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你是不是玩不起!
繁体版

第53章 意料之外的困难

    “呼,终于成功了。”

    林轩长出了一口气,他在数据面板上鼓捣了起来。

    一会儿后,他的面板上就多了一个新技能,然后他毫不犹豫地将新获得的,左脚踩右脚上天(B)加在了上面。

    技能:奇迹之九十二·核聚变发动机制造术(S-)LV1经验:8/100

    PS:这是一个完全违反常理的发动机的制造术。

    PS:你可曾听说过,左脚踩右脚上天?

    PS:一般人不建议碰,除非你是某个大聪明。

    这个技能属于核聚变电站建造术的衍生技能,区别就是核聚变电站要建小一点,并在外面多造六个电磁线圈炮。

    由于发动机的技术,大多都源自于核聚变电站建造术,所以这个术的施展难度其实并没有提升多少。

    当然啦,这个形容词只适合放在林轩的身上,一般人还是不适用。

    经过再次的加点后,技能的评价并没有发生变化,还是S-,但发动机却得到了优化,消除了一些林轩不知道的隐患。

    事实证明,林轩这一个奇迹点花得很值。

    要是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他需要花十几年的时间,大批量生产核聚变发动机,大规模应用后,才能发现这些隐患,然后才能一一将它们消除。

    一个奇迹点就抵消了十几年的时间积累,避免了一些血的代价,真的十分值得。

    获得新技能后,林轩迫不及待地用仅剩的施法材料,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大小的核聚变发动机。

    标准状态下的核聚变发动机,为一个直径两米,长18米的圆柱体,它的外壳其实是一个真空保温罐,用以隔绝里面的热量。

    发动机总重25吨,三个轴方向的最大推力为100吨,推重比为4。

    功率为120MW,一个小时消耗0.5克氘,0.8克氚。

    其实用氢来代替也是可以的,但林轩怕吓着人了,所以就用氚和氘,反正他用这个,上面也会给他报销,他也没啥损失。

    林轩看着发动机的数据,有些凡尔赛地道:“其他都还好,就是推重比有些不太好看呢,只有4,太小了。要知道,五代发动机的推重比都是在10以上的。”

    要是别的航空专家听到了林轩的话,恐怕得tui他一脸口水。

    人家的五代机算推重比,只会算发动机的重量,不会把燃料一块算上。

    你这何止把燃料一块算啊,就连进气管道都算进去了都。

    毕竟,你一台发动机的功用,就等同别的发动机+进气管道+燃料,这能一样?

    你这发动机装飞机上,不但不需要装油箱,进气管道,尾翼,甚至就连起落架,都能再省几斤。

    所以说,林轩完全就是在凡尔赛。

    这发动机,根本就不是五代发动机能碰瓷的!

    “发动机已经有了,那么剩下的,就是造火箭了。”

    林轩并不打算一开始就建一艘宇宙飞船,还是那句话,太吓人了。

    吓到隔壁小朋友就不好了,所以,他准备老老实实地建一个火箭。

    吨位不用太大,3000吨刚刚好,发动机就用40台发动机并联。

    每座发动机推力100吨,40台就是4000吨,推力已经够用了。

    这样一来,发动机占重1000吨,还有2000吨的空间可以操作。

    “太空中的危险,无非是那几个,宇宙垃圾撞击,太空辐射和温度。”

    “宇宙垃圾和太空辐射容易解决,只要死命堆料,将甲叠得够厚就可以了,温度反倒麻烦些。”

    人如果在太空中,很可能会面临两个截然相反的死法,一个是热死,一个是冷死。

    穿着宇航服,散热系统失效后,就会热死,因为周围都是真空,虽然温度低,但没有介质,热量根本就来不及散发出去,所以会热死。

    要是没穿宇航服的话,那情况又不一样,身体暴露在真空中,水分会沸腾蒸发,带走大量的热量,这样人就会被冻死。

    从人在太空中可能会被热死,就知道在太空中散热有多么麻烦了,一般的航天器,也只能通过散热片,用热辐射的方式来散热,效率十分之低下。

    除了阳光的直射外,很多仪器也是发热大户,这就更增加了散热的难度。

    这就好比一个保温瓶,管你外面是冰天雪地,还是是零下十几度,里面的开水过半天依然还是热的。

    林轩摸着下巴,思索道:“以我的能力,肯定设计不出一套高效的热循环系统,来维持火箭内温度的平衡。”

    “不过,我也不需要那么复杂的热循环系统。”

    热了,那就散热好了。

    用什么散热?

    自然是用水了。

    水通过散热片的毛细孔沸腾蒸发,就能带走大量的热量。

    唯一的问题,就是可能会消耗大量的水,这对于寸土寸金的航天器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但对于林轩那以千吨计算的载荷来说,这洒洒水啦。

    至于怎么给温度低的阴影面保温,其实也很好解决,直接用电热毯就可以了,反正这火箭什么都不多,就是电多。

    到时直接往插座一插,电热毯一加热,温度就又升回来了,简单好用。

    确定好思路后,林轩就联系了新的联系人,专门负责和祝融这个马甲沟通的南竹,让他准备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结果林轩才把要求发过去,那边就回了三个冒冷汗的表情。

    南竹:祝融大佬,你这电热毯是要在太空中用的?

    祝融:是鸭,有什么问题吗?

    南竹:当然有问题了,祝融大佬你难道不知道吗?普通的电器,在太空中用可能会出现问题的。

    祝融:???

    南竹:原因是芯片。一般的芯片分消费级,工业级,军工级,宇航级,在太空中,只有宇航级芯片才能正常运行,其他的都容易出错。

    南竹:也就是说,民用的电热毯在太空上面,温控系统可能会出问题,可能不会加热,也可能会一直加热到燃烧。

    祝融:那就用宇航级芯片做好了。

    南竹:问题是,这东西不但贵,而且存货也不多,别的都排着队等着用,不可能给你这么多。

    祝融:。。。

    林轩上网查了一下宇航级芯片,然后当场懵逼了。

    他还真的不知道,芯片之间居然还有这么大的区别的。

    之前就有火箭因为芯片质量不过关,被辐照后计算错误,然后剧烈变轨炸了的。

    那么问题来了,他的核聚变发动机,能在太空中使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