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宝神奴完全疯了?
“公子!!”“六哥!!”
林小乙立于家门前,身后站着朱儿、穆道人、狄佐明、狄尊礼、狄国宾,看着那道熟悉的身影进了巷子,兴奋地连连挥手。
骏马上的狄进,也朝着他们摆了摆手。
众人迎上,与身后跟着的铁牛和荣哥儿一起,将行李搬下,其中还有从辽国买回来的特产礼物,分给大家。
不过眼见回来的人这么少,林小乙的脸色还是忍不住地变了,朱儿更是问道:“喻平呢?这木匠不会因为分红不公跑了吧?”
狄进斜了她一眼:“放心吧,他们只是耽搁了,过不了多久就会回来的……”
如今狄湘灵还留在辽国,带着道全、迁哥儿调查百灵散的后续,处理一些尾巴,同时喻平也在辽东,等到渤海密藏彻底启出,到时一并回宋。
得知其他人平安无事,林小乙的脸色恢复,朱儿也松了口气,待得入了正堂,狄进饮茶先,又吃了京师正店最喜欢的糕点,也不禁露出舒泰之色。
回家的感觉确实好。
主心骨回归,气氛也热闹起来,众人上前见礼。
不仅明显长高了的林小乙,将近来家中事务简练地禀告了一遍,三位狄氏子弟也上前见礼。
狄佐明、狄尊礼、狄国宾都是狄家同族,其中以排行十七的狄国宾最有读书的潜质,经过狄进的教导后,是准备参加下一届科举的,如果狄家这一代能再中一位进士,那就真是光耀门楣了。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是读书种子,狄佐明性情跳脱,此前颇有些惹是生非之兆,被狄湘灵及时按住,教训了几回,如今成熟稳重不少,在京中也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相比起来,狄尊礼则在家中跟着林小乙管事,表现最为平平。
总的来说,此去辽国来回近半年,家中一切平安,狄进也放心了,待得众人散去,让林小乙将近来的拜帖和请帖呈上。
果不其然,大荣复、雷濬和刘知谦的帖子放在最上面。
对夏战争开启,也将迎来重大的考验。
此前是防备辽国谍探“金刚会”的窃取情报,现在是宋人的谍探要入河西之地,收买西羌番民,联络党项各部,肩负的担子无疑更重。
甚至不夸张地讲,机宜司的表现,能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宋夏战争的走向。
所以这三人是要及时见的,至于其他同僚的往来,倒不急于一时。
现阶段的朝堂关键,还是要让合适的将领刘平得到重用,随着范雍和夏竦前往西境,早一日动身,就能早一日熟悉当地局势,做好开战的准备。
继续往后看去,狄进却发现了三张一模一样的拜帖,摆放的位置还很靠前,显然林小乙认为十分重要。
打开看了,他有些诧异:“并州杨文才?”
林小乙解释道:“这位杨秀才自称是公子的同乡,来过三回了,似乎迫不及待见到公子……”
狄进微微点头:“他确实是我同乡,还是杨公的嗣子。”
所谓嗣子,即从族中过继的儿子,但杨文才刚刚过继没多久,杨延昭的妻妾就连生三个儿子,以致于在杨家的地位十分尴尬,起初在晋阳书院登场时,杨文才是以被酒色掏空了身体的纨绔公子面目登场,实则腹中有些才学,考中了并州的解元,却终究在第二轮省试中被淘汰下来。
狄进记得,最后一次见杨文才时,是在自己进士游街时,人群里杨文才遥遥行礼,此后这个隐忍的杨家嗣子就回乡了,而后倒是有来了几封信件,逢年过节问好,显然是不想断了联系。
“新一届的科举来了啊!”
想到这里,狄进意识到新一批的士子要进京了,如无意外,欧阳修、苏舜钦、石介、蔡襄、王拱辰等大才子,都会在这一届进士榜上。
时间似乎过得很快,又好像过得挺慢的,他有些感慨:“杨文才是因为科举的事情,上门拜访么?”
然而林小乙摇了摇头:“不,杨秀才前两次来投递拜帖时,未曾言明目的,但最后一次却告知,是有关于西夏人的事,要禀明公子,让俺不要声张!
“嗯?”
狄进面容顿时严肃起来:“他留下住址了么?现在居于京中何处?”
“没有!”
林小乙仔细描述:“杨秀才最后一次来时,神色颇有几分慌乱,俺想请他住在家中客房,他原本是同意的,后来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改变主意,匆匆离开了!俺留不住他,就自作主张,告诉他一旦觉得有危险逼近,马上去寻长风镖局,那里的人会帮助他……”
“你做得很好!”
狄进赞许地看了这位书童一眼:“你现在就去镖局打听一下,杨文才有没有去过,如果没去过,拜托公孙二娘在京师内寻一寻杨文才的下落,找到人后立刻带来见我!”
林小乙领命:“是!”
狄进又道:“据我了解,此人不会用这种事情故弄玄虚,应该确实发现了什么,如今关于西夏的情况都很关键,不能错过任何线索,你让铁牛和荣哥儿一起陪你去,不可大意!”
林小乙低声道:“公子,俺每日也习武的!”
