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驿站

    01

    大概在我们行军到第六天的时候,一天晚上在吃过晚饭之后,我跟太子府的文书打算绕着营地散一下步。但是就在我们刚刚站起来的时候,一个下人匆忙地走了过来,对着我们大声地喊道:“处理文书的人呢?你们现在在什么地方?”听到他这样喊道,我们立刻朝着他挥了挥手,接着快步地走到了他的跟前,然后就听到他对着我们说道:“现在跟着我一起走吧,新君王和公主要召见你们的。”

    于是我们赶紧跟着他穿过帐篷来到了驿站的门口,此时我才发现并不像之前招待我们的使节驿馆一样,也没有什么接待的大厅,进门就是一片大的广场,广场的前面和左右两边都是成排的房屋,不过很多房屋并没有点亮着灯。我们进门左手边的第一间好像是驿站的主管处理事务的地方,因为很多次我都看到他们从这个房间走出来迎接新君王的。我们进门的右手边应该是随行的大臣们休息的地方了,因为我看到不少穿着官服的身影在窗户上来回地移动着。

    下人带着我们直接穿过了广场,来到了驿站最前面且站满了卫士们的房屋面前等待着。想必这就是新君王和公主休息的房间了,果然在下人走进去通报之后,新君王就在里面大声地说道,让我们直接走进了房间。驿站的这个房间看着很是宽大,但是其中的陈设却非常地简单,除了一些必要的洗漱用具、桌椅和床铺字外,就没有什么其他的物品了,我立刻就觉得跟新君王马车里的陈设是一样的。此时我们看到新君王和公主正站在房间的中央,不过还都穿着白天射箭的衣服,于是就赶紧对着他们恭敬地行了个礼。他们看到我们进来之后,新君王就指着我们问道:“你们俩相互之间都熟识了吗?”

    随即他又指着旁边的两张椅子,示意我们都可以坐下,但是我们俩谁也没有敢上前坐下,而是站立着对他说道:“这几天我们都相互了解了一下,还是比较熟识了的。”

    不过接下来他没有提及其他的事情了,而是指着太子府的文书对公主说道:“这个人你之前应该没有怎么见过,他现在是我太子府上的文书,在我还不是太子的时候就已经跟着我了,所以大家都是自己人的。”随即公主就对着他点了一下头,他也再次向公主恭敬地行了个礼。

    接着新君王又对着我们说道:“今天让你们过来,是想着继续讨论一下之前的事情的。”他停顿了一下之后,公主也立即对着我说道:“你之前整理好的老师傅的经义,新君王都已经给我了。我最近也都认真地读完了,你整理的还是非常不错的。”

    此时我赶紧看了新君王一眼,但是他并没有表示什么,我只好对着公主说道:“只要您满意就是可以的,这主要是新君王安排给我的任务的。”

    “你们现在对这次的亲征都有什么想法吗?”公主并没有搭理新君王,而是继续对着我们问道。

    “不知道西方国家的兵力配置都是怎么样的?您能简单地给我们说一下吗?”我低头想了一会儿,然后对着她说道。

    “这些我都给新君王详细地说过的,我之前跟着父王巡视军队的时候,了解到我们国家的总兵力才五万人左右,平时驻守在城池内外的士兵不到两万人左右,剩下的则是分散到了其他地方和边境地带,尤其是为了防御西方和北方的边境部落,这也是为什么上次征讨的时候,我们国家只能出兵一万人的原因。但是现在不知道之前征讨的军队的伤亡情况,也不知道他们的具体位置,如果我们派出的军队没有回到城池的话,那么城内的军队最多在一万人左右;如果都回到城池的话,按照我们太仓能够消耗的粮草,那么城内的军队最多不会超过三万人的。”

    “既然如此,那些叛乱的大臣或者将领们很可能已经将城外的军队全部撤回到城内了,毕竟他们现在已经知道我们要亲征前往平叛了。不过按照您刚才对于太仓的估算,目前城内不仅有驻守的军队,还有其他的民众,因此他们持续的时间不会太长的,不然接下来粮草都是难以供应的。现在我的看法是之前征讨的军队肯定还是在边境地带或者被安置到了其他地方,所以我们可以分出两万人昼夜兼程地赶往边境地带营救我们的征讨军队,新君王统领剩下的三万人前往围攻城池,这样可以对那些叛乱的人们形成双重的压力。”太子府的文书似乎早有准备,此时相当胸有成竹地对着公主回答道。

