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明:债主为我操碎心
繁体版

0065 全盘计划

    裴元很果断的说道,“我来想办法。”

    韩千户体贴的没有多问,接着说道,“那另一个问题呢?”

    裴元叹了口气。

    另一个问题当然是要尽快销赃了。

    这边作为计划的发动方,有很好的灵活性,北方就必须得提前派人做好布置了。

    不然的话等东西到了北京,就根本没有脱手的机会。

    要是让天子知道底下人把他期待已久的商税拿去进货了,只怕整个千户所都得跟着倒霉。

    裴元想了想自己以前认识的那些买卖人,脑海中立刻浮现了在济宁见过的陈敏忠和陈碌。

    这两人出现在济宁,显然也有大宗物资倒卖方面的业务。

    陈敏忠和裴家素来有交情,老爷子对裴元也有不小的好感。

    陈碌则是个在商言商的人,他虽然和裴元无甚交情可言,但是那称职的态度,让裴元应该是个可靠的交易对象。

    可惜当时还钱的时候给他们两个结清了,济宁城又被攻破了一次,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寻。

    裴元正沉默着,就听韩千户慢慢说道,“是不是在为销路的事情发愁?”

    裴元忙点头道,“的确如此。”

    又道,“我认识两个豪商,都做着大宗交易的买卖,若是由他们把货吃下去,咱们就能方便许多。只不过我也不知道他们现在何处,可能需要锦衣卫的人帮着找寻找寻。”

    韩千户听了却笑,“若是为了此事,倒也不必麻烦,交给我就是了。”

    裴元生怕她又搞出什么坑爹的计划,壮着胆子打听道,“那不知韩千户是怎么打算的。”

    韩千户似乎看出了裴元那点小心思,似笑非笑的瞧了他一眼。

    接着道,“只要这边的货物出发,我就会让人带着税银的样式,去给北京那边去信。让各个道观寺院的砧基道人,为我凑出八万两白银来,然后按照税银样式烧成银锭预备着。”

    “等我们到了北京,就可以直接将货物分给那里的砧基道人,让他们包销发卖。如此一来,我们只要保证路上不露破绽,能顺利的押送着物资抵达京城便可。”

    裴元听了,惊得嘴巴都张大了。

    这特么不就是异地汇兑的概念吗?

    这韩千户怎么这么懂?

    这个时代的异地汇兑,根本还不成熟。

    主要原因是大明宝钞的失信,连累的所有信用货币失去了价值。

    而作为交易等价物的金属货币和丝织品又因为重量的原因,运送很不方便。

    不方便的地方主要有两点。

    一,沿途的官方可能会找机会把这些钱抢了。

    二,沿途的非官方可能会找机会把这些钱抢了。

    所以要实现异地汇兑的话,除非是两个经济体量相差不大的地区,有频繁的商贸互通往来,可以维持住存取的平衡,不然的话,就必须得手动运送钱财补充差额。

    这可就完全是作死了。

    但是这点事儿对于强力的暴力机关锦衣卫来说,又算什么呢?

    只是不知道这想法是韩千户早有思考,还是单纯为了省事。

    韩千户继续慢条斯理的完善着细节,“想要瞒过别人,就要做好万全的准备。苏州那边要生事,也不算坏事,正好可以拖延下时间。”

    说到这里,韩千户对裴元解释了下自己的打算,“我会让人用锡做一些假的银锭,将苏杭织造的银子调包出来。这样的话,就算有些差池,也不至于早早被人识破。”

    裴元心中一动,有了更大胆的想法,“既然如此,那就直接将银子在苏州调包,这样就算那些匠户作乱,我们也可以把此事的风险降到最低。而且没有那些银子,我也能好好的和那些家伙斗上几场。”

    韩千户看着裴元,明显对这提议有些心动了。

    银子她在苏州直接换走,然后北京的那些砧基道人再筹钱把这八万两凑出来。

    一前一后的两端,都已经安排妥当,这样只要裴元这里不穿帮,就算路上付出再多代价,起码这趟任务可以确保完成。

    有裴元的押运队吸引火力,再有跟随北上的商人作为掩护,千户所就可以搭着押送税银的顺风车,在充分武力的保护下趁机将货物运送到北京去。

    韩千户果断道,“可以。你先大张旗鼓的准备人手,然后带人前往提督苏州织造衙门和胡公公交涉。等到风声放出去,苏州城里闹出乱子的时候,我们就趁机把银子替换掉。”

    “之后我就让人带着银子直接去扬州,直接在扬州采买物资,并散布押送税银的消息,鼓动商人们一起北上。”

    从苏州取了银子,自然是从扬州顺着运河前往淮安更顺。

    只不过裴元要象征性的前往南京户部交换凭证。

    说到底,这八万两银子更重要的意义就是此次行动的任务物品。

    这次的钱是苏杭织造衙门出的,下一次就得是正经从南京户部调拨出来的钱粮了。

    先回南京,由南京拐个弯再去扬州,然后顺着大运河北上到淮安重镇,再去济宁州和临清,随后进入北京,完成这次押送税银。

    如果把这趟押送行动,比做是游戏里的任务,那么上面所述的就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路线。

    也就是说,朝廷将抽取商税常态化的希望,寄托在漕运和沿河卫所上,以后从南京出来的款子就走这条路线。

    裴元对韩千户的处置也没有异议。

    或许是新的方案能给千户所带来极大的利益,韩千户难得的慷慨了一会,在裴元离开的给了他几张空白的度牒。

    裴元见了颇为欢喜。

    空白度牒一张能卖到十三两银子,这也是朝廷的官价。

    但是度牒和度牒也不一样,比如说念经的和做法事的,价格就大大不同。

    虽说现在法度废驰,很多念经的僧人也偷偷出来为人做法事赚一笔,但如果能拿到合法手续,不必提心吊胆,很多人都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关键是,这种就业方向为作法事的度牒,就算想买,也不是那么好搞的。

    黑市的价格甚至可以炒到上百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