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繁体版

第四十五章 抉择

    01

    在马车颠簸了半个时辰之后,车夫就把我送到了王宫的大门口。因为刚才在驿馆没有吃饭,此时我就感到了有些头晕目眩,于是跌跌撞撞地走下了马车,准备到值守的卫士面前说明我的身份,然后赶紧返回到存档房休息一下。此时刚好看到年龄偏大的大人迎面走了过来,当我们都惊讶地看着对方的时候,还是他首先对着我疑惑地说道:“你现在怎么在这个地方?我们听说新君王安排你出使其他国家了,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这个现在没办法细说的,我也是昨天晚上才赶回来的。新君王让大家今天继续处理事务,所以我才从驿馆匆匆地赶了过来。昨天晚上是那个年轻人在存档房值守吗?”

    “是的,所以我今天来的有些晚了,不过只要有他在就不会耽误什么的。”年龄偏大的大人一边对着我说道,一边走到卫士的面前投递了名刺,接着又说了一下我的身份。卫士们查验了王宫内人员的名册之后,就打开宫门让我们走了进去,一路上我们也没有怎么说话,只是想着尽快地赶到存档房。当我们推门走进去的时候,看到这个年轻人正协助下人们摆放着饭菜,他抬头看见我也是一脸的惊讶,不过随即就给我取出了一份饭菜。在下人们转身退出去之后,他就招呼着我们一起坐下来吃饭了。

    当我们一边吃着一边闲聊的时候,这个年轻人就询问了很多出使的事情。我看到他跟年龄偏大的大人都很感兴趣的样子,于是就给他们说了一些冒雨赶路、觐见女王和昼夜兼程的事情,不过并没有提到女王跟我们说的任何话。显然这些内容并不是他们所期望听到的,因此他们听我说完之后都感觉相当地失望。尤其当我跟他们讲到沿途驿站的时候,这个年轻人就打断了我问道:“大人,新君王为什么安排您完成这次无聊的出使任务呢?”

    听到他这样问之后,我只好无奈地笑了一下,沉默了一会儿才对着他说道:“大概是因为我之前跟随他亲征过西方国家,这次应该比较熟悉西方国家的状况吧!”

    “嗯,新君王亲征的事情?你怎么从来没有给我们提过这件事情?”正当这个年轻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准备继续询问我的时候,年龄偏大的大人也放下了手中的餐具,又抬起头有些懊恼地对着我说道。

    我又是无奈地笑了一下,然后对着年龄偏大的大人说道:“大人,您知道我之前是待在文书房的,所以上次亲征只是作为随行人员处理文书的,但是我的作用也就仅限于此了。尽管我跟随新君王进行了亲征,但是处理的事情不是很多,大多也都是相当地无聊,因此就没有办法跟你们讲述了。”我停顿了一会儿,喝了口水继续对着他们说道:“不过我们处理的文书都存放在了档案房,既然你们对新君王亲征的事情如此感兴趣,下次你们去档案房的时候可以翻看一下的,毕竟现在档案房的主事就是我们之前存档房的主事。”

    “那这个就是没有可能了,因为朝廷规定在位君王的档案只有在他去世之后才能够被查阅,你没发现之前在档案房翻看的档案都是老君王在位时期的吗?新君王的档案我们现在是没有办法看到的,除非档案房的主事在整理档案的时候才能够看到。”年龄偏大的大人起身对着我叹了口气,随即又拍着这个年轻人的肩膀说道。

    听到他这样说之后,这个年轻人就更加地失望了,沉默了一会儿才继续对着我问道:“大人,我听说文书房是新君王很重视的地方。既然您之前在文书房处理事务,那现在怎么到了存档房的呢?”

    听到他这样问之后,我就尴尬地笑了一下,随即对着他缓缓地说道:“应该是我没有处理好文书房的事务,新君王对我不是太满意吧!就像这次的出使任务,我也感觉自己完成的不是很好。所以我相信你只要努力的话,以后是能够进入文书部的,到时候你就可以经常见到新君王了。”

    此时我看到他的眼神闪烁了一下,接着就浮现出了满满的希望。年龄偏大的大人看到了这一点,又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只要你好好地处理事务,新君王很快就会提拔你的,就像之前存档房的主事那样,大家都会看到你的努力的。”

