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朕成了贼寇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军械制造总局

    刘宗敏走进殿内直接行礼问,“参见陛下!”

    朱元璋随着声音看去刘宗敏好似虚弱了不少,看来前几日送给他的十名女子没少宠幸。

    “刘将军,最近忙坏了吧?”朱元璋调侃的问。

    刘宗敏痴笑一声,“上位,你就别挖苦我了,你给我找的那几个小妞一个个如狼似虎呀…啧啧…”

    “凡事要节制。”朱元璋笑了一声,“行了,和你聊正事。”

    刘宗敏表情认真起来。

    “你们和满清交过手,你觉得我们大顺为何会败?”

    刘宗敏有些恍然,表情凝重起来,“上位,其实我们之所以失败最主要并不是他们满清骑兵有多厉害,而是我们骑兵在冲锋锦州城满清军营时,被几门大炮给轰散了,满清骑兵顺势下场冲散了我们,我看损失严重就让所有人撤回了宁远。”

    “大炮冲散的?”

    朱元璋想着自己建国时的大炮顶多是攻城的工具而已,现如今顺军的大炮和他那时候相比顶多个头和威力大了一些,其他没什么太大改动。

    “对啊,上位,他们大炮的准头很高,不少骑兵没接近满清军营就被轰下马丧了命。”

    朱元璋点了点头,他们大顺军占领整个北直隶缴获很多火器,其中大将军炮近百位,小将军炮两百多位,大佛朗基机炮八百余位,还有红衣三镑炮五门,六镑炮三门,大大小小加起来有数千门之巨。

    只是火炮需要骡马运送,而且运送速度过慢,大部分火器都被分散在各个城池,就连他们攻打京城时也只带了几门低磅红衣炮用来攻城,而且还没用上。

    “上位,其实我们在宁远城也发现了三门红夷大炮。”

    “哦!那这是好事呀!”

    刘宗敏脸一拉说道:“陛下,咱们都不会用啊,这炮就成了废铁疙瘩,一无是处!”

    朱元璋通过李自成的记忆得知大顺军竟然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炮兵营和火枪营,这在大明主力部队可都是标准配置。

    仔细一想李自成早年流动作战为主,带着几百斤上千斤的大炮到处逃亡也不太现实,最关键的是大顺军都是农民军出身,根本没有经过培训的炮手。

    “刘将军,你觉得火器在战场上有决定性作用吗?”朱元璋问道。

    “那肯定的呀!上位,你忘了咱们刚起义的时候被明军的火炮火枪轰的到处乱窜,也不知怎么的,大明越到后面和我们打仗火炮和火枪的数量越来越少。”

    朱元璋自然知道原因,火器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和人力去维护,大明的最后士兵的粮饷都成问题,更不要说维护火炮火枪的钱。

    就连最后的潼关之战要不是孙传庭出关与他们大顺正面作战,潼关也没那么容易拿下。

    一只火枪火炮营能够运作需要看相对应的繁琐后勤部队发挥,他们大顺军的后勤除了运送粮草根本没有运送维护火炮这方面的经验。

    “咱们不是俘虏了很多炮兵和火枪手吗?把他们都聚集在一起,朕准备组建火枪营和火炮营。”

    “上位,你没开玩笑吧?”刘宗敏大大咧咧的脱口而出,“咱们根本没有制造这些东西的人才啊,伪明的各级政使司和卫所早就荒废许久,连年的征战下,朱由检根本不把铁匠当人,好多铁匠死的死逃的逃。”

    刘宗敏起义之前就是匠籍所以他对这方面有所了解。

    “况且重建整个火器机构,不仅需要大批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懂行的人来统筹才能搞好。”

    朱元璋的表情越发凝重,之前他在演算大顺和满清的战力对比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火器。

    “把魏藻德给我叫过来,我有事问他。”

    殿外的士兵行了礼急忙往外跑。

    朱元璋对于整个大明的方方面面了解得还是不够多,以至于他对于如何组建整个火器营都有些无从下手。

    毕竟他打仗的那时候火器大多数都是铜制炮身而且威力和现在相比小很多。

    “红夷大炮,这是不是红毛番那边传过来的?”朱元璋突然问道。

    “是的,上位,伪明的火器大多数都是从国外购买或者仿制而成。”

    朱元璋十分的不解,“我泱泱华夏难道就没有能够制造火器的人才?”

    “唉!上位,有是有,可是咱们都不认识呀!”

    朱元璋白了刘宗敏一眼,“行啦,等魏藻德来吧,他对大明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了解。”

    其实朱元璋也不认识。

    没一会儿魏藻德姗姗来迟,看到刘宗敏在他先对李自成行了礼又冲刘宗敏行礼。

    看到这阵仗魏藻德内心有些高兴,刘宗敏作为大顺第一猛将,单独和李自成议事竟然叫他来,难道要有新动作?

    “魏藻德,你来的正好,你说说在我大顺境内,可有能够制造火器的人才?”朱元璋直接问道。

    魏藻德思索片刻说道,“陛下,长洲曾经有一人叫薄珏,此人造出了可以远往千里的千里镜还改造了一些火炮,甚至还制造了一些稀奇古怪的火器。”

    “哦!”朱元璋大喜,“此人现在在哪?”

