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第一纨绔
繁体版

第四章 贾府

    一阵闲话,茶水饮过半,尤氏便要带着贾珝去西府拜见老太太等,便让秦可卿先下去休息。

    贾珝入了荣国府,尤氏直接去了后宅,而他由小厮引着,通过一条大甬路过了内仪门,径直走入了荣禧堂。

    荣禧堂内陈设尽显华贵,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堂下两六排十六张楠木交椅,更是有皇帝亲笔题匾,王爷题联,由此可见贾家当年势力是多么煊赫。

    贾珝也不落座,只是站在堂下故作深沉的看着那副对联和所陈古物,心中又想起这荣府的怪事——贾政占了这荣禧堂,正经的袭爵人贾赦却被赶到东跨院窝着了。

    片刻后一个长相端正,带着几分儒雅气质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

    贾珝连忙行礼道:“珝,请政老爷安。”

    贾政此人虽不通庶务,迂腐且识人不明,但为人不恶,最多算个伪君子,相比起贾赦、贾珍之流,可以说是贾府男人中的善类了。

    不过贾珝也有了心理准备,后面他和这个腐儒会产生摩擦也不一定……

    贾政面带微笑,他看着贾珝也是微微点头。

    贾珝长相俊美却风雅脱俗,不像一些轻浮子弟一般涂脂抹粉,放浪形骸,举止稳重更有君子之风,一看就是一个读书种子,而且在这之前,贾政就在他那些清客口中听过贾珝的名号……

    主宾落座,贾政端起了茶杯询问道:“敬老爷近来可还好?”

    贾珝答道:“劳政老爷费心,观中清净,大老爷平日里除了注解经文就是修养文气,一切尚好。”

    贾政放下茶杯,微微仰头凝望,眼中透露出一丝艳羡。

    贾敬过的完全是他理想中的生活,只不过如今他庶务缠身,又有老母需要奉养,不可能那样潇洒。

    “嗯,我前些日子还听过你的诗名,不过诗词终是小道,经义策论才是正途。读了什么书了?”

    “在大老爷的教导下,粗略翻过了《四书》,因为走的是炼气士的路子,也没深究,让政老爷见笑了。”

    贾珝这话真假参半,原身记忆中倒是读过一些书,但如果贾政开口校考两句他绝对会露馅。

    不过出门在外面子是自己给的,贾珝也不露怯,顺带胡扯了一句“在大老爷的教导下”,老道士哪有闲心教他读书?当然谅贾政一个连功名都没有的人也不会去考问进士的学生学问如何。

    听着贾珝的话贾政捋着长须连连点头,“粗略翻过”定是自谦,没想到贾珝不仅才情过人,更喜读书。

    这不禁让他想到自己的儿子,嫡子宝玉虽小贾珝几岁,但如今还在学《诗经》,这宝玉更是不喜仕途经济,只有一些歪才。庶子贾环更是顽劣不堪。

    老太太平日里也是过度溺爱,上了族学也是偷懒耍滑,想来也很难成材……一时贾政也生出把宝玉送到山上玄真观,让东府的敬大哥调教的念头了。

    贾政先是高兴,又是一声长叹。贾珝是个读书种子,奈何走了炼气士的路子。

    如果贾珝“误入”了武夫的路子,那贾政定当劝诫一番!

    武夫只通打斗杀伐之道,粗鄙不堪,常是祸乱的根源,不仅社会地位不高,朝廷更是会对其严格管理,更难获取路引。

    而文人文能治国安邦、武能领军作战,不论从实用性还是社会地位都要高出武夫不少。

    但是炼气士的地位比较文人都要特殊不少,文人清贵,炼气士却多一分尊贵,可能是炼气士太少物以稀为贵,也可能是炼气士的能力相比文人更强大。

    无论是政、祀、戎……文人能做的炼气士也能做。

    钦天监统筹天下炼气士,更是独立于朝廷六部之外,不受皇帝辖制,平日里听调不听宣,连皇帝号令都能不予理会……

    但不论怎么说,在贾政心里文人的地位都是超然的,比炼气士更清雅,至于武夫根本不配和文人同列比较。

    贾政只是叹道:“即便将来你入了钦天监,在读书上也不能倦怠了。”

    “政老爷说的极是,我定当铭记在心。”虽然贾珝心中不以为意,但还是给足了贾政面子。

    两人正闲聊着,就有婆子来传话:“老太太听尤大奶奶说珝二爷来府上拜见了很是高兴,叫珝哥儿见过老爷后就进去说话。”

    贾政这人还是十分孝顺的,自然不肯让贾母多等,立即让婆子领着贾珝进去了。

    随着婆子入了垂花门,贾珝竟期待起来了……

    过了穿堂进入贾母院里,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台阶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见婆子引着一陌生男子进来都忙着笑迎了上去。

    “珝二爷来了?”丫头们看着贾珝的眼神发亮。

    屋里走出来个大丫头,身着半新的藕荷色绫子袄儿青缎子掐牙背心,下着水绿裙子。

    她生的削肩蜂腰身量匀称,虽长着几点淡淡的雀斑,却不影响美观,更有一番风情和可爱。

    眼前人的形象和那些生动的文字结合了起来,贾珝知道这就是贾母身边最得意的丫鬟鸳鸯了。

    鸳鸯也看着贾珝惊喜道:“珝二爷快进来罢!一早就听说珝二爷要归府,老太太一直盼着呢。”

    鸳鸯打着帘子,贾珝微微点头看着她说:“有劳姐姐了。”

    一时鸳鸯和他对视了一眼,又立即垂下了头避开视线矮身说:“担不起二爷一声姐姐。”

    贾珝进了屋,只见堂上坐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人,毫无疑问这就是贾母了。

    一屋子站了很多人,除却那些丫头婆子,不用介绍贾珝也能一一认出这些人。

    一名眉目柔和,风韵犹存的妇人和贾母对坐,在贾府中能和贾母平起平坐的,也只有身为客人的薛姨妈了。

    靠近门的椅子上坐着两名妇人,想来是荣府的两位太太,邢夫人和王夫人。

    尤氏笑眼盈盈地候在贾母身旁,她身边站着一名衣着朴素的女子,面带淡笑却神色昏暗,定是寡妇失业的李纨,李宫裁了。

    另一边是一个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的女子,穿戴奢华体格风骚,粉面皓齿,她直看着贾珝,此刻正在微笑。

    王熙凤果然是又美又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