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出人头地从兖州开始
繁体版

第57章 推荐信

    陈宫与杨俊来到县府门前,只见县府周围的房屋稀稀落落,空荡荡的颇为冷清,连大门侧边的候室马厩都是光秃秃的没顶。

    等进入府衙来到后堂,堂边两侧的住房被拆得只剩下地基,风一吹起就有木屑灰尘缭绕。

    “季才!一路而来我见城中屋所拆毁不少,怎么连县府也是这般?”

    陈宫面有慨然愤色,所恼者却不是杨俊。

    “黑山贼悍不畏死,吾等箭尽粮绝也!”

    杨俊摇头自叹,语气里更有淡淡的不满之意。

    陈宫似乎听了出来,唯有默言安慰。

    随后二人来到杨俊的书房,由于王象受伤,杨俊没有叫其他人侍奉,自己用扫帚将房间扫了一遍,又重新铺了张席毯在榻上。

    点着熏炉让房间暖和一些,随后请陈宫于榻上安坐,倒了些热汤。

    “季才可是怪罪我等?”陈宫心直口快道。

    “不敢!”杨俊面露惊吓,连连摇头。

    “季才可知曹使君与袁术对阵于封丘,然而双方皆不出兵!”

    陈宫凝起双眼,刚毅自现,死死地盯着杨俊,语肃道:“季才可知为何?!”

    他在夏侯惇面前称呼曹操为明公,而在杨俊面前称呼曹使君。

    且刚进房间没有多久,连水都还没来得及喝一口,便迫不及待进入话题。

    颇有点耐人寻味。

    杨俊抬头对上陈宫意味难明的双眼,他就算知道也不敢说呀,“俊不知。”

    “若不是季才所说的小小亭长,恐怕白马和燕县皆成无人之地呀,而哪些人有人无地?”

    陈宫继续逼问道。

    此意再明显不过,青州众无地。

    想不到小小的白马还掺和到这种级别的博弈,杨俊怎能不知陈宫的意思?可他是河内人呀!可不想掺和进曹操和兖州士族的矛盾。

    偏偏他的老师边让是兖州大族,自己是白马县令。

    杨俊心里发苦,大势不由人,他是肯定得被裹挟进来的。

    “陈公可闻白马孝义郎君陈盛?”杨俊当即转移话题。

    陈宫目光柔和了些,回道:“岂能不闻?难道他就是你说的救白马之亭长?”

    “正是!”杨俊精神焕发。

    “陈公可闻他揭榜杀虎?为父报仇保境安民!更是以区区千人尽退黑山贼数十万众!”

    “竟有此事?”陈宫也不由得生起好奇之心,揭榜杀虎之事早已远传郡县。

    但又是如何以千人退十万人?陈宫自认为自己难以做到。

    杨俊所言有所夸大,然而没有一丝作假。

    “十日前陈盛埋伏于伏虎山,破黑山白绕部五千人!斩其首!”杨俊振声道。

    “我用计诈降黑山眭固部,令其尽出人马佯攻西门,而自领精兵入我瓮中!陈盛当机立断夜袭黑山营寨,毁其营!又遇眭败逃固斩其首!如此黑山贼数万乱而破之!”

    杨俊短短几句听在陈宫耳里却是不可思议。

    他一小小亭长怎能有上千人马?黑山贼虽是乌合之众,但也有数万之众,怎么敢?

    更兼埋伏白绕,夜袭营寨,小小亭长竟胆大如斯?

    陈宫的第一感觉是他太果敢了。

    而后才深深发觉陈盛是个人才,固然是杨俊先行诈降计,骗出黑山贼主力导致营寨空虚,但陈盛抓机会的能力可称得上名将之能。

    陈宫赞叹道:“东郡有此人物我竟不得而知?都说季才慧眼如炬,我不如你呀!”

    杨俊就是以评品他人而出名,虽然比不上许劭那般有名气,那也不是言虚假之人。

    “他是何出身?”陈宫追问道,此话颇为直接。

    但陈宫料想如此之才恐怕也是世出名门,可既任亭长又怎么会是名门出身。

    “黔首而已。”杨俊回道,接着又补充道:“他曾于陈留郡听过恩师讲课,我已经认他为师弟,其才能十倍于我。”

    他自己是不在乎陈盛到底是士族还是黔首,但又怕陈宫看轻,这才做出补充。

    不料陈宫大喜道:“如今他身在何处?我欲与之相交!”

    陈宫少时就与海内名士交友,虽然交的都是名士,但有才之人他也不问出处。

    更重要的是,这陈盛有可能是自己人,若不是那就拉拢。

    杨俊更是敏锐地察觉到陈宫的意思,心中有些后悔,这是把鸿举往火坑上推呀。

    在他看来,陈宫是一个很大胆的人。

    什么叫做“白马和燕县皆成无人之地,而哪些人有人无地?”

    这种话都敢说出来?

    杨俊还是蛮佩服陈宫这般“心直口快”的。

    更兼陈盛也是一个很大胆的人,要是他俩相识,指不定会闹出什么大事。

    正是出于对二人的了解,杨俊才有这般担忧。

    “鸿举此时尚驻守在伏虎山,他言黑山贼虽退,但局势尚未清晰仍不能掉以轻心。”

    杨俊回道。

    “陈鸿举......”陈宫思量着,心不在焉道:“此稳重之举!”

    “季才!能否细细道来他的为人?我恨不能马上知晓!”陈宫追问道。

    杨俊心中叹了一声,也罢!结识陈宫说不定对鸿举来说是好事。

    他是很快就能想清楚利害的人,自己身为边让弟子就绝对和陈宫以及兖州士族脱不了干系,陈盛又是他一手提拔,这关系也是板上钉钉。

    于是杨俊便开始讲述自己与陈盛相识的事,从百步穿杨讲到揭榜杀虎,又讲他恩义于乡不惜得罪豪强占堡保境,接着便是如何击退黑山贼。

    在朋友面前说另一个朋友的好话,这种事杨俊可太熟悉了。

    很快。

    一个智勇双全,孝义郎君的白马陈盛形象,深深刻进陈宫的脑子里。

    “奇人也!人杰也!”陈宫还在细细琢磨。

    杨俊能看到陈盛心有大志,陈宫自然也能看见,人有所求方能用之。

    “陈鸿举破敌数万,斩首白绕眭固,此功大!我欲荐之为燕县县令!”

    陈宫急急地起身,当即走到书架取下笔墨竹简。

    “我立马写信送往曹使君帐中,此事绝无差错!”

    虽然他们不曾见过面,但出身跟脚是改变不了的,陈盛就是杨俊的门生故吏,而杨俊是边让弟子,陈宫又与边让相熟。

    士族盘根错杂的关系可见一斑。

    只凭这关系陈宫就有理由推荐陈盛,且他敏锐察觉到陈盛和他很像,胆子很大。

    即使陈盛尚未表明心迹,但陈宫有把握以后也能拉拢他。

    陈盛救白马也就避免白马成为空地,曹操想要安置青州众只能安置在燕县,又荐陈盛为燕县县令,即使阻止不了曹操,也能让燕县尽量在自己的人掌控下。

    此功甚大,料想一个县令曹操还是会给的。

    此为陈宫之谋,成便好,不成也无伤大雅,成与不成皆都在他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