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繁体版

第三十章 协议

    01

    听到新君王刚才说的话,公主并没有立即回应他,我们看到她的脸上也没有流露出任何表情,只是静静地站立在原来的地方。新君王等待了一会儿之后,只好对着她的叔父和大臣们问道:“你们的新君王加冕即位都需要什么样的仪式?”

    听到新君王这样问之后,刚才站出来说话的大臣们就结结巴巴地说道:“在现在的情形下,我们都已经表示服从和拥立公主了,所以只需要给她举行祭祀的仪式,移交一下玉玺和符杖,然后再昭告天下就可以了。”

    “昭告天下的事情我可以来办,你们刚才说的这些东西都在哪里呢?”

    “朝廷的祭祀官在王宫外的内史府里,玉玺和符杖就在大殿内的金丝铜箧里,其他的仪式细节我们现在可以指挥着下人来处理的。”

    “那你们就尽快地准备吧,现在给我挑选出一个带路的人,我让士兵们跟着他去把祭祀官给请来吧!”新君王看了一下公主,随即又转头对着他们说道。

    新君王的话音刚落,他们就立刻把一个年轻的大臣从人群中推了出来。在安排一小队士兵跟着他离开之后,新君王又让士兵们把那个使者、公主的叔父和其他人的尸体都给清理了一下,不过血迹却都保留在了台阶和空地上。在一些大臣们的指挥下,王宫的下人就把平台上和台阶下的火盆都点燃了起来,接着又布置了一下大殿,随后他们就带着新君王和公主来到了王位的旁边,此时大家才看到王位的左右两边各放置了一个金丝铜箧,等到他们缓缓地打开了右边的金丝铜箧,我们看到里面摆放着一个洁白的玉玺和金丝缠绕着的铜杖。

    新君王和公主看到之后,并没有上前拿起来察看,而是对着大臣们问道:“为什么之前的新君王和那些叛乱的人们逃走的时候,没有把这些东西都一起带走呢?”

    “这个我们确实就不清楚了,反正近期朝廷发布的诏令用的都是枢密院的印章。我们很少看到加盖玉玺的诏令和文书,估计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吧!”

    此时我听到新君王突然冷笑了一声,然后对着他们缓缓地说道:“这些人真是愚蠢到家了,这么好的东西,很多人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他们竟然觉得是可有可无的。”

    “你觉着这些东西都是好东西吗?你是不是也必须拥有这些东西呢?”此时我们听到公主也冷笑了一声,然后对着新君王缓缓地说道。

    听到她这样问之后,新君王并没有立即回应,而是一边绕着王位走动着一边观察起了大殿。正如我们刚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大殿的基本格局跟天下之中国家的是一致的,只是没有摆放着很多书籍而已。于是新君王就走到公主的身边,摊开手对着她问道:“你之前关于经义和律例的知识都是怎么知道的?”

    “这是我之前经常去太学府,听老师傅们讲论以及研读从那里借来的书知道的,我的父王和弟弟平时确实不怎么看这些书的。不过我的很多疑惑是老师傅们没有办法回答的,所以才会让你们帮助我整理一下的。”公主看了看新君王,又看了一下我,然后缓缓地对着我们说道。

    新君王听到之后,就不再询问什么了,接着环视大殿沉默了起来。正当他们都没有话说的时候,我们远远地看到一队士兵带着一个人匆忙地朝着大殿走了过来。但是我们无法看清楚这个人的模样,当他们快步地走上台阶并停在大殿门口的时候,就有一些大臣对着新君王和公主说道:“祭祀官现在到了,我们可以给公主举行即位加冕仪式了。”

    听到他们这样说之后,我们就一齐看向了祭祀官,此时才发现居然也是个女性,纤细的身体穿着一身沉重的祭服,冷峻的脸庞挂着一丝温柔的表情。尽管她的年龄看着并不是很大,但是整体上却给我们一种庄重的感觉。当我们都惊讶地看着她的时候,公主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意外的表情,而是走到大殿门口直接对着她说道:“现在朝廷的大臣们都拥立我成为新君王了,你就按照典章开始举行即位加冕仪式吧!”