    “我们基本上也是这样考虑的,上次征讨边境部落的时候,西方国家就要求我们多次支援了粮草,只是不知道这些粮草是送到了战场上,还是被那些叛乱的人们截获运到了城池里。不过上次在西方国家退出征讨之后,我们就停止了对他们的支援,因此这个期间他们应该也消耗了不少,我估计他们现在的粮草压力是非常大的,目前来看我们兵分两路前往平叛是最有利的了。”新君王听到他这样说之后,也是缓缓地对着我们说道。

    “那你们彻底平定叛乱之后,接下来打算怎么办呢?”随即公主又对着太子府的文书问道。

    这个问题我之前在夜里值守的时候想了很多,于是趁他还在思考的时候,就首先问了公主一个问题:“不知道您现在跟朝廷的大臣和将领们关系是怎样的呢?”

    “我自幼就喜欢舞刀弄枪和弓马骑射,因此我父王就让不少的将领指导我进行训练,我长大后又自愿到军队里历练了一年,所以确实认识了不少的将领,我还帮助他们谏议父王提升一下将士们的待遇,这些政策也都或多或少地落实了一些,虽然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但是他们也都是非常地满意了。不过朝廷的大臣们我确实认识的不多,因为我父王不让我参与处理朝廷的事务,都是让我的弟弟跟着他们一起决策的。尽管我父王让我的弟弟多多笼络一下这些将领们,但是他从来都没有慰问过军队,平时对将领们和军队的事情也漠不关心。”公主想了一会儿之后,就缓缓地对着大家说道。

    “那这个问题就不是很复杂了,只要我们越过了您的国家的边境线,就可以用您的名义给熟悉的将领们和其他的民众发布征讨令了,我想应该会有很多的人支持您的。在我们围攻城池的时候,您也可以向那些驻守的将领和士兵们喊话的,最好争取到他们临阵倒戈相助的。等到我们破城的时候,您就可以在新君王的协助下惩处那些叛乱的人们了,然后再顺势凭借着那些支持您的将领和大臣们正式即位了。这样一来的话,只要新君王归国并彻底掌握了权力,再以上次讨论的理由废黜您的王后身份就可以了。”在公主说完之后,我就不紧不慢地把这些想法给她说了一下。

    公主听到我这样说之后,立刻就露出了满意的表情,但是新君王却看着没有任何反应。过了好大一会儿,他才缓缓地对着公主说道:“那我得再想一下怎么应对我的母后、那些叔父和大臣们了,尽管我个人很支持你这样做的。”

    此时我看到公主有些激动了起来,然后立即对着他说道:“尽管我非常理解你的处境,但是这次我也是要势在必得的,我不想我们国家的朝廷如此混乱,也不想我们国家的民众继续受苦。就像你之前跟我说的一样,你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国家的朝廷和民众,那么我现在和将来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我们国家的朝廷和民众。我一定要严厉惩处那些叛乱和杀害我父王的人们,然后努力地去改变我父王和朝廷之前很多不好的措施。”

    “这些我都是支持你的,你也不用加以怀疑的,我现在只是想着如何更好地处理朝廷上下的关系的。”此时新君王皱起了眉,显得不是很满意的样子。

    “你这次亲征成功之后,就会成为独一无二的权力拥有者,你还用担心什么呢?你自己又热爱研读和探讨经义,是整个国家的经义解释者和精神引领者,有着充分的依据去贯彻落实你的想法,你还用忧虑什么呢?你可以彻底掌握国家的军队,然后强力地推行你的措施,又有什么能够阻止你的呢?我说的这些也是我以后要做到的,只有这样才能按照我们的想法来改变这个朝廷,去塑造这个国家。这难道不正是老师傅阐发的经义吗?这难道不是你之前一直跟我提到的吗?”我们看到公主走到新君王的身边,接着口若悬河地把这些话一股脑地说给了他。

    一时之间他没有了话说,只好站在原地沉默了起来,随即公主又对着我说道:“老师傅阐发的经义不是这样的吗?你们之前没有讨论过这样的问题吗?”

