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何时归?
(感谢书友20220829162512554、大神斌、无敌小傅、山海门万法仙君、本心口蜜造、冰封领主的票票~)
“轰隆隆!”远处传来一阵惊雷一般响声,案几上的白瓷茶杯中也泛起了一道道波纹。
“恭喜贤侄,计划成功了。”马凌淡淡地说道,嘴角泛起了一丝笑意,好像一位慈祥的长者看着晚辈考试得了好成绩一样夸奖了两句。
“却不知这干戈一起,又得何时能够平息了。”李净的声音中带着一点怜悯,但更多的是戏谑。
作为一个现代人,李净确实是对人命的价值比较重视,但是这种重视程度是随着距离而递减的。
说到底,他对扶南人没有恶意,可是这个世界上的蛋糕就那么多,自己是一定要让太平道国的人拿到最大一块的,这时候就得苦一苦扶南人了。
“马叔这次来,有什么晚生能帮得上忙的事情吗?”
李净并不怕马凌来是有什么不能告诉自己的秘密任务。
他说了是自己人,又陪自己在这边喝茶,明摆着就是跟自己有话说啊!
“我说我是来看看族侄马子烈你信吗?”马凌笑了笑。
李净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马壮,也笑了起来。
马壮的事情便宜老爹都跟自己说了,自然知道他的身份到底是不是马凌的族人。
马凌正了正色,问道:“言归正传,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
李净心中一动,有了些猜测:“国内最近有发生什么事情吗?”
“有,”马凌点头道,“事情还不少。”
或许是不知道要怎么把这些事情最简短地讲完,马凌停了几秒,然后问道,“你知道第三国立银行的事情吗?”
李净点了点头,“但这跟我现在的处境好像关系不大?”
好歹是自家老爹参与的事情,他当然知道——虽然这件事情上朱门可能又被天公将军宰了一刀,但是历史不就是这样发展的吗?
放眼古今中外,商人常常是当权者的提款机——就连美国的那些著名财团也曾经是这样的,虽然他们能够暗杀一个又一个的总统,但直到一战抓住了历史的机遇前,他们都没有资格被称作国家的主人。
朱门是不可能被彻底击垮的,你可以今天抄家陶侯爵,明天把黑山系统统流放,但是你解决不了作为一个阶层存在的朱门,只能改变谁在朱门中这个问题,因为太平道国的生产资料,并不在天公将军手中——上一个试图将这些生产资料给“宫有制”并用技术官僚来管理的天公将军,已经因为“怒火攻心”,死在了深宫中。(见第七十三章)
因为天公将军没握住刀把子——军政是由天公将军任命的政事堂的陆军府与海军府负责、军令是由较为封闭,亲国会的五军都督府负责、太平道国宣战权由天公和人公共有,需要获得方帅会议和国会批准、太平国际宣战权由太平道最高领袖天公和太平国际最高负责人地公共有,需要获得太平国际全球方帅会议批准、天公将军是最高统帅,但只有在方帅会议许可的情况下,天公将军才能履行最高统帅的权力——所以正规军只能用来对外没法用来对内。
而天公将军自己的刀把子司闻寺和靖安寺固然锋利,但是地公和人公也有自己的刀把子啊!
而无论是天公还是人公,亦或者是有点打酱油的地公,想要夺权,都要等。
等一个能够在所有人没反应过来之前解决对方的时机,等一把足够快速能够粉碎反抗的长刀。
不过,从一种比较庸俗的眼光来看,人公的胜算还是大一点。
毕竟天公就一个人,挂了就挂了。人公只是朱门的代表,挂了就换一个——除非张道友把他们一网打尽。
所以至始至终,这件事情都只是双方的一次小交锋而已,让双方对于对方的实力和底线有了更清楚的认知,为最终的夺权做一次自我检查。
“其实也不能说没有关系,”马凌说道,“你说你知道第三国立银行的事情,那你想必也知道铁路的事情了?”
这里说的铁路,就是前文所说的计划从番禺修道扶南南海岸的铁路,是第三国立银行的投资对象之一。
算是对朱门的一点补偿,防止朱门反应过大。
李净点了点头。
马谡继续说道:“谯允南上书,建议暂缓铁道修建的事宜。”
哦?又是一个前世的有名人。
“不知这位谯老是......?”
李净也没想过这辈子会遇到这个巴蜀世家的代表性人物——说起来,当初大贤良师挥师南下,攻破汉中之后,巴蜀世家就麻利地跪了,而且主动参与分田工作,积极改过自新——在有着负隅顽抗最终被通通消灭的东吴世家和宁愿流亡天竺也不愿意投降的前汉流臣的对比之下,大贤良师实在是不好再拿他们开刀。
于是,在他们交出了所有的不动产,并将大部分动产都投入发改司的项目之后,大贤良师只是将他们迁到太平城,断绝他们和巴蜀的关系,便没再做什么惩罚,甚至还给领头的几位封了爵位。
所以李净还真不知道谯周现在是啥情况。
“谯允南是复旦大学的文博士和《太平日报》的特约观察,堪称一代大家,和大家都混得不错,但是比较亲天公那一边的。这次应该就是得到了那边的授意。”
嗯,这倒也是合理。
巴蜀世家虽是朱门,但自从大贤良师那时候跪下去之后,就牢牢地践行跟着天公将军走的路线,除了张文那时候因为实在是跟不了,也参与了朱门反对天公将军的活动,其他时候都比较亲天公。
“那他的理由呢?”李净问道吗,“既是一代大家,想必不会无的放矢。”
“他说,从番禺之扶南,沿线水路发达,不特必以铁路连接,且岭南瘴疠之乡,不易施工,铁路恐耗资烦巨。且铁路多与兵戈之事相连,若深入未入太平同盟之国,恐坏眼下之谈判,纵有兵事之需,走海路即可。况扶南今日新首顺天修人,持太平之正道,何须行此友邦惊诧之举?宜暂缓行事。”
“那天公要拿什么来补偿朱门?”李净对谯周的提议不置可否。
铁路确实不一定有水路方便,但是铁路同样具有水路不具备的优势,至于谯周提出的其他点,也不算特别有说服力,要反驳也都能找到理由。
关键是,谯周,或者说天公将军,又想做什么?
“还是修铁路,但是地点换了。”
(ps.昨天那一章打的时候出了点问题,可能有的读者看到的只有半篇,今天重新修改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