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最后一个昏君的情史
繁体版

第五节 老子被绿了

    洛阳之乱的时候,别说是水镜司了。

    甚至连刘协自己都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要是洛阳城被攻破,率先倒霉的恐怕就是伏寿这些女眷。

    想到水镜司避免皇后免遭羞辱,刘协的心里,倒是成出了一丝对待水镜司的感激。

    刘协扫视着台下的众人。

    对于熟悉这段历史的刘协来说,前往河东郡。

    那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刘协心说,难道就不能叫老子过两天安稳日子,一脸愁容的说道。

    “白波军名为白波军,实为白波匪,朕听说那杨奉经常克扣士兵的粮饷是也不是?”

    贾诩和陈宫两个听到刘协的话,都各自倒吸了一口凉气。

    没想到小皇帝久居长乐宫,居然对河东郡弹丸之地的事情,竟能了如指掌!

    看来眼前的小皇帝的城府,简直是深不可测啊~

    这时候,高顺拿着一把绿油油的韭菜,在小皇帝的面前晃动,献宝似的说道。

    “陛下,这东西,仙灵着咧~”

    您别看韭菜这东西,在现在来说,没有什么出奇冒泡的。

    可是在当时,那绝对是个稀罕物。

    西晋的石崇,就是敢跟皇帝斗富的那小子。

    炫富的方法就是在寒冬腊月里吃韭菜,最后被人发现了。

    他吃的哪里是韭菜啊?

    那分明就是韭菜根拌麦苗。

    连这样的有钱人,都靠冒牌韭菜炫富,您就知道在当时韭菜的珍贵程度了。

    高顺绝对是一番好心,此时洛阳城兵荒马乱的,能在这么短的时间找来韭菜。

    实属不易,就是这寓意确实不得不叫刘协往别的地方想。

    此时的刘协,脸气的跟地上的韭菜简直成了一个颜色,一言不发的瞪着高顺。

    心中暗自琢磨着,这小子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难道说,老子被绿了?

    一头黑线的刘协,刚要发作,却突然想到,这个时候的绿色还没有特殊意义。

    绿帽子的由来是明朝的朱元璋命令娼妓家的男人必须头戴绿方巾。

    看来是自己冤枉高顺了,更何况这个时代还有一个戴绿帽子的高人存在呢。

    高顺是见小皇帝,改善生活,才能吃上一回鸡架炖土豆。

    便趁着和那些个难民接触的功夫,搞来一把韭菜,特意拿来想要给小皇帝尝尝鲜。

    韭菜这东西,是属于我国特有的品种,只是一直种植的不是很多。

    不知道你们哪位还有印象,到了六七十年代,韭菜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种植。

    高顺本打算拿过来,去拍小皇帝的马屁,却没想到却拍到马蹄子上了。

    看着刘协一脸要吃人的样子,把所有人吓得那是不轻啊。

    更是把一旁的张辽给吓得,赶紧把手里的黄瓜给藏好了。

    黄瓜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带回来的,直到现在还没有大范围的种植。

    绝对是比肉还要珍贵的物件,张辽见到小皇帝的面容不善,赶紧将黄瓜别到后腰上。

    刘协看着自己的心腹爱将,气就不打一处来,小眼睛瞪着高顺。

    皇后出宫,本来就是一件十分罕见的事儿,许劭这次虽说名义上是为了保护皇后的名节。

    可天知道会不会做出什么不可描述的事情出来,高顺见到小皇帝龙颜不悦,吓得腿都直哆嗦。

    此时的高顺的老脸吓得跟手里的韭菜简直都差不多一样的颜色,赶紧单膝跪在地上,一脸惶恐的解释道。

    “陛下息怒,末将只是觉得此物十分的难得,特意给陛下尝尝鲜~”

    刘协见高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暗自检讨了一下自己,是不是自己太敏感了啊?

    语气稍微和缓了一些,朝着高顺命令道。

    “朕打算御驾亲征河东郡,不过在此之前需要爱卿和司空一起,前往收服郿邬~”

    高顺和张辽这一对难兄难弟互相看着彼此。

    谁都没想到这个小皇帝不但用他们用的狠,甚至发起狠来,连他自己都不放过。

    河东郡那是个什么地方?

