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我靠史料发家致富
繁体版

第六十七章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万历十二年的时候,考成法就被废除了!万历皇帝想要树立威信,便对张居正进行了清算。

    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打倒考成法也好,通过反对张居正作为进身之阶,来获得万历皇帝信任也罢,在万历皇帝有了清算张居正这个念头之后,这些官员们,就都加入了‘倒张’的行列。

    而作为张居正额度继任者,申时行没有张居正那样的魄力和能力,驾驭百官和皇帝,只能在文臣集团和皇帝之间小心周旋。

    最终的结果,就是除了一条鞭法之外,张居正的所有改革,近乎全都作废。而一条鞭法本身,在后来也多了许多加派的赋税,让百姓身上的负担也再次加重。”

    “正如卫君所说,倒是挺可惜的!”

    大翊皇帝刘信最终长呼了一口气,感叹说道。

    “这就是张居正,同样,这也是内阁制,即便是张居正这样的大明第一权臣,在侵犯皇权,受到皇帝的敌视之后,也根本无力抵抗。

    张居正逝世前,还有太后为其撑腰,有冯宝与之交好,甚至对于万历皇帝来说,是李太后、冯宝和张居正三者的统一,才造就了张居正这个权臣!而权势再大,有太后和司礼监在,张居正也没有篡位的可能!当然,对于万历皇帝来说,这三者也都是侵夺其皇权的对象,由于内阁制度的完善,使得最终的皇权,还是落在了万历手中。”

    随着李鸿运说完,群聊中众人这才想起,一开始的谈论对象是内阁,而不是张居正!

    进而,皇帝们的思绪,也从对张居正的惋惜,转到了对内阁制度的思考!

    不过,李鸿运对万历皇帝的“怨气”,可不止这一点点!

    在感慨完内阁制度之后,李鸿运又向着万历皇帝开炮:

    “明朝亡于万历,一开始的时候,我也不太理解,但是将万历皇帝和先秦时期的秦惠文王,放在一起对比,就知道万历这皇帝当得有多不称职!”

    “哦?这两者有相似之处?”

    大翊皇帝刘信开口问道。

    想要对两个人进行比较,其必定有相似的地方,看样子这个秦惠文王,也有着与明朝万历皇帝一般的境遇。

    “我跟你们捋捋就知道了!”

    李鸿运甩了甩手指,后继续码字道:

    “说秦惠文王,你们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说到另一个人,你们一定都感兴趣!”

    “哦?又开始卖关子了?”

    大翊皇帝刘信笑道。

    “哈哈!没有!这個人就是一开始跟你们说过的,先秦诸子百家中法家的代表人物,商鞅!”

    “那既然秦惠文王和明万历皇帝相似,那么这个商鞅也可以和张居正对比喽?”

    卫国国君李康开口说道。

    “不比变法的成果,只论境遇的话,两者还真有相似之处!”

    李鸿运停顿了一下,继续码字说道:

    “变法的成果:秦国因商鞅变法而强,大明也因为张居正变法而中兴,虽然张居正的变法算是失败,但是好歹为大明续了几十年的寿命。

    其次,商鞅因为变法需要,得罪了秦国很多权贵,触碰到了秦国老氏族的利益,而张居正的变法,刚刚大致上已经说了一遍,触碰的利益集团也不少,大明朝的地主,因为一条鞭法而利益遭受损失,文武百官,因为考成法,而不得不战战兢兢。

    第三,变法大臣都是权臣。

    商鞅变法时,由于秦孝公的默认和支持,可谓是权势滔天,对秦孝公的兄长都敢用刑;张居正的权势,大明第一权臣的名头可不是闹着玩的!

    第四,都受到新君的猜忌。

    商鞅在执行新法的时候,可以说是六亲不认,在秦惠文王小的时候,就被商鞅流放过,再加上商鞅权势滔天,秦惠文王也就对其有所猜忌。

    而张居正……不仅是权臣,还是帝师啊!在教导万历的时候,也称得上是‘乾纲独断’,在万历心中,肯定对张居正深有不满,不然亲政后,也不会迫不及待的对张居正进行清算!

    第五,结局都很不好!

    商鞅最终五马分尸、车裂而死,而张居正在死后,家族也被抄家流放。”

    李鸿运一口气,将张居正和商鞅的相似之处,一一列举出来。

    “这也太像了吧!”

    大魏太子安逸等了一会儿,发现李鸿运已经没有了下文,开口感慨道。

    “那这不是一样么?为什么会说秦惠文王比万历皇帝要好呢?总不能是因为万历皇帝不上朝吧?”

    卫国国君李康一番思索后,开口问道。

    “这是相同之处,对于商鞅和张居正的权臣身份,而做出的清算,不能说一模一样,但也十分相像了,但是针对两人变法者的身份,秦惠文王和万历皇帝的做法,就大不一样了!”

    “与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同时也清算张居正的新政不同,秦惠文王嬴驷,则是在杀了商鞅之后,依旧用商鞅留下的新法,而且为了保证清算商鞅而不波及新法,嬴驷是用为老师,也就是秦孝公的哥哥报仇的名义,用这样的私名,对商鞅处以极刑!

    对于商鞅的新政,则一点都没动,全都继承了下来!”

    “杀其身而行其法!”

    大翊皇帝刘信对秦惠文王这一番操作赞道。

    “是啊!若是换做秦惠文王来,只怕是把张居正的家族全都处以极刑,也不会在新法上对朝臣让步!

    从这里也能够看出,君主与君主之间的差距!”

    李鸿运说到这儿的时候,想到万历皇帝,总有一种怒其不争的感觉。

    即便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心理,不会起到任何的作用。

    “这对一个皇帝的能力还是有很大要求的!杀其身而用其法,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一点也不容易啊!

    在商鞅死之后,用不用其法,就变成了秦惠文王与氏族的争锋,对于万历皇帝来说,也是一样的,张居正死后,在新政中利益受损的权贵,终究是会反扑的!即便是万历想要用张居正的法,也是困难重重啊!”

    卫国国君李康分析之后,万分感慨。

    想想三百万顷的隐田,那得牵扯到多少人的利益,张居正之后,万历可就要自己面对这一股势力的反扑,就算是换做自己来,也未必顶得住……

    屁股决定脑袋么?

    卫国国君李康作为一国之君,将自己代入到万历皇帝的位置,涌上心头的,是万般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