    魏藻德眉头紧锁,“陛下,这也是臣听江南巡抚张国维说的,那时候张国维举荐薄珏,朱由检没有任用,再说了他们在江南也来不了我们大顺呀。”

    朱元璋白了魏藻德一眼,“这不是白说了吗?”

    魏藻德嘿嘿一笑,“陛下,还有一人啊,此人是曾经的兵部右侍郎,名叫毕懋康,他可是绘制了很多火器图纸,都在兵部留存着呢。”

    朱元璋再次大喜,“那他人呢?”

    “额…”魏藻德极力回想着,“好像去了山东那里,后面就不知道去了哪里。”

    “那赶紧派人去找啊。”朱元璋急不可耐。

    “嘿嘿,陛下,毕懋康按照年纪来算今年七十有三…”

    朱元璋眼神暗淡下来,在这乱世七十多岁能不能活着都是个问题。

    接二连三的好消息和坏消息让朱元璋有些恼火,他看向魏藻德问,“魏藻德,有没有还活着的在我大顺境内的懂的制造火器的?”

    看到朱元璋有些生气,魏藻德的大脑飞速运转起来。

    “真有,陛下!早年间臣参与科举监考一事时遇见过一名书法上很有造诣的读书人,他的书法不亚于苏轼和米芾啊,是天启元年的举人,叫…”

    “叫什么?”朱元璋迫切问道。

    魏藻德奋力想着,“好像姓韩,这小子名字我记得和翰林院有些相近…对了!叫韩林!”

    “韩林?他一个书法写的好的会造火器?”朱元璋不免疑问道。

    “书法写得好,那肯定画图也是一绝啊,这火器创造那不得先有图纸然后再有火器嘛。”

    朱元璋点了点头,“嗯,那好,即刻去找这个韩林的,既然是举人出身应该不难找。”

    魏藻德点了点头,“臣,这就去办!”

    行告退礼之后魏藻德离开了大殿。

    刘宗敏看着魏藻德远去的身影不免怀疑,“上位,你真的相信他是个降臣?”

    “老刘啊,不是我说你,你觉得光靠我们大顺的军师能够治理好这么大的土地?他们虽然是亡国之臣,但是只要稍加善用会有所作为的。”

    刘宗敏点了点头,觉得李自成说的十分有道理,“上位,咱们真的要发展火器吗?”

    “那是一定,火器太重要了,咱们大顺军和满清硬碰硬肯定讨不到好处,短时间内能够缩小差距只能依靠外力,火器就是最好的外力。

    起义之初,我们起义军可没少在这方面吃过亏,大明的数千人就能撵着咱们起义军几万人跑,靠的是什么?”

    “他们会列阵!他们火器厉害!”刘宗敏突然反应过来。

    “老刘你可算意识到这点了,你想想要是我们有数万把火枪和数千门大炮一起轰过去,就算满清再会骑兵再快能快的过子弹?那箭矢能抵得过炮弹?”

    刘宗敏用贫瘠的想象着这些画面,不禁咽了咽口水,“真有这么多,咱们直接开炮开枪就完事了,甚至不用肉搏都能把他们打的落花流水啊!哈哈!”

    朱元璋也跟着笑了起来,“那是自然,到那时候别说八万骑兵,就算是十八万骑兵也别想活着回去!”

    “可是上位啊,制造这么多火器需要很多时间吧?而且还需要大批量的训练,咱们顺军大部分人都对火枪一窍不通啊。”

    朱元璋深深叹了口气,“嗯,你说的对,组建这些需要大批量的时间,所以后面我交给你一个任务,召集大顺境内所有铁匠在山西地区设立军械制造局。”

    “山西?”刘宗敏很是不解,他突然想明白了,“上位是想在铁矿那边建立军械所啊,那确实能够节省不少时间。”

    “嗯,随后我会下诏,召集天下铁匠赶往山西,至于酬劳就按照一月十两纹银来算,剩下的,刘将军你以前就是铁匠自然知道如何安排,等那个韩林我亲自见过后,你让所有铁匠听他的指挥就行。”

    “是!上位!”

    “后续我会抽调出两万人组建炮兵营和火枪营,他们平时的训练将领就从归降会火器训练的明军中任用。”

    “可是上位,这样的话就不怕他们造反吗?”刘宗敏问道。

    “刘将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李自成给他们相应的报酬奖赏,他们会忠心于我们的。”

    刘宗敏还是有些不放心,“那至少两个营的将领要是我们自己人吧?”

    “就让我的义子张鼐担任。”

    说起李自成的义子张鼐从众多义子中提拔为养子,李自成来了京城这么多天也没亲眼见过,之前张鼐是在刘宗敏收下做事。

    李自成给张鼐立了几个规矩,让他一直待在军中和刘宗敏等一众将领出生入死,没事也不让张鼐来找他,能做到什么位置全由军功来决定。

    “上位,张鼐现在就在京城,您看看要不要见他一面,山海关一战,张鼐可是杀了不少敌军呢。”刘宗敏试探性地问道。

    刘宗敏心里清楚,张鼐只是李自成众多养子中的其中一个而已,相比较与李过和李自敬这样得血缘就疏远了许多。

    “这个我知道,等我有空了就让他来见我。”

    刘宗敏开心笑了一声,“是!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