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繁体版

第161章 数九、数十

    “大帅。”

    眼见殿门内的暗景向外蔓延出来,逐渐形成一道伟岸的人影,镜心魔本就小小的个子变得愈加小,直至最后,便整个人叉手俯首下去。

    廊庑下,两个自始至终形如木雕的不良人亦是垂首,甚为恭敬。

    披着蓑衣的青年下意识咽了咽唾沫,只觉殿内走出的人影好似伟岸的比殿门还高,让人下意识需要对其仰望,不论是视觉上,还是心理上。

    这个他幼年就在宫闱中偶尔听闻过传说,这一年更是了解不少,却从未见过的国师、不良帅,就算已终于要临面相对,但仍旧让他觉得神秘、强大、具有压迫感。

    而其人虽自始至终都未出声,甚而连面容都未让他看清,但那隐隐散出来的气势,却仿佛要比印象中的父皇都更甚、更让人局促不安。

    故待那个人影完全负手踱出的时候,蓑衣青年已完全躲闪着目光,看向了地面。

    一时间,风雪呼啸,建筑群四面的竹海晃动,传来属于寒风的声音,青年的余光里,只看见出现了一双很普通的布靴、已有些年头的布袍下摆。

    但他也很明显的察觉到,有一道视线一直在打量着他,说不出来的感觉,但偏让他局促的捏紧了衣摆,低着头好似忘记了呼吸。

    这个国师,未曾向他行礼

    突然间,青年脑海里突兀的跳出这个怪异的想法来,然后怎么都压不住。

    自从被不良人从曹州救出后,所有初次见他的不良人,都会极为恭敬的行臣子之礼。纵使是镜心魔面对施同兖州老翁时那般嚣张,姿态极高,但甫一见到他,也会规规矩矩的行臣礼。

    除了

    萧砚。

    青年脑子里闪出了那个人来,那个他一直都很感激却从未看明白的人,在面见他时,也未行礼,也给他极大的压迫感。不过萧砚并未让他感到过多的局促不安,这般害怕。

    但他却能通过几年皇帝生涯中的察言观色,敏锐的从两人身上嗅到一种相同的气息,那是一种对他的漠视感,或者可以换个说法而言。

    这两个人,对皇权、对帝王二字,似乎完全没有畏惧感。

    萧砚在面对这个不良帅时,会是何样呢?

    场面压抑沉默了许久,直到青年感觉自己都快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才终于听到一道沙哑低沉的声音。

    “抬起头来。”

    青年的嗓子倏的发干起来,却完全不敢违抗,依声抬头。

    他不敢去看那面青铜獠牙面具,避开目光,却发觉这不良帅身后的镜心魔,这会也正小心翼翼的用余光窥探这边。

    “不像。”

    袁天罡摇了摇头,旁若无人的沙哑自语道:“骨相太差了,空有皮囊,亦不复之。这一团伪造的紫气,倒是瞒了本帅十余载。哼,莫又是你与本帅相争!”

    青年一愣,下意识的茫然眨了眨眼。

    但马上,他就发觉到袁天罡并不是在与他说话,因为袁天罡马上就愤怒的拂袖转身,入了殿内。

    “不是你,又是何人?”

    袁天罡抬掌一摄,三枚八卦钱便摄入他的掌中,进而再随手一挥,三枚八卦钱遂浮于空中,周围流光闪动,却是让八卦钱不断变换样式,最后终定。

    镜心魔并不奇怪袁天罡自问自答的样子,盖因这数十年他早已深知其中缘由。

    大帅自负于天下,所思、所图已远超世间所有人。他懂得天下,一个念起、一个念终,便就是天下兴复,弹指挥间,百年大业亦可一朝倾覆。

    但这天下却无人懂他,更无人能揣测他。唯有那已故去两百年的太史李淳风,才方能入他眼,自问自答,问的是李淳风,答的也是李淳风。

    但让袁天罡愤怒的事,镜心魔却猜测不到,便小心翼翼的用余光去看。

    乾卦、上九。

    上九爻辞为:亢龙有悔。

    这卦象就是说龙飞得太高,已经有所懊悔。孔子言此卦为:“地位尊贵却没有职位,高高在上却失去百姓,贤人居下位而无法前来辅佐,所以他一行动就会有所懊悔。”

    上九位居上卦之终,为全卦之最高位,但是已非九五之中位,所以虽然高贵,却无民无位,亦得不到贤人辅佐,每一个举措必定会令卦中人后悔,得不偿失。

    这卦象,说的是先帝,昭宗

    镜心魔皱眉暗思,但也马上就忙不迭的垂下首,不敢去看。

    殿内一片昏暗,但在当局人眼中,却是萤火点点,布有两道人影。

    袁天罡负手沉默。

    旁人则有人轻笑,指着他道:“亢龙有悔,阳极阴生,物极必反。先帝是疑你毁了大唐基业,才自导一场乱象尔,这可怪不得我。”

