可好了,把我们鹭河两千年的历史文化都写进去了,你们都看了吗?每次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呀,谁叫我大字不识一个呢?你呢,好歹也念了小学四年级,字也认识不少,你怎么就没有好好读读儿子的书写了些啥啊?”

    “我读了读了,谁说我没有读啊?我认认真真地读了好几遍呢。”

    “那你告诉我,你儿子都写了些啥?”

    “我要回去再读一遍才想得起来,人老了,脑子生锈了,看了的东西容易忘记。”

    “我看你是喝酒烧坏了脑筋,没看也说看了,真是的。”

    满红从其他摊位走了过来说:“爸,妈,一切准备就绪,就等主持人说开始了。哥现在在主会场坐着,等会活动结束了就过来看望你俩。”

    “满红,你和你哥年纪不小了,早点把婚给结了,让妈早点抱抱孙子,再拖下去我都不晓得有没有这么长的命哟。”

    “呸,呸,呸。妈,赶紧呸掉,今天农民丰收节呢,说些吉利的话撒。”

    “兰花,你也是,你看这么喜庆的日子,你说这些干啥。”

    “好好,我不说了。”

    “女士们,先生们,在这秋意浓浓,喜获丰收的季节,我们怀着无比喜悦和激动的心情,迎来了鹭河首届农民丰收节,今天我们欢天喜地、载歌载舞,就像迎接过年一样,迎来了农民兄弟们自己的节日。自古以来,我们鹭河就是客家重镇、经济大镇,是著名的油米之乡,这里孕育着璀璨夺目的客家文化、红色文化和禅宗文化。近些年来,鹭河镇党委、政府将粮食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充分发挥鹭河大米的优势,发展黄元米果特色农业产业,探寻了一条属于鹭河人民自己的脱贫致富之路。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鹭河人民奋发有为,斗志昂扬,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自然优势,充分发挥客家人勤劳勇敢,善作善成的精神,勤奋耕耘,默默奉献,取得了今年粮食生产和黄元米果产业的大丰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今天,鹭河镇党委政府在这里举办农民丰收节,既是对鹭河农业产业发展的一种肯定,也是对鹭河人民胜利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加油和鼓劲,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党委政府对鹭河人民获得丰收表示热烈的祝贺,也请允许我代表六万鹭河人民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市农粮局长伍谷丰、市电视台台长刘欣闻先生、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市兴先生以及对社会各界的领导嘉宾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鹭河的发展。接下来请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县委副书记、县长陈市兴先生上台致辞。”

    县长缓缓走上舞台,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高度肯定了鹭河人民取得的丰收成果,鼓励鹭河人再接再厉,再创辉煌。随后,市农粮局局长伍谷丰上台宣读了贺信,接着局长、台长、县长等几位县处级干部一起上台宣布农民丰收节正式开幕。

    鹭河人自己编写的歌曲《打黄元米果》《我的家乡叫鹭河》《快来鹭河浪》等也搬上了舞台,鹭河的东河戏、云灯表演、打黄元米果表演、表彰十佳种植养殖农收、十佳农机能手等悉数登场,只见现场人头攒动、掌声雷动。满堂作为新乡贤代表也被请上台,他动情地表达了对鹭河的热爱以及介绍了今后的创作计划。

    “大山,快看啊,堂仔上台发言了。哎呀,堂仔头发比以前少了,肚子比以前圆了大了,这孩子怎么年纪轻轻就把自己搞得像个中年人啊,以后还怎么讨老婆啊。”

    “年轻人求上进,压力大,哪像我们那会除了打工什么事也不想。堂仔要写作,劳心劳累,多不容易。像他这么优秀的孩子,多少女孩子抢着要呢。”

    “依我看,还是早点成家了好,这样我俩都放心。”

    活动在百人打黄元米果中推向高潮,也在欣赏打黄元米果时落下帷幕。杨书记忙着接待欢送市县领导,陪着省市作家诗人在黄元米果小镇采风。满堂活动结束后来到农产品展区看望父母,满红正在展位做视频直播带货,吸引了近千人围观他的直播。

    “爸,妈,我回来了。”

    “堂仔,大半年了,终于见到你了,快过来坐。”

    满堂刚坐下来,大山给满堂倒了一碗水酒说:“你刚刚在台上说的话,我都听了,说得很好,给我们老刘家争光了,快来喝碗酒解解渴。”

    “爸,我不喝酒呢。”

    “大山,儿子不喝酒就不要喝,不然喝一点就头晕,儿子比不得你,要是喝醉了酒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丢了工作多可惜。”