    “额,确实如此,您刚才说的也确实都是我跟老师傅之前讨论过的。”我看了一眼新君王之后,有些结结巴巴地对着她说道。

    “虽然我不太懂经义,不过你们设想的这些前提,应该是你们获得了民众坚定地支持,不然很多措施是无法推行下去的,所有的诏令也都会变成一纸空文的。”此时太子府的文书有些谨慎地对着公主问道。

    “那这个就看我们君王自己的品行和能力了,能不能真正地为民众考虑了,有没有了解他们的处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了。对于朝廷和国家而言,只有一个有远见的君王,才会建立起一个好的纲纪;只有有一个有信仰的君王去贯彻这些纲纪,才会给民众带来好的结果。不然到最后只能是徒有其人,虚有其名,空有其表,也仅仅是口头上喊着为民众考虑罢了,其实最终都是让民众为君王自己考虑的了。”随即我看到公主更加激动了起来,然后对着我们大声地说道。

    在公主慷慨陈词完以后,新君王又是沉默不语了起来,接着就转身坐到了椅子上,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此时我意识到公主刚才对着我们说的这些话,跟我之前在文书房感慨的内容颇为一致,于是就深深地觉得面前的这两位,对他们的国家来说都是难得的人选了。因为他们是愿意思考如何治理国家和改善朝廷的,如何坚持原则和辨别对错的,如何制定措施和实施新政的以及如何考虑民众和解决问题的。接下来大家都一直默默地站立着,我都能够清楚地听到外面巡视的卫士们的脚步声。

    过了一会儿,太子府的文书又是小心地对着公主问道:“不过一个君王再怎么励精图治,也只能保证他在位期间的政治清明。在他之后如果所托非人,那就难以维护朝廷和民众的利益了,反而会抛弃之前颁行的良好措施。如果在先就制定了良好的纲纪,至少可以保证后代在形式上遵守这些措施,也不至于有太大的改变,因此能够制定出好的纲纪的君王还是相当地伟大和有远见的。”

    “那这个我倒是不敢苟同了,好的君王跟好的纲纪在一起确实可以完成很多有益的事情,但是坏的君王跟好的纲纪在一起,只会不断地削弱这些好的纲纪,这个时候有没有纲纪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了。而且坏的君主还会借着好的纲纪的名义肆意贯彻不好的措施,最终还是会侵害到朝廷和民众的利益的!”公主听到他这样说之后,又是义愤填膺地对着我们说道。

    “那在这样的情形下,就只能依靠睿智的君王、成文的纲纪、良善的教化和清明的风俗了,让朝野上下都明白如何贯彻这些道理,都知道如何去应对这些事情。所以我之前为什么颁行很多新的为政措施和典章律例,安排整理经义和老师傅的注解,并大力整顿太学府和进行教谕,就是你们现在说的这些原因啊!”此时新君王抬起过了头,接着缓缓地对着我们说道。

    公主听到他说的这些话,就不再多说什么了,也是转身坐到了椅子上。新君王沉默了一会儿,又轻叹了一口气,然后对着我们说道:“今天大家就先说到这里吧,你们也赶紧回去休息,明天还要继续行军和草拟诏令的。”

    “好的。”我们对着他们恭敬地行了个礼,接着就赶紧退出房间走出了驿站。当我们走到驿站大门的时候,太子府的文书忽然转过头,对着我感慨道:“也只有这样的君王才能去考虑这些事情,也只有这样的想法才能去做这些事情啊!”