    祭祀官听到之后并没有提出异议,轻轻地应诺了一下之后,就让王宫的下人走到大殿右侧的房间里,取出了之前新君王即位时候的礼服。她让下人服侍公主穿好以后,又从王位右边的金丝铜箧里取出了符杖,让公主手持着端正地站在了王位前——想必这些礼服和符杖,她的弟弟在一个多月以前才刚刚使用的。接着她让下人取来了一壶清酒和一个酒杯,然后带着公主和大家走到了大殿外的平台上。过了一会儿,我们看到她倒了一杯酒泼在了地上,随即念了一段我们听不懂的祷文;接着又倒了一杯酒泼进了火盆里,当里面的火苗瞬间腾空而起的时候,她立即让公主对着火苗恭敬地行了大礼;接着又倒了一杯酒交给了公主,让她在敬天之后一饮而尽。在完成这些仪式之后,她又让公主单独跟着走到了台阶下的火盆前,再次完成了一遍刚才的仪式,期间我们其他的人就站在平台上静静地看着她们。

    在公主把最后一杯酒饮下之后,祭祀官就带着她返回到了平台上,我们也跟着她们一起走进大殿来到了王位的旁边。接着祭祀官从右边的金丝铜箧里取出了玉玺,放在了她面前的御案上,并让她抬起右手放在玉玺上,然后对着她的叔父、大臣、将领、士兵、下人们说道:“现在你们可以参拜一下我们的新君王了,她现在是我们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者——不仅对这个国家的物产享有绝对的处分权,也对这个国家的朝廷享有完全的任命权,还对这个国家的民众享有尽责的治理权。”

    于是我们看到她的叔父、大臣、将领、士兵以及下人们立刻对着她恭敬地鞠了三次躬,又一起高声地喊道:“女王万岁!女王万岁!女王万岁!”,以表示对她现在的王位和权力的认可。新君王看到这个场景,就对着公主稍微地鞠了一下躬,以表示对她作为西方国家新君王的敬意,我们在场的其他人看到之后,也赶紧对着公主鞠躬表示了敬意。当这个消息依次传到大殿、王宫和城池外的时候,我们就清楚地听到外面传来了阵阵的欢呼声和呐喊声,以至于大殿的梁柱上都被震落下来了一些灰尘。

    在整个即位仪式举行完以后,女王就安排一小队士兵护送祭祀官返回了内史府,接着又安排下人重新布置了一下大殿。她跟一些叔父和大臣们商讨了一会儿,就决定从明日起正式发布即位诏令,告知其他国家自己成为了新君王,并且准备跟天下之中国家签订新的同盟协议。在他们都没有表示异议的情形下,她又让大臣们过一会儿跟着她巡视一下城池,察访现在的民众都有什么问题和需求,以便朝廷日后有针对性地颁行新的治理举措。

    当女王安排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就在旁边一直静静地看着。在她把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新君王才走上前去对着她说道:“既然如此,今晚你巡视完了城池就在大殿里休息吧,我会派下人把营地内的东西都给你送来的。此外我会留下五千人的队伍让你直接调遣,以此保护你近期的人身安全。我现在要返回营地休整和草拟协议条款了,明天上午我们就在营地内签订新的同盟协议,接下来我就要立即返回天下之中国家了。等到明天签订同盟协议的时候,我们再进一步商讨留守军队的撤出问题吧!”

    “好的。”女王看了他一眼,并没有多说什么话,接着走到王位上默默地坐了下来。新君王安排了一些将领和五千人的队伍留守保护女王,又跟她的大臣们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之后,就带着我们走出大殿缓缓地离开了王宫。当我们走出城池的时候,发现之前的阵地已经被打扫地差不多了,四个城门处的士兵们也都集合在了一起。尽管此时城门还没有完全被修补好,但是吊桥却仍然是完好无损的,于是城池内外的民众都站在两边欢送着我们。新君王让大家把帐篷和刀剑等行装整理好之后,就抬着伤病员浩浩荡荡地返回了营地。

    02

    当我们到达栈桥的时候,才发现由于聚集的军队人数太多,一时之间营地内无法容纳所有的队伍。新君王只好让大家把伤病员都抬到营地内休养,接着让部分军队到营地对岸的旷野上驻扎了下来,然后对着大家高声地喊道:“今天晚上大家务必要好好地狂欢和吃喝一下,在休息好以后我们就要归国报捷了!”经历了两天一夜的连续攻城,此时大家都感到十分地疲惫,但是听到他这样说之后,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顿时也都欢欣鼓舞了起来。

    在大家艰难地回到营地之后,新君王还没有来得及休息,就立刻让下人通知所有的将领、大臣还有我们这些人到偌大的帐篷里召开军事会议。此时已经到了傍晚时分,当大家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帐篷的时候,他就让下人们点满了蜡烛,随即又对着前来的将领们问道:“现在那些在榷场和营地内的伤病员大概多长时间可以休养好呢?”

