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之强秦
繁体版

第33章 赵国细作

    秦王十八年,即公元前229年,三月。

    天晴,大风。

    阏与城。

    校场军营。

    蒙彰正在帐篷里看兵书《孙子兵法》,这书,是王贲借给他看的。

    此时。

    蒙彰聚精会神地看着兵书,认真思索兵书要义中举一反三的情况。

    就在这时。

    罗年闯进来了,神色间有些凝重。

    见蒙彰正在看书,便立在原处耐心等候。

    蒙彰不舍地将目光从兵书上移开,抬头看向罗年。

    “何事?”

    “回蒙二五百主,昨日在阏与城征兵的九百余人中,今日卯时时分,被吾发现了一名赵国的细作。”

    蒙彰的脸刹那间便冷了下来。

    这征兵的九百人,可是他的麾下。

    他没想到,这才征兵结束没多久,他麾下就有赵国的细作混了进来。

    这幸亏发现得及时,要不然,等出了大篓子,他这个二五百主绝对难辞其咎。

    “此人,秦人,亦或是赵人?”蒙彰冷着脸问道。

    罗年想也没想,直接回道:“回蒙二五百主,此人......是秦人。”

    蒙彰默然。

    “将此人带过来。”蒙彰忽地看向罗年说道。

    罗年点头,匆匆出帐。

    弹指之间,罗年带人重返帐里。

    此人,国字脸,眉宇间长了一颗黑痣,唇薄,招风耳。

    他,被身后两名秦兵押着,身上被捆得结结实实。

    蒙彰的目光,锐利如刀,刺向此人。

    “汝名为何?”

    此人眯着眼瞧了蒙彰一眼,并不回应。

    蒙彰看向这人的目光,骤然间冰冷了许多。

    罗年开口道:“回蒙二五百主,此人名吴毅。”

    “汝是秦人,何以为赵国之细作?”蒙彰再问。

    此人仍旧缄口不言。

    蒙彰看了罗年一眼。

    罗年走到此人面前,狠狠地给了此人一巴掌。

    “啪!”

    “蒙二五百主面前,岂能无礼?再有不应,必有皮肉之苦伺候。”罗年狠狠地看向吴毅。

    吴毅紧咬嘴唇,并不说话,目光仿佛死寂一般,整个人犹如木头似的。

    “汝既已为大秦军人,竟敢投敌,以泄军中之情。依秦之法,叛国投敌者罪,当收汝三族。至于汝,死!且死后戮尸!”

    “汝可有异议?”

    吴毅一动不动,仿佛没了动静一般,目光呆滞。

    蒙彰见此,便将目光看向罗年,“将此人押下去,严加看管,另,将此事一五一十详禀王裨将,由他定夺。”

    罗年闻言,躬身行礼:“唯!”

    罗年与两名秦兵押着吴毅退出了帐篷,蒙彰神情有些凝重。

    赵国竟然能买通阏与城的秦人,以作赵国之细作。

    这点,出乎蒙彰意料之外。

    还有,除了此人,军中会不会有其他的细作呢?

    尤其是他那麾下的九百余人,究竟还有没有赵国之细作?

    蒙彰皱眉蹙额。

    此事,不得不防。

    这次,他可以险而又险地避过了连坐,因为他麾下的这些新兵才到军营仅一天,他还能有个说法。

    万一,时间久了,若是查出他的麾下有他国细作,并且已经危及到了秦国的利益,他是要被连坐的。

    即便是各以罪罪论,他至少会丢掉如今好不容易获得的二五百主职位。

    想到这里,蒙彰神色冷峻。

    麾下有无细作一事,如何分辨?

    蒙彰苦思。

    忽然,他的目光骤然一亮。

    若是他国细作,必然要把军情传递出去。

    依托这点,是不是可以精心布下一局,将那些细作都给揪出来?

    这局,若是以一道假的军情为诱饵,恐怕还得借助王裨将帮助才行?

    以假乱真,还得让人以为是真才行。

    演戏,唯真才能打动人心。

    也罢,等天一黑,我就去王裨将那儿。

    既已明晰如何而为,蒙彰继续沉浸于兵法中无法自拔。

    另一边。

    罗年刚将赵国细作一事,完完整整地在王贲面前道出。

    王贲闻言,眉头紧皱。

    罗年低头,目视地面。

    才过须臾,王贲则道:“将吴毅带过来,吾有话问他。”

    罗年一怔。

    他心想:这吴毅一副什么也没有不说的模样,带来问话,这有用吗?

    但上有令,莫敢不从。

    罗年只好道:“唯!”

    一忽儿。

    罗年亲自将人押了过来。

    “松绑!”王贲平静地说道。

    罗年面露迟疑,但仍旧依言照做。

    解绑之后,罗年的目光始终盯着吴毅,不敢有丝毫大意。

    万一此人忽起歹念,伤了王贲,那他之命,或许难保。

    “身为秦人,却为赵国尽心尽力,可否告诉吾,赵人都给了汝何好处?”

    “汝竟能弃命于不顾而维护赵国,汝之三族,亦会因汝而族灭,如此亦不能令汝回心转意而弃赵归秦乎?”

    王贲愤愤地指着吴毅问道,目中尽是怒火。

    吴毅神情似有挣扎,可一霎时,又变为平静。

    “无论吾说什么,吾都难逃一死,而吾三族亦要被族灭,那吾说与不说,又有何不同?”

    王贲深深地看了吴毅一眼,目中尽是失望。

    “带下去!”

    “杀了,首级悬于辕门之外以儆效尤,然后戮其尸以惩之。”

    “至于其三族,吾会另派人前去处理。”

    罗年闻言,重新抬头,看着王贲,高声回应:“唯!”

    而后,吴毅重新被绑好,然后便被罗年拖了出去。

    出了帐篷,罗年持剑,朝着吴毅狠狠一砍。

    砍第一剑,吴毅惨叫。

    罗年见一剑而首级未落,又重新补上一剑。

    “哐——”

    “嗤!”

    吴毅首级,地上连续滚了几圈,血柱突飙。

    尸身倒地。

    罗年悬挂吴毅首级于辕门外,四周秦卒抬眼一望,心神一凛。

    至于吴毅尸身戮刑,罗年交由其他秦卒处理。

    处理完后,罗年复命。

    在这之后,回了帐里。

    不知不觉,天已全黑。

    蒙彰放下手中兵书,前往王贲主帐。

    到了帐外,被准进入。

    一见王贲,蒙彰行礼:“见过王裨将。”

    王贲持笔动作一滞,看向蒙彰,“深夜来此,所为何事?”

    蒙彰:“回王裨将,吾是为了细作一事而来。”

    王贲疑惑,“那叫吴毅的细作,吾已令人杀了。至于家中三族,也已族灭。”

    蒙彰身子一顿。

    竟然真的杀了?

    秦之律法,实在严苛。

    将来这秦律能不能劝动嬴政改一改呢?

    蒙彰心中没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