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禁酒令开始,幻想世界大穿越
繁体版

第六十章喜峰口之战

    明军出击击败一万多清军,斩杀阿济格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华北,吴三桂看着江煜隐又多收藏了一个军旗,信心大增。

    他亲自开门出十里来迎接大军回来,特别是和张国柱交流后,老吴的信心膨胀着厉害。

    “大良造,给你十万军队是不是能直接正面击败多尔衮?”

    江煜隐想了下,然后道:

    “我有十万明军还是不行,除非完成我理想中的军队改革。不过,老吴你放心,有山海关这天下第一雄关在,鞑子定是不敢来碰这里的。”

    很快,就过了三天,多尔衮带着八旗主力,还有效忠满清的蒙古诸部,三顺王等仆从军贴着山海关绕过长城。

    他们像是示威般,浩浩荡荡几万骑兵与几万步兵在红衣大炮的射程外,在山海关北面一转向西。

    吴三桂看了看如蝗虫般的清军,倒吸一口气。

    “要不是有大良造和这坚城在这,我都想逃跑了。”

    江煜隐则不在意,开口道:

    “看来农民军要和鞑子在长城脚下打一场来决定华北的归属了。老吴,我们去见证下这场超过二十万人参与的大决战吧。”

    他们精选出几千骑兵,就在长城上跟着鞑子一路向北。

    喜峰口,这里也是长城上的重要关口,它古称卢龙塞,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往北就是著名的朵颜三部。

    镇守在这的是王进才,他因为没能参与在京师拷打的后续,满腹牢骚。

    喜峰口的城防有三道城墙,每道长数百丈,从天上看去,构成一个日字形。

    这里主力还是投降大顺的明军,李自成得知鞑子要南下后,把京畿投降的明军一股脑都赶到了北面长城的三个关口处。当然,守城主将的还是大顺自己人。

    王进才带着本部三四千兵马与两万明军,堆积在喜峰口,若正常发挥的话,完全能等到李自成带领顺军主力救援他们。

    “鞑子来了!”

    哨兵发现了清军,连忙点起了烽火。

    被油浸泡过的柴火与晒干的狼粪在烽火台点燃了起来,很快相隔几里远的其他烽火台看到后纷纷点燃起烽火狼烟,提醒着大家。

    王进才站在喜峰口上,向下看去。

    十多万鞑子,光着前额,留着老鼠尾巴,浩浩荡荡向喜峰口进发。

    随着满清在全东北和东蒙古不断征召,这里已经云集了足足十万能骑在马背上的战士,加上几万步兵。

    这支军队像无穷无尽般,从东北方袭来。

    他们的战马踏在地上,仿佛燕山都在震动,包裹在棉甲之下,露出凶光的是让北方不少人为之惊恐的八旗铁骑。

    这支队伍如同夏季的山洪,也像秋天过境的蝗虫。

    王进才深吸一口气,立刻做出了应对。

    “装填大炮,备好武器!”

    他跑去了第一面城墙,试图看清对面敌人都有谁。

    投降的明军帮他指出具体的敌人。

    在中军几顶黄曲柄盖特别显眼,那是亲王们才能坐的马车,在他们身边竖着象征身份和指挥权的旌纛在迎风飘扬。

    “鞑子这次来了正白旗的多尔衮,镶白旗的多铎,正红旗的代善,镶红旗的洛洛欢,镶黄旗的索尼。大人,鞑子八旗中五旗云集在这里了。”

    这怎么打?

    王进才听完这些,像是被冷水浇了头般。

    很快回应他们的是鞑子的红衣大炮,孔有德这个大汉奸组织起炮兵,在七八头牛拉着大炮送上阵地后,对着喜峰口长城进行了炮击。

    双方的炮战进行了几个时辰,相互有损伤,本来农民军居高临下有射程优势,但投降给大顺的明军没什么战斗欲望,加上明军对火药主要操作人员是太监,这些人听说了李自成在京师滥杀一大批太监后,多半都跑去山海关了。

    孔有德这个人虽然人品屑,但技术没得说,经过葡萄牙教官的训练,他手下的炮兵初步掌握了三角函数与油脂降温炮管的技术。

    终于喜峰口长城垮塌了一道城墙,汉军旗的炮灰们被驱赶着与守军在缺口进行了血战。

    半天不到,王进才就丢失了第一道城墙,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这时,满清是来替崇祯帝报仇或者清兵剿灭李自成说法自然是不通的,不过范文程给大清想到了另外的说辞。

    “喜峰口的守军们,现在大明天命已失,正朔在东北。我们南下是要建立第二个大金的,不是来屠杀你们的,只要投降,王爵,公爵,我们不吝啬封赏!”

    “负隅顽抗者,城破后格杀无论,你们在第三道城墙被攻破前,都有机会投降。”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杠铃是傍晚第二道城墙也被清军攻破。

    王进才想了下,最后还是举起了白旗。

    丢失喜峰口,他回去肯定被牛金星甩锅,与其死在李自成刀下,还不如投了满清。

    就这样,八旗入关在迟了近半个月后,再次在这个世界上上演了。

    异族的铁骑再次踏上了这片土地,战争,死亡,奴役的阴霾再次笼罩在中华大地上。

    江煜隐则站在燕山上,冷眼看着这一切。

    他和吴三桂甚至吃起了自热小火锅,那辛辣让这北方汉子像个烧红的煤球。

    “大良造,你说李自成对上多尔衮,多大胜算?”

    吴三桂夹起一片腐竹,开口问道。

    江煜隐将一片毛肚塞入口中,开口道:

    “李自成要是不拷打京师那些官绅,他手下有山西京畿投降了近三十万明军,加上他带来和抽掉来的七八万老营,拿人命也能堆死多尔衮,可惜,他在京师拷打官员,失去北方地主支持,又纵容农民军抢民女,失去了市民的支持。三十万明军估计逃跑了大半,这场战争主力大概是六七万鞑子对七八万老营,其他的仆从军根本不够看的。”

    说到这,吴三桂也能判断出形势了,农民军人数可能有二十万,但大多数是只能打顺风仗的投降明军,多尔衮那边,蒙古诸部也只是跟着摇旗呐喊,根本不可能为了鞑子和农民军血拼的。

    但老营以步兵为主,没有荡寇军这样超越时代的火力,他们很难击败八旗。

    “那李自成输定了?”

    江煜隐笑道:

    “我们给鞑子补一刀就是了,让李自成从惨败大败,变成惜败吧,这样他们才能在北方慢慢撕,我们才有东进与南下的机会。”

    吴三桂拱手道:

    “大良造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