    “一般来说,都是三个月左右的。不过如果您安排他们归国的话,一个月之后他们就都可以上路了。”这些将领们都是站立着回答道,我们看到他们这样也都不敢坐下了。

    “我是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士兵的,不过确实也不用太着急的,那就这样吧,给他们一个半月的时间,在休养好之后就立即启程归国,由沿途的驿站负责他们的给养吧!”新君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又继续对着他们问道:“你们估计一下留守在这里的士兵们待多长时间合适呢?”

    “尽管现在女王的权力基础并不是很稳定,但是给她六个月的时间应该是可以稳定住局势的,所以我们建议六个月之后就可以全部撤军了。”络腮胡的将领他们低头讨论了一会儿,就抬起头对着新君王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这样决定了!”说完他又转头对着我们说道:“你们现在坐下,按照我的意思立即草拟几份诏令!”

    于是我们赶紧走到他身边坐了下来,铺开纸笔之后就听到他一边踱着步一边缓缓地说道:“第一份是给留守在榷场的士兵们的,告诉他们朝廷没有放弃他们,在休养一个半月之后立即启程归国。第二份是给朝廷的大臣们的,告诉他们我此次亲征取得了巨大胜利,已经决定带着军队立即归国了,让他们提前准备迎接和举行庆典,并通告所有的民众和我们的附属国,暂时不要提及我们协助女王即位的事情。第三份是给驿站和运送的民夫们的,让他们减少运送粮草的频次,不过每个还是要囤积五千人左右的粮草,因为后续可能还会有其他的军事行动,而且让他们沿途供养归国的伤病员。第四份是给天下其他国家的,只要告诉他们此次亲征的胜利和签订新的同盟协议就可以了,主要就是看一下他们后续的反应。第五份是给朝廷的机要大臣的,让他们务必在我归国之前草拟好关于农业、水利、畜牧和军队的新政举措。第六份是给太仓和武备库的,但是不要经过朝廷,直接下发到主管官员那里,要求太仓继续增加谷物和其他物资的储备,武备库继续昼夜不停地打造刀箭和其他作战器械。”

    我们匆忙地草拟好这些诏令之后,就立即呈给了新君王进行审阅,他大致浏览了一下就表示没有意见,我们也立刻分开誊录了一份,接着他就安排下人交给信使发了出去。忙完了这些事情,他又来回地踱着步对着我们说道:“现在按照我的意思草拟一份明天签订的同盟协议,主要内容就是西方国家必须在名义上无条件服从我们,每年都要派遣两名使者前来称臣纳贡;我们可以协助他们跟边境部落和其他国家展开谷物、马匹和盐茶等物资的贸易,但是他们每年必须把从边境部落获取的一半煤炭和铜铁无偿地转运给我们;留守在榷场和营地内的伤病员休养期间的消耗全部由他们来承担;我们负责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军事协助,如果他们受到任何势力的攻击,都可以让我们无条件地帮助他们平定的。”

    当他时而停顿又快速地陈述的时候,我们只能慌不迭地草记了下来。在他最终说完这些内容之后,又转身对着在场的将领和大臣们问道:“你们看一下还有没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在场的将领和大臣们相互交谈了一下,然后就对着他说道:“其他的问题倒是没有了,我们考虑的是接下来如何保证煤炭和铜铁的供应问题了。按照您刚才所说的意思,让西方国家把他们贸易而来的一半煤炭和铜铁无偿地供应给我们,估计他们是很难同意的了。”

    “这些当然不是让他们贸易而来的,想必他们肯定也不会承担那些成本的。边境部落的军队肯定参与了叛乱,也折磨死了我们不少的士兵,这个我绝对不会放过他们的。因此明天他们过来签订同盟协议的时候,双方之间要着重讨论这个问题的,必须要攻占边境部落几个大型的矿场,还要驻扎一部分士兵时刻守卫着的。如此一来的话,让他们无偿地给我们供应煤炭和铜铁就不会有问题了。”

