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危局:大明掌灯人朱见深
繁体版

第47章 两宫并尊,皆大欢喜

    朱见深同时也收到了兵部侍郎韩雍的奏章。

    李贤一堆人联署的方案是大方向,韩雍的则是事无巨细的操作办法,小到军器研制,大到操练之法,都有详细禀奏。但韩雍的奏章中,也赞同十团营的方案。按理,兵部侍郎韩雍应在联署之列,却单独上奏。朱见深不太了解韩雍的背景,但他也不想问吏部,就找牛玉来问。

    “牛玉,兵部侍郎韩雍,此人什么情况?”

    “回皇上,官员履历、考核,吏部都有记录。我去调吏部的档案来?”

    “朕不想看吏部的考评,朕想听传闻,官场上的、京里的,传闻。”

    牛玉说:“韩雍此人,二十岁就中进士,素有才名。他在京做官时间短,在地方做官时间长,有些官声,但利剑易折,在朝中有些是非。”

    “什么是非?结党?还是贪墨?”

    “回皇上,那倒没有。韩雍是文官出身,但行事豪放,爱喝酒,酒量还奇大。酒醉后,常逼迫别人喝酒,酒风不好。至于吏部考评,就像吏部上报的那样,能文懂武,略有才气。但他不太会做官,朝中少有朋友。去年,先帝在时,韩雍曾回朝议事。先帝见他谈吐斐然,很中意,有意用他,就留京做了兵部侍郎。可不想,先帝驾鹤仙去。”

    “既然父皇有意留他,那朕就权且再察看一段时日。贤良与否,希望他不负父皇之青睐。”

    “皇上圣明!”

    关于广西剿匪的新方案,因为暂时派不出兵来,内阁和兵部上呈的方案,实际就是搁置出征,保持现状。方案也得到皇帝的批准。兵部的公文到了广西,总兵陈敬没有等到想要的结果,只能继续命令各部,“不得擅自行动,固守要塞、城池。”而信安商会那边,历来都是日拱一卒,潜移默化,慢慢推进,他们一直在朝中寻找、培养代言人。

    朝廷不打广西的消息,很快散开,广西的各股土匪,更加猖狂起来。进攻衙署,劫掠乡民,成为日常。侯犬这里,人数越聚越多,已正式扎根浔州大藤峡,成为梧州第一威胁。但总兵陈敬也长期驻扎梧州,紧盯侯犬。侯犬龟缩在大藤峡,行动受到极大限制。

    沈南枫被抓上山后,侯犬随即就完成了几乎完美的劫盐行动,而劫盐后的效果也让沈南枫震惊。按照沈南枫这段时间的观察,九层崖深处的“土匪”,无论百姓兵勇,之前约有一万人左右。但是在侯犬劫盐后,人数翻了一倍还多,规模空前壮大。

    沈南枫失踪,梧州朱翔上报为“畏罪潜逃”,陈敬和吴霖上报为“挂印去职”。而沈南枫已暂时放弃下山的念头,他想趁此机会,把大藤峡深处,特别是九层崖四周的山林,画出地形图来。沈南枫的意图不言自明,侯犬也知道。

    侯犬说:“我的军师大人,整天写写画画,按你这速度,即便有十年半载,也画不完这大藤峡十万大山。”

    沈南枫说:“那又怎么样?我要用双脚丈量大藤峡,再用双手绘到纸上。地图完备之日,就是大军攻到之时。”

    “笑话!官军打仗,总是搞这些虚头巴脑。地图要是有用,那陈敬如何被我涮了两次?”

    “恕我直言,带兵打仗,你不及陈总兵十之其一。”

    “哈哈哈,一个手下败将,被你又吹又捧,陈敬有什么水平?”

    “你整天瞅着你这点兵马,到处打家劫舍,有什么可自豪?进得了梧州城,破得了梧州城吗?陈总兵眼里是整个广西,在他眼里,你只不过是整个宴席其中的一道菜而已。而你,大藤峡的林子,你可能都闹不明白。”

    侯犬被沈南枫说得一无是处,脸上很挂不住,“我为什么不能自豪?那梧州我还不是来去自由?大藤峡的林子,我闭着眼,都能走!”

