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登基
繁体版

第六章 劝说登基

    “九王爷!”

    秦臻还没想好如何开口,听到郑瑜的开口,不禁抬起头,略显茫然的看向郑瑜,等待郑瑜的下文。

    “不知九王爷这一次前来寻老奴,可是想好了,答应了老奴所言,愿意登基为帝,光复我大秦?”

    郑瑜一开口,便开门见山。就算秦臻心中早就有所准备,这一次前来,避免不了再提及登基为帝之事,对郑瑜的直言,依旧有些谎乱。讪讪一笑,却是不知如何回答。

    他此次前来,本就是有求于郑瑜,现在直言拒绝,怕是惹得郑瑜不快。到时一怒之下将他赶走,岂不是自己这硬着头皮前来所求之事,全都化为乌有?真若是开口,又不知道该如何说及,反倒不如沉默来得好些。

    郑瑜一眼看透秦臻的意思,不禁叹息一声道:“看来,九王爷这一次,还是没有打算接任帝国之意。不知九王爷此次前来寻老奴,所为何事?”

    秦臻犹豫了一下,起身向郑瑜拱手一拜。吓得郑瑜连忙起身躲向一旁,连连道:“九王爷如此大礼,老奴受不起,王爷万万使不得。若是王爷有所差遣,只管吩咐便是,老奴定全力为王爷办事。”

    秦臻直起身道:“此次前来,确实有事请前辈帮忙。”

    “还请王爷吩咐。”

    秦臻拱了拱手,郑重的道:“前辈,晚辈想请前辈将《浩然帝仙诀》传授晚辈,以破体内封印,还望前辈允许。”

    郑瑜神色复杂的看了秦臻一眼,随后道:“敢问王爷可是遇到难解之事?不知可否告知老奴?至于功法之事……”

    “怎么?莫非前辈还是不愿意?”

    郑瑜叹息一声道:“王爷,老奴之前就曾和王爷明言,功法乃是大帝所创,非大帝后人不可传授此为其一。其二者,当初昭帝也有遗言,若是后人不愿光复大秦,只愿做一普通人,便不再传授大帝功法,此其二。其三,老奴也与王爷说及,若是王爷修炼了功法,时日一久,必然会被宗内察觉,反倒会让王爷陷入危境。既然王爷不愿登基大帝之位,又何必修炼大帝功法?”

    郑瑜一席话,说得秦臻哑口无言。若是换作平时,秦臻立刻起身告辞,正好也借着这个机会,和郑瑜说明,他不会按郑瑜所言,登基为帝,光复大秦之事。只是今日,秦臻乃是为了破除封印,为了功法而来,自然不会因此而一走了之。

    秦臻苦笑道:“前辈,非是晚辈不明白前辈所言。只是这一次,晚辈实在是别无他法,唯有求到前辈这里,还望前辈成全。”

    不等郑瑜开口,秦臻当即将无量峰发生的事,简明扼要的说出。最后道:“前辈,三师姐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晚辈的身上。晚辈知晓,凭晚辈现在的天资,三个月的时间无论再如何努力,也无法有太多大的提升。除非,如前辈曾言,解开体内的封印。前辈所言,解开封印,非大帝功法不可。所以,晚辈这才厚颜求前辈,将大帝功法传授晚辈,晚辈感激不尽。若是前辈以后有需要晚辈之处,只要不是行恶,晚辈定当全力以赴,绝对推辞。”

    郑瑜怪异的眼神打量着秦臻,让秦臻如芒在背,只觉极为不自在。耳畔传来郑瑜冷笑声,只听郑瑜道:“好啊,好个九王爷,老奴今日才知晓,九王爷原来是如此之人。可恨,老奴竟是瞎了眼睛,居然还妄想着让九王爷登基,老奴好暗中联系那些心怀大秦之人,好助九王爷成事。却万万没有想到,九王爷居然乃是认贼做父之人,若是大帝归来,不知该如何失望。老奴真是愧对大帝啊!”

    郑瑜痛心疾首,秦臻连连色变。愤愤的道:“前辈,你此话是何意?晚辈怎么就认贼做父了?”

    郑瑜道:“王爷,当初九宗九族覆灭大秦,其中是否有无量宗?”

    秦臻道:“那是前辈所言,晚辈又如何知晓真假?”

    郑瑜面色一冷道:“王爷的意思,乃是老奴欺骗王爷了?”

    秦臻连连摆手道:“前辈莫急,晚辈并非是这个意思。”

    郑瑜冷哼一声道:“无量峰是否是无量宗七峰之一?据老奴所知,当初九宗攻打大秦,无量峰可是出了大力。王爷现在如今却是为了无量峰,甘愿来寻老奴,这与认贼做为有何异?帝后陨落,昭帝与五王爷、八王爷战死,如此血海深仇,九王爷不思为他们报仇血恨,反倒是为了无量峰而甘受委屈,这又是何故?”

