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危局:大明掌灯人朱见深
繁体版

第35章 皇上下旨,全部定罪

    侯犬判断地很准,他担心沈南枫会预判出他的真实意图。不早不晚,赶在行动前,抓了沈南枫上山。梧州少了沈南枫这个“智囊”,其他人只会“伺机而动”。而沈南枫这个“城里人”,没有锣族人做向导,一个月也走不出大藤峡的深山。

    在万三水和雷细蜂的组织下,大藤峡西峡、东峡的锣族人,已分头到了浔州和梧州城附近。郝老四的人,从船队刚进入广西,就跟了哨。从梧州到浔州,逆水而行,必须要拉纤。广东的盐商,平时也没少给郝老四交买路钱,只是这一次,郝老四要卖他们!

    初四拂晓,船队按计划向两江口进发。岸上有雇来的专职纤夫,船上有卖命的水手,江面一如往常。纤夫的纤绳拉紧后,要么前进,要么放下锚。按照约定,头船的水手站在船头喊:“郝四爷,起雾啦!”意思是说,这一趟运的是盐,请郝四爷借道通行。郝老四的人,按照惯例回答:“起风啦!一帆风顺!”意思是说,水道好着呢,放心大胆过吧。

    原计划,两千人在浔州,三千人在梧州,两江口放两千人运盐。浔州梧州的人数,不得而知。但两江口何止两千人,没有占上任务的锣族人,都自发前往两江口,隐蔽在凤凰岭上,少说也有四千之众。

    “大人,浔江码头上,突然多出很多人,今天也不是赶集的日子,有些蹊跷,小的特来禀报!”浔江府已有官军发现不对劲,立即报给浔州守备李济时。

    “一定是侯犬在捣鬼!去,给他们的人说,这里是浔江府,不要轻举妄动,要闹事,滚远一些!”浔江府的人,对侯犬也是得过且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是!”

    “加派人手!把他们的人看紧了,一旦发现苗头不对,速速来报!”

    “是!”

    官军的小头目带了人到码头上,“叫你们领头的出来!”

    很快,万三水就出来了,陪着笑说:“军爷,小的来采办些年货!不知军爷有何吩咐?”

    “采办什么年货?今天是大集的日子吗?不要跟我耍心眼儿,你们是侯犬的人吧?”

    “军爷误会!都是山上的百姓、猎户,赶野猪,赶野猪来的。”

    “是不是侯犬的人,我不管!赶不赶野猪,我也不管!我们大人说了,浔江府地界,不要给他找事儿!赶野猪,滚远一些赶!否则,别怪我们兄弟不客气!”

    “是是是,官爷说的是,我们找到野猪群,立即就走!”万三水看这官军气势汹汹,态度也很明确,不能在浔江府胡搞。万三水一挥手,大家都四散藏了起来,打明面儿一看,没人。这浔江府也不敢掉以轻心,几个小队在江边来回巡视,城门口也增加了人手,以防有变。

    梧州府那边,雷细蜂的人过于明目张胆,情况很快就被报给陈敬。

    “一定是侯犬!传令各营,立即备战!侯犬胆敢轻举妄动,各营不用上报,可直接出击!”

    “大人,不像是侯犬的人,像是大藤峡的锣族人。但是他们又鬼鬼祟祟,我们该怎么办?”

    “盯紧了!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就动!”

    “是!”

    雷细蜂的人,故意到处晃荡,一会儿东城门扎堆,一会儿西城门扎堆,梧州城的兵,不明白,也不敢动。

    郝老四收到消息,船队马上到达两江口。

    “郝四爷,起雾啦!”没人应。水手又喊了一声:“郝四爷,起雾啦!”情况不对。水手跑进船舱去禀报把头:“把头,不对劲,不见郝老四的人!”把头一听,亲自出了船舱去喊,“郝四爷,起雾啦!”把头又喊一声,“郝四爷,起雾啦!”把头断定,不是郝老四出事,就是自己要出事,立即下令:“抄家伙!全部出舱!”

    船把头带着护卫队,都抄了短刀利刃,站在船头,以防不测。“快!加快速度!”这里是急弯,无法下锚,不能停。几个手下甩着鞭子,催促岸上的纤夫,加快速度前进。船又行了半里,转过这个急弯,就到了两江口,水面开阔起来。船把头又喊:“郝四爷,起雾啦!”

    郝老四站在岸边,亲自回复,大声喊:“把头,多大雾?”船把头一听郝老四这话,料想郝老四出问题了。“郝四爷,我家主子的银子可没少给,您今天是不给顺风了?”

    “把头,此一时彼一时也!我郝老四认钱,谁给的钱多,就给谁顺风!”

    “郝老四,别不识抬举,你就是我家主子的狗,我家主人能养你,也就能杀你!”

    “老子今天是拦路的阎王!”郝老四手一挥,岸边各处隐蔽的小船,从江面上迅速向船队围拢过来。不等靠近,小船上侯犬的人,都提着刀走出船舱。

    大船小船一碰舷,船把头大喝一声,“兄弟们,干活了!”两帮人就在江面上打起来。一看船上打了起来,岸上胆小的纤夫撇下纤绳就跑,船队顺着水,开始慢慢往下游流。郝老四大喝一声:“郝老四在此!谁敢跑!把纤绳拉起来!”郝老四是浔江上的扛把子,纤夫们敢不听他的话?岸上的纤夫又一次把纤绳拉紧,船队才稳住,停在江面,而河面上两帮人杀得不可开交。盐商的护卫再多,能有侯犬的人多?很快,就落了下风。

    “砍断纤绳!”船把头临危不乱,船队是大船,侯犬他们是小船。没了纤绳,大船往下游流,小船挡不住。几条断了纤绳的大船,顺着江面就往下游流。郝老四早有准备,嗖嗖嗖,十几条小船上追上去,扔了勾索挂住大船,顺着水流,慢慢牵引到岸边搁浅。

    那些纤绳没断的船,船把头自知今日难逃一劫,又下令“凿了!沉船!”船头的水手在打斗,船舱里面的水手开始凿船底,想要把船沉了。

    “嗖!”河对岸观察的侯犬,瞄准一箭,直接射翻了船把头。船把头一死,其他打手、水手很快就束手就擒。山上的人,远远地观战,看得清楚。侯犬大手一挥,山上的人,呼啦啦都冲到岸边,协助纤夫们把船拉到岸边,连打带搬,前后不到半个时辰,十条船的盐就被搬空,转运到山上的凤凰岭。

    临走,郝老四不忘给纤夫的头儿,扔了两包盐。“给兄弟们分了,辛苦了!”

    “谢谢四爷,谢谢四爷!”

    啪!啪!两江口,发出信号。

    万三水的人,纷纷现身,人数比官军预计的还要多!浔州码头的官军以为侯犬要行动,一下紧张起来,岂不知是另一边已经抓住了野猪。“官爷,今天打扰了,告辞!”官军还没弄明白,万三水的人,很快全部消失在林子里。

    梧州的官军,看见两江口的信号,也不知道其中意思,只见雷细蜂的人一瞬间就都散了。

    整个抓野猪的过程,既不在浔州城,也不在浔州码头,也不在梧州城,而是在两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