    听到他这样说之后,这个年轻人就不再询问些什么了。下人们前来收走餐具之后,我们就继续抄写起了各自的文书。不过因为多日以来的连续奔波,我现在提笔都感到有些吃力,整个人坐在椅子上也是左右难受,不一会儿就要起身到窗边张望一下,然后又在房间内来回踱起了步。年龄偏大的大人看到我这个样子,也是抄写了几段文书就放下笔歇息一会儿。但是这个年轻人却丝毫不受影响,一直都是低着头奋笔疾书,我们看到之后只好一边感慨着后生可畏,一边坐下来继续抄写起了文书。

    02

    随着临近中午时分,尽管我们一直大开着窗户和房门,但还是感到存档房里越来越闷热了。年龄偏大的大人跟我确认了一下,自从初夏的大雨过后到现在就再也没有下过了,整个王宫每天都像被放在炭火上烘烤一样,下人们也加快了更换用水的频次。我们只好一边用湿毛巾擦拭着额头,一边低头继续抄写着文书。接下来的日子都是如此,由于没有在抄写的文书中看到新君王关于旱情的诏令,因此我猜想今年夏季作物的收成可能不是很好。我跟他们说了这个想法之后,这个年轻人没有任何的表示,年龄偏大的大人倒是很支持,也多次对着我们表达了同样的忧虑。

    直到一天下午时分,我们正在抱怨房间内燥热难耐且无法抄写文书的时候,一个下人径直地走了进来,然后对着我们说道:“明天新君王下令举行大朝,但是考虑到天气炎热的问题,他就安排在了清晨时分,而且必须在一个时辰之内完成。这样大家就不用遭受炎热之苦了,所以你们务必都不要迟到的。”

    我们应诺了一下之后,下人才转身离开了房间,不过大家立刻又继续抱怨了起来,因为如果新君王清晨时分举行朝会的话,很多人半夜时分就要动身赶往王宫了,年龄偏大的大人自然也不例外。即使是我们这些人,夜晚也是没有办法睡好的,因为戒严的卫士们肯定从半夜时分就开始准备了。加之我们这样的人只能像从前那样站在大殿外的台阶上,所以参加朝会对大家来说完全就是在遭罪而已。

    我们商量了一会儿之后,就决定让年龄偏大的大人晚上到休息房休息,我跟这个年轻人在存档房的榻上轮流躺着休息。等到我们吃过了晚饭,我就带着年龄偏大的大人来到了休息房,接着又返回到存档房让这个年轻人先行休息。不过他表示自己不是很困,暂时也没有办法睡着,于是就让我先躺下来休息,自己还要借着灯光看些经义相关的书籍。我不由得感慨年轻人精力就是旺盛,只好简单地洗漱一下就赶紧躺到榻上休息了。

    整个夜晚房间内的温度始终居高不下,好多次我都是直接被热醒了,然后就是发现自己浑身大汗淋漓,但是每次醒来的时候都看到这个年轻人还在灯下读书。为了尽量不打扰到他,我只好用湿毛巾擦了一下身子,又赶紧躺到榻上休息了。最后一次我被热醒的时候,发现已经到了半夜时分,这个年轻人正趴在桌子上睡觉,于是我就赶紧喊醒了他,让他躺到榻上进行休息。我自己则是擦了一下身子,把椅子拉到了窗户旁边,斜倚着仰头继续睡了过去。

    接下来的时间,我也恍惚地感觉到这个年轻人好多次起来擦了下身子。大概过了两个时辰左右,我突然被年龄偏大的大人给晃醒了,当我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的时候,看到他跟这个年轻人正站在我的身边。虽然此时我感觉到有些腰酸背痛,不过还是挣扎着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接着年龄偏大的大人指了一下窗外,我看到天色已经有些微亮了起来,很多大臣正提着灯笼从我们的窗前经过,依次列队朝着大殿走了过去。于是我就匆忙地进行了洗漱,整理了一下衣服之后,就跟着他们一起走出了存档房。

    此时天色又稍微明亮了一些,远处的天空弥漫着迷濛的晨雾,大家感到气温确实比白天降低了不少。尽管戒严的卫士们都严肃地站立着,但是当我们经过他们的时候,很多人也是在一直打着哈欠。等到大家都来到了平台上,借着勤政殿的灯光,我看到大臣们也都是三五成群地打着哈欠,不过大殿内的大臣们却都是正襟危坐着,静静地等待着新君王的到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环视了一下并没有看到之前存档房的主事。过了一会儿,礼仪处的大人就过来巡视起了仪态,大臣们也都赶紧散开站好了位置,我们也只好跟之前一样站到了台阶上。