    一时之间我不知道该如何表明态度,因为新君王他们刚才讨论的正是我之前一直所思考的,只好一边走着一边点了下头,对他的说法表示了赞同,不过再没有说些其他的什么了。当我们走进帐篷的时候,发现那些负责仪仗的人都已经沉睡过去了,于是就一边打着哈欠一边赶紧躺了下来,不久之后也都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02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又是跟往常一样,在天色微亮的时候起来生火做饭,然后趁着较为凉爽的清晨和上午行军。在大家下午休息的时候,新君王还是跟公主在旷野上一起练习射箭,等到他们结束休息之后,就会让我们一起走进马车里草拟诏令,不过大部分都是跟之前一样的诏令文书。我们平时几乎没有见到过新君王跟随行的大臣们交流,也没有跟他们一起在旷野上休息,而且每次看到他们的时候,都感觉到他们有些痛苦地面带愁容,但是又都无可奈何的样子。

    在我们行军到第九天的时候,新君王跟公主在旷野上射箭归来之后,又让我跟太子府的文书跟着一起走进了马车里。他一边斜靠在扶枕上,一边擦着汗对着我们说道:“现在我们行军的里程已经过了大半了,前方的军队已经到达了边境地带,很快就要进入到西方国家的领地了。接下来我要连续发出好几份诏令,你们按照我的意思赶紧草拟出来吧!”

    我们听到之后就赶紧坐了下来,接着又看到他斜靠在扶枕上,挥舞着手中的剑缓缓地说道:“第一份是给西方国家的,告诉他们的新君王和朝廷,我们不日即将抵达他们的城池下,让他们尽快派出使者前来谈判,不仅要释放我们之前征讨的军队,还要好好地照顾一下他们,不得造成大规模的伤残和病亡。第二份是给我们之前征讨的军队的,不管最终能不能进行送达,但是一定要表明我们的态度,告诉他们我亲自出征的事情,让他们坚守等待着我们的前往营救。第三份是给前方的军队的,让他们进入到西方国家的领地之后,光明正大地打出为西方国家老君王复仇的旗帜,并且一定要严守军队的纪律,尽量绕过沿途的村庄和城镇,不得骚扰他们的民众。如果有过往的民众询问他们,就公开宣称是在公主的指示下前来平息这场叛乱并为她的父王复仇的。第四份是给最前方的驿站的,让他们日夜不停地刻印公主自己写的文书,并让经过的军队带走散发给西方国家的民众。”说完他就放下了手中的剑,转身递给我们一份公主写的文书。

    我们赶紧接过来看了一下,发现公主的这份文书虽然内容不是很长,但是言辞却清晰明了,主要就是表明自己也参加了这次的亲征,号召西方国家的民众跟随自己共同惩处发动叛乱的人们,并让他们尽快集结到西方国家的城池下,到时候一起见证对叛乱者的激烈围攻和严厉惩处。于是我们就迅速地交谈了一下,然后确定他来草拟前两份的诏令,我来草拟后两份的诏令。大概过了一刻钟左右,我们就把草拟好的诏令呈给了新君王,他在快速地扫了一眼之后,就掀开帷帘让下人走了过来,接着将后两份的诏令交给了下人:“让等待着的信使以最快的速度昼夜兼程送达这两份诏令,过一会儿你再返回来,我把其他的两份诏令也交给你,让其他等待着的信使也尽快送达出去。”

    下人应诺了一声,就赶紧接过了后两份的诏令,接着又立即转身去找等待的信使了。在下人离开了之后,新君王又对着我们说道:“现在不是我们愿不愿意的问题了,而是我们必须做不做的问题了。”

    我们听到他说的这句话,一时之间都摸不着头脑,谁也没有敢立即接话,随即他又缓缓地对着我们说道:“越过我们两个国家的边境线之后,接下来就没有其他的驿站了。就算西方国家沿途的城镇有客栈,我们也不能占用进行休息的,到时候我也只能在马车上休息了,你们随时跟在马车的后面就可以了。”

    “好的,这个我们随时会跟在您的后面的。”在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太子府的文书就立刻对着他回答道。接下来新君王就不再说什么了,只是挥着手让我们退了下去,于是我跟太子府的文书只好赶紧掀开帷帘走下了马车。很快在络腮胡的将领大声地催促下,整个队伍又开始浩浩荡荡地整装行进了起来。

