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清山修炼成精的日子
繁体版

第一百一十一章 代代相传

    闻老道十分严肃,无论是仙派道宗,抑或是武者宗门,都对门派的传承看得极为重,方羽近几年来,闻真人已经对其心性考查的极为细致,下一步,闻老道就会将整个封山大阵的核心之处交给方羽。

    方羽十分激动,他虽然一直不服闻老道,尤其有造化混沌盘傍身,也不怕闻老道,可他似一根浮萍般修道无依无靠,想要找一个正统的修道宗门,好好修习,他曾想过要拜闻真人为师,但又害怕拒绝。

    “师弟?”方羽有些奇异的问道。

    “要说来,我封山一脉的传承极为严格,上一代山主不能上山,只能称之为代山主,上任代山主也就是我的师兄封散人,他也是这么传我封山一脉的技艺的。”

    “那我们的师父是谁啊?”

    方羽有些蒙了,想不到封山一脉的怪事还真不少,“我们的师父他老人家肉身达到先天之后,神识最后也不能进入先天,我也没见过一面,据说如果能够上山的话,宗庙之上,就供奉着师父的牌位。封山一脉的其他秘密也在庙中,而且现在的《太上问道九章》全本也只是最为基础的入门功法。”

    看着方羽有疑问的神情,闻老道继续道:“你是想问,师父的排位是谁被供奉上山的对吗?我曾经也问过封散人师兄,当时还是道光年间……”

    闻真人的眼神伸向山下的极远之处,手指也指了指天上,“封山一脉始终有一位护法在,他能够随意上下山。那日他便是从天上下来,又走到半空中凭空消失的。这山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神秘……”

    听闻闻老道说到这时,方羽的眼睛瞪的老大,天地之间还有人能够随意的上下三清山北域,道光年间,方羽掰着手指头算,道光在位三十年,从一八二零年到一八五零年,到二零零零年,都一百五十年开外了。

    “现在想来,那人至少神识和肉身都达到了先天之境。”

    方羽倒吸了一口冷气,神识和肉身都能够达到先天,那和仙人也没什么区别。

    “师弟随我来!”

    落木萧萧,踏过小溪之上的木桥,感受着周围地底的玉片,方羽已经来过封山大阵内部不止一次,可是每一次进入大阵都感觉到心惊肉跳,“师弟,你不知,这封山大阵足足有九柄飞剑,都是各代的封山之主祭练,到我们这一代,无人能够祭练飞剑,只能使用先祖的,末法时代,仅仅借助大阵的威势,才可勉强御使。”

    进入大阵之内,一种玄奥的感觉从心头升起,不远处是闻真人做玉片的玉坯,案头之上,各种刻刀,专业雕刻符箓的工具,这两年,方羽已经对符箓的雕刻有了一些认识,神识突破先天之后,有些技痒,想要雕刻一些符箓。

    闻真人所住的茅屋,看似面积只有几十平米大小,可方羽进入其中,立即就震惊了。

    “师弟,我封山一脉常年在山上居住,十分乏味,历代封山之主都打造自己的福地,我比较懒散,师兄当年将封山之主传给我,除了给这里添置了点东西,再也没有任何建树。”

    方羽目瞪口呆的开着眼前的场景,这是依傍山势而建的茅屋,里面的面积足足有几千平米,各种古董玉石黄金散发着宝光,宽敞的无比的大厅两侧有藏书之所,也有珍贵药材,屋中的宝物任何一件放在国外的拍卖会上,绝对会引起竞价的狂潮。

    “历代祖师留下来的东西,一辈一辈的积攒,要说来,这些东西可都是我私人的,每一代的封山之主都有权利处置前辈的遗留的俗物,除了这三样东西。”

    方羽张着大嘴,一名十六岁的青年,哪里见过这么多珍宝,方羽卖元气大鱼钱都没少赚,可是那几亿的钱财对于这近万平米的大厅珍宝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闻真人将方羽带到了一处画像之前,这画像方羽似乎在哪里见过。

    “我封山一脉祖师乃是陆压道君,关于陆压祖师的传说并非太多,只见诸于洪荒传奇之中。”

    方羽看了一眼陆压道君的画像,想起封神演义中的那一句,‘先有鸿钧后有天,陆压道君还在前’,只是陆压道君的法力似乎不如几大教主,传说只是传说,可当不得真,方羽严肃的看着眼前的画像,重重的拜了下去。

    “这是九柄飞剑,当日我和你敌对之时,就是祭起的这柄。”

    闻真人指着长案之上的九柄黑色的飞剑,这九柄飞剑其中八柄都暗淡无光,飞剑的大小也就仅有一尺左右,每一柄飞剑上都有历代祖师的名字。

    “这飞剑是一物,另外一物便是你看过的这本《太上问道九章》,上篇你已经修炼过了。”

    九柄飞剑之旁,就是那本已经残破不堪的《太上问道九章》上篇方羽已经修炼过了,他现在肉身已经进入进入后天的大成阶段,这和修炼了《太上问道九章》有直接的关系。不过想到中篇和下篇的星宿之力的修炼之法和地势天风的妙处,方羽心头就热络非常,只是这《太上问道九章》已经很久没有人修炼成功。

    “第三件宝物,便是这块古玉,听闻师兄说只有肉身和神识都进入先天,方可动用这块古玉,据说这古玉有无尽的妙用,最为直接的妙用便是能够掌握整个封山大阵,直接上山都没有任何问题。

    师弟你神识先天,只差肉身,修炼三十年肉身进入先天没有任何问题,我封山一脉肯定在你手中发扬光大。”

    闻真人神色中透漏着振奋,守山将近二百年,那种孤寂的心情别人很难理解,尤其是为了寻找传人,苦心孤诣,终于找到了方羽。

    “对了,师兄,为什么你总是说你的师兄,我们的师父到底是谁呢?”方羽奇怪非常,这封山一脉的传承方式十分奇怪,似乎是师兄传师弟,然后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