    听到他这样说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一致表示了赞同,随即他又安排了夜晚防卫和明天开拔的事项,接着就让大家各自回去吃饭和休息了。当我们走出帐篷的时候,发现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大家匆忙地吃过晚饭就都走进帐篷里躺下休息了。经过刚才的军事会议和草拟诏令,我跟太子府的文书确实感到更加地疲惫了,于是我们躺下之后很快就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03

    平静的一夜过去之后,巡视的将领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催促着大家起来,而是直到天色大亮的时候,他们才让我们慢悠悠地起来生火做饭,并告诉大家一定要吃饱喝足,因为下午时分就要跟着新君王开拔归国了。在大家欢快地吃过早饭之后,除了那些留守在营地内休养的伤病员,就都开始整理起各自的行装了。当我们基本上收拾好的时候,就看到女王穿着朝服带领着大臣们,在留守将领们的陪同之下,端着玉玺走进了营地内。

    下人把他们带到了偌大的帐篷之后,又匆忙地向新君王进行了通报。过了一会儿,我们看到新君王也是穿着朝服带领着大臣们走了过来,尽管此时下人并没有通知我和太子府的文书,但是我们还是不自觉地紧跟了上去。当我们走进帐篷里的时候,才发现这次桌椅摆放地跟上次谈判的时候一模一样,不过女王现在坐在了那个使者的位置,新君王还是坐在了之前的位置,其他的大臣们也都依次挨着他们坐了下来。

    在大家坐定并寒暄了之后,新君王就让我们把昨天草拟的同盟协议呈给女王进行审阅。她看过之后并没有什么反应,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才提出难以无偿地供应煤炭和铜铁的问题。新君王听到之后就解释了一下,随即又对着她大声地说道:“难道你不想为你的父王向边境部落复仇吗?我没有说一起再次攻打他们,只是让你们攻占几个较大的矿场而已,我们也会无条件地给你们提供军事援助的。这也是对他们的一些惩罚,因为我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宣布结束上次的征讨。至于其他的物资,你们可以跟他们通过贸易往来获取的,我们也不会对你们加以干涉的。”

    女王低头考虑了一会儿,又询问了一下大臣们的意见,接着就表示原则上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他们的军队现在需要休养生息一下,因此只能在三个月之后去攻占那些矿场。新君王听到之后就表示完全可以,接着女王又提出了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在名义上是可以无条件服从天下之中国家的,只是在每年前往进贡的时候,能不能不要让他们当众称臣。听到她的这个问题,新君王就盯着她看了一会儿,然后对着她说道:“你自己也知道,我只需要你们在名义上称臣,至于实际上进不进贡都没有关系。这些都是一些形式上的问题,也仅仅是给其他国家看一下而已。”

    听到他这样说之后,女王就不再说些什么了,她的大臣们也都表示没有意见了。接着他又在撤军的问题上,给他们详细地解释了一下,表示在此后的六个月期间,留守在王宫、榷场和营地内将近一万五千名的士兵,女王都是可以随时调遣的,不过六个月之后他们必须要启程归国了。女王和她的大臣们听到以后,也都表示没有问题的,于是新君王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转头对着我们说道:“你们按照刚才女王说的意思,正式草拟和誊录两份同盟协议,然后让女王盖上她的玉玺吧!”

    随即我们就按照谈判的内容,在之前同盟协议的基础上,补充修改并正式誊录了两份。在呈给新君王和女王审阅无误之后,新君王首先盖上了自己的玉玺,又让一些大臣们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接着将两份协议推给了女王,我们看到她迟疑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拿出玉玺盖了上去,随即让她的大臣们也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当我看着他们盖印和签字的时候,就不禁感慨之前嘉礼而成的一对夫妇,现在为了自己的国家不仅都成为了各自的君王,还从一起坐在谈判桌上变成了对立而坐的谈判者,又从君王和王后变成了上下之分的宗主国和臣属国。

    正在我出神地想着这些的时候,突然听到新君王对着女王说道:“你现在可以按照你的意愿改变你的朝廷和国家了。”

    “你也是一样,你归国以后就能彻底掌握权力了,也可以按照你的意愿改变你的朝廷和国家了。”女王看了新君王一眼,也如此对着他说道。

    “尽管你现在名义上还是我的王后,但是我已经无法要求你做更多的事情了。”此时新君王突然就笑了起来,一边说着一边走到女王的身边挽起了她,女王也没有立即拒绝,而是跟着他一起走出了帐篷,我们其他的人也赶紧跟着走了出去。当新君王将女王和她的大臣们送到营地门口的时候,他才放开了手臂对着她说道:“在城池北门外暗道的事情上,你还是给你弟弟留够了足够逃跑的时间吧?”

