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龙局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 老黄的身世

    尹南风最近一直在试图搞清楚一件事,就是空间新住户“老黄”的身世。话说老黄刚被收进空间的时候还是灵体的形态,但经星辰之力一段时间的滋养,已经逐渐实体化,通体呈现出了闪耀的金黄色。老黄很满意目前的生活状态,随着身体的凝实,它体内庞大的力量也在快速的复苏。就在刚才,尹南风正在和它聊着一些自己关于龙脉的推断,试图唤起它当初的记忆,老黄却突然从巨大的龙口中吐出了一块石碑,石碑有半米多高,密密麻麻的刻满了字,而尹南风此时正在仔细的阅读着碑文。这是对睦州方腊起义的记述,其中提及了有关龙脉的事,碑文署名为:丰源院僧用琴。尹南风对那段历史不甚了解,只能边看碑文边查资料印证,用了两个多小时才总算把碑文的内容给梳理清楚了。

    在说这碑文内容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方腊这个人。人们对方腊的了解很多是来自于《水浒传》中他与梁山集团的激烈对抗,但实际上,方腊与梁山没有任何交集,不论影视剧中”武松独臂擒方腊“,还是小说中方腊被鲁智深所擒的说法,都是出于某种目的的杜撰,因为方腊实际是被抗金名将韩世忠部下所擒,而且方腊的成就也远非梁山众人可望其项背。

    方腊于1120年自睦州帮源发动起义,仅用三个月时间便攻占了六州五十二县,几乎夺取了北宋半壁江山。除了当时朝廷的腐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身边的一位传奇人物——汪公老佛。此人名字中虽带有一个“佛”字,但传的却不是佛教,而是起源于波斯的“摩尼教”。摩尼教因其教义提倡男女平等,故受到了女帝武则天的大力推崇,摩尼教也因此在武周时期获得了广泛的发展。自武则天延载元年传入中国至唐武宗灭佛,摩尼教在中国大肆传播了几十年,积累了大量的民众基础。因灭佛活动的开展,摩尼教转为秘密宗教,继续吸纳民间信仰。到了宋朝,摩尼教正式改称“明教”,没错,就是金庸老先生的那个明教。而此时的明教,因为不断的融合和演变,已经脱离原本的教义,成为了号召农民起义的旗帜之一。面对朝廷的镇压,为了掩人耳目,明教又分裂为几个不同的分支。这位汪公老佛作为明教中人的佼佼者,一直致力于将明教重新大一统,但仅凭他个人之力,实在是萤火之光,不可能实现如此宏伟的愿望,直到他遇到了方腊。

    汪公老佛一见到方腊,便认定此人就是助他达成宏愿之人,于是留在方腊身边悉心教导,两人亦师亦友。至方腊起事,其又以军师的身份替其谋划,利用明教组织义军,建立了“永乐政权”,威震东南半壁。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自明教衍生而出的各个分支如:牟尼教、金刚禅、二襘子等纷纷响应,虽然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汪公老佛也自缢身亡,但也算是完成了他的毕生所愿,实现了明教的短暂统一,而方腊也被后世尊为第一代明教教主。

    据碑文记载,汪公老佛其实早已算出方腊仅有短暂的帝王之命,故在其称帝后,汪公老佛便开始寻找庇护方氏龙脉也就是老黄所在的那条龙脉的方法,以期逆天而为,可惜终究是未能成功。在方腊南下杭州城之前,为了保留一丝方氏血脉的气运,同时也为了避免被朝廷趁虚遣人坏了风水,他以毕生所学,施秘法掩饰了方氏龙脉的气息。而事情也确如他所料,在方腊与童贯大军在杭州城激战之际,朝廷派出高人,找到了那条龙脉。只是那位高人不知是手下留情,还是真的没有看破汪公老佛的手段,虽镇压了龙脉,但却并未毁掉其中已经成型的龙灵,以至于老黄有机会成长,还在沉睡中壮大如斯。

    汪公老佛在义军败退回青溪后便前来查看情况,发现龙脉果然已经被动了手脚,困龙锁灵大阵已成。他自知此时的义军已是无力回天,若是破了这阵,不知下次还会不会有此运气,只能喟然长叹一声,黯然离去。而此间所发生的一切,他也要给方氏后人一个交代,但此时形势已是危如累卵,他竟然找不出一个可以托付之人,思前想后,他想到了之前有过一面之缘的用琴和尚。关于这位用琴和尚,尹南风也是好不容易从才一些资料上的只言片语中对他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于用琴和尚来说,方腊理应是其不共戴天的仇人,因为方腊的义军“不事神佛”、“尤憎释氏”,“逢庙即烧”,用琴和尚所在的丰源禅院处于方腊起事的大本营,自然未能幸免。在其流落街头、衣食无着之时,曾偶遇汪公老佛,当面怒斥其数典忘祖,不为人师。而今见汪公老佛找上自己,并委以重托,心中天人交战,全程一言未发。而汪公老佛在讲述完所托之事后,深施一礼便离开了。第二日,义军七万余人被朝廷大军尽屠于帮源峒,方腊被俘,汪公老佛自缢。用琴和尚听到消息,募得石碑一块,将汪公老佛所述刻于碑上,并亲负石碑登上龙脉,将石碑埋置于龙首位置,留待有朝一日被方氏后人寻得。

    碑文至此结束,用琴和尚没有在碑文中掺杂任何个人情绪,只是将汪公老佛所述原原本本的记录了下来。与此同时,尹南风还查到新安县博物馆保存有这位用琴和尚的另一块石刻,那就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简陋至极,和这块碑的精致根本没有可比性。但从那块石头上简单的叙述,可以看出他对方腊所行之事强烈的不满。对于仇人所托,他尽心完成;而抒发自己的情绪,却只是用了一块再普通不过的石头。尹南风不禁对用琴和尚肃然起敬,敬他的大义,也敬他的君子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