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竟成了钦差
繁体版

第四章 名声渐起

    “韩宜可,此事你怎么看?”

    朱皇帝望着姜尘曾经跪过的地方,眼眸变得深邃起来,让人仅是望一眼,就有全身发寒的感觉。

    身旁,韩宜可躬身一礼,随即说道:“依臣看来,姜尘这陈述虽说让臣感到荒谬,却又觉得合理,毕竟那几首诗文可不是一般人能作出来的,能有此文采者,定非泛泛之辈。”

    朱皇帝闭上双眼,略显疲态的揉了揉太阳穴的位置,说道:“还有呢。”

    韩宜可微微一顿,沉思片刻后说道:“曾经的刘开一案,臣与大理寺倒是有打过数次交道,也曾目睹过他们审问犯人的手段,可谓刁钻毒辣。”

    “一般心虚之人,在严打拷问之下,嘴里根本守不住秘密。且这种人心智不坚,在剧痛之下,第一时间想的,肯定是如何让眼前的痛苦停下,说出实情,避免继续遭受摧残。”

    “可这姜尘,却在三次刑罚之下不仅撑了过来,甚至能作出那等惊人诗文,若他心中真的有鬼,又岂能如此,恐怕早就脑袋空空,吓得不知所以了。”

    韩宜可的话很公道,也很中肯,他的专业分析让一旁的太子朱标听的连连点头,非常赞同。

    朱皇帝揉着太阳穴,很是疲倦的样子,手里来自某州府的奏章从始至终都未曾放下过。

    “咱也明白,但咱就是不明白一点,这姜尘怎么突然之间像是换了一个人,之前他担任御前侍讲时,咱怎么没有看出他有此等文采。莫非真定府一行,带给他的成长真有这么大,三次刑罚之下,真的将他潜在的才华逼了出来吗。”

    朱皇帝有些疑惑,这也是他唯一不解的地方。

    应天府城南区。

    这里是一片整齐的建筑群,四处皆是府邸,不仅道路干净许多,路上行走的人衣着也比其他地方鲜亮许多。

    这里就是城南,多是京官府邸,寻常人家很难在此地落户。

    城南的某一处角落中,有一座小府邸,上面标注着“姜府”二字。

    门前并无小厮,门后更无佣人值守,姜尘从皇宫的马车下来后,便按照曾经的记忆,一瘸一拐地敲响了自家大门。

    演戏就要演全套,自己这副样子,就算是爬回来都不出奇。

    敲了一段时间后,大门吱呀一声被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青涩婢女,她穿着素色长裙,头上插着木质簪子。

    朴素至极的扮相,娇小玲珑的身材,娇媚又带点青涩的面孔,看得姜尘双目一亮。

    “是老爷,老爷回来了,夫人您快来啊,老爷平安无事地回来了!”婢女方宁先是大喜,随后一边过来搀扶着姜尘,一边朝府邸内大声喊着。

    不多时,一名丰满的年轻妇人便急匆匆地赶了出来,在见到姜尘的惨状后,眼眶立马就红了。

    “呜呜呜,夫君你这是怎么了,他们怎么能这样待你,陛下是不是查清楚赦你无罪,放你回来了,我们没事了对吗。”

    终于见到日夜所思的夫君后,这名强撑了数日的年轻妇人终于坚持不住,露出了原本的柔弱,哭的稀里哗啦,我见犹怜。

    此女名为董瑶夕,为姜尘的原配夫人。

    董瑶夕扑在姜尘怀中抽泣,后者虽然刚开始有些尴尬,但感受到贴到胸口的那两团庞然大物时,却又露出古怪的表情。

    “咳咳,夫人别哭了,已经没事了,一切真相大白,陛下过几日就会宣布此案的真相。不过由于我办案手段太过极端,想来惩戒是有的,但其他无碍,夫人放心就是,走,我们回房间慢慢谈。”

    在婢女方宁跟夫人的左右搀扶下,压根感受不到疼痛的姜尘,着实享受了一番香玉满怀。

    此次贪污案件暂时告一段落,姜尘回府中养伤,据说伤势严重到根本下不了床,其夫人日夜守护在身边,寸步不离,两人一直关在屋中。

    唯有婢女方宁一人忙上忙下,时而送去膳食。

    姜府内很平静,但外面却早就掀起了轩然大波,无论是那首石灰吟,亦或是那首竹石,还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两句,都已经在京城内广为流传。

    姜尘三罚出三诗的悲壮故事,也被民间诸多改编,不仅成为诸多才子间的佳话,更成了百姓们的饭后谈资。

    还不止如此,姜尘的事迹随着行商之人的走动,越传越远,每一个州府都在议论此事,姜尘的名头压过了一切。

    好的诗文总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可以使人心情激荡,感受到文字带来的心灵冲击,代入作者当时的心境,回味无穷。

    动静所闹之大,远超姜尘原本的想象,在读书人的圈子里,甚至给姜尘冠以当代第一诗人的名头。

    能得到全国读书人的统一认可,这种殊荣,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比封侯拜相更让人心生向往。

    可如今,姜尘做到了。

    当姜尘得知这个消息时也被吓了一跳,他深知自己几斤几两,哪有那等文采,不过是抄袭后代诗人的作品罢了。

    这让他很是心虚,更加不敢轻易示人,生怕别人让他再作出几首诗文来,就连他的夫人董瑶夕在听闻自己的事迹后,望向他的眼神也变得更加崇拜了。

    “唉,好像玩大了,低估了好的诗文对世人的冲击力,日后可怎么办呐。”

    姜尘陷入了苦恼中,正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越有名就代表越多麻烦,姜尘如今可谓如屡薄冰,生怕得罪任何一个人。

    这是朱皇帝的时代,一个不小心就会惨死。

    虽说这是另一个时空,人物历史轨迹都有些不同,但这个朱皇帝的性格,倒是跟自己时空里记载的朱皇帝一般无二。

    就在姜尘不知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名头时,他终于等到了朱皇帝的召见。

    他的具体处罚,也即将在朝堂上当众揭晓。

    第五日,皇宫议事大殿内。

    依旧是那张震慑人心的龙椅,上面依旧是那位霸道无比,不怒自威的朱皇帝。太子朱标站在左侧,陪同皇帝上朝。

    高台下百官立于两侧,中间是三名待罪之人。

    分别是是真定府知府,正四品,丘处晖。真定府同知,从六品,周定桓。真定府通判,正六品,李子峰。

    此时他们面如死灰,显然也已经得知了来龙去脉。

    至于姜尘,此刻的他身穿官袍,恢复了几分当时的俊朗,站于百官最后方,随时等候召见。

    此刻,龙台上已经响起了丘处晖等人的最终处理结果。

    “判处丘处晖凌迟处死,夷其三族。判处周定桓,李子峰二人,斩立决,满门抄斩。”

    “若此后再有贪官被咱揪出,无论官职大小,统统处以极刑,以儆效尤。若是官员知情不报,同样判以连坐,任何人不得有侥幸之心,有人说贪官是杀不完的,那咱倒是想看看,到底是贪官多,还是咱的刀斧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