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尊下凡,带我修仙
繁体版

第52章 飞艇试飞

    飞艇的氦气和空气已经充满,吊舱里增加了配重,被四条系留绳紧紧拉着。

    四台副发动机也水平反方向吹风,向上吹风向下压艇身,暂时压制不让飞艇飞起来。

    飞艇以公司名字乾坤青鸟命名,一号就是那艘43米长的验证飞艇,这艘才是二号。

    长102米,宽32米,高27米,总容积68700余立方米,氦气总容积54300余立方米。

    飞艇加满3.3吨的油,不挂载任何吊舱,自重37753千克,载重19200千克,减少燃油最大载重21000千克,21吨!

    模块化大吊舱最重的重3.1吨,有效载重只剩16吨左右。

    深蓝色的艇身饱满圆润,庞大无比,小小的吊舱反而看着很袖珍。

    艇头一侧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青色大鸟,另一侧是公司Logo加飞艇名字。

    飞艇的吊舱并不是整体,分为驾驶舱和多功能舱。

    驾驶舱固定在飞艇底部,不可拆卸。

    驾驶舱严格来说也是吊舱,但这里又有各种模块化功能的吊舱,很容易搞混。

    所以吊舱在这里不包含驾驶舱,只特指模块化功能的吊舱。

    驾驶舱有民航客机式的安全门,各种模块化吊舱也有门,连接处借鉴火车车厢之间软连接的设计。

    前提是保证驾驶舱安全的情况下,艇长副艇长或吊舱舱长按规定可以开门。

    整个飞艇的设计很简单,飞艇底部铺一层龙骨。

    6个长条筒状,16立方米容积的氦气囊,和几个小空气囊组成一个气囊组。

    无数个气囊组组成飞艇主体气囊。

    无数个形状大小不一的氦气囊和空气囊,组成飞艇形状。

    蒙皮包裹整个骨架和气囊。

    给气囊上套很多条宽绳,把龙骨绑在气囊底部。

    飞艇底部中间,偏前一点的位置设计驾驶舱,驾驶舱与龙骨固定连接。

    驾驶舱后面的龙骨上设计吊机和固定式吊钩,用来双保险吊挂模块化吊舱或超大件货物。

    吊机的吊钩能升降几十米,把地面的模块化吊舱或超大件货物吊到飞艇龙骨下方,固定式吊钩伸过来挂住。

    模块化吊舱比单个集装箱高、长、宽一些,上方设计很多个吊环,用来与吊机挂钩、固定式吊钩吊挂。

    除了各自功能设计以外,模块化吊舱里还有小箱式吊机,类似电梯,用来升降人员货物,升降高度15米。

    胡勇站在飞艇前方远处,给自己和飞艇拍张自拍照,转手发到大佬群里。

    “人在飞艇,即将试飞!”

    群里立刻传来大佬们的无数惊叹声,和无数羡慕声。

    飞艇啊,别说没坐过,连见都没见过呢!

    真大,真蓝,真霸气科幻!

    “……我宣布,乾坤青鸟二号艇开始试飞!”

    各项安全检查完毕后,胡勇和韩科慈博士等几人登艇,两位记者和两位摄像师也登艇,胡勇再次自拍。

    在总经理张文东啰嗦又激昂的演讲下,地面解开系留绳,飞艇收起系留绳,副发动机减少动力,起飞!

    副发动机动力减少,压制飞艇的力减少,飞艇在自身升力的作用下上升,还挺平稳。

    “纵向平稳,横向平稳,艇身稳定,一切正常!”

    “控制悬停,检查电传飞控系统。”

    “已悬停,开启悬停自稳定系统。”

    “主发动机正常,副发动机正常,涵道发动机正常,水平舵正常,方向舵正常,系统操作正常!”

    “检查稳定性。”

    “是,稳定误差0.3米,正常。”

    天上地下的所有研究员们手心冒汗,一边操作一边查看状态,生怕飞艇突然出故障。

    好在一切都正常,悬停在10米低空,整个飞艇的晃动幅度只有0.3米,还是很稳的。

    胡勇呢……

    又拍了一张照片,三张照片发到年级群里。

    “人在飞艇,已起飞!”