    “满堂,长大了喝一点没有关系,你以后写书写累了也可以适当喝喝,对身体好,没你妈说得这么可怕。”

    “那我就喝了,爸,你年纪大了,酒要少喝,以后还指望着你帮忙带孙子呢。”

    “放心,放心,包在我们身上。”

    满红手里拿着黄元米果,对着手机说:“直播间的家人们,这是我们鹭河的特产,也是今天农民丰收节的主角,始于南宋,发源于我们鹭河,明朝的时候,南赣巡抚王阳明将黄元米果带给皇帝吃,皇帝吃了好吃就成为了地方贡品。今天农民丰收节,直播间下单有优惠,一件包邮哈。”

    杨书记送完客人也悄悄地来到满红的展位观看,见满红这么卖力地推广鹭河的黄元米果,直竖起大拇指。

    满红灵机一动,将手机摄像头换了个方向,直对着杨书记说:“直播间的家人们,现在热烈欢迎我们鹭河镇党高官杨书记来到我们直播间,我们鹭河的黄元米果文化广场也是杨书记带领村民建起来的,你们能吃到正宗的黄元米果,还要感谢我们杨书记哩。”

    杨书记有些不好意思地对着手机招手说:“谢谢直播间的网友关心关注我们美丽的客家古镇鹭河,欢迎你们来鹭河做客,品尝正宗的黄元米果。”

    杨书记刚说完,直播间很多网友点赞,不少网友立即下单支持。杨书记说话的时候,被电视台的记者拍下来了。杨书记在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自古以来,鹭河就有打黄元庆丰收的习俗,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农民丰收节活动,就是要让鹭河人感受到党和政府重视黄元米果文化产业,鼓励鹭河人肩负起责任,以工匠人的精神传承好鹭河的黄元米果技艺,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正宗健康、绿色生态的黄元米果,让黄元米果成为鹭河响当当的脱贫致富品牌,带领更多老表走上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

    晚上,农民丰收节的活动还在继续,这天恰逢中秋节,整个黄元米果文化广场挂满了鹭河花灯,花灯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璀璨夺目。在烧瓦塔现场,曾书记已经安排人准备好了柴火,晚上八点准时点火。快到八点,曾书记请来杨书记,邀请杨书记点燃母塔的火。

    杨书记将火苗拿在手上说:“乡亲们,借这个机会,我给大家说个好消息。”

    大伙都望着杨书记问:“书记,什么好消息啊。”

    杨书记提着嗓子说:“经过县委的研究讨论决定,下个月一号,你们所说的‘天路’就要开始修建了,工期半年,到时候路修好了,我们从鹭河开车去县里市里,乃至省里都方便了。我相信,我们鹭河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书记刚说完,现场响起了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曾书记招手示意请大家安静安静,人们全神贯注地看着杨书记手中的火苗。杨书记俯下身将火苗放进了母塔,瞬间引燃了提前准备的松枝。村民见母塔引燃了,也急切地引燃了子塔,只见五个瓦塔同时燃烧,很快,火焰冲天,鲜艳的火苗将中秋的夜瞬间给点燃了,人们围着瓦塔,和着欢快的歌曲,手拉着手,欢呼雀跃。

    满堂、满红、大山、兰花也来看烧瓦塔了。

    这时清梅正带着扶贫工作队队员在子母塔旁边帮忙,满堂看着清梅眼熟,但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满红看出了哥哥的疑惑说:“哥,清梅是我们刘屋的扶贫第一书记,还是你的同学呢。”

    “清梅,清梅?”满堂看着烧着通红的瓦塔,回想着哪位同学叫清梅。

    满红拉着哥哥到清梅的跟前说:“哥,这就是你的同学清梅书记,你来参加丰收节活动还是清梅书记建议邀请的呢。”

    “清梅书记,这是我哥满堂。你们先聊,我去照看爸妈。”

    “满堂,你不记得我了,我就是当年小学五年级那个胖胖的喜欢穿红色衣服的女孩,我们还经常到老师办公室帮助批改作业呢?想起来了吗?那年暑假,我们还去老师家帮忙割稻子了,老师还表扬你不仅学习成绩好,干农活也是好帮手呢。”

    “清梅,是你啊,我想起来了。你爸以前是我们鹭河卫生院的医生,后来进城到县人民医院工作了。你也跟着你爸进城读书了,读县中那会,我听说你也在县中,但从来没有见过你。”

    “我可见过你呢,县中每次月考表彰学习标兵,升国旗后校长给学习标兵颁奖,经常看见你上台领奖,我站在操场近万人的队伍里面,如沧海之一粟,你当然没看见我了。”