狄进打量了一下这个长大了许多的书童,在同龄人中确实显得健硕的身材,想到当年吴景还将五台山打根基的架势传给了这位,微笑道:“好好练,习武不只为争强好胜,而是要强身健体,关键时刻保护身边的人,若有所成,是能受用终生的!”
“是!”
林小乙重重点头,他确实有所感悟,因为公子每日练武,却从不主动以武功争斗,无疑是一个真正的榜样。
林小乙去寻杨文才后,狄进来到卧室,睡了一觉,待得夜幕降临,起来用了晚膳,精神奕奕地接待来客。
机宜司提举刘知谦,提点大荣复,提点雷濬登门拜访。
三人入了正堂,品着熟悉的茶水,寒暄了近几个月发生的事情,彼此间顿时放松下来,狄进方入正题:“御前奏对完了么?”
刘知谦望了望外面的天色:“恐怕还未结束,太后都已回后宫,官家仍旧留在垂拱殿,听群臣奏对,当真是圣德仁君!”
狄进心想当圣德仁君真是辛苦,得忍受一整天臣子的轮番口水轰炸,继续问道:“议事结果如何?”
朝政没有秘密,更无法对机宜司保密,刘知谦道:“如今对夏用兵,是再无臣子反对了,但朝堂上为了是否用刘平,依旧吵得不可开交!”
大荣复接着道:“赞同的臣子认为使功不如使过,何况刘平本就颇有才能,反对的则担心他重蹈无忧洞的覆辙,到那时葬送的,可就不止是五百禁军了!”
说实话,对此雷濬都有些疑虑:“真的要用刘平么?边军之中,也有许多才干之辈吧!”
狄进看了看他,微笑道:“三郎跟着狄青去了边军,如今是武臣了吧?”
三郎正是雷家幼子,小胖子雷澄,憨憨的性子,却是天生神力,极具勇武,最初跟着狄进、狄湘灵入京的就是他,后来狄青不愿意留在京师混日子,主动离京北上,雷澄也跟着一并去了,如今也在边军中混出了些名堂。
雷濬眉宇间就露出几分骄傲:“三哥儿击退了数次夏人的小股侵扰,已是三班差使了!”
狄进也为其感到高兴,但还是道:“西军有不少勇武过人的小将,却缺乏能够审时度势的主帅,就目前而言,刘平是最合适的……”
如果完全按照狄进的意愿,他期待狄青能担当大任,同样希望见到张亢、张岊、郭遵、王仲宝、王珪这群在历史上对夏战争过程中,有过惊艳勇猛的表现,亦或是牺牲得实在可惜的将领。
遗憾的是,不行。
这群人破格提拔为小将,敢打敢拼即可,为一路军事主帅,完全不现实。
武将对于资历和年龄的要求,往往比文臣更加看重,再有道理的策略与战术,从一个资历不足的后辈口中说出,那些中低层将领下意识就会有一种倚老卖老的傲慢,五代时期的以下克上之风又令军纪松弛,难遵上命,到时候说什么都会当成耳旁风。
再考虑到严重的地域歧视和山头划分,这也是为什么朝廷明明清楚,王超、葛怀敏这类将帅不堪大用,但在关键时刻还是得他们顶上去,实在是无可奈何,只能赌一赌这些人能在关键时刻不拖后腿,可惜就没赌赢过。
刘平同理。
他不是最好的将领,却是现阶段最合适的将领。
所以狄进十分坚定:“举荐刘平,是我根据夏贼之见,权衡利弊做出的选择,还望诸位支持!”
由于遇刺经历,他如今确实有着相当的权威性,三人本就信服,更是再无异议:“请狄修撰放心,我等当全力支持!”
狄进点点头,直接问道:“反对最为激烈的,是哪些臣子?”
雷濬道:“反对者众,若说骂的最难听的,当属监察御史里行孙沔!”
狄进眉头微动,御史言官的嘴,有时候可不代表个人之见:“这位新任御史,与朝堂重臣可有往来?”
雷濬立刻道:“此人与夏相公有往来,前些时日宅中多了两位貌美舞姬,正是出自夏府!两人的关系十分隐秘,若是夏相公指使孙沔,显然不希望外人知道,他不愿启用刘平!”
大荣复冷笑:“刘平之前被夏相公举荐,剿灭无忧洞,结果闹得灰头土脸,倘若此番得狄修撰举荐,能立克西夏,夏相公的举贤之名,或许就要大受影响了!”
刘知谦轻咳:“也许是我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狄进心里有了数,进入下一个话题:“夏州动向如何?”
刘知谦道:“我们如今已经在陕西设立分司,由河西之地获得的情报,全部送入分司处置,倘若干系重大,当快马即刻送往京师,就目前而言,还无西夏境内大规模动员的情报,看来李德明是希望请罪稳住我朝的!”
狄进沉声道:“再探!决不可小觑一面委曲求全,一面全占河西之地的李德明,他但凡知晓辽国内发生的事情,是绝不会抱那等侥幸之心的!”
“是!”
三人正色领命,又回答了不少朝政事务,起身准备告辞。
临走之际,大荣复稍作迟疑,还是凑了过来,低声禀告道:“宝神奴似乎完全疯了,如今每日在牢内念诵佛经,偶尔清醒时,就嚷嚷着要见你,说是有一件天大的要案秘密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