    那可是有着二十万的白波军啊!

    这么算下来,高顺都觉得自己收服郿邬倒也没有那么难了。

    郿邬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董卓的老巢啊!

    里面还有三千的飞熊军把守,去了的话,绝对是九死一生啊!

    张辽还没来得及,为高顺的命苦感到悲伤,却听小皇帝厉声问道。

    “张辽,你身后拿的是什么~”

    张辽听到小皇帝的问话,顿时吓得一哆嗦,唯唯诺诺的拿出一根黄瓜。

    “陛下,这是黄瓜,是末将打算自己解渴用的~”

    说着,张辽便在黄瓜上狠咬了一口。

    随后便苦命相怜的看着跪在一旁的高顺,大口咀嚼着。

    张辽直嘬牙花子,陛下要御驾亲征河东郡,不用说了,自己的任务绝好不到哪去。

    果然,不出张辽的所料,刘协斩钉截铁的说道。

    “张辽张文远听令,朕命你与贾太尉即日起整顿兵马,收服西凉余孽~”

    听到小皇帝的命令,张辽都快哭了,现在洛阳的兵马是什么揍性,他比谁都清楚。

    高顺看着不比自己情况好到哪去的张辽,投来了同情的目光。

    自己的八百陷阵营和三千的飞熊军虽说实力上面是差了点儿,好歹还有一战的可能。

    高顺万分同情的看着张辽这个倒霉孩子。

    他手里群虎豹骑可都是一群歪瓜裂枣啊?

    而且数量仅有一万,拿什么和三十万的西凉军抗衡?

    看着被小皇帝火线提拔的这几位老哥们儿。

    高顺觉得,恐怕这大汉的三公,会是死亡率最高的职业。

    刘协显然看出高顺一脸为难的样子,便和高顺说道。

    “亭候此次和公台两人去郿邬,一来是要去收服郿邬的段煨,这二来嘛~”

    此次平定洛阳之乱,张辽、高顺的功劳颇大。

    刘协便顺手封张辽做了征西将军晋阳候,封高顺中军校尉,万寿亭候的爵位。

    反正连董卓都被刘协宰了,谁还敢有意见啊?

    说着,刘协一脸神秘的看着一旁的贾诩,接着说道。

    “这二来嘛,郿邬收藏的宝物颇丰,将会助朕平定河东郡~”

    贾诩和小皇帝的四目相对,早就猜到了刘协的心中所想,看着高顺接着补充道。

    “亭候和那郿邬的守将段煨乃是故交,此去无需力敌,眼下董贼已除~”

    说到这儿,贾诩不说话了,而是恭敬的看着小皇帝。

    贾诩说到这儿,已经可以肯定自己说中了小皇帝的心思,却并没有接着往下说。

    反而垂首站到一旁,等着小皇帝最后的发言。

    最后的总结性陈词,那必须要领导说出来才行,和聪明人办事儿就是省心。

    刘协看了看贾诩,点了点头接着嘱咐道。

    “爱卿只需传达朕的旨意,就说,董贼已除,其余人等一概既往不咎,即可~”

    贾诩钦佩的看着小皇帝,想不到两个人竟然有如此的默契。

    朝着小皇帝就是一笑,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刘协接着看着高顺补充道。

    “朕深知爱卿和那段煨乃是故交,就算此行不成,以那段煨的为人,绝不会为难与你~”

    高顺在吕布帐下时常遭受排挤。

    这就让在西凉帐下,有着同样遭遇的段煨,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情。

    段煨可以说是西凉军中的一股清流。

    不但他的部队不像李傕、郭汜之流,只懂得劫掠百姓,反而对百姓那可以说是秋毫无犯。

    他还鼓励农耕,促进生产,这就显得和那些西凉诸将有些格格不入了。

    难免在平日受到李傕、郭汜之流的排挤。

    高顺在吕布帐下,待遇也不尽相同,他的陷阵营,平日高顺并没有指挥权。

    只有到有硬仗要打的时候,吕布才临时将陷阵营的指挥权交与高顺。

    两个同样受到排挤的武将,难免生出英雄惜英雄感觉。

    只听刘协一脸严肃的看着张辽说道。

    “等一切都安排妥了,晋阳候,朕将会给你一支全新的虎豹骑,去为朕收服西凉余孽~”

    几个人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心说,小皇帝没病吧?

