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我靠史料发家致富
繁体版

第三十章 宋太祖的集权之路(2)

    “你那只是利诱,只要这些将领们放弃兵权,就能够得到荣华富贵,结为姻亲,也是对他们安全进行保障,但是反过来,要是不答应,就是不识好歹,就是有异心喽,恐怕赵匡胤就会采取另外的手段来解决了!”

    卫国国君李康摇了摇头,补充说道。

    李鸿运给李康点了一个赞:“是的!当赵匡胤说出了让他们交出兵权的话之后,留给这些将领们的路就只有接受或者反叛!”

    “赵匡胤自己也是说,只有这样做,君臣之间才会两无猜疑,石守信等人知道已无回旋余地,并且宋太祖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于是只能俯首听命,这便是杯酒释兵权的过程!”

    “有点小失望啊!这对于杨旗来说,好像并不难吧?他自己本身就可以做到的!”大燕皇帝周峰开口说道!

    “寡人倒觉得,通过杯酒释兵权,以和平的手段解除掉禁军中的威胁,还是比较有利的,再者,这只不过是赵匡胤对于自己手中掌控的力量,进行的一次集权,虽然说并不难,但总归还是好处多多!”卫国国君李康一番思索后发言道。

    “这应该只是重新建立中央集权的第一步,从禁军开始就将一切隐患都消除,朕以为杯酒释兵权,也是一场大智慧!”

    大靖王朝钟天开口说道,在他看来这虽然只是赵匡胤对自身势力内部的洗牌,并不是太难,但是却也还是必要的!

    其实李鸿运说到现在,这一切都还没有说到这些皇帝们真正关心的地方!

    尤其是杨旗,让他对自己手中的势力动刀子,他也可以啊!但是杨旗想要的是对外,对于那些地方上面的实权派,该如何瓦解他们的势力,从而改变近千年来的混乱局面!

    李鸿运并没有因他们的对话而打断自己的思路,继续说道:

    “后来石守信等上表请求解除兵权,赵匡胤同意,罢免了禁军的职务,让他们去地方任节度使。”

    “在解除这些人的兵权之后,赵匡胤另外选了一些资历浅,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并且禁军的兵权一分为三,皇权对于军队的控制得到了加强!”

    “兵权一分为三?”

    “是的,在“释兵权”前后,赵匡胤便取消了殿前都点检与殿前副都点检这两个职务,等于说是将禁军的最高统帅取消了。”

    “让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最高统帅取消之后,下面的这三位合称三衙,分别率领禁军,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直接听命于皇帝!”

    “若是没记错的话,这赵匡胤之前便是担任的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便是通过这个位置,发起的兵变!”

    卫国国君李康翻了翻上面的聊天记录,而后说道。

    “过河拆桥嘛?”李鸿运调侃说道。

    李鸿运这四个字,让聊天群里的人都忍不住捧腹大笑!

    “好一个过河拆桥,这个词还能这么用啊!学到了学到了!”

    大翊皇帝刘信哪里见过这般的用词,直呼学到了!

    而将大家都逗乐的李鸿运也没停太久,就接着说道:

    “而这只是禁军内部的分兵权,也就是在禁军中,没有人能够统帅所有的军队,而宋朝在整个军事系统方面,还有一个更高维度的三权分立!”

    “禁军一分为三还不够么?”

    大燕皇帝周峰眉头一皱,脸上原本的笑意也消失不见。

    “是的!对于赵匡胤来说,即使是禁军权力一分为三,也还是不放心,在兵权的统一上面,赵匡胤做了三件事!”

    “哪三件?”

    杨旗十分关心道,统一兵权,正是杨旗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因此群聊中就属他听得最认真,一刻都不怠慢!

    “集兵权!”

    “收兵权!”

    “分兵权!”

    李鸿运不紧不慢地打出三句话!

    “收、集兵权?然后再分兵权?这不是又回来了?”大魏太子安逸开口疑惑说道。

    “这里的收和分不是那么一回事,其收权分权的对象都不一样,不过其目的都是为了中央集权!”

    李鸿运否定道,而后继续解释:

    “首先说收兵权,其中杯酒释兵权便可以说是收兵权的一部分,不管这故事是真是假,最后的结果确实达到了收兵权的目的。”

    “至于为什么说杯酒释兵权只是收兵权的一部分?”

    “自然是赵匡胤收兵权的对象,不仅仅是禁军,这一支自己的嫡系兵马,这个只算得上是开胃菜。”

    “对于宋太祖来说,各地的节度使,才是真正的大餐。”

    李鸿运刚说完,群里就有人回消息:

    “我就知道,一个想要中央集权的皇帝,怎么会坐视地方藩镇割据呢!”

    大靖王朝钟天,似是已经等了许久,好像对李鸿运之前讲的杯酒释兵权,并不是太在乎一般,而在提到对节度使收权的时候,才等到了他想要听的内容!

    “那这赵匡胤是怎么解决掉地方的藩镇呢?”

    杨旗就像是一个充满求知欲的学生般,对李鸿运问道。

    “赵匡胤在对地方藩镇,是以集兵权为先。”

    “收兵权,是皇帝收回军中大将门的兵权,是赵匡胤收回禁军中最高统帅和二把手的兵权。”

    “而集兵权则是站在中央禁军的角度,针对地方藩镇来说的!”

    经过李宏远这么一说,群聊中的人也算是知道了“收兵权和集兵权”的不同。

    “原来是这样!”大燕皇帝周峰恍然大悟。

    “那么收兵权已经见识到了,赵匡胤是怎么样集兵权的呢?”大翊皇帝刘信开口问道。

    “宋朝建立之后,赵匡胤依照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的总体思想,将军队分成了三类,第一个便是最强的中央禁军,天子之卫兵,守护京师;

    第二等是各州藩镇的兵马,称之为厢兵,这也是赵匡胤着重削弱的势力;

    最后一类是在户籍所在地应募,使之团结训练,算是地方各地方的乡勇,称之为乡兵。”

    “这样的手法倒是可以借鉴啊!”

    大靖王朝的钟天,看着这样的策略,将其与自己的王朝联系起来,探寻着其中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