    年级群倒是炸的不热闹,整个高一年级老师加同学,只有12个人有智能手机。

    想发班级群?

    那也得有啊,整个班级的老师同学只有三人有智能手机,至于单独建个群嘛!

    三个老师正在炸群,惊叹的询问胡勇,胡勇满足一笑,不理他们,让他们抓狂去吧。

    “各项正常,继续上升,高度100米。”

    “是,继续上升,关闭悬停自稳定系统。”

    “副发动机四车进三。”

    “是,副发动机四车进三。”

    “上升速度每秒1.2米。”

    “各项数值正常。”

    在副发动机大力向下压制下,飞艇上升的不快,又平又稳。

    现在在试飞初期,还不敢全速上升,得一步一步测试。

    没一会儿上升到100米低空,再次悬停,检查各项仪表。

    “高度100米,开启悬停自稳定系统。”

    “检查各项数值。”

    “各项温度正常。”

    “氦气囊压力增加0.2,正常。”

    “稳定误差0.7米,正常。”

    飞艇全部正常,继续上升,上升到500米低空后再检查一遍,开始向前飞。

    飞艇的航线规则还没定下来,但只要申请飞行,空管就会给出航线,想飞就飞,基本飞到哪里都可以。

    500米低空时,氦气囊膨胀了一些,空皮囊排出一些空气。

    没敢全速向前飞,只维持在三四十公里的时速,主发动机只开启了三分之一动力,副发动机依然在压制飞艇升力。

    看这样子大家心里有个大概数了,要是主发动机全开,估计速度能轻松破百。

    要是再加上副发动机向前的推力,主副发动机巡航运行,估计速度轻松破130公里。

    “测试前进转向性能。”

    “是,前进转向性能低13。”

    “怎么会低这么多?”

    “不知道。”

    “开启右前侧涵道发动机,全速。”

    “已开启。”

    “转向加速。”

    “计算转向数据。”

    “依然低13。”

    韩科慈博士叹口气道:“方向舵小了点。”

    “是否继续测试?”

    胡勇道:“继续测试,安全不用担心,有我在。”

    只是方向舵小了点,效率没达到预期而已,不涉及安全。

    方向舵位置正确,只是飞艇太庞大,没有历史经验数据支持,自己计算出来的方向舵面积不一定准。

    这不就发现方向舵小了?

    没有历史数据支持,只有真正试飞后发现问题,记录数据,作为以后的参考数据。

    升空一个多小时后,飞艇二号降落,发现很多小问题,没有大问题,需要改进改进。

    这次试飞还是很成功的,一些小问题影响不大,可以正常飞行。

    当然解决了更好,飞艇控制更加如臂指使,精准高效。

    算是取得完美成功,飞艇拉回厂房,公司行政和后勤、项目研究组、工人、记者全都鼓掌庆祝。

    飞艇只在吊舱驾驶舱下设计了一个肘节式轮子,有两个高性能轮胎,作为地面支点。

    前后需要两辆有长杆的车辆稳定,长杆伸高,钩在飞艇前后的挂环上,防止飞艇纵向失稳。

    左右各两条系留绳,用四辆车厢里有绞盘的车辆拉着,以免向两侧倾倒。

    飞艇进厂房时必须小心,虽然厂房比飞艇大多了,进出时也不能有大风,六辆稳定的车必须控制好飞艇。

    降落回收飞艇还是挺麻烦的,在外面执行任务没那么麻烦。

    直接离地几米十几米悬停自稳定,吊舱里的升降机升降,运输物资或人员,或者整个吊舱一起升降。

    要是一下子要把所有货卸完的话,突然间少了十几吨载重,空载的飞艇会极速上升。

    这时候副发动机水平向上全力吹风,向下压制飞艇,氦气也可以释放一部分,减少突然间的变量。

    试飞结束庆功,胡勇悄悄问总经理张文东:“老张,二号飞艇花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