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朕成了贼寇
繁体版

第七十五章 人才争夺

    “牛大人,这题目是我们几人联合商讨得出的。”

    “牛大人,你没参加过会试所以对会试的题目不是很了解,这可不比乡试那样简单。”

    “科举会试是选拔最优秀的才子入朝为官,要是这样的题目都不懂,那还做什么官?回家种地得了。”

    “哈哈哈哈!”

    几人满不在乎的讥讽着。

    牛金星气的脖子红了,甩下试题,“我大顺现在急缺官员,这题目就是截搭题,早就失去了考察的本质!”

    几人讥笑一声。

    “牛大人,明朝科举从洪武年间开始每六年举办一次,到了弘治年间改成每三年一次,大明朝一共276年一共举办了79次,再算上乡试、院试、殿试等等题目,你说这会试还有多少题能出啊?”

    牛金星冷笑道:“大明是大明!大顺是大顺!你拿大明的例子来大顺,老东西!你想谋反啊!”

    几人丝毫不畏惧。

    “牛大人说的没错,大明是大明,大顺是大顺,可是参加科举的人难道以前就不是大明的读书人了吗?你就算告到陛下那,这个理也绕不过去!”

    “好啊,你们!我是主考官,你们不听我的建议就算了,还口出妄言!”

    牛金星指着他们,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要是因为这事去找了李自成那不是显得自己很无能吗?

    不行,这群老家伙一个个也不怕死,得换个法子让他们老实就范。牛金星心中想着。

    牛金星捡起试题,又看了几眼,“嗯,题目是出好了…不过啊,还不够好,你们啊继续出,明天我就要看到试题。”

    几人有些蒙圈的看着牛金星,不知他这是什么意思。

    “诸位,继续出题,明天看不到全新的题可别怪我上报给陛下,小心治你们懈怠之罪!”牛金星撂下一句话就扬长而去。

    几个老头满眼不服气。

    “这个牛金星,一个小小举人,靠着那天拍马屁功夫做了内阁大臣,肚子里无半点墨水,想的全是恶心人的损招啊!”

    “那能怎么办,继续出呗,主考官是他,一直出出到他满意为止!”

    “要是他一直让我们做呢?我们就待在这一个劲得翻书吧!”

    几人虽然嘴上抱怨,可还是动身着手出题任务。

    几日后,牛金星来到了李自成面前。

    “陛下,目前贡院那边试题正在出题之中,可是臣发现来京城的读书人并不是很多啊。”

    牛金星这几日也让自己的手下去打听了一下,发现来京城赶考得学子并不是很多。

    “朕已经得知了原因。”

    牛金星问:“什么原因?”

    “这各地的考生啊,不太看好我们大顺朝,他们有的还想南下去参加南京的秋闱呢。”

    “这些人胆子真大啊,我们大顺给他们地种,还不收他们税,这是恩将仇报啊!”牛金星打抱不平的说。

    “倒也不是这样,咱们需要一个领头的大儒来号召一下,牛金星,你可认识一些大儒啊?”

    “大儒?陛下,臣只知道建文时期,有个叫方孝孺的大儒,不过早就死了两百年了啊。”

    朱元璋轻叹一口气,他觉得这事确实有些棘手,强行把这些读书人抓过来考试肯定会落得骂名,可是京城内又没有天下读书人尊重的大儒。

    反而南京那边则有不少影响力大色读书人,其中就是最著名的复社组织。

    “传朕命令,凡是进京赶考的书生,路费和住宿全免,上榜者一个月内即可做官,并且送宅院和马匹。”

    牛金星点头,“臣领旨,不过陛下,这样的待遇要是他们还不来呢?”

    “再不来?”牛金星带着些怒气的看着牛金星。

    “再不来就把他们抓过来,陛下这样可以吗?”

    朱元璋挥了挥手,“什么损招,李岩呢!还有魏藻德都给我叫过来!”

    过了一会儿,李岩和魏藻德来到了殿内。

    李岩刚进殿就述职道:“陛下,德州的卢德水答应重新入朝为官。”

    朱元璋喜上眉梢,“哎呀,李岩啊,你给朕说说你是怎样劝说的?”

    听到卢德水的名字,魏藻德惊了一下,这个卢德水可是个难缠的官员,说他是清官吧,他家过的比他这个内阁首辅还富裕,说他是贪官吧,卢德水又是个干实事的官员,

    卢德水这个人在魏藻德心里既不是东林党的人属于自成一派谁也不沾。

    “多亏了陛下的锦囊妙计,我才将他赚来。”

    朱元璋沾沾自喜道:“你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陛下的锦囊里说卢德水喜爱喝酒,喝酒之后喜欢吟诗,所以我就把他灌醉,然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稀里糊涂的在敕命文书上签了字。

    酒醒之后卢德水想要反悔都不行了。”

    朱元璋摸了摸胡子觉得这个卢德水还是有些城府的,这是借着醉酒拿回面子啊。

    “嗯,做的不错,你们来的正好,现如今赶考的考生特别的少你们有什么办法把全天下的考生全部拉拢到我大顺?”

    几人沉默了一会,魏藻德率先说道:“陛下,这连年战乱,考生少其实也在预料之中,只要给予他们保证他们应该会来的。”

    魏藻说着车轱辘话,他心里最清楚,李自成早年间名声太差,到了一座城池就打击地主士绅阶层,大明的读书人大多数都是出自这个阶层,他们可不愿意在贼寇底下做官。

    即使李自成补救了不少,可是李自成这辈子就别想摘掉自己起义造反的帽子。

    李岩说:“陛下,臣知道他们为何不来,这些读书人大多数都是各地的地主士绅出身,他们曾被我们劫掠过,所以心中记恨这我大顺呢。”

    魏藻德吓得一激灵看向李岩,这话也是能在李自成面前说的。

    朱元璋并没有生气,“李岩啊,你是说出了本质了,这些人就是记恨咱老李呢。”

    “陛下,其实也有办法让他们来参加科举考试。”

    朱元璋激动的问:“什么办法?”

    “其实他们记恨咱们大顺,可是天下的百姓不记恨咱们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