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器晚成之强秦
繁体版

第25章 章台宫君臣相论,蒙彰及所献之策

    通读全文,嬴政沉思默想。

    一旁躬身,低着头,目视地面的赵高心中感到诧异。

    “赵高!”

    听到嬴政点了自己的名,赵高的头更低了些,趋步走到嬴政面前几步远的位置。

    “去将廷尉李斯、大夫蒙毅唤来。”

    大夫主要负责谏议,有谏议大夫、中大夫、谏大夫之称,属郎中令。

    赵高:“唯!”

    赵高离去,嬴政若有所思。

    蒙彰此人,见微知著,既能察大秦施政之弊,又能献策除弊。

    此人,才能已显,似乎百将一职,并不合适。

    且再看看。

    灭赵一战,或可检验。

    蒙彰所献之策,于大秦有益,宜当纳之、用之。

    至于献策之功,待其灭赵一战中立功一起再赏赐。

    嬴政对于蒙彰文书中谈及大秦能尽灭六国一事颇为上心。

    这个蒙彰,如此相信寡人能完成如此壮举,到底是真的相信自己,还是他对自己奉上的马屁?

    嬴政皱着眉头不语。

    就在这时,赵高引着李斯、蒙毅来了。

    “拜见大王,大王万年!”李斯与蒙毅同时行礼。

    赵高则是悄悄地回到自己该站着的地方,继续躬身候着,目视地面。

    嬴政:“坐!”

    李斯、蒙毅,分别跪坐在右侧、左侧。

    合乎右尊左卑。

    两人坐定。

    嬴政:“郏县县尉上书寡人,大秦虽已据故韩之土为寡人大秦所有,但其百姓仍旧心念旧韩而仇视大秦,民心不附,推及颍川郡、上党郡云云,此情之恶可以知矣。”

    “为此,他还为寡人献上几策,汝等二人可以一观。”

    赵高待嬴政话音刚落,便躬身趋步走到一侧,从嬴政手中接过竹简,然后又躬身趋步走向李斯,将竹简双手呈递给了他。

    李斯接过,当场就看。

    赵高躬身在旁。

    看完后,李斯神色平静,接着,他将竹简递给赵高,而赵高又趋步走向蒙毅,将它递给了蒙毅看,

    蒙毅看完,神色凝重。

    蒙毅将竹简还给了赵高,赵高将竹简又重新递到了嬴政手中,而后便躬身在旁继续候着,垂目无声。

    “汝等二人以为蒙彰所献之策如何?”嬴政看向李斯和蒙毅。

    李斯面色平静:“大王,这蒙彰所言,切中厉害,诚如其言,为大秦万年计,此情不可不察。臣以为蒙彰之策可以一用,但有一点臣不敢苟同。”

    嬴政面色沉静:“寡人愿闻其详。”

    李斯:“蒙县尉言——分而治之,其中,‘未有仇视秦之言论或施为者,可安抚,其家中有品佳才尚可者,可为大秦吏,以示大秦恩泽万民。三代以内不得为吏,旦有不法者,重惩之,以儆效尤。’”

    “臣以为此处置并不妥当,为警醒大秦所有不法之人,私以为三代以内不得为吏处罚太轻,不能令天下人知秦法之威严。”

    “臣以为宜当夺其大秦黔首之身份,行连坐之法,家中之人尽为隶臣妾,无大王之特赦不得再为秦国黔首,生生世世,永为隶臣妾。”

    嬴政蹙额,“廷尉之处置甚重,‘永为隶臣妾’不利大秦万年计,暂定为三代以内。”

    李斯点头,“唯!”

