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竟成了钦差
繁体版

第十四章 风雅会?

    第三日傍晚,姜尘处理完公务后,在众多衙役恭敬的目送下,如往常般走出了州府衙门,林青如影随形地跟着。

    他贪婪地吸了一大口新鲜空气,接着便四处张望起来。

    就在数十外的街道上,那里有许多小贩在贩卖着各种小吃,吆喝声嚷嚷,香味顺着秋风飘入姜尘鼻中,吸引了姜尘的注意。

    “翁玲的厨艺虽然不错,但今天还是换换口味吧。”

    此时的姜尘依旧身穿着官袍,他一经出现在马路上,立刻便引起了此地骚动,引来许多人围观。

    “是府台大人!”

    “快看,府台大人走过来了。”

    “好年轻的府台大人,模样可真俊俏,看他的肤色,真白净啊,好想咬一口。”

    “他就是府台大人,咱们罗定的大清官,果然不同凡响。”

    他们这些人很多只是在姜尘骑马路过时远远地看过一眼,此时近距离接触,才发现姜尘竟然如此英俊。

    众人纷纷放下手中杂务,一脸恭敬地望着姜尘,个别几人甚至直接跪了下去,朝姜尘顶礼膜拜。

    他们的恭敬不似作伪,均是发自内心的敬重。

    姜尘摆了摆手,温和地说道:“诸位不必如此,本官只是过来看看,顺便找些吃食,你们继续自己的事情就是,莫要引起骚乱,那本官可就难辞其咎了。”

    他的话一出口,更让众多小贩吃惊,因为这位府台大人说的,竟然是地道的本地方言,只是带有些许口音,但也无关大雅。

    “府台大人要寻吃食么,小民这有刚出炉的肉包子,府台大人来上一笼吗,小民请客!”

    “包子有什么好吃的,府台大人什么身份,要吃就吃我家的烧鸡,这可是正宗的本地烧鸡!”

    “扑你个街,你那鸡骚的要命,府台大人怎会看得上。”

    “府台大人,要不看看民妇的祖传叉烧?”

    众人竟然为了一点小事当街吵了起来,若不是顾及姜尘,恐怕这些人早就打起来了。

    姜尘轻轻咳了一声,此地闹剧才停止下来,只是那两个对骂的小贩依旧一脸不服气的样子,想来日后还会有故事发生。

    没有理会这些小贩,姜尘闲庭散步般地走到马路的某个角落里停下脚步,那里有个花甲老人正在卖着烧饼。

    见府台大人在自己摊前停下,原本因为无人问津,而蹲在摊位下躲秋风的花甲老人,立刻就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府……府台大人,小人烧饼,小人的烧饼,小人是卖烧饼的,不,不不要钱。”

    老人很紧张,非常拘谨,弯着腰不断地行礼,或许是从未接触过大官,他表现的很是不知所措。

    就在这时,一只有力的手臂扶住了老人,却是一名青年也从摊位底下站了起来,将不知所措的老人稳稳搀扶住。

    “爹,您坐下吧,我来招呼就好了。这位大人,不知需要些什么。”

    青年平静地望着摊位前的姜尘,脸上有一种别的小贩所不具备的从容,即使眼前之人是一州之主,他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卑躬屈膝。

    姜尘望着眼前的精瘦青年心中一动,但表面却是依旧平静地说道:“给我来六分烧饼即可,多放些辣子。”

    “好的,大人稍等。”

    青年将父亲搀扶坐下后,便有条不紊地给姜尘弄起了烧饼,此人手脚麻利,没有一丝紧张,片刻时间就弄好了一张烧饼。

    在他弄着烧饼的时候,姜尘眼尖的发现,此人右手手腕,还有左手的小臂上,均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伤口。

    若是没有看错,那应该是刀伤跟箭伤。

    “你叫什么名字,当过兵?”姜尘冷不丁地开口说道。

    精瘦青年眉头一挑,头也不抬地应道:“小民薛世庭,当过几年兵。”

    “可曾有官职?”姜尘继续追问。

    “曾做过一年把总。”精瘦青年依旧话语简洁。

    把总?

    虽然心中已有几分猜测,但真的得知对方曾经的官职时,姜尘还是有些意外,对方竟然曾是正七品把总。

    那可是管着数百号兵的将领,再上面,可就是副千总,千总等官职了。

    怪不得,表现不同常人。

    “既曾为正七品武官,又为何要辞官,跑来这卖小小的烧饼,岂不是辱没了一身本事。”姜尘询问道。

    这一次精瘦青年没有回答,在摊位后埋头苦干,片刻后才平静地说道:“大人,要放香料吗。”

    不久后,六份香喷喷的烧饼递到了姜尘眼前。

    姜尘没有立刻接过,而是望了一眼蹲在摊位躲风的老人,说道:“我身边尚缺一名护卫,你若是有意,可来姜府寻我。待遇或许不如阁下以前,但最起码,可以让令尊不必再如此辛劳。”

    说完,姜尘付了钱后转身就走,没有再多说一句。

    直到姜尘走远骑马离去,这名精瘦青年才抬起头来,露出一张遍布疤痕的可怕脸庞。

    “姜府么,他就是那个知州。”

    青年嘴里呢喃着,眼中闪过思索之色,但很快就被其老父的一声声咳嗽拉回了现实,急忙弯下腰轻轻拍打老人后背。

    “孩子,那知州大人刚才说的,你……”

    “爹,我都听见了,你别多想,孩儿只想在你身边陪着你,什么地方都不会去。”

    “可这位府台大人,是个好官呐,乡里的人都在说,是老天爷护佑,才把府台大人送到了罗定,很多人都担心呐,怕这位大人也被害咯。”

    “爹别说了,今天风大,我们先回去吧。”

    “唉,你呀……”

    ……

    姜府内,正在与林青,翁玲一起啃着烧饼的姜尘,忽然收到一封请柬,原以为又是官场上的客套,打开后却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

    “风雅会?”

    姜尘看着手中的请柬,表情不禁变得古怪起来。

    请柬中的内容,便是邀请“才子姜尘”参加当地风雅人士们举办的风雅会。简单来说,就是宴请当地的知名才子,甚至是才女,一起把酒言欢,吟诗作对,

    而且这封请柬也很有意思,邀请的是“才子姜尘”,而非“知州姜尘”。

    更让姜尘留意的,是此次宴会的主要发起人,和宴会的地方,竟然是与自己有过摩擦的陈家。

    就是那个被自己讹了一千两黄金的陈家。

    “有意思,若是我在此次宴会上无法力压群雄,作不出之前水平的诗文,恐怕陈家就会利用此事大做文章,说我的才华名不副实,抹黑我的名头,依此达到某种目的么。”

    “陈家,与陈正宫,黄善言关系匪浅。从我上任以来,那黄善言就经常称病,那陈正宫虽说态度还算恭敬,但也是阳奉阴违,让他处理的事情,至今还没有一件回信。”

    “沉寂了这么多天,终于要对我出手了么。斗诗,嘿嘿,我别的优点没有,可就是记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