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方舟
繁体版

267.屠戮场行动

    “我终于获准正式向维罗纳进军,而不是在伯恩施坦因走廊对峙,欣喜若狂的参谋长对我说了很多话,但是我却充满怀疑,因为希之翼军队和炎国人的参战,让这个行动愈发虚无缥缈起来,我们能否前进到维罗纳还是一个未知数。”——阿扎利·阿苏玛尼元帅《北线风霜》

    “乌萨斯帝国已经精疲力竭,但是莱军还没有被完全击败。我很确信,同盟国军队的能力已经受到严重损害,不可能再保持八月份那样的猛烈攻势。”——莱皇威廉明娜,1099年。

    ……

    北线战场,1099年冬季。

    成败似乎就在一线之间了。

    在这风雪交加的一年里,同盟国北线战场是由阿扎利·阿苏玛尼元帅、以及两位乌萨斯将军——阿里亚斯大公、亚历山大·皮扬科夫斯基将军指挥的。

    阿扎利·阿苏玛尼,斐迪亚人,50多岁,是一位擅长把握战局的元帅,胡须细长,经常穿着一件保守的毛絮军服,不像其他将军那样喜欢在身上挂饰品,也不带佩剑。单是直挺挺的站在那里,把面部修正的毫无瑕疵。在与各个参谋长和将军们会面的时候,这位元帅从未展露过愤怒的情绪,即便传来的大多都是坏消息,这让他跟属下相处融洽,军团士兵一概亲切的称呼其“军团爸爸”。

    阿里亚斯大公是个阔绰的圣骏堡人,这跟阿扎利节俭(在他看来是穷酸)的样子不同,他经常把自己武装成全身名牌的贵族,身上的皮草大衣一定要用来自萨米的雪白角岩兽的皮毛制作,戒指不能是庸俗的赤金,而应该是内敛的荧光源石(由十个高级术士附加香气源石技艺那种)这种喜好奢侈品的品格注定让他跟阿扎利元帅讲不到一起。他喜欢把自己的奢侈品奖赏给手下,每次都会调侃萨尔贡参谋,在阿扎利元帅手下是不是没有这种待遇?

    亚历山大·皮扬科夫斯基将军不是名副其实的将军,他这个官是买来的,也是靠关系来的。

    因为他的叔叔是费奥多尔皇帝三侄女的丈夫。于是这层亲戚关系让他在骑兵中大获成功,在一名骑兵上校的贿赂提拔下,这个没什么实际本事的将军成为了乌萨斯第五集团军的参谋长,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因为参谋们很快发现,他们的参谋长平静内敛,讲起话来不知所云,眼神虚浮没有自信。

    只相处了不到一个月,参谋们就惊讶的发现,这个人就高升第五集团军的指挥官,名列帝国将军之列了——以至于他的称号一直都是“叔叔将军”,用来讽刺他那远在皇帝侄女身边的叔叔,这个称号会把他气的半死。

    不过事实就是事实,对他来说,集团军就是贵族争面子的地方,他不懂怎么操控几百吨重的超级大炮轰击敌军阵地。不懂毒气战的基本要素,不懂如何将源导装置嵌入火炮内部形成源压,更不懂突击群火炮协同及装甲突破的战术。总而言之,这个废物呆在第五集团军只会把米吃贵。

    这三位最高指挥官始终一丝不苟,维持着同盟国的北线,他们是成效斐然的一直军队,在1097年和1098年相继挫败了莱皇菲洛梅娜策划的两次攻势,将战线一路平推到伯恩施坦因走廊,攻入了莱塔尼亚境内。

    萨尔贡远征军,是萨尔贡最庞大的陆战力量,包括整整七个帝国陆战军团,这是其他战线所远远不能比的。

    其兵力建制庞大,包括萨尔贡第一军团、第二军团、第四军团、第七军团、第八军团、第十军团,以及后来加入北线战场的第九军团(原属伊比利亚军团)第七航空军,第九航空军和第十一航空军为其提供支援。

    同盟国在北线的总兵力在1800万左右,其中包括900万乌萨斯军队,100万卡西米尔军队,坦克数量长期维持在11万辆,装备有20万门各种型号的火炮,7100艘陆行舰及运输型号。17万架作战飞机,其中大多都是落后的源导二代机,三代机数量却只有可怜的171架。

    不过他们有兵力上的优势,协约国在北线只有1200万左右的士兵。

    北线战场,这里不同于地形复杂的近东,也不同于城市众多,攻坚战为主的维多利亚,在这里,除了一片雪原就是一片群山,连路都是现造的,于是双方的战术都采用了“阿扎利思想”。

    阿扎利的战术思想很简单,他认为我们的兵力比别人多了将近三分之一,那么直接A上去就可以了。

    一个陆军师多了三个团,那么展开之后,我的火力就是敌人的三倍!陆军骑脸怎么输?

    事实证明,这种莽夫思想确实是有效果的,在1097年的库里斯亚特战役,萨尔贡远征军团就用这种莽夫风格教同样是莽夫的莱塔尼亚做人,双方无脑梭哈突击的结果就是,莱塔尼亚军队被更莽的萨尔贡人莽死了,直接败退了150公里才稳住脚步。

    可惜,进入莱塔尼亚境内以后,莽夫就被教做人了,这里的莱塔尼亚留声机和要塞工事给了猪突猛进的萨尔贡军队前后左右一顿爆锤,蒙头转向的萨军士兵擦着冷汗,发现他们要在森林和沼泽里面对莱塔尼亚地区的一堆大型要塞……

    阿扎利不以为然,他认为要塞就是用人堆成的血肉磨坊,既然我的军队足够多,足够精锐,就没理由会输,于是又A了上去。

    双方在伯恩施坦因、黑森、萨克尔茨亚地区来回拉锯一年多,事实证明,萨尔贡军队拉扯的锯子确实让莱塔尼亚损失惨重,虽然没有什么战术,也没有什么战略,单单是A上来,稳扎稳打调动炮兵阵地和空军阵地缓慢推过来,就给人一种沉重的压迫感。

    崩溃的莱塔尼亚参谋看着无边无际的同盟国军队,要不是身后还有希之翼人坐镇,恨不得20投了。

    现在炎国人加入北线战场,他们的思想更是疯狂,一些炎国将军认为,萨尔贡不可能及时动员那么多的兵力前往东波利亚支援乌萨斯人。

    那么会战兵力是四百万对战两百万,优势在我,F2A上去就好了!

    东国人更是疯狂,一名叫池田下二的将军甚至扬言,我们用四个营打一个营,我们的火力就是敌人的四倍。

    所以凭什么不进攻?凭什么不猪突冲锋,早进攻早胜利,不进攻就是放走胜利!

    在这种进攻思想下,东陆军队更是萨尔贡军队的改版,进攻大于防御,在坦克和步炮集群的攻势下,往前莽就完事了,反正迂回包围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一定能取得战果,比起大规模的计划和筹备,双方将军在北线都更喜欢大手一挥,直接让手下部队向前进攻。

    然而他们忘记了一个真理,防御往往是一种最完善的战争准备……损失只能用惨烈来形容。

    很快,这种进攻思想就要迎来教训了,因为希之翼军队的两支主力缓慢的抵达了这一地区,带着各种机械化力量,即将给莱塔尼亚的同盟国军队上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