    当我们越往西赶路的时候,就发现人烟越发地荒凉,不仅道路都是未经整修过的土路,两旁也都是成片低矮起伏的树丛。此外我们感觉到天气也渐渐地变凉了起来,尤其是清晨和夜晚要比之前凉爽了许多,这就让大家行军的速度也变的更快了起来。在大家下午休息的时候,新君王还允许到附近的旷野和树丛中狩猎,很多士兵都是打猎的好手,短暂的片刻就能打到不少的野味,以至于晚上扎营的时候,就可以饱餐一顿了。因此越是临近西方国家,大家的情绪就越发躁动了起来,在行进的期间还会不时地大声歌唱了起来,新君王同样也是没有阻止这一行为。

    03

    在行军到第十二天傍晚的时候,我们终于赶到了最后一个驿站,等到新君王和公主走下了马车,驿站的主管就匆忙地从驿站里走了出来,然后对着他们恭敬地行了个礼。新君王跟他寒暄了一下,就站在门口对着他问道:“前方的军队什么时候经过这里的?”

    “就在两天前的中午时分,不过由于公主的文书还没有刻印完成,所以他们就停下来休息了一下午。傍晚的时候在让我们装载了很多粮草和刻印的文书之后,他们就立即连夜出发了,这个时候估计应该抵达西方国家的城池了。”

    “公主的文书你们现在刻印的怎么样了?”

    “自从我们接到您的诏令之后,就立刻招募了很多熟练的工匠连夜刻制和印刷文书。在驿站内外所有吏役的努力下,我们一天一夜大概刻印了一万多份,前方的军队在出发的时候已经将这些全部都带走了。”

    “你们的驿站现在还有多少的储备粮?”

    “除了前方的军队装载拉走的,目前大概还有一千多人的,不过在民夫们日夜不停运送的情形下,很快就可以达到一万人左右的了。”驿站的主管一边擦着汗,一边对着新君王说道。尽管驿站门口的灯光有些昏暗,但我还是看到他苍白的脸上挂了不少汗珠,想必这些天肯定是殚精竭虑地完成新君王安排的任务了。

    “你们的事情处理的很不错,明天就继续派人往前方运送粮草吧,我们和后面的军队都会给你们提供军事保护的。”新君王转过身之后,又对着络腮胡的将领说道:“你们现在传令下去,接下来我们每日也要行进一百二十里了,无论如何要尽快与前方的军队汇合的。”

    “好的,好的!”驿站的主管立刻连声地回答道,然后又引领着新君王和公主以及其他的大臣和下人们走进了驿站,络腮胡的将领也转身离开去传达新君王的命令了。我们也是跟往常一样走到附近的旷野上扎起了帐篷,不过因为前方的不远处就是西方国家的边境,所以巡视的将领这次让我们十个人一组地生火做饭,并且派出了更多的士兵在夜里巡视和警戒着敌情。于是大家在吃过晚饭之后,就赶紧走进帐篷里躺下来休息了。

    又是在天色微亮的时候,巡视的将领就催促着大家赶紧起来生火做饭了。等到大家匆忙地吃完并完成了整装列队,就开始簇拥着新君王他们浩浩荡荡地朝着过境线挺进了。由于这个驿站离两个国家之间的边境线不是很远,大家刚出发了不到两刻钟左右,就来到了边境的关卡处。这些关卡跟我们当初前来出使的时候看到的一样破败,不过在对比了一下之后,发现整体上还是天下之中国家这边的关卡要好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亲征的原因,西方国家那边的关卡没有任何人加以防守,天下之中国家这边的关卡则聚集了不少的卫士们。

    新君王看到之后,就让络腮胡的将领上前跟卫士们沟通了一下,期间我还能看到西方国家的一些牧羊人在对面的旷野上赶着羊儿悠闲地吃草。当他们抬头看到我们整个队伍的时候,居然没有任何慌乱的反应,而是驱赶着羊儿继续到别处吃草了。当络腮胡的将领返回来报告说前方没有问题的时候,新君王就让整个队伍挥舞起了平叛的旗帜,立即大跨步地向着前方的无人之境行进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