    “土匪就是土匪。梧州城,墙高兵壮,又有陈总兵坐镇,没有十倍的兵力,奈何不了。你闭着眼在林子里走,那就是走,如同兔子觅食。一山一谷,一林一木,打起仗来,有何妙用,你一概不知!”

    “这……你这张嘴就是能说……我……我命令你,画好的地图,必须上交给我。”

    “上交?我凭什么上交?”

    “凭你是我的军师!凭这是我的地盘!”

    “那我不画便是!我也不是你的军师!”

    “那不行,你必须都画出来。你要是有种,地图画好,你一份,我一份。我们当面锣对面鼓,你带上你的三万精兵,看谁才是大藤峡的主人!”

    “哼……给你也没用。那就如此约定,兵败之日,别怨我!”

    侯犬说:“只要猎手的箭法精准,林子里就没有狡猾的狐狸。”

    “那就拭目以待!”沈南枫用激将法,获得了描绘地图的机会。

    一天,沈南枫休息时到训练场去看侯犬的人训练。纪山正在下面指挥操练,侯犬在高处观看。纪山都是自创的操练科目,诸如勾索、射箭、爬树等。沈南枫发现一个“不可理喻”的事情,训练的队伍里,有很多幼童。

    “侯大帅!”沈南枫竟然叫了一声“大帅”。

    侯犬扭头问:“军师,有话说?”

    “你这训练法可不行?”

    侯犬说:“请赐教!”

    “你不能把这些娃娃拉进来,他们只是个孩子。”

    侯犬说:“军师,你这就不懂我们锣族人!锣族人的子孙,三岁就要随大人上山进林子,六岁就要开始学猎,十岁就能开弓。到十二三岁,就能独立上山,下陷阱套野猪!锣族人,没有孬种!他们不训练,官军来了,岂不是送死?”

    “大帅要是真为锣族人好,这些娃娃就应该读书识字!知书达理的锣族人,官军怎么会来?”

    沈南枫这话,侯犬心里暗自发笑,但也正中侯犬下怀,“想让这些娃娃,不去打打杀杀,去读书,可以!你来教!”侯犬反将一军。

    沈南枫说:“只要不让这些娃娃整天舞刀弄枪,我来教他们读书!我身为读书人,开化育人,此乃圣人之道!”

    侯犬引了沈南枫下到校场,一声喊:“停了!”所有人停了操练。

    侯犬站在校场中间,对着大家说:“好消息啊!我们的大军师,要教我们锣族的娃娃读书识字!”

    “好!好!好!”校场上发出阵阵欢呼,这欢呼让沈南枫仿佛找到了价值,脸上露出喜色。主要是侯犬平时把沈南枫吹得也厉害,是梧州最有学问、最有智慧的人,大家心中本就有期待。

    侯犬又对大家说:“十岁以下,停止操练,出来!”一帮子锣族幼童开开开心跑过来,把沈南枫团团围住。

    “大帅,不行!十二岁以下!十二岁以下,都要来读书!”

    其实,此刻,侯犬和每一个锣族人的内心,比沈南枫还要高兴。百年来,囿于种种原因,锣族人读过书识得字的人很少,但读书的愿望,在锣族人心里从未湮灭。

    “十四岁以下,出来!都去读书啦!”侯犬直接把年龄提到十四岁,又一帮子孩童出列。操练的锣族人,发出更大的欢呼声。这些正在操练的人,很多都是父子兄弟,互相告别,十四岁以上继续操练,十四岁以下,跟沈南枫去读书。

    侯犬说:“军师,您这是在九层崖献的第一计!侯犬替大藤峡所有兄弟,谢谢先生!”

    沈南枫急忙拒绝,说:“别别别,你别多想!我受圣人教诲,看这些娃娃可怜,才愿意教他们读书!想让我做你的军师,那是万万不可能!”

    侯犬大喊一声,“来,感谢先生!”

    侯犬一招呼,所有在场的锣族人集体说:“感谢先生!”沈南枫只好略一欠身,引了这帮娃娃离开校场。

    至此,沈南枫在九层崖开了学堂,教锣族人的娃娃读书。教书的事情变成主业,画地图成为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