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1982日常生活
繁体版

第61章 不靠谱

    要说陈嘉兴感到不可惜肯定是不可能的,到手的钱没了任谁都会心疼一会儿。

    可是他仔细一想感觉老书记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现在才刚刚实行政策没几年,赶上政策落实到乡村这边更是比城市还要慢不少,他心里知道自己的做法在日后看起来不算什么,可在老书记他们眼里看起来这就多少有些冒险了。

    反正对他来说也不是完全靠着抽成赚钱,他还有其他的想法,正好也能借助这次无偿组织养兔子的事把自己在村子里的名望给先提上去。

    “行了,我找人在村子里宣传宣传,到时候大家分批去你们家参观,你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愿意做的,之后我会让他们来大队这边签字,不愿意做的你也不要往心里去,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难处,不一定是不信任你这个人。”

    老书记语重心长地说道。

    事情算是得到了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陈嘉兴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

    临走之际他还和老书记提了一嘴,“岩坤爷,这个报纸在哪儿订的,能帮我也订一份不?”

    “你喜欢看?”

    老书记翻了翻手里的报纸,又是一笑。

    “喜欢看我就帮你多订一份,以后你来我这里拿就行,钱就给你省了,好好干。”

    “那谢谢岩坤爷了。”

    陈嘉兴再次乖巧开口。

    订报纸的钱虽然不贵,可能也就几分钱,但这起码是个心意。

    再结合老书记的语气和态度,应该是代表了他对陈嘉兴的某种期待,这点陈嘉兴还是能看明白的。

    他也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给村子里的百姓做个榜样出来。

    走出老书记家门,陈父还有些好奇地开口,“你怎么还说得挺像样的,什么时候这么会说话了?”

    “爹,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想得正,自然说的也就正。”

    “我这是真心给咱们村百姓谋发展,当然就说的顺畅了。”

    陈嘉兴挺着胸脯,骄傲开口。

    “行了吧老四。”三哥锤了他一下。

    “抽成都没了,你还这么高兴,不知道的以为你赚了多少呢。”

    “哎,又是出力不讨好的事儿,真是倒霉。”

    “岩坤爷也是,就他自己知道抽成这事,还非不让我们拿,我们不说他也不说,谁知道?”

    “总不能那个养殖场的不合作了,到处瞎咧咧吧,他一个做生意的能这么蠢?”

    三哥抱怨起来。

    在家听陈嘉兴算收入的时候他是喜笑颜开,现在被一刀切了他是闷闷不乐。

    “行了三哥,都答应了,而且岩坤爷说的也对,多想想没错,别一下走歪路了。

    这个钱虽然拿的正,但是细节别人不清楚,到时候一笔烂账说不清,我们去哪儿伸冤?”

    “不过……”

    陈嘉兴沉思了一下。

    “既然这个钱我们拿不了,但是养殖场那边又答应了,那不如直接让他用这部分钱当福利好了。

    比如说……”

    他心里已经隐隐有了想法的雏形,细节还需要和养殖场那边再商量一下。

    他想着自己索性好人当到底,直接让利给村民。

    “都是钱啊……”

    三哥又哀嚎了两声,丝毫没听进去陈嘉兴的话。

    午饭过后,下午阳光正好的时候,陈嘉兴一家坐在炕上就听到村子中央那个大喇叭里传来清嗓子的声音。

    “新消息,新消息!我……我村,陈富实一家,积极寻找乡村创新局面的突破口,通过饲养长毛兔售卖兔毛盈利,经济效益显著。

    如有想要加入的村民,请到公社大队报名,了解详细情况后可签字表明加入意愿,”

    “重复一遍……”

    听着喇叭里传来的老书记的声音,陈嘉兴脸上止不住的兴奋。

    他有些期待一会儿会有多少人来报名了,这也关系着他能在村里百姓心中有个什么样的地位。

    “都出来一起收拾一下,兔笼也打扫打扫,别让人看着咱们家脏兮兮的。”

    陈母的声音已经从院子传到几人耳中。

    “好嘞!”

    兄弟两人答应道。

    忙活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终于他们听到了院子外一阵阵的脚步声不断传来。

    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同样密集,听不出在说些什么。

    为首的人推门而入,是老书记本人。

    一进门他就对着身后众人指了指门口紧贴院墙的兔笼,笑着开口,“喏,大家来看一看,这就是我刚才说的,富实家老四正在干的,长毛兔饲养。

    具体的你们可以听他说说。”

    老书记看向陈嘉兴,示意该他说了。

    陈嘉兴也不怯场,虽然在场的基本都是他的长辈,但真要说生活的阅历不见得比他多。

    “乡亲们,岩坤书记可能已经和你们提过一些内容了,那我也简单说两句。”

    “现在国家的政策很明确,支持我们乡村自己搞发展,支持我们自负盈亏。

    那有政策的支持,我们能做的自然就多了不少,比如现在大家看到的长毛兔养殖。”

    “如今纺织业发展很快,企业需要这些兔毛作为原材料,市场需求很大,我们养的兔子能产出兔毛,这就是赚钱的途径,是发展农村副业的新手段。

    我呢,已经给大家试过了,方法可行,所以也号召大家能参与进来,尝试一些新的出路。”

    陈嘉兴站在众人面前,朗声道。

    这第一批被老书记领来的村民大概有十几家,此时都围在兔笼前,脸上的表情各异。

    听完陈嘉兴的讲述之后他们也是和身边自己熟悉的人纷纷开口。

    不久之后,有人率先朝着陈嘉兴出声了。

    “嘉兴,你说养这个兔子能赚钱,那成本是多少?”

    “还有,这兔子好养活不?要是不赚钱你给赔不?”

    陈嘉兴看了中年男人一眼,“东财叔,一对兔子的成本是40元,不算兔子还能生的情况,需要差不多四个月回本。

    当然,大家应该也清楚兔子多能生,只要养好了,打理好,真回本肯定不用这么久。”

    “至于说不赚钱我赔不赔这个事情……我确实赔不了,我只能尽量告诉大家怎么养好兔子,怎么剪好兔毛,给大家提供这么一个途径,剩下的还是需要大家自己努力。”

    陈东财脸色微微一变,40块钱的成本,还不保本,怎么听怎么不靠谱。

    “岩坤叔,嘉兴他们干这个事,你真了解啊?还是说他们家其实在赚我们的钱,你也从里面拿钱了?”

    “这听着不靠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