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往事录
繁体版

第八章 焚城迁都

    新帝登基不久,帝都百姓中突然出现了几例罕见的风寒症,得病的人面色发紫,全身发抖,高烧不退。起初,人们并没有在意,毕竟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得病的。但不久之后,人们发现,这种“风寒”不但难以治愈,而且传染性极强,致死率极高,第一例病发后的三天内,病患数量就达到了三千人之多,并且还在迅速增加。

    七天以后,帝都街头已经是横尸遍野,一片哀鸣。大街小巷都开始传闻,是因为董仲颖的倒行逆施废帝立新,触犯天怒,所以才使得这种天灾降临人间。而在西凉军团这边,好在军师李文优精通医术,及时发现了这种瘟疫并重视了起来,连夜赶制了一批能够预防这种病症的特质草药,发给所有西凉军团成员和帝宫内文武大臣服用,使得西凉军免于团灭之灾。

    “李军师……”议事大厅内的董仲颖看起来苍老了很多,但说话的声音还是雄武有力。“以你的能力,都研制不出能够治疗这种瘟疫的药来吗?”

    “首领,这不是普通的瘟疫,我怀疑这是有人别有用心人造的瘟疫!”

    “人造的??”议事厅内所有人大吃一惊

    “没错,以我的推断”擅长医术的军师李文优一字一眼地说:“应该是某个制药高手或者是能够造毒类的天赐者!我以二十年的行医经验制造出来的二十八种解药都不能有效的进行治愈,这一定是被人特意改造过的无药可救的瘟疫!”

    “那,什么时候能赶制出足够的预防草药,发放给未感染的百姓?”董仲颖叹了口气,不能救病人,至少也要控制住瘟疫扩散趋势。

    “这……”李文优露出难的表情:“制造出足够我们西凉军将士和帝宫众人以及文武大臣们的药已经用光了我能在帝都搜集到的所有药草,现在正在派人在帝都周边城池采买,但是等到药草采买回来,估计……估计这帝都已经成为一座瘟城!而且现在帝都街头已经横尸遍野,不久后尸体腐烂又会引发新的瘟疫!”

    “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董仲颖问道,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提问不会有答案了。众人第一次见到一向豪爽果断的董仲颖如此犹豫,纠结。

    大概经历了一个时辰的沉寂。

    那个永远会给人安全感的那么英武伟岸的西北大汉,流下了两行眼泪。

    董仲颖咬碎钢牙,一字一顿地说道:

    “迁都,焚城!”

    天乱八年三月,董仲颖胁帝迁都至长安。焚原帝都,百年王城,毁于一旦,千万百姓,亡于一炬,人神共愤。自此,董贼恶名远扬海内,人人得而诛之。次月,袁曹孙刘四大军团号召各大军阀集结,集合十八路诸侯,共同伐董。-------------

    迁都的过程持续了一个月,为确保疫情不外传,董仲颖下令只有服过解药的人才能参与迁都。这是他一生中做过的最痛苦的决定,这个决定让他彻底万劫不复,背上了千古骂名。而骂他的,正是那些被他咬碎钢牙保护下来的免于灾疫的每一个人。

    迁都至长安后,事务繁多。董仲颖每天还是保持着他那和蔼富有感染力的微笑,每天处理大量的公事文件,看似并没有什么异样。但是细心的大桥小桥还是发现,首领原本满是红光的粗旷脸颊开始布满皱纹,双鬓也生出了大量的白发,眼神中总有着掩饰不住的悲伤。只有华雄知道,这个撑起西凉军甚至是整个天下一片天的男人每天强行忍住自己的忧伤,但是每到夜里却开始借酒消愁。他知道,董仲颖本是性格洒脱之人,那些骂名是身外之物他并不会在乎,但是,焚毁的古城和那些强行留在城内的患病的百姓却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他永远都不可能释怀。不作为,死掉更多的百姓,也许瘟疫还会蔓延至整个大陆,而焚城止瘟,那么那些被焚烧的患者的性命便要由他来亲自背负。董仲颖选择了后者,选择了让自己永远的不释怀换来更多百姓的安康。华雄知他懂他,却也无能为力。

    “以前,我总是觉得打天下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谁不服就打谁。”迁都以后,华雄每天依然定时传授高顺武艺,他很喜欢这个小徒弟,也就没事跟他吐露一下心声。

    “但现在才发现,打天下,真的太特么难了。”华雄叹了口气。“越是站到权力的巅峰,需要面对和承受的……真的太多了。”

    “就像这场瘟疫,明明知道不是天灾是人祸,但就到现在都查不出那个罪魁祸首到底是谁!想揍他一顿都不知道揍谁去!他奶奶的。”

    “哈哈哈哈,为什么要跟你说这么伤感的话。”华雄话锋一转,又变回来曾经开朗豪迈的西北大汉。“你很不错,有我和首领年轻无畏时候的样子,却要比我们细腻很多。”

    “师父,您……”高顺感觉到有些异样,想说些什么却突然不知道怎么开口。

    “你未来定会有一番作为的,这个我不担心,切记勿忘初心就好。”华雄大笑一声,扬长而去。

    高顺伫立在原地,他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安,但是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几年后他才知道,那是他日渐精进的“气”帮他预知出的不祥预感。而这个预感的源头正是传授他“气”的老师华雄。

    终于,十天以后,在长安还立足未稳的西凉军团迎来了他们有史以来遭遇的最严峻的挑战———十八路军团联军来袭!

