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灾厄降临之时
繁体版

第九章 血肉刀,后天法器

    “竟然!”李鸿志在书房中惊叹,他刚看的《秦国的伟大之处》意外的有点东西。

    ‘...秦国,成立千年之久,而其他国家,均是在秦国建成后,三百年成立,秦国本有统一世界的宏图大志,但其他国家相互勾结,秦国难以下手...’

    ‘又过了十年,秦国诞生一位猛将,有望成为真人,但被别一位真人杀了,这真人名叫墨青岚,自此,秦国和她解下死仇,没时间攻打他国,浪费了大好时机...’

    ‘到后面,秦国决心创造人道,成果,是他国没有的,因为他国,根本没有创造人道的条件....’

    ‘秦国有一件开国神兵,叫轩辕剑,传说是曾经的五帝之一的法器,还有一件东皇钟...’

    ‘到现在,秦国虽不如以前,但除了万法国外,其他国家根本不值一提。’

    ‘秦国的自信,来源于,上百样法器,上百样神功,以及无数珍宝...’

    ‘秦国是撑起天下的顶梁柱,是开创人道的先驱,是与仙道博弈的雄心壮志的无上大国。’

    这一段段,李鸿志半信半疑,要真是那诅咒可太强了,要不是的话,不对,秦国能撑到现在,不真是证明了,秦国的实力吗。

    能让秦国,束手无策的诅咒,那得多强?我行吗?

    在放下书时,李鸿志又想到一种可能,自己穿越,是因为泰国吗?我是正是秦国的解决方案。

    可能不大,秦国没必要把陈思也招来。

    “自己当前处境堪忧,诅咒即使被压制,疼痛还是一分没减,我这样迟早受不住,疯掉只是时间问题。”

    看完全部书后,李鸿志打算找陆英彦,商量一下,让他快出主意,免得我多受苦。

    “如何?”陆英彦见李鸿志出来,问道。

    李鸿志也没想到,他竟然蹲在门口,回道:“我总不能一直修练吧。”

    “先回你书房去。”陆英彦自己向书房走去,李鸿志紧跟其后。

    到书房,陆英彦示意李鸿志坐下,他自己则站着。

    “我教你的,你再复述一遍。”

    “看仙文时,当成画后,应快速思索画中含义,进入幻境后,要观察四周,确认收获感悟的方法。”

    “之后,意识回归,不仅要回忆感悟,还需记住幻境的样子,以便下次进入。”

    “不错。”陆英彦满意,拿出一柄刀,放于桌上。

    狭直刀身,长柄,可双手握,刀锋处是钝的,刀呈现出血肉独有的色泽,还有股浓重的血腥味。

    “这刀名叫血菩提,是件法器,能吸收血肉,增加自身的重量。”

    “也就是说,血肉越多,刀越重。”

    “是的。并且增加重量,外形是不会变的,在平时,只要不注入法力,重量就只有几斤。”

    “要是太重,我举不起,怎么办?”

    “对于血菩提的主人,只需承受它的一半重量就可以了。”

    陆英彦话语间,在着无比的骄傲,这法器似乎让他感到光荣。

    “这刀连锋都没有,怎么打?”

    “你!”这陆英彦气急败坏,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法器是什么,你告诉我?!”

    “天地自然生成,才是法器,世间稀少。”李鸿志道。

    “这可是秦国做出来的法器。”陆英彦又挂上笑容,说道。

    “哦。”李鸿志冷漠地回了一句,便端详起血菩提。

    “哎呀你!”陆英彦彻底失望,无感情的拿出一本书,“这是《缩地成寸》好好学,之后把《血肉录》,《万里看灯芯》都练至大成。”

    时间过的飞快,在门前,李鸿志盘坐在地上修行。

    他先是服下一颗融蚀丹,算上前几月,已经吃了五颗了。

    丹药下肚后,身体融化,提早在门前放置的尸体,被吞噬殆尽。

    在李鸿志周围,观望的孩童们,正悄悄地说着什么,他们虽小,但并没有害怕李鸿志的表现,不靠近,也只是怕被国师赶走而已。

    “先生,你可真能看门,像我以前养的狗一样。”李鸿志恢复原状,一旁站着的陆英彦,调侃道。

    “嗐。”陆英彦叹了口气,“进步这么慢,还有心思开玩笑?”

    两人谁也不让谁,针锋相对,孩子们在一旁看得兴奋。

    捡起《血肉录》,翻开第一页,在李鸿志眼中,书中的仙文跳动,画卷在跳动中成形。

    沉入幻境,这次的幻境,和以往不同,地上的人们,都在哈哈大笑,他们笑声极其难听。

    但依然能感受到,发声者的欢快,这是何等的欢喜,尤其是当他们发现李鸿志时。

    他们更开心了,肆无忌惮地狂笑,噪音一般的,如手指甲刮玻璃的刺耳声音,无所顾忌地震入耳膜。

    种种体会,印入李鸿志脑海之中,被误解,被侮辱,被孤立,被打骂,被支配......

    太恶心了,这是李鸿志的感想,好在退出幻境后,这些情绪并未保留。

    回归现实,李鸿志呼吸紊乱,勉强用运气法平复气息,“大成了。”

    “其他呢?”

    “马上。”李鸿志拿起《万里看灯芯》。

    《万里看灯芯》能看万里事物,幻境一片黑,远处有灯,在幻境中,只需靠感悟,点亮灯即可。

    黑暗中有无数的灯,如果你只点亮一盏,那么你只能看清,和你相隔万里远的,一个事物。

    现在李鸿志点亮了一百盏,也就是说,李鸿志要是想看远处的树木,他能看清一百颗。

    “大成了?”陆英彦问。

    “都大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