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首辅
繁体版

第23章 研读经书

    放假完,陆成在进入学堂,突然有点不适应。李明和杨成业更是不在状态。陆成刚进入乙班,夫子让陆成从论语开始,朗读一章,夫子开始引经据典说明其意义,陆成也认真的听夫子的讲解。

    《四书五经》是科举考试必备书籍,其中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则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被称为“德育之本”。

    《大学》是“礼记”之一,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之一,也是儒家经典中的第一部。它强调了教育和道德修养,提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荀子所整理的孔子思想的集成,主张“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不过不及”,要求人们在处理事物时不偏不倚,处事不过不及。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它重视人际关系和家庭教育,主张“仁爱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道德准则。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孟子所著的书。它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提倡“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强调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观点。

    《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它由300多首诗歌组成,主要描述了古代社会生活和道德规范,诗经中的诗歌是古代社会的真实反映,它们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民的生活状况,也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尚书》是古代最早的编年史,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它是记录商、周两代历史、政治、军事、礼仪等方面的一部分,内容包括了官方历史、官方文件、训词等。

    《尚书》内容主要分为九个部分,包括尧舜禹时期的传记、三代的历史、周朝的历史、各地方官的任命与管理、命令、诏书、奏疏、论语等。科举考试的文书格式的重要依据。

    《礼记》是一部系统化的礼仪文献,主要介绍了古代礼仪的各个方面。《礼记》分为三部分,包括经义、礼仪、乐谱。其中,经义部分是《礼记》的重点内容,它讲述了礼仪制度的起源、演变和实施。

    《春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史,是儒家经典之一。它主要记录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鲁国历史和事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史,也是文化、哲学、政治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春秋》的特点是简练、精准,语言极为简洁明了。

    《周易》是古代哲学的重要典籍之一,也是卜筮学的源头。

    《周易》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分别是《易经》和《易传》。《易经》是一个卜卦系统,它通过六十四卦象来说明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被称为“天人合一”的经典。

    《易传》则是对《易经》的注解和解释,解释了《易经》中卦象的含义和运用方法。后世主要分成两个学派,一方是易理学派,主要偏重哲学思想,一方是卦象学派,主要卜筮方面,后世很多靠这个变成神棍,招摇撞骗。

    《论语》有15919字,《大学》1753字,《中庸》3568字,《孟子》150000字,“四书”总字数为十七万多字。

    《周易》:24207字,《尚书》:25800字,《毛诗》:39224字,《周礼》:45806字,《仪礼》:56115字,礼记》:99020字,《左传》:196845字,《公羊》:44075字,《縠梁》:41512字,《孝经》:1903字,《尔雅》:13113字

    这些仅仅是还不够,还有各种注疏,名家解析等等,对于内容要倒背如流。合起来要背诵的字数达70w之多。就算每个月背诵1w来字,也要5年时间,陆成想想都头大。

    难怪古代考试,说30岁中举都是年轻的,好多头发都白了的老人家还奋斗在县试。能够杀到殿试的人不愧是坚忍不拔,聪明绝顶之辈。

    大概受到了陆成进入乙班的刺激,李明和杨成业也开始认真读书,三个月两人先后进入乙班。杨成业聪明,其实只要他认真读书,进入乙班是早晚的事情,只是他读读书不上心。

    让陆成感慨的是李明,这货完全就不是读书样子,但刻苦一下,还是长进不少。这个事情把里长高兴了好一阵,弄的给祖宗上香报告子孙长进。

    三人又同时在一个班,最高兴的是李明了。不过最近县城出现了各种蚊香,但价格都比陆成家的高,都是走高端路线,有的弄出包装精致,有的弄出专门的香炉点蚊香,各种陶瓷制品出现,让县城做陶瓷制品的狠狠赚了一笔。

    陆成对这些没怎么在意,倒是杨越来过几次,说到这个事情。现在牙刷改进后又开始在县城流行,这个刷牙确实太方便了,而且有精明的商人把牙刷卖到京城,高的都卖到300文一支。

    天气转凉了,蚊香需求减少,而且由于各个商家推出自己的蚊香,现在每天大概只有1000根左右。陆义民停了对外加工,有村民对陆义民抱怨,有的甚至开口说难听的话。苏氏可不是软柿子,发挥自己彪悍的性格,直接怒回去。

    回到家里还是愤愤不平,直骂这帮人忘恩负义,不知好歹。最后里长看有些乡民实在不像话,狠狠训了一顿,让不知好歹的人住口。

    不过随着牙刷销量的上升,陆义民开始让人加工牙刷,这次苏氏不想要那些口出恶言的人,另可交给外村的人来弄。

    里长跑来做工作,说乡民没有见识,让苏氏不要和他们计较,肥水不流外人田,大家在一个村里生活,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村里人有这个能力让村民赚钱,不请本村人,请外村人,这别人还说他这个里长领导无方。

    陆成一看,这里长妥妥的一个好政委,当个里长倒是屈才了。最后里长让人赔礼道歉,苏氏才同意让他们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