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辰仙族
繁体版

第55章 前夕

    观尘山,南峰议事堂。

    元丘门的客卿居上首,与南峰首座、易皓玄二人一同议事,那客卿听说易皓玄是学宫的人,而且是观尘剑派两位首座的故知,便道:

    “首座竟还认得学宫的人,此前却未听首座提起过……既然今天易道友也在此处,首座此前答应我的事,可不能反悔。”

    易皓玄正不知是何事,又听得那客卿道:

    “我师尊此番虽未与我一同到此,但往日首座有话在先,倘若南峰能够执掌剑派,那么从今往后,我师尊便是观尘剑派的供奉长老。”

    “这是自然,既然答应了,何来反悔一说?”南峰首座道,又让人去催请北峰的那位过来,“我那位师弟,虽身居北峰首座之位,但性情古怪,平日总是这般性子,”

    元丘门客卿笑道:“无妨,我们也不会介意,且等他慢慢来便是。”

    不一会儿,只听得议事堂外童子来报,说北峰首座来了。

    只听得外面一阵脚步声,那北峰首座走进堂中,与里面的几人抱拳行礼,笑道:“今早我那弟子来找我,便多指点了他几句,耽搁了议事的时间,还望诸位见谅。”

    说罢他便径自坐了,又看向易皓玄道:“我当是谁来了,原是易小友,多年未见,小友竟也还没忘了我们。”

    易皓玄道:“晚辈昔日在贵派中,多得老掌门指点,如今老掌门的事,还望前辈节哀。”

    北峰首座摆了摆手,道:“节哀归节哀,但小友也该知道,老掌门曾经开山立派,正是料想到自己终有寿数耗尽的一日……若能够将观尘剑派,世世代代延续下去,不落入外人之手,不被外敌强占,方才对得起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

    他转念又道:“既然此番有两位贵客在此,待新掌门确立之后,二位不妨去看看老掌门留下的那传世灵剑。”

    元丘门客卿听罢,不禁来了兴致:“灵剑?”说罢看向南峰首座。

    南峰首座并未和元丘门的人提起过此事,又知北峰首座向来是不与元丘门的人往来的,只不知他今日提这一遭是何用意。

    北峰首座又道:

    “那是昔日老掌门的佩剑,他老人家逝世前,将此剑留在了剑崖深处,说后世之人,可去往参悟,不知二位可有兴致?”

    元丘门客卿抚须道:“这事先前也未曾听首座说起过,若真有此事,能有幸去看看,也是极好的。”

    南峰首座见客卿之意如此,便也道:“此番二位能来我山门中,确实是大恩一件,无论何方争取得掌门之位,都会带二位前去参看那灵剑。”

    -----------------

    论剑台上,程伦看到易法年在此,不禁有些纳闷,只听得女妖问他道:

    “你曾经不也是太辰山的人么?不过你从未说过你离开山门的原因,莫不是和昔日北堪洲许多散修一般,你是被太辰山的人驱逐出了山门?”

    见程伦没说话,她又道:“既是如此,当下太辰山的人也在这里,你不妨一并杀了他。”

    程伦道:“我跟他们无冤无仇。”

    女妖又问他:“既然如此,那你当一个散修,就是因为你师父的缘故?”

    程伦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或许有师父的缘故,但很多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天性使然。

    程伦与她道:“照你所说,如果总有一天,他们会将你赶出门,那么自己能早早觉悟过来,反倒是好事。”说着,他起身离开了论剑台。

    -----------------

    五日后。

    观尘山一处名唤“剑崖峰”的地方。这里是曾经老掌门修行的地方,此处山体中有一座法坛,今日新立掌门的斗剑法会,正是在此举行。

    易法年跟着易皓玄一同来到法坛,本以为又是一处露天的道台,谁知进入了一个巨大的洞府之中。

    “这一方洞府,正是整个山门福地的灵气来源。”易皓玄和他道。

    这法坛比论剑台宽敞得多,也足见这洞府究竟有多深广,光是法坛所在的这处地方,大约就能容纳千余人。

    二人刚坐下来,他们上首的地方,正是两峰的首座。不一会儿,便有人上来斟酒,那盛着金浆玉醴的酒盏传来阵阵香气,易法年迫不及待喝下几口,只觉入口浓郁,滋味深厚,下喉如刀,爽快极具,口中绵香不绝,丹田中隐有暖意泛起。

    易法年道:“前不久我在此处时,尝到他们的酒,便觉十分爽快,今日拿上来的,却比往日还要好。”

    “正所谓‘剑三尺酒一樽’,世间唯有剑仙最懂酒,你可知那长云剑宗,古今有几口名剑,便有几壶名酒,以剑名作酒名。”易皓玄道。

    易法年笑道:“等七叔你成了道统仙官,我便有福气去尝尝剑宗的酒了。”

    忽见洞中壁上的火光尽数亮起,将其间照彻通明,两个首座说了一通场面话后,又向众人介绍了二位客卿,而后便先有两个弟子入法坛中,比试即将开始。

    此番斗剑法会所行的是淘汰制,南北二峰的弟子两两相对,输一场即淘汰出局,哪一方能赢到最后,哪一方便从此执掌剑派。

    易法年早与剑派弟子打过交道,心知这般比试的重头戏还是在那几个核心弟子身上,一开始上场的人,却没什么好看的。

    他忽然好奇起一个问题来:“七叔,若你去了那授箓法会?也得是这般跟人打么?”

    易皓玄笑了笑:“若是凭战力下定论,那何必大费周章办什么授箓法会,还得等上千年百年,又得推衍福地、筑道宫。”

    原来易皓玄这些年在学宫里面,所学的重中之重,便是推衍道术,此术唯有天赋异禀、仙缘深厚或道行高深之人,方可学得,故而学宫门生皆是资质不凡者。

    在学宫里的漫长时日中,便是凭推衍术,洞察己身仙途,在茫茫术海之中,寻出己身的道同契合之法。

    而那道统授箓法会,乃是在道宫真境之中,将往日所推衍出的道途走完一遍,若能走通,说明道途通达,如此方能得天尊仙箓,若是走不通,便再没了参与授箓法会的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