    袁天罡不答,指尖挥动,卦象再变。

    镜心魔没有忍住,再次用余光去看。

    乾卦,初九。

    初九爻辞为:潜龙勿用,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卦象解读为: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初九位居上卦之首,虽爻辞为潜龙勿用,看起来好似也不适合行动,但卦象又解为:虽然徘徊不进,但是前进的心意是正当的,尊贵而处于卑贱之下,这样可以广泛得到百姓支持。

    这一卦象,镜心魔这些年早已卜过多次,自然知道卜的是谁,正是先帝昭宗第十子李星云。

    初九潜龙勿用为初爻发动,在乾卦最低的位置,无法马上发挥作用,如同龙的时运未到,隐伏在渊之中。但却与上九亢龙有悔不同,上九已为乾卦最高,升无可升,终会陨落。

    而龙初潜于下,但至九五之日,终可飞天。这也是以贵下贱,大得民也的卦象来源,依照卦象来看,李星云在未发达之际,皆为“潜龙勿用”,但能否有腾飞至九五,而成“飞龙在天”,又全在“潜”之时是能否做到隐忍而刚健。

    按照卦象来讲,李星云已渡过了以贵下贱的阶段,而今正需要潜起来,培养心性、磨练隐忍而刚健的意志。

    所以镜心魔自始至终都明白,为何大帅寻到了李星云,却又要将其一直置于青城山剑庐。所有的一切,都不过只是在大帅的安排之内。

    他若有所悟,心下念着卦象,垂首不语。

    殿内,袁天罡看着三枚八卦钱,还是沉默。

    但旁边那人却知他心意,笑道:“卦象没错,李儿花是你认定之人。孟子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若你这支李儿花真能得到民心,焉能不取天下?”

    但他的话头马上一转,支着下巴道:“但偏偏先帝就是疑你,他葬送了神策军、输给了李克用、供养起了朱温,焉能不疑这一认定的李儿花?

    先帝自认大唐殁于他之手,又岂能将这一最后的希望托付于你?黄巢祸乱、诸镇难遏,先帝又岂不疑你?”

    袁天罡沉吟片刻,漠然道:“十为数之终,百年图谋只为此子,天下祸乱不过只为序幕,待潜龙回归九五,自有盛世降临。彼时李儿花归位,乱象自会回归正常。”

    那人却洒脱一笑,摇着手中折扇,道:“可又有一言。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伱认定数十,先帝疑你,自然要认定数九,乱象自起,不过天数罢了。”

    他挥了挥折扇,那空中的八卦钱再变,却是成了一坤卦。

    “乾卦、坤卦,前为正阳,后为至阴。”

    那人手指卦象,轻笑道:“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此为阴盛至极尔,可逼阳与之交战才方可为。为君者,当为乾卦九五,为臣者,当为坤卦六二。

    可惜,你的李儿花非九五,而先帝所选之数九,却为上六。”

    他支着下巴故作沉思状,故意想了想,才笑道:“上一个上六之卦中人,是司马懿吧?司马懿身为人臣,权倾天下,威逼魏主与其发生交战,结果以司马氏篡国,魏主身亡失国而结局。大帅认为,此卦可解?”

    袁天罡冷哼一声,拂手一挥,三枚八卦钱尽数焚毁成渣滓。

    那人却紧追在身后,继续道:“这卦象看起来,分明这数九才更合大帅之霸道,大帅偏要择数十,可是为了与我之天道相悖乎?”

    袁天罡不厌其烦,负手淡漠道:“何为天意?何为天道?不过俱为空谈!”

    他走至殿首,双手轻轻覆于案上的兰锜上,这剑架很大,其上陈放了一由黑布包裹着的宽长巨剑,这巨剑数十年如一日,都只是盛于这上面。

    他单掌不徐不缓的摩挲着这黑布,毫无感情的出声。

    “世间万事,风云变幻,苍黄翻覆。纵使波谲云诡,但制心一处,便无事不办。

    天道?呵,何为天道?

    本帅只知道

    天定胜人,人,定兮胜天!”

    旁边那人终于抿嘴不语。

    啪

    包裹在巨剑上的黑布瞬间被一道波光震的四分五裂,而后凭空焚为灰烬,向上飘扬而去。

    黑布被震裂后,可以听见巨剑龙吟般的颤鸣。

    嗡

    似是数十年来终于启封,这巨剑竟自主的颤动起来,剑锋闪着寒光,血槽间流动着光芒,千百年来汇聚于其上的鲜血,而今尽数臣服于眼前这人之手。

    袁天罡握住剑柄,冷笑一声。

    “剑在我手,李淳风,天道又如何?可挡本帅一剑尔?”

