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1982日常生活
繁体版

第17章 我的理想是当老师

    匆匆吃了几口饭,陈嘉兴先是找到小妹,神神秘秘地走到她跟前,问道:

    “小妹,我问你个事情哈……”

    “你说吧四哥。”

    “就是你有没有听过一首诗,叫做《致橡树》,好像是一个叫舒婷的诗人写的,对应该就是这个名字。”

    陈嘉兴仔细回想了下。

    他那不多的文化修养此时也就只能记起这么多内容,他有些担心自己的提示是不是不够用。

    可陈文玉却只是抿着嘴偷笑。

    “咋了哥,你突然问这个干什么?你对诗歌也很感兴趣吗?”

    她印象中自己几个哥哥都不是读书的料,更别说书本之外这些诗词了,那就更是一窍不通。

    估计问他们几个诗人的名字,他们也就能说出一个李白,甚至可能还不知道李白生在哪个朝代。

    “倒不是感兴趣,只是突然看到这么首诗,有些好奇,想着你是不是可能了解,我就来问问。”

    “你和哥好好说说,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应该不是一首单纯夸赞橡树的诗歌吧?”

    听到陈嘉兴这么说,陈文玉更忍不住了,她瞥了一眼自己四哥,

    “这是一首颂扬爱情观念的诗歌,诗歌里面的橡树其实指代的是爱情中的男性,有一种坚强阳刚之美。

    诗歌的前半部分否定了传统的爱情观,就是那种女性应该依附男性生存的观念,后半部分则是借用木棉这个指代女性的意象道出了诗人自己的爱情观,即女性也该自立自强并且男女双方应该平等的观念。”

    “可我们现在不都是自由恋爱了吗?”

    陈嘉兴还是没听明白,反问了一句。

    “不是这样的,这里的平等不单单是选择恋爱对象的权力,同样还有在爱情里面双方对待彼此的态度。”

    “我举个例子好了,像咱家,咱妈就是那种传统的,认为爹说什么都是对的,男人就该当家掌权那种女性,要是爹哪天走她前面了,你信不信妈不用过多久就活不下去了。”

    陈文玉偷偷凑近陈嘉兴耳边说着,生怕被陈母听到。

    陈嘉兴点点头,母亲确实是这样的,即便父亲不能下地干活,家里的话语权还是父亲占大头。

    “所以说,这首诗是在说感情应该平等?”

    “是的,不单单是平等,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并没有丧失爱情本来的那种浪漫,举案齐眉琴瑟和鸣有时候也是一种很好的相处方式。”

    “行了行了,你小孩子不大,天天看什么情啊爱的,以后大了再说!”

    “四哥,是你先问我的!”

    “我也不知道是这个意思啊!我要是知道我怎么可能问你!”

    “你以后少看这些东西,先好好读书,上了大学再谈恋爱!记住了!”

    陈嘉兴摸摸鼻头,算是明白了这首《致橡树》的意思。

    不过他最后还是没有把实话告知自己小妹,只是嘴硬是在路上见到一张纸,上面写着这么一首诗,他出于好奇就来问问。

    可他最后做解释的时候屋外已经传来一个百灵鸟般清脆的声音——

    “嘉兴哥——要不要一起去看电影啊!”

    陈嘉兴不用出门也知道是谁在喊他,陈文玉也知道。

    “去吧哥,人家春玲都主动来找你了。”

    “你不去?”

    陈嘉兴没好气地瞅了自己小妹一眼。

    “我本来就想去看,这你是知道的,和这丫头没关系。”

    “对对对,我也是,我一会儿就到。”

    陈嘉兴走出了家门,陈文玉的一番调侃让他有些心虚,他也不知道这小妮子是不是看出点什么来了。

    门口,陈春玲穿着一件淡蓝色绣花短袖和一条短裤,整个人洋溢着一股青春少女的气息,和陈嘉兴那种与年龄不太相符的老成多了几分不协调的感觉。

    “快走吧嘉兴哥,你怎么这么慢呀!去晚了就没地方了!”

    陈春玲好一个劲催促着,甚至还想上手去拉陈嘉兴,可却被陈嘉兴不着痕迹地避开了。

    村里的露天电影都是在一片空地上搭一个大荧幕,再配一台放映机即可,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操作,观众不需要任何花费,只需要搬个小凳子坐好。

    这种时候,观影位置就是唯一的区别,所以每当听到有放映队来自己村子附近放电影,大家都会早早吃完饭,争取去找个好位置,这也是为什么陈嘉兴回村的时候看到那么多人往村外走。

    一旦去晚了,你长得高还好,坐在后面或者边边角角也能看清,长得矮的可能就要站着看了。

    一场电影动辄一两个小时,一直站着也是蛮累的。

    在陈春玲的催促之下两人也是快步朝着放映点小跑而去,路上,陈嘉兴还顺便问了句。

    “你那首《致橡树》是写爱情的对吧?”

    “这个你都知道呀嘉兴哥,我还以为你看不懂,以后你要亲自问我呢!”

    “胡说,我好歹也是读过几年书的人,怎么可能连这种比喻都看不明白!”

    陈春玲笑意盈盈,没有反驳。

    夜色的黑遮住了她脸上的红晕,陈嘉兴的心虚也让他没有注意到陈春玲的神情变化。

    “我觉得你这个想法很好,两个人在一起就应该是彼此信任,并且都拥有各自人生的,而不应该是一个人为了另一个人放弃所有,那你以后想做什么?”

    陈嘉兴问道。

    “我想去当老师,从事教育行业。”

    “我们乡村的这些老师很多自己水平都不够,给我们上课的时候一些说法也很模糊,像我去河东那边参加考试,人家出的化学题我一道都不会做。”

    陈嘉兴不说话了。

    他想起来前世听说陈春玲长大后也当过一段时间村镇小学的代课老师,这批人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直到他快要离世的时候,才堪堪有了政策,给予了这部分人一定的收入补偿。

    说起来,梦想和现实之间还是有着不小鸿沟的,不管陈春玲因为什么没有坚持下来,但是她都去尝试过了。

    他张了张嘴,想要鼓励陈春玲两句,可陈春玲却先开口了:

    “我爹说了,反正我以后也考不上大学,读完今年就不让我继续读了,回家找个人嫁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