    当我们隐约地看到新君王坐到王位上的时候,礼仪处的大人就大声地宣布宣布朝会正式开始,接着又不断地向大殿外传达着朝会的内容。尽管今天依然是大朝,但是我感觉并没有之前的那样严肃了,大家基本上都是闭着眼睛听取朝会的内容。新君王首先表示虽然今年遭遇了风沙、暴雨和大旱等灾情,不过由于扩大的垦荒面积和修缮的水利工程,夏季作物的收成最终还是跟去年的大致持平。他还提到如果没有这些灾情的话,今年的收成只会比去年的更高,于是在场的大臣们都欢呼起来表达了祝贺。接着他又宣布经过昼夜不懈的打造,武备库的军械数量已经跟上次亲征时候的一致了,而且经过将领们持久的训练,军队的战斗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于是大家也都再次欢呼起来表达了祝贺。

    停顿了一会儿之后,新君王又宣布了一下这次出使任务的情况,表示西方国家一如既往地选择臣服,北方国家现在也终于同意了臣服。接着他就让礼仪处的大人当众念了一段北方国家君王的恳求信,主要内容就是由于接连的风沙和大旱,导致他们经常地遭受边境部落的侵袭,尤其是从今年的年初到现在,边邑几乎每个月都要被掠夺一次,他们各地的谷物储备已经接近枯竭了。此前因为朝廷大臣们的决议分歧,所以迟迟没有回复他之前的诏令,如果这次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北方边患的问题,那他们就无条件地进行臣服。至于东方国家的态度则是非常模糊,既没有直接地拒绝,也没有明确地同意,即使谷物储备都快濒临耗竭了,他们也只是恳请恢复往日的谷物贸易。至于南方国家,则是直接扣留了这次的使节们,不仅到现在都没有放人归来,也没有向天下之中国家做出任何的解释。

    新君王宣布了这些情况之后,我看到在场的大臣们立刻愤怒了起来,就连大殿内的大臣们也都大声地嚷嚷了起来。不过他并没有做出任何阻止的行为,过了一会儿才宣布从现在起增加一成的赋税并在秋分时节再次出征,不仅要解决北方国家的边患问题,让他们无条件地臣服并签订同盟协议,还要彻底地征服一下南方国家,让他们接下来都没有办法翻身。接着我看到大殿内的大臣们立刻就安静了下来,但是平台上的大臣们却小声地议论了起来:“从老君王殡天到现在没有多长的时间,加上这一次都已经进行三次征伐了,国家的治理刚走上正规不久,民众的生活也才稳定下来,哪里能够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呢?”“这次新君王的出征还是会取得胜利的,我们一定要相信他的能力的!”“这次的亲征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新君王一定要把握住机会让其他国家彻底臣服的。”“新君王不恤民力,还超额增加民众的赋税进行征伐,就算获得了臣服的虚名又有什么用呢?”

    当我听到新君王这个决定的时候,又想到女王在送别时候说的话,突然之间就明白了她当时的意思。她分明是想告诉我们天下之中国家很快就要发动征讨了,但是我竟然迷糊地没有领会到她的意思。不过既然如此,她是怎么知道新君王一定会出征其他国家呢?她又为什么十分地关注风沙、暴雨和干旱的天气呢?想到这些的时候,我瞬间就感到后背发凉了起来,不知道女王到底知道些什么事情,也不知道她现在都做了什么准备,更不知道她以后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了。

    03

    正当我低着头满是疑惑的时候,突然听到礼仪处的大人大声地宣布朝会结束,于是就抬头隐约地看到新君王挥了下手,让大臣们离开大殿回去处理事务了,我们也只好跟着队伍返回到了存档房。此时太阳刚升起来没有多久,天气也不是十分地炎热,就像昨天下人前来通报的那样,整个朝会也就持续了一个时辰左右。等到我们走进房间坐了下来,我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接着就默不作声了起来。不过这个年轻人却显得异常兴奋,有些激动地对着我们说道:“前几天我们还在谈论新君王亲征的事情,现在我们又可以看到他再次出征了,不知道这次他会安排哪些人跟随一起参加的。”