    旁边那人长叹一声,进而摇着折扇笑道:“那便设个注?”

    “呵。”

    袁天罡不屑一顾。

    那人却兴致盎然,捻起脸颊边的白发,想了想,笑道:“我压数九,再过十年,咱们看那位天命之人是谁,可乎?”

    “五年。”

    袁天罡提剑而起,胸有成足道:“五年,天下乱象,必终于数十之手。”

    那人捻着发丝发笑,自不言语。

    而门外的镜心魔却只是心下暗惊,龙泉剑现世,大帅是欲

    他心下大惊,稍稍瞄了瞄那蓑衣青年。

    青年却是脸色煞白,半退一步,看着袁天罡伟岸的身影提着同样伟岸的巨剑走出来,嘴唇嚅嗫了下,还想再退,左右肩膀却被两个不良人忽地按住。

    “我”

    但青年的声音还未落下,却见袁天罡指尖一动,一抹寒光霎时飞刺而来,没入他的胸口。

    刺痛的感觉传来,不由让青年头皮发麻,但还未等他再有什么反应,袁天罡又已提掌一摄,他胸口的银针复还,落于他的指尖。

    一丝血珠,颤颤悠悠的从银针上滑下,垂落于龙泉剑锋上。

    剑锋之上的血槽,全无反应。

    袁天罡复又冷笑,提掌抚过龙泉剑剑锋,剑面便重复寒光。

    那青年这会才终于松出一口气,脸上满是大汗,全身无力的瘫坐下去。而这一回,那两个不良人却未挟住他,任凭他瘫坐在地面。

    “大帅,那这”

    镜心魔察言观色,小心翼翼的近前。

    “本帅不感兴趣。”袁天罡随手一扔,龙泉剑便重新归位兰锜,精准无误。

    他负手走到风雪中,毫无感情的扫视着满山的竹海。

    “这位先帝,确让本帅小觑了。”

    旁边那白发儒雅的男子却仍然还在,撑着脸颊笑道:“看起来,这位先帝分明是不甘被大帅摆弄而已。为人君父,他做到了。为人臣子,你做到了乎?”

    “本帅如先帝的意,助他斩了杨复恭、助他掌握神策军、助他拒李克用为人臣子,焉未做到?”

    “这些昏招引发的后果,又如何?”

    “志大意满,若不经挫败,焉能成为圣君?”袁天罡漠然道:“先帝解散不良人,不正是掌握了大权后,欲摆脱本帅独揽大权尔?本帅让先帝得偿所愿,焉未做到?”

    “你呀你,百年过去,心肠太冷硬了些。”李淳风摇头道:“曾经意气风发的袁兄,岂是这般模样?”

    袁天罡沉默不语。

    李淳风亦无言,两人并肩而立,只是静静赏着这群山竹海。

    “赌注”

    半晌,袁天罡回头,却见旁边全无人影,面具之后,语气怔了一下。

    耳畔,有熟悉的声音传来:“赌注如何,岂不是看大帅你之心意尔?”

    山风拂动,瞬间吹散了这一语,袁天罡立在栏边,只是沉默。

    镜心魔看着地上的蓑衣青年,语气中没了敬意,冷淡道:“从今以后,你不得再用李姓,记住了没有?”

    “我姓萧。”青年怔了一下,低声道:“兖州樵山庄人士。”

    他迷茫了一下,轻声自语。

    “从兖州到此的这一路上,我从来没说过,我姓李”

    镜心魔闻言一愣。

    良久,他才狠狠折身,不客气道:“从哪来回哪去吧!送他回兖州!”

    青年感激的看了他一眼,软弱的起身,在两个不良人的护送下,复又向山下走,但在离去之际,却倏的犹豫了下,面朝着袁天罡的方向,一揖向下。

    虽说后者看都没看他一眼,但他仍然谢意一笑。

    镜心魔面无表情的看着青年下山离去,小心走到袁天罡身后,请罪道:“大帅,属下擅自放归这人”

    袁天罡并不语,负手远眺着天际,茫茫雪雾,什么都看不清,却又好似什么都若隐若现。

    一只信鸽穿过雪雾,落在了雕栏上,足端傍着信筒,咕咕的盯着二人。

    镜心魔下意识就要上前,袁天罡却一伸手,揽下信鸽足端的信筒。

    “世间四处皆祸呵。”

    “大帅,您这是要,亲自下山?”

    “本帅,突然很想见一见这位

    数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