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三国:董太师实乃赤胆忠心!
繁体版

第六十九章:鬼才郭奉孝

    兖州

    “主公,刚才陈留的斥候已经发来信报,说是那董羽已经亲自带兵与匈奴大战,并且还大败了匈奴军,匈奴远遁并州去了。”

    “司隶的河东,河内,还有平阳三郡都已经被董羽给收去,现如今,司隶基本上所有地盘都在董羽手中去了。”

    兖州的曹府内,荀彧一脸严肃地对着曹操一一汇报道。

    曹操本来还在吃着午饭,并且因为自家父亲要从徐州过来,也是准备做点什么准备,现在却是得到了这个不怎么好的消息。

    “厉害啊,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那凶如猛兽一样的匈奴就被那董羽给尽数打败!”

    “居然这么轻松地拿下了整个司隶,这个董羽,着实厉害!”

    曹操手中拿着饭碗,咽下了一口汤,眼神也是变得凝重了起来。

    “主公?那么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一并到来的程昱也是有点烦躁了,现在司隶一定,那么兖州就已经与董羽地盘直接接触了。

    董羽要是想往东走的话,除了踏过兖州,已经没有第二个办法了。

    所以,他们兖州现在已经成为董羽的障碍了。

    “让我好好想一想。”

    曹操放下饭碗,一只手摸着额头,显得有点苦恼。

    “主公,我们现在可以先初步交好董羽,并且千万不能做出任何有违大汉规矩的事情。”

    “董羽打的是尊汉的名号,我们也是大汉之臣,您乃是大汉的兖州刺史和青州刺史,那么,董羽在没有名义的情况下,是万万不能动我们的!”

    荀攸倒是看的开,轻描淡写地说道。

    程昱也是立马赞同了荀彧的说法。

    唯有荀彧显得有点不对劲。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若是那董羽真的想要打我们兖州,只需要随意发布一道讨贼檄文,主公就瞬间成为了贼寇!”

    荀彧的话也是让曹操有点烦恼了。

    现在曹操是多么希望天子是由自己掌控的。

    掌握天子,那就等于有了主动权。

    “呵呵,主公,趁着现在董羽大败了匈奴,我们立马上书表示我们的祝贺,并且,备好重礼,上供给朝廷,然后派出一使者上长安城表示我们的忠心,我们只需要做好这一切,那么也可暂拖一些时候。”

    荀攸的安排倒也是非常明白。

    反正他们曹营是心向大汉,你董羽要是打我们的话,就说明你董羽部分忠奸,甚至还能反咬董羽一口,说董羽是挟持天子乱下缴诏!

    “公达此话有理啊,主公,我们这样一来,怕是能为我们争取不少时间啊。”

    程昱也是立马附和。

    荀彧也是微微点头,这样确实可以拖延不少时间。

    “嗯,行,这样吧,就给那董羽上供粮食十万石,还有钱三十万,并且,对着天下,发布我们的上供书,我曹操,对于大汉那是忠心耿耿!嘿嘿嘿!”

    曹操笑着狠狠扒了两口饭。

    “主公英明。”

    三个谋士都是拱手一礼。

    “对了,帮我去看看戏志才,他的病,我也愁啊。”

    “诺。”

    ……

    平原县

    一个双耳宽大招风,双臂修长的中年男子迎着寒风呼啸而唉声叹气。

    “大哥,你又在忧心天下了吧。”

    胡须长有二尺,面若重枣的关云长走了上来,也是略显关心的问道。

    “我刚才得到了消息,那董羽派兵北击匈奴,只用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董羽就将在司隶为非作歹的匈奴给打败了,而那些匈奴人也是跑到了并州,属实厉害!”

    刘备淡淡地说道,听不出语气里的韵味。

    “那大哥为何忧心?这董羽也不是为我中原大地做了好事儿吗?”

    关云长不解问道。

    “呵呵,大哥担忧的不是这个,大哥担忧的是那董羽,他真的是忠心为汉的臣子吗?”

    “大哥的意思……大哥怕那董羽是第二个董卓?”

    关羽明白了刘备的意思。

    刘备沉重地一点头,如果董羽真的是第二个董卓的话,那么大汉真的是刚出狼群,现在是又入虎口了。

    并且,这只猛虎是真的比董卓怕是还要更加恐怖!

    “唉,何时才有我刘备的出头之日啊?不能报效陛下,真非英雄也!”

    刘备继续唉声叹气道。

    张飞也是在此刻来到了刘备的另一边,和关羽两人一起拍了拍刘备的肩膀。

    “大哥,我们为何不能直接去长安城与陛下会一面,那不就能知道陛下现在的处境了吗?”

    张飞瓮声瓮气地说道。

    刘备眼前一亮,这好像确实也能行得通啊。

    “三弟此话有理,我也觉得确实应该去那长安探一探了。”

    ……

    冀州

    一个长相阴柔,身着衣袍却略显放荡不羁的男子悠悠走出来袁绍的大营。

    “奉孝,你今儿个又要去哪儿?”

    一个稍显稳重的男子喊道。

    被称做奉孝的男子回过头对着粗犷男子一笑道:

    “天下之大,何处没有我郭奉孝所去之处?回颍川去。”

    “何不留在冀州,我主袁绍乃是四世三公,你留下的话,肯定是大有作为的。”

    稳重男子略显急促道。

    “仲治兄,你我从小相识,你也知道郭嘉是什么样的性格,我觉得,袁绍并非我心里的明主。”

    郭嘉倚靠在栏杆上,对着身前的辛评说道。

    辛评也是一愣,在自己这个同乡眼里,难不成四世三公的袁绍都还不算明主?!

    放眼天下,袁绍的势力那绝对的前三,能跟袁绍抗衡的也就西边的董羽和南边的袁术了。

    其余的,他辛评都没有放在心上,即使是袁绍也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郭嘉闻言,眼底里很是隐晦地闪过一丝不屑。

    四世三公,这个名号,不能说明这个人怎么样。

    郭嘉面见过袁绍。

    郭嘉心里,袁绍就是一个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之人。

    好似是一方霸主,但其实就是一庸人耳!

    郭嘉不屑辅之!

    “呵呵,仲治兄,我们的看法不同,我还是回颍川去吧。”

    “希望日后仲治兄不要为今日之事而后悔。”

    郭嘉背着辛评摇了摇手,消失在了辛评视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