    就凭他手里的八百陷阵营,既要御驾亲征,还要收服西凉余孽,上哪去变一支军队出来?

    怎么算,这人手也安排不开啊,贾诩再一次自告奋勇的说道。

    “陛下,陛下乃金枝玉叶,万万不可轻易离开洛阳,微臣不才,愿意替陛下迎请皇后銮驾回朝~”

    刘协知道贾诩这是一番好意,可是他能放着自己的老婆自己不去救,反而假手他人吗?

    在刘协一再的坚持之下,贾诩见拗不过小皇帝,便也只好作罢了。

    刘协的决策,很快在文武大臣们中间传开了。

    那些大臣们都恭恭敬敬的在中德殿的门口候着,谁知道一会儿小皇帝会不会召见他们啊?

    现在看到陈宫,就算是以前对于提拔他们颇有微词的文武大臣也是赞许有加。

    在被董卓封为司空以后,寸功未立的陈宫便被册封了个颍阴侯的爵位。

    陈宫亲点了一百陷阵营的弟兄,至于高顺,则留在中德殿,小皇帝还有话要和他说。

    众位文武大臣,无不投来了同情的目光。

    人都是这样,你要是爬了一回喜马拉雅峰,要是全身全影的回来,指定会有不少的微词。

    可你要说,你回来以后,胳膊都没了。

    那么准保没有人再有废话。

    看着同为三公的贾诩,文武大臣们知道贾诩的身上的担子,绝不会比陈宫轻多少。

    反倒是看着一旁的司徒王允,眼神就不一样了。

    其中有一个官员,用手肘怼了一下另外一个一直在窥伺三公之位的官员的腰眼子。

    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张大人,怕是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会位列三公了~”

    那个姓张的官员,听到这话,像是被人掐住了脖子,说话都岔音儿了。

    “以后谁要是说我有想位列三公的想法,我就跟他急~”

    眼下,大家都看得明白,小皇帝棘手的事情,一个是楣邬董卓的飞熊军。

    另外一个便是河东劫掠了皇后的白波军,再有就是虎牢关前的十八路诸侯。

    最后便是那西凉余孽了,现在位列三公的太尉贾诩和张辽平乱去了。

    同样位列三公的司空陈宫和高顺去收服楣邬去了。

    好家伙,明眼人都看得明白,小皇帝火线提拔的官员,那都是排队去送死的啊!

    两个人说着,都把目光投向了并没有安排送死任务的王司徒身上。

    王允顿时感觉身上传来一阵恶寒,摊了摊他那双有如枯柴一般的大手,带着哭腔说道。

    “各位同袍,你们是希望老夫去守卫虎牢关呢,还是去平定河东郡呢?”

    文武大臣看了看年近六旬的王允,想想也是。

    像他这把年纪,怕是没等到地方就得散架子了。

    对于得知,居然小皇帝打算御驾亲征河东郡!

    王允在知道消息以后,不知道觐见多少回了。

    可小皇帝就是一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样子。

    而且给出的理由,叫他还没办法反驳。

    小皇帝给出的理由是‘朕的皇后,就必须要由朕亲自去接’。

    王允见拗不过小皇帝,便也只好由着他了。

    不过,却又为张辽、贾诩他们俩个人担心起来。

    洛阳之战的时候,小皇帝开玩笑一样,变出了一支歪瓜裂枣的虎豹骑。

    算是堪堪的,被他糊弄过去了。

    可是,这回是面对三十万的西凉军啊,又上哪陶弄军队去呢?

    就算真的被小皇帝变出一支部队出来。

    那么虎牢关方面的十八路诸侯,小皇帝又该如何应对呢?

    难道真的指望着自己这把老骨头,为小皇帝冲锋陷阵去吗?

    大汉国的三公,什么时候变成了高危职业了呢?

    正当王允纳闷的时候,却听皇宫之外,甲页翻飞,一名大将威风凌凌的从远处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