    十八路军团其实是由四大军团联合其他十个地方小军团组成的,共十四个军团,对外号称十八路,以彰显声势。

    四大军团分别是袁本初率领的冀州军团,曹孟德的兖州军团,孙文太的江东军团和刘皇叔的豫州军团。四大军团又以袁本初的冀州军团最为强大,他手下猛将如云:有不世出的神将麴义、四大将军河北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隽义、高览以及十万强力兵马。实力稍弱一些的曹孟德手下也是兵多将广,此时手下有勇猛无双的战将典韦、夏侯双雄夏侯元让、夏侯秒才、绝代双姬甄姬、蔡文姬、曹家五子良将子孝、子廉、子和、子丹、子文等人,各个都是一骑当千的名将,手下兵马也有两万余人。东吴军团的孙文台手下有四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军:程老、黄老、韩老和祖老。除此之外,也有几位前途不可限量的年轻新星:孙文台的长子孙伯符、次子孙仲谋、小女儿孙尚香和年少成名的军师周公瑾,外加万余勇武善战的江东子弟。此时刘皇叔的势力相对最弱小,只有关云长、张翼德、卧龙、凤雏和几千追随者。

    而其余十个军团的天赐者就寥寥无几了,每个军团几千到几百人不等,在这种高端局上,也基本就是凑个数壮个声势了。

    四大军团虽然号称联军,但各家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都想在自家势力损伤最小的情况下来打击不可一世的西凉军团。因此各家其实都只派出小部份力量来参加联军,并且都故意延缓行军速度避免成为第一个与西凉军正面冲突的炮灰。只有江东孙文台奋不顾身,率领四大老将一马当先冲到了长安城南的关口武关。兵临城下的消息传来,华雄向董仲颖请缨出战,连夜率本部兵马赶到武关,迎战江东军团。

    华雄不愧是天下排名第一的神将,到了武关之后,只用了一天的时间,便把四大老将中的程老、黄老和韩老打成重伤,并且击杀了对董仲颖出言不逊的祖老。江东霸主孙文台亲自上阵,跟华雄竟然打了个难舍难分。虽说华雄已经力战一天,体力大损,但是能跟刀神过招不落下风的实力已经让所有人震惊了。

    “江东霸主,果然名不虚传!痛快!痛快!”华雄大刀一挥,竟然在他身边形成了一大片由刀气组成的领域!领域中数以百计的刀气向孙文台狂击过去。

    孙文台不慌不忙,双手一搓,竟然形成了一股巨大的龙卷风直飞过去击散了华雄的刀气!展现了自己“风暴”的强大天赐

    “华将军过奖,不过你这刀气的力道可是越来越弱了,你已经战斗一天了,我不想趁人之危!华雄将军回去休息吧,我们来日再战。”孙文台说着,收手回袖,转身走去,竟然是丝毫不防备华雄的偷袭。

    “哈哈,久闻文台兄大名,果然是个豪爽的英雄,等战事过了,我请孙将军喝酒!”华雄大笑一声,一跃跳回城楼。

    第二日清晨,华雄休整过后,再次出城迎战。

    这时十八路联军已经尽数到达武关,纷纷扎营围观。孙文台信守承诺出战,和华雄二话不说战到一起。

    江东霸王果然不是浪得虚名,面对体力充沛的满状态刀神华雄,“暴风”天赐者孙文台竟然硬是力战了整整一个时辰!不过华雄毕竟实力略胜一筹,把刀之领域开到全盛来对抗风暴,不久,孙文台身负重伤败下阵来。华雄本有多次机会可下杀手,但是他敬孙文台的英雄豪气,每到关键时刻手下留情,只是把他击伤打退。

    华雄在城下持刀而立,一夫当关。竟然久久再未有敢挑战者!

    十八路联军不乏英雄豪杰,但是各路首领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头牌战将冒险挑战天下排名第一的刀神华雄,尤其是亲眼目睹了他和实力强劲的孙文台之战,深知华雄天下第一的名头不是浪得虚名。

    此时,在沉默的联军中,一个长臂大耳的中年男子慢悠悠举起了自己的令旗:“二弟,到了你来展现本领的时候了。”

    “遵命!”一个身高九尺,面容雄武的长髯大汉从十八路联军中提着长刀缓步走出。随着他前进的步伐,天空竟然风云突变!让在场将士纷纷惊为天人!

    “华雄,你已经在这个大陆上风光了太久太久了,该是时候有人来终结你的神话了。”仿佛在应和长髯大汉的话,此时天空乌云密布,黑压压的让人喘不过气来。一声惊雷响彻天际。

    “到此为止吧!接下来,应该是属于我关云长的时代了。”

    在整个天乱年间,无数英雄和将星现世,而在所有响亮的名字里,关云长可以说得上是最闪耀的那一个,他几乎成为天乱年间神明一般的存在。而此时此刻,他还只是一个无名小辈,但他知道,这是他作为无名小辈的最后一天了,因为从明天起,关云长的大名,将威震天下!

    关云长将长髯捋平,握紧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冲向那个不可一世的天下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