    “这……”秦臻不知该如何回答。迟疑的看了一眼郑瑜道:“不瞒前辈,晚辈乃是家师当中从冰天雪地当中救回,若无家师,晚辈怕是早已冻死在冰天雪地之中。这些年,家师对晚辈如父如母,各位师兄师姐对晚辈,也如亲如兄姐,照顾有加。晚辈所做所为,又谈何认贼做父?”

    郑瑜沉吟了一下道:“九王爷所说,老奴已是明白。父母之仇深似海,不共戴天。王爷从小没有人教导,自是不知,老奴也明白。王爷如今没有切肌之痛,确实是老奴的唐突。老奴抖胆问一句,若是现在有人杀了令师,杀了令师兄师姐,王爷当如何?”

    秦臻猛然抬起头,双目中充斥血红,杀机四溢,咬牙道:“无论对方是谁,敢伤害我师尊和师兄师姐,无论上天入地,我一定要杀了他,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是了,换作是王爷的师尊师兄师姐,就连伤害令师令师兄师姐,王爷都不会放过,可想而知,他们在王爷心中有多重要。王爷也不必如此动怒,老奴只是假设一下。敢问王爷可曾想过,当初若非是九宗九族,王爷出生应当身处何处?陪伴在王爷身边的,应是何人?”

    秦臻浑身一颤,眼中透出一丝迷茫。这问题,他却是从来不曾想过。

    郑瑜不等秦臻开口,接着道:“王爷自小被令师带回无量峰,所处环境内,皆是门人弟子,皆是孤身一人,唯有宗门内的长辈及师兄弟等,并不知父母兄弟姐妹亲情。自小也无人告之王爷,或者说不曾让王爷看到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不同之处。王爷此时若是换作在帝后身边,王爷或许才可以感受到,父母兄弟姐妹,与师门的长辈及师兄弟的不同之处。”

    “王爷若还身处皇宫,陪伴在帝后左右,帝后乃是王爷生母,必然对王爷呵护备至。而王爷的诸位兄长姐姐,同样会对王爷关爱有加。当初昭帝知道回天无望,却是将最后的机会都留给了王爷和太子及世子。若非如此,昭帝也未必没有活命的机会,这便是亲情,王爷可曾明白?若非是九宗九族,王爷又怎么会落得如此田地,不曾体会到亲情的可贵?”

    郑瑜的一席话,再度让秦臻陷入沉默当中。细想之下,郑瑜所言在理,秦臻从记事起,就在师门当中,接触的皆是师门长辈与师兄弟。而更多的是与八位师兄师姐一起,师兄师姐皆是无父无母,被师尊领上山,又何提及父母兄弟姐妹之事?

    “师尊与诸位师兄师姐,乃是我的父母与兄长姐姐。”秦臻倔强的道。

    “王爷,令尊对王爷,确实可称得上如父如母,令师兄师姐,对王爷也如兄长姐姐般爱护。然而,这两者之间,还稍有不同之处。天下最亲之人,乃是亲人。那是一脉相承,流动着相同的血液的至亲。师门与师兄弟,再亲也没有血缘关系。特别是父母,乃是最为亲近之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若无父母,又何曾有你?俗语云,子女,乃是母亲身上掉下的肉,何曾比此更为至亲者?”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方才乃是言及王爷的私情,是亲情之为最。从大义而言,如今王爷乃是大帝唯一后人。当初大秦覆灭,无数百姓流失所、尸横遍野;数千年来,九宗九族内耗不断,无数凡人百姓惨遭妖魔屠戮,皆是九宗九族之祸。身为大帝唯一子嗣,为亲人,莫不要报那杀母杀兄之仇?为大义,那些身死的百姓皆是王爷的子民,王爷难道不该为自己的子民报仇血恨?除九宗九族之外,还有妖魔两族,皆为凶手。王爷若能够登基一统天下,为帝后昭帝复仇,为百姓复仇,驱逐妖魔两族不敢来犯,亦是救天下凡人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岂非功德无量?”

    秦臻心中掀起万丈浪滔。十多年来,从来没有人和他说及亲情及责任。郑瑜所言句句如晨钟暮鼓,敲击在他的心中,震撼心神。让他无法、也无力反驳。一时间,倒是显得有些失魂。

    郑瑜见状,眼中闪过一抹精光,继续道:“老奴知晓王爷乃是担忧,一但为帝后及昭帝报仇,必然会与无量峰兵戎相见。王爷却是忽略了,无量峰早已不是当初的无量峰,没有人会逼着王爷一定要对无量峰出手。届时王爷一统天下,无量峰能否得以存继,乃王爷一念之间……”

    秦臻猛然抬起头,怔怔的看着郑瑜,脑海仿佛瞬间被一道乍雷劈中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