    “真想不起来了,不过没关系,现在我们又见面了。”

    “我大学毕业后在市电视台工作了八年,去年才派到鹭河当扶贫第一书记的。你们刘屋是我们电视台的驻村工作点,当时台领导找我谈话,问我愿不愿到农村锻炼几年。我问领导是要去哪里的农村。领导说去千年客家古镇鹭河。一听说是鹭河,我可高兴坏了,我毫不犹豫地说领导,我愿意去。我心里默念着,我太愿意去了,因为那可是我的家乡啊。我到了鹭河后,镇里的干部为了让我尽快熟悉乡镇情况就送给我一本你写的书《丰收年》,真有你的,不声不响就把家乡的故事给写进了书里。读完小说,我就想也有十几年没有见满堂了,不知道满堂现在怎么样了,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了你。”

    “清梅,真是太好了,我正想写写新时代的鹭河,你现在是扶贫书记了,能否带我去村民家里走走看看,我想把真实的鹭河写进我的小说里,让更多读者看到新时代我们鹭河人脱贫致富的干劲,以及像你一样的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事迹。”

    “可以啊,我明天就带你去上户看看,让你感受下我们扶贫干部的生活。”

    “是啊,精准扶贫就是要让老表过上好日子,有你们在鹭河为家乡服务,家乡人的生活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

    “满堂,你看瓦塔烧红了,村民撒了硫磺,瓦塔呈五颜六色,真是太美了。”

    “是啊,鹭河人的生活就像这燃烧的瓦塔一样,一定会红红火火的。”

    “满堂,我先去帮忙,我们明天上午见。”

    “好的,一言为定。”

    这一天,鹭河的丰收节活动直到晚上九点半才结束。鹭河人这一天吃着月饼,看着烧瓦塔,赏着一轮满月,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回到家中,兰花在院子里摆放了一张八仙桌,桌子上摆着柚子、橘子、黄元米果、月饼等,虔诚地祭拜月亮。

    兰花说:“满堂、满红,还记得你们小时候,我和你们说过的月亮的传说吗?”

    “妈,记得,你说中秋节的月亮圆又圆,月亮上那片有些黑的地方就是一棵苍天大树,有一位老爷爷每年中秋节会从月亮里走出来,坐在大树底下织草鞋。我们说我们怎么看不到老爷爷呢?您就端来一盆水,水里放了一面镜子说,要透过水里的镜子才能看见呢,还可以看到月亮里面的嫦娥仙子。我们透过水里的镜子,的确看见一轮又圆又明亮的月亮,但是始终没有看见那位织草鞋的老爷爷和漂亮的嫦娥姑娘。您说我刚刚还看见了呢,可能老爷爷累了回去休息了,明年再来看看说不定就看到了呢。第二年,我们又按照您的做,还是什么也没有看到。后来我们长大了才知道,嫦娥奔月只是个传说,月亮中根本没有大树,也根本没有织草鞋的老爷爷,这些都只是鹭河人一代代传说的神话故事。现在我们国家的嫦娥五号宇宙飞船都登月了,还带回了月球的岩石,真是令人感到骄傲啊。妈,您是为了给我们带来节日的欢乐,所以才这样和我们讲织草鞋的老爷爷。对吧。”满红抢着说道。

    “弟,你知道就好,干嘛要说破呢,说破了就没有神秘感了啊。”

    “没关系,没关系,你们都长大了,懂得东西越来越多了,妈心里高兴啊。”

    “我也心里高兴,满堂,满红,来陪爸喝一碗水酒。”

    “今天中秋,我们一家人难得过个团圆的节日,满红回乡创业越干越好,那就一人喝一碗,一起祝贺满红,庆祝团圆的中秋。”满堂提议说。

    “团团圆圆,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兰花也端着一碗酒凑了过来。

    大山叮嘱满红去把大树和几位堂兄也请来喝酒。大树提议,两家人拼成一桌一起吃月饼赏月,这样才像一大家子人。这个夜晚,两家人无话不谈,边喝边聊,直至深夜。大山又喝醉了,满堂满红背着大山进房间睡觉。

    兰花说:“孩子们,早点睡觉,年轻人不要熬夜,身体要紧。”

    兰花和满堂、满红相互叮嘱了几句,大家都进房间睡觉了。夜已深沉,天空中的月圆润而宁静,月亮散发出的娇柔月光洒在鹭河和刘屋这座小山村,如给人世间披上了一层银白色的细纱,轻轻地抚摸这片沃土渐渐入睡,为人们进入甜蜜梦想营造出团圆静谧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