    秦朝时候的隶臣妾是徒刑的一种,它指的是因本人犯罪或被俘获亲属连坐充作官奴的人,男性称隶臣,女性称隶妾。

    就在这时。

    蒙毅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大王,臣以为这蒙彰以微知著,所言之策,对大秦有利,臣以为大王可用之。”

    嬴政瞥了一眼蒙毅,又扫了一眼李斯,“寡人也以为蒙彰所献计策可以一用。寡人问汝等二人,若用蒙彰所献之策,大秦何时才能让颍川郡、上党郡等这些被大秦夺取来的百姓心归大秦呢?”

    李斯、蒙毅默然。

    蒙毅率先开口道:“大王,臣以为,至少十年。”

    李斯没有做声。

    嬴政闻言,微微皱眉,“蒙毅,十年太久,难道就不能再短些?”

    蒙毅接话道:“大王,与大秦万年计相比,十年其实并不久。等他十年,换来一个安稳如泰山般的大秦,臣以为这是值得的。”

    嬴政没有回应,而是将目光看向李斯,问:“李斯,汝以为蒙毅之言如何?”

    李斯听此,沉思须臾,方才开口说:“大王,臣也以为十年太久。眼下六国还未尽灭,恐怕投入不了太多时间。臣私以为大王可加重刑罚,让这些被大秦占据的百姓更加畏惧秦法,畏惧大王,如此,他们就不敢对大秦作出不利之事。此法,臣合计过,至多三年便可见到成效。”

    嬴政深思片刻,看向李斯:“李斯,汝之所言,寡人以为可行。有关秦律刑罚加重之事,汝可慎思之,而后成文交予寡人批阅。”

    李斯神色从容,起身行礼道:“唯!”

    “蒙彰此人,李斯、蒙毅,汝等二人以为他如何?”嬴政忽地问李斯、蒙毅,面色仍旧保持平淡。

    李斯思索稍顷,回道:“此人位卑,但忠于大秦。以文识人,此人爱秦至深而忧秦,用心深远,无愧秦人矣。臣以为,此人可用,且可大用。”

    蒙毅见嬴政的目光看向自己,也开口说:“忠秦之心,可以知之。先前,大王问我蒙彰是否为吾蒙家之人,吾当日答非也,而后,吾回家令人去查了那蒙彰。”

    “此人的‘验’,吾看了一眼,将其记下,为:‘蒙彰,咸阳王审里人,为人黑皙色,隋面,长七尺五寸,多发,恶须,年至今卅岁,行到端,毋它瑕疵。衣络袍一,络单胡衣一,在所王审里。’此人,是老秦人之后,且品行端正。蒙彰家贫却能常虑秦之将来,爱秦之心,字里行间,皆可明悉。”

    “如今,此人家中只有此人,门衰祚薄,虽如此,但此人能做到如此,已然难能可贵。故臣以为这蒙彰可堪一用。”

    李斯听着这些,目光骤然一闪。

    姓蒙,不是蒙家之人。

    李攸传来的文书,莫非有误?

    李斯心中深深疑惑,而面色不改丝毫,依稀沉静无言。

    嬴政听完蒙毅的话,他的心中深以为然,“汝等二人,皆以为蒙彰此人可用,寡人亦然。结合此人两次上书,寡人可是期许此人在大秦灭赵一事上能够一战成名,寡人亦去信给假上将军王翦,让他多注意此人,多历练其人之才。若是大秦栋梁之材,寡人何须吝啬高位以待?”

    听着嬴政的话,李斯、蒙毅纷纷道:“大王英明!”

    假上将军是代理上将军的意思。

    嬴政:“汝等退下,寡人有些乏了。”

    李斯、蒙毅:“臣等告退。”

    李斯、蒙毅躬身行礼后,便退出章台宫。

    嬴政将蒙彰的竹简,放在案下的一份竹简上面,那份竹简赫然是蒙彰上次上书的那份竹简。

    而后,嬴政开始让赵高将大秦疆域图竖起来,他站在图前,盯着邯郸郡,目光发亮。

    “邯郸郡,寡人必收之。”嬴政喃喃道。

    赵高身子一顿,低头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