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竟成了钦差
繁体版

第三十二章 我看谁敢拦我

    刘训钰今年四十有七,从年少时就跟着朱亮祖征战沙场,东征西讨多年,立下过赫赫战功。

    当初瓜农家庭出身的他,如今已是手握一万精兵的将领,更是朱亮祖的重要亲信,在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时头上已长出不少白发的他正带兵镇守在开阳县衙门口,望着那个神情落寞,摘下自己乌纱帽的开阳县令,他刘训钰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唉,将军这些年做的事的确有些过分了,如今更是罔顾圣意,无视朝廷律法做出此种天怒人怨之事,若被陛下知道了,恐有性命之祸啊。”

    刘训钰担忧地想着,他本不愿做这种事,可朱将军又亲自开口让他带兵过来,自己身为属下,又是其贴身将领,再不愿也只能照做了。

    想到自开国受勋后,朱将军在廣东的所作所为,刘训钰便觉得很是不安,尤其是近些日子,总有一股将来大难临头的感觉。

    也因此他这段期间整日被一股阴影笼罩着,就连他的家眷,也被其偷偷遣送到云南那边去了。

    至于财物,也早就转移走了。

    “周县令,刘某也不愿得罪阁下,但将令在身,我也是身不由己,只希望周大人能老实呆在这里,以免与本部人马发生冲突。”刘训钰朝周汝拱手说道。

    县衙四周有数十名军士镇守,反观县衙门口只有区区十几人。

    至于县令手下的巡检司人马,由于事发突然,他们根本无法及时赶到这里,及时现在得到了消息,恐怕也只是洋做不知,不愿搅这趟浑水。

    周汝目光落在说话之人身上,眼神瞬间变得凌厉起来。

    “将令在身?真是可笑,那本官却是要问上一问,究竟是将令在前,还是圣意在前。尔等食君禄,却罔顾圣恩,竟敢私自带兵围我县衙,本官职位虽低,但县令之身乃吏部任命,县衙不大却也代表着朝廷,尔等无视王法软禁本官,包围县衙,此举与造反何异!”

    周汝越说越激动,口水四溅,就差指着刘训钰鼻子骂了。

    周围的其他县官见此纷纷大惊失色地连忙拉住周汝,怕他冲动之下惹怒这些军士,惹来杀身之祸。

    这可是有先例的,当年的元勋之一蓝玉,在征战大胜归来时,就因为守城的将领开城门迟了些,那蓝玉大怒之下竟然挥兵直接攻打那座本朝城池。

    可怜那些无辜的守城将领与城内的一众官员,全都不明不白地枉死在悍将蓝玉手中,没有一个活下来的。

    这些参加过无数血战的将领,一个个都是胆大包天的主。

    仗着有军功在身,对开国有重大贡献,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干的,尤其是在廣东这种山高皇帝远的偏僻地方,这些有兵权在手的将领们就更加胆大妄为。

    “大人,谨言慎行啊!”

    “是啊大人,忍一时风平浪静啊。”

    县丞,主簿等县衙佐官也是纷纷劝说。

    面对周汝的问罪,刘训钰选择了沉默不语,只是挥了挥手让周围的士兵往后退出一段距离,给县衙留一些面子。

    可他不知道,此举落在周汝眼中,却与侮辱无异。

    “好,好,好啊。”周汝怒极反笑,他状若癫狂般地一步一步走下石阶,不顾身边人的阻拦,手捧着乌纱,独自一人向众多军士逼去。

    刘训钰眉头一皱,说道:“周大人要做什么。”

    周汝冷笑一声没有作答,此时的他已然一副豁出去的样子,眼中浮现出惊人的决意,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

    “本官一生庸碌,官涯十余载毫无作为,连一桩冤案都断不清楚,但本官亦是开阳父母官,此地百姓视我为父母,敬我为县尊,如今他们遭遇不幸,我又怎能袖手旁观,非人哉。”

    周汝面露赴死之意,他郑重地将手中乌纱帽重新戴上,眼神也愈发咄咄逼人。

    “今日本官就要从这里出去,看谁敢拦我。”

    周汝的话掷地有声,目光摄人心魂,他无视眼前的数十名兵士,眼里只有远处正在哀嚎的百姓。

    他的身影在这一刻,变得无比高大。

    刘训钰也被周汝突然爆发出来的气势震住了,他想不明白刚才还唯唯诺诺的周汝,怎么突然之间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这些文人,不都是很软弱的吗?

    刘训钰对文官的印象第一次发生了改变,周汝的模样更是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大人,我与你同行!”

    身后,已经年过半百的郭县丞红着眼睛竟也义无反顾地走了下来,就如这些年他一直陪在周县令左右治理开阳一般,此时亦不甘落后,坚定地站在了周县令身边!

    “大人等我!”

    身后再次有人高呼,却是一个干瘦官员也提着官袍追了下来,他叫富文志,乃开阳主簿。

    “属下亦前往。”

    “诸位大人且慢,动手的事情怎能少得了我捕役房的人!”

    惊人的一幕发生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跟随在周汝身边,原本只有县衙门口的十几人,后来衙门内部也冲出来了十几名义愤填膺的持刀捕快。

    县尊要有训令,让他们守在衙门里不得出去,此前一直在门内观望,如今见周县令竟要强硬闯关,他们便立刻一窝蜂地冲了出来。

    一时间,县衙这边的人数暴涨,已经与刘训钰的人马不相上下!

    “周大人,不要逼我。”

    眼前的变故自然让刘训钰大感吃惊,但身经百战的他自然不会被眼前这点人吓退,但还是出言劝说周汝不要冲动。

    刘训钰不想动手,起码他自己是这么想的。

    “将军啊将军,您糊涂了,再这么下去迟早会逼得民变,届时又该如何收场啊。”刘训钰忍不住想道。

    他此刻只觉得万分煎熬,他本是为国争光的将领,理应带兵出现在战场上保家卫国,就算战死沙场他也无怨无悔。

    可现在,他究竟在做些什么,他还是护佑一方的武将吗?

    一时间,刘训钰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他觉得自己或许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来,不应该盲目听从朱亮祖的调遣,应该极力劝说对方,才对的起自己的身份。

    县衙门口大路上,周县令领着郭县丞,富主簿,杨典史,马捕头等人不断向前逼进。

    他们目光坚定,面对数十名军士的持刀相向,所有人都没有后退哪怕一步。

    此时刘训钰手下的数十名士兵也有些不知如何是好了,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周汝他们进,士兵们只能退,周汝再进,士兵们便再退。

    刘训钰迟迟没有开口做出决定,没有长官的命令,士兵们也不敢做出贸然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