    我跟年龄偏大的大人对视了一下,并没有立即回应他。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我才起身走到他的身边说道:“有的时候出征并不像你们年轻人想象的那样,出征的时候是会死很多人的,也会让不少士兵家破人亡的,所以对这些还是不要过度关注为好。如果有其他方式可以解决问题的话,不一定必须要采取出征的方式,尽管很多时候出征是不可避免的。”

    不过这个年轻人并没有听到我的话,因为此时他正在出神地想着什么事情。年龄偏大的大人倒是面带忧虑地对着我点了下头,于是我只好转身回到了座位上,默默地叹了一口气之后,又继续抄写起了文书。接下来的几天,存档房里时刻都充斥着这个年轻人的兴奋,以至于当我们闲聊的时候,他都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新君王出征的英勇场面和其他国家彻底臣服的画面,这就让我跟年龄偏大的大人都感到了相当地无奈。

    尽管我知道出征的场景并不是这样的,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没有经历过的年轻人来说,这个想象中的画面才是最接近真实的,也是最符合他现在的认知的,就算我再怎么劝告他关于出征的事情,他也是没有任何办法听进去的。于是我们只好一直附和起了他的描述,当他讲到精彩地方的时候,还都拍着双手表示了赞赏,但是接着我们就要求他继续抄写文书,然后把抄写好的文书都移送到档案房。他不仅对这些要求没有任何异议,反而是兴致勃勃地完成了,这就让我们感到更加地无奈了。

    一天下午时分,当这个年轻人从档案房返回来的时候,就直接走到我的身边说道:“大人,我见到我们之前存档房的主事了,还跟他聊了好大一会儿。他不仅询问了我们存档房的情况,还问道你近期怎么没有过去移送文书。”

    我看着年龄偏大的大人笑了一下,随即转头对着他说道:“我们之前存档房的主事现在的状态怎么样?他让你翻看新君王上次亲征时候的档案了吗?”

    “他说自从到了档案房之后,除了整理我们和其他机构抄写的文书之外,就是跟着新君王前往去太仓和武备库等地方核查物资,所以很早就知道我们国家要准备再次征讨了。不过就像大人您之前说的,他确实没有让我翻看新君王上次亲征的档案。”

    “你以后要是升迁的话,就还是我前往档案房移送文书了。所以他现在不用担心的,以后还是会见到我的。”我有些自嘲地对着他和年龄偏大的大人说道。

    这个年轻人并没有在意我刚才的话,而是对着我们继续说道:“按照他刚才的说法,这次出征的粮草、行具、马匹和军械等物资也都准备妥当了。就在你们上次出使其他国家的期间,这些物资已经分批运往北方、东方和南方的沿途驿站了,而且大部分物资都运到了北方边境的驿站,他估计现在边境地区都已经做好进攻的准备了。所以我更加确定新君王的这次出征会胜利的,我们国家一定要借此机会恢复往日的荣耀,让天下的人们知道我们国家才是最强盛的,也要让他们知道新君王才是最为尊崇的。”说完他又神情激动了起来,然后转身走到窗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听到他这样说之后,我跟年龄偏大的大人就对视了一下,发现对方的脸上都是满带忧色,而我则是感到后背愈加发冷了起来。按照这个年轻人刚才说的,新君王之前就已经决定出征北方、东方和西方国家了,不过还是安排我们这些人前往进行出使,看来他明确地知道这些国家不会立即臣服的,那这样的做法完全就是先礼后兵了。北方国家既然选择有条件地臣服,那就刚好借着求援的机会让他们无条件地臣服,如果东方和南方国家看到这样的情况,估计也就不会在臣服的态度上模棱两可了。所以他才会在我们出使的期间就安排运送出征物资的,既然现在沿途驿站的物资都已经到位,那这次对他们的出征就是无法避免了,只是可惜那些刚刚稳定下来的民众了,因为他们又要在战场上被无情地消耗掉了。

    这个年轻人长舒了一口气之后,我们就让他坐下来继续抄写起了文书。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发现抄写的文书越来越多了起来,除了那些跟之前一样的奏疏之外,其他的都是关于物资运送到位、士兵训练完成和城池加强防御的内容,基本上跟这个年轻人上次转述给我们的情况是一致的。这就表明新君王并没有按照一般的流程转运物资的,而是在运送完成之后才明确地告诉大家这个事实,看来他对这次的出征确实已经谋划许久了,朝廷的大臣们也都是在全力地筹备这些事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