    此时我们看到女王笑了一下,但是并没有作出任何回应,而是带着她的大臣们径直走出了营地,但是在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了新君王一眼。一时之间我们都感到惊讶不已,不过很快就意识到新君王说的就是真实的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北门外的军队不会如此之久才找到暗道的位置。无论女王的弟弟有没有参与叛乱,她最终还是给了他一个逃跑的机会。如果她的弟弟真的被新君王抓住了,说不定就被带到天下之中国家处决了,如此看来的话,女王还是尽到了作为家人应当做的事情了。

    04

    在女王和她的大臣们离开之后,新君王的脸色立刻就沉了下来,随即对着留守的将领们说道:“这六个月的期间你要紧盯住女王,尽量在西方国家广布间谍和眼线,随时注意他们朝廷接下来的动向,有任何的问题都要立即向我汇报。”留守的将领们应诺了之后,就立即走出营地朝着女王追赶了上去。接着他又转身对着大家说道:“留守的士兵和伤病员先在营地内好好地休养,其他的人现在立即整装列队。除了必备的干粮和刀箭之外,其他的物资一律都留下来,我们一会儿就要轻装开拔归国了,当大家赶到边境驿站的时候再好好地休息一下吧!”

    大家听到之后立即就欢呼了起来,接着就赶紧开始了整装列队,并且按照新君王的指示弃置了相当多的军械。相较于前来出征的时候,每个人大概减少了一半左右的负担,如此一来大家在行军的时候就不会感到过于疲倦了。经过在场的将领们的清点,除了留守的士兵们之外,现在归国的军队人数仍然在五万名左右。新君王看到大家都准备好以后,就让前军的两万人先行出发,随即自己也坐上了马车,带着中军的两万人出发了,其余的大臣们和我们这些人也都紧跟了上去,接着就是后军的一万人跟在我们的后面。当我们走出营地的时候,看到女王之前乘坐的马车停放在了营地内,新君王并没有让人带着一起归国,看来他是想着让女王自己决定怎么处理了。

    尽管已经过了中午时分,不过由于是仲秋时节,所以天气就没有十分炎热了,加上胜利之后欢欣鼓舞的心情,我能明显感觉到大家行军的速度比之前的更快了,而且每个人看着都是精力饱满的样子。即使大家连续行进了两三个时辰之后,也没有人主动停下来休息,就连新君王也都待在颠簸的马车里没有出来。一直到了傍晚的时候,他才让大家停下来补充水分和吃些干粮,此时我们看到满月慢慢地升了起来,照映着周围的旷野、道路和林木,接着凉爽的晚风就徐徐地吹了起来,归宿的鸟儿也都缓缓地飞进了树丛,于是我就看到大家情不自禁地对着明月唱起了歌,顿时悠扬的歌声响彻在了整个旷野上。

    过了一会儿,我们看到新君王掀开帷帘从马车里走了出来,站在平台上静静地看着明月和大家,然后一边笑着一边自言自语地说道:“经传上说众人感应于万物,则随之以感怀,故可微漾于斯心,萌动于此情,看来这一点我跟大家没有什么区别的。”我跟太子府的文书听到之后,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了他,但是发现他并没有看着我们,所以不知道该不该回应,只好相互对视了一下,最终决定还是默不作声了。

    新君王独自望着明月,吹了一会儿晚风,就转身对着大家喊道:“大家现在继续行进吧,到半夜的时候我们再安营下来休息吧!”于是大家都精神抖擞地站了起来,在整装列队之后就赶紧走动了起来。尽管整个旷野在夜晚的时候很是寂静,但是大家的脚步声还是会时不时地惊起附近丛林中的鸟兽们,一路上我们还能够远远地看到闪烁着灯光的城镇。又行进了一个时辰左右,新君王才下令让大家安营下来休息,此时我们也顾不得生火做饭了,除了轮流负责防卫的将士们之外,就匆忙地找好位置扎起帐篷倒头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