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清
繁体版

第二百零三章 再上茅麓山

    驻防竹山的八旗兵也被袭击,西安将军富喀禅死生不明,整个后方粮道完全被毁,由不得陕西提督王一正不撤了。

    纵是不同意撤兵的张秉政也不敢再留巫山,借口护送受伤八旗兵名义竟一路退回四川境内的兴安。

    走时除留部分人马于竹山接应,还特意派人提醒提督大人要注意撤退秩序,不能一股脑的往下撤,必须轮流分批以免为明军所乘。

    让张秉政没想到的是,提督大人撤退时竟没组织各部交相掩护,直接率领督标就撤,甚至有的深入茅麓山的清军都没收到中军发来的撤退通知。

    结果就是收到消息的二话不说弃寨而走,没收到消息的发现友邻兵马突然撤走后,还以为明军反扑纷纷弃营而走。

    最后就是四万陕西绿营兵竟在茅麓山与巫山之间狭长的山道,上演了一出让人瞠目结舌的大溃退。

    深入茅麓山腹心的河北镇总兵鲍照得知提督跑了,而且连怎么撤的方案都没有,气的暴跳如雷,大骂王一正误国。

    事已至此,也由不得他河北兵不撤。

    否则真就成了没粮的孤军。

    不过这位鲍总兵还算冷静,知道自己若是全军撤出极有可能被当面明军咬住,弄的不好撤退会演变成溃退。

    为防意外发生,遂让副将佟安国带2000人垫后,以防明军尾随。

    哪曾想佟安国见总兵大人带人跑了,担心自己会被抛弃在这鸟不拉屎的深山老林,不顾总兵严令直接弃了长坪仓皇逃奔。

    距离鲍照中军撤出时间仅相隔不到一个时辰。

    由于信息不通,陕西绿营大撤退时茅麓山主寨的三位老帅并不知情,还是发现情况不对的皖国公世子刘享及时派人报讯这才明白清军要跑。

    由于几天前王五曾派部将赵进忠返回茅麓山通报他前往四川绿营借路一事,并要根据地这边如果发现陕西清军有撤退迹象便立时尾随袭杀以扩大战果。

    虽然对于同清军停战议和这件事上,三位老帅意见不一,但对付陕西清军三位老帅还是意见一致的。

    虎帅同郝帅亲自带领三千余将士出击追杀,不给清军从容撤走时间。

    明军追杀后,本就因为撤退混乱而秩序大溃的陕西绿营立时成了落水狗,被明军追的难以招架。

    李来亨同赫摇旗一口气追了四十多里,斩***俘清兵多达数千人。

    延绥参将杨启隆被杀,固原游击李威被杀,凤翔副将高得全被俘,陕西督标参将李进忠被俘

    原本士气高昂打的明军没有还手之力的几万清军,一夜之间如同换了支人马般。

    有几股因为没收到撤退消息还盘踞在明军寨中的绿营兵,发现他们同大部队失去联络,且明军发起反击钻到他们后方后,知道没法再竖持下去,为免葬身在这深山老林便向明军投降。

    这些主动投降的清军多是原明军。

    其中一股是原西营将领冯双礼的旧部。

    溃退途中,有脑子清醒的清军将领竭力约束部下,试图保持建制撤出。

    可身后明军追击厉害,溃兵跟丧了魂般乱跑,任这些将领如何弹压也没法稳住阵脚。

    眼见清军大溃,明军在两位老帅指挥下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断冲击溃逃清军。

    竟一路从茅麓山追到了距离猫儿关以东只有二十多里的安阳驿。

    此时天色黑了起来。

    夜色加剧了混乱。

    为了活命的清军不管前面堵住自己的是谁,都毫不犹豫挥刀砍杀。

    一群群慌不择路的绿营兵被另一群慌不择路的绿营兵砍杀。

    尸体铺满山道。

    面对此等乱象,陕西提督王一正悔恨不矣,知道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不是明军,而是他这个前敌指挥!

    担心回去之后会被朝廷正法的王一正,竟欲自杀以免亲族被连累。

    左右亲兵见状吓了一跳纷纷上前抱住提督大人。

    “让我死,让我死!”

    王一正大骂不让他自杀的亲兵,可亲兵们护主心切哪敢松手。

    直到提督大人不再挣扎,眼神中也不再有了求死之意,这才将提督大人放了下来。

    人起了想死念头会极端冲动,可一旦死不成就没了死意。

    知道无法挽回的王一正在黑夜中带人往竹山方向摸去。

    为防途中还有明军伏兵,他们甚至连火把都不敢打。

    结果失足坠落悬崖的不知有多少。

    等到天亮好不容易逃到竹山城的王一正才发现,自己身边仅余不到百人。

    好在后面陆续有溃兵抵达。

    为求将功赎过,王一正不敢再弃竹山,便于此停留两日聚拢溃兵。

    倒是真收拢了不少溃兵,前后逃到竹山的有一万三四千人,另有数千人则跑进了北边的老林子。

    明军在追到猫儿关后因体力不支难以继续,旋见好就收押着俘虏、降兵回撤。

    此役,明军毙敌六七千,俘虏更是多达八千余人,战果比之不久前的黄龙山一役还要大。

    因竹山已成废墟无粮可食,陕西提督王一正便带领溃兵撤往几十里外的竹溪一带,在此见到了几天前从竹山逃出的西安将军富喀禅。

    由于损失过大,富喀禅不敢向朝廷如实奏报,遂暗中派人回西安同总督白如梅、巡抚贾汉复等人密议,意图让督抚配合他谎报军情,以减轻责罚。

    只驻防八旗一半牛录损失在竹山,西安满城也多了两千多残疾的八旗兵,这么重大的事情怎么也不可能瞒过朝廷。

    正愁不知如何是好时,富喀禅新近提拔为参领的康恩倍献策将战败责任推给同样兵败的王一正。

    指王一正畏敌如虎,纵兵不进,甚至有同明军私通造反嫌疑。

    结果就是将功赎罪的陕西提督刚把一万多人带出去,就被西安将军派来的八旗兵拿住塞进囚车解往西安。

    陕西总督白如梅、陕西巡抚贾汉复等人出于各种目的,竟默认了此事。

    为防朝廷要将王一正解往京师审问,很快便有快马向京中奔去,说陕西提督王一正兵败畏罪自杀。

    就在此前三天,一支打着红旗的队伍抵达茅麓山的凤凰山寨。

    尚未来得及去主寨面见三位老帅,王五就被监军潘太监派来的人“请”到了燕子寨。

    原因是王五剃发降清有叛国嫌疑。

    王五完全可以不理会光杆一个的潘太监,但他却制止了要闹事的部下,收拾了两件随身衣服便同来人一起去了燕子寨。

    因为,这是监军的职责和权力。

    而他的确是在没有请示的情况下擅自剃发,并擅自与清军议和。

    如此,自当接受监军盘问。

    对于个人安危,他并不担心,因为燕子寨的守将是皖国公世子刘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