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0执鹰猎山赶海
繁体版

第112章 离别总在黄昏后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悄悄溜过窗帘的缝隙,斑驳陆离地洒在房间的地面上,带来了一天最初的温柔。

    楚悠然背对着晨曦,周身被淡淡的光晕包围,朝阳为她披上了一袭金色的纱衣,使她看起来既温暖又不可触及,眼里满是对未来的希冀与对他无条件的信任。

    沈东黎的身形因这番话而轻微颤动,他慢慢转过头,晨光中,他的脸庞渐渐清晰,眼底闪烁着被触动的微光。

    那是一种混合了惊讶、感激与决心的复杂神色,在这一刻,他愈发坚定了前行的意义。

    他站起身,一步步走向楚悠然,轻抚了一下她的发梢,动作中充满了无限的温柔。

    ……

    吃过早饭,楚悠然率先出了大院前往生产队,参与稻谷晾晒的工作。

    沈东黎则是在枫树下的木桌上,设计起来了花窖的草图,用以君子兰的培育使用。

    由于延边地区的冬季寒冷且持续时间长,花窖的保暖成为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

    为了确保花窖能在严寒条件下保持适宜的温度,花窖就必须在设计上多花一些心思。

    他结合了前世的经验,在纸条上记录下了几个要点。

    第一、利用当地土壤建造厚重的土墙,土墙能有效阻挡冷风侵袭,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够抵御东北冬季的严寒。同时,土墙内部可以加入稻草或其他保温材料增强保温效果。

    第二、在可以沿花窖的一侧或四周铺设火炕,利用燃煤、木材等作为燃料,通过燃烧产生的热量来提高室内温度,供暖还能为植物根部提供温暖。

    第三、由于当下缺乏现代化的保温材料,可以使用稻草、麦秸、泥土等天然材料覆盖屋顶和墙体外侧,增加保温层。内部可能会挂上厚重的棉被或草垫作为临时的保温隔断。

    第四、考虑到保暖的同时也要保证光照,花窖尽量面向南面,利用阳光直射增加室内温度。冬季时可以使用透明塑料膜或玻璃覆盖窗户,既保温又透光。

    第五、保暖的同时,也需要保证花窖内适度的通风,需要预留可调控的通风口,如安装可开启的小窗或通风管道,并在非极端寒冷时期适时开窗换气。

    第六、由于缺少现代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就要利用水桶或水槽蓄水,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特性来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同时水体也能吸收部分太阳能,辅助加热。

    沈东黎结合着自己的记忆,再三考量了方案的可行性,这才走到大院的空地上,挑选起了合适的场地。

    综合考虑了朝向、光照、通风等因素,在前院的东南角框选出了一块空地,用以修建花窖。

    花了近半天的时间,沈东黎就将花窖的图纸和大致框架给勾勒了出来。这一次由于时间较为紧迫,他也不打算自己埋头苦干了,而是回了一趟沈家大院,将沈建国和刘桂芳一起喊来帮忙。

    院落的东南角,这里既能最大限度地捕捉到冬日稀缺的阳光,又能借助周围房屋的遮挡,抵御凛冽的北风。

    土墙的建设在当天下午随即开始,用就地取材的黄土混合着稻草,一层层夯实,筑起了一堵堵厚实而温暖的壁垒。

    随着土墙的逐渐成型,沈东黎则开始着手内部的供暖设施。

    他请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匠人,共同设计了一套火炕系统。

    火炕沿着花窖一侧蜿蜒延伸,巧妙地利用了火炉产生的余热,不仅为花窖提供了均匀而持久的温暖,还为冬季里偶尔的品茶赏花提供了温馨一角。

    火炉选用的是当地常见的铸铁炉,它不仅耐用,而且能高效燃烧林间捡拾的枯枝,为花窖带来持续的温暖。

    花窖的顶部,巧妙地覆盖了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这是当下最为经济且实用的采光材料。

    它让冬日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而下,温暖着花窖内的每一寸土地。而在薄膜之上,又铺设了一层厚厚的干草垫,既加强了保温性能,又能在夏日来临之际轻松移除,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考虑到通风的重要性,沈东黎在花窖的东西两侧各开了一扇小窗,装上了可调节的木制窗扇。

    冬天,它们大多紧闭,只在晴好的午后微微开启,引入新鲜空气;到了春夏之交,则可以完全打开,让微风吹拂过花叶,带走多余的湿气。

    在楚悠然的建议下,沈东黎还在花窖的一角,砌起了一个小型的水池,池中准备养上几尾金鱼,不仅为花窖增添了几分生气,那水体在阳光下的微光,也可以帮助调节着室内的微气候。水池旁设有一个手动泵,用于灌溉或调节室内湿度。

    整个花窖的修建,总花费不到一百元,不过即便在沈建国、刘桂芳和楚悠然的帮助下,也花了整整三天才修建起来。

    花窖落成之后,沈东黎还没来得及给内部的水池,添上鱼苗,就迎来了分别时刻。

    桃源居的大院内,落叶纷飞,金黄色的枫树叶铺满了通往院门的小径,每一步都踏出了离别的回响。

    夕阳斜挂在天边,将一抹温柔的橙红洒满整个院落。

    沈东黎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衬衫,袖口随意卷起,搭配一条深蓝色的裤子,显得既朴素又帅气。

    眼下正值十一月初,距离一九八一年的春节,公历二月五日,中间隔着四個多月。

    想起两人的下次见面,最快也要等到四个多月之后,沈东黎的眼神里藏着不易察觉的忧伤,却努力保持着微笑,想要给予楚悠然最后的温暖。

    楚悠然则身着一件淡蓝色的碎花连衣裙,长发轻轻挽起,几缕碎发随风轻舞,映衬着她略显苍白却依然动人的脸庞。她手里紧握着一个小小的行李箱。

    “记得多写信给我。”沈东黎的声音低沉而温柔,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

    他缓缓走近楚悠然,轻轻地将一束手工扎制的野菊花递给她,那是他们曾经一起漫步田野时,她最喜欢的花。

    楚悠然接过花束,眼眶微红,嘴角努力上扬,试图让这场别离看起来不那么沉重。

    “我会的,你也别忘了我们的约定,要照顾好自己。”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却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许。

    两人静静地站立在那条落叶铺就的小径上,周围的景致似乎都静止了,只剩下他们彼此的心跳声。

    一阵秋风吹过,带走了几片落叶。

    最终,楚悠然轻叹了一口气,鼓起勇气,向前迈出一步,转身向大门走去。

    沈东黎强忍着哀伤没有阻止,只是默默地跟在后面,直到她即将跨出院门的那一刻,他才轻轻地唤了一声:“悠然,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