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间之名
繁体版

三零二三年十月二十七日

    下一世的我:

    你好!以前的开头都是今天怎么样怎么样,不过最近突然发现这样写不太好,所以我从昨天开始就没有这样开始了,而是直接写一个现在心头上最直接的感悟,然后再引起下文。

    那样的话,确实很像是一种流水账,也像是写日记一样,虽然我这样的文体确实跟日记差不多,每天都有自己的一些感悟和经历在里面,不过我也想改变一些。

    在B站看到有的人,写文章然后把它做成视频倒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但是一想起来还得去配音自己读,又得去找一些视频的素材,就感觉很麻烦。

    而且我的声音也并不是很好听的类型,在我在家听起来是这样,我对自己没太有信心。我确实是一个容易退缩的人,做一件事之前想的不是该怎么样完成,而是想一大堆的麻烦事,把自己就堵死在门口了。

    一步没有迈出去,就害怕的不行了,所以我做事的效率也不是很高。就算是要立马去做事,也是先在脑海里想象预演一下。

    刚开始可能想象的还好,能顺利完成,并且达到了目的。但是渐渐的头脑就开始不受控制,容易想一些不好的事情,把自己吓的不敢迈出脚步了。

    就像是小学里学的小马过河的文章一样,问老牛过河很容易,问松鼠过河基本是九死一生,十分的危险,所以也就更不敢迈出脚步了。就连把自己写的东西读出来也是这样,也会有挣扎,也会有不安。

    但如果自己大胆的迈出脚步的时候,倒是没这么多害怕了,真正的开始做事的时候,就不是完不成怎么样,而是该怎么完成了。

    事是做成的而不是想成的,所以还是要多去动手实践才行,而不是只有空想,自己害怕吓唬自己。

    明天就开始学着录制吧。就从最简单的,把文字读出来就好,其他的也不做要求,一边录着一边读。

    但是这样一想,就明白为什么要弄视频素材而不是直接播放原视频了。就像新闻联播里面的主持人一样,一般都是脱稿演讲的,而不是一边低头一边读,那样看起来不专业,也不礼貌。

    也看过好多的读书分享的视频,或者是怼脸拍的视频,他们大多数也是脱稿的,说出的是此时此刻的想法,而不是一边看着文字一边读的。

    当然长的视频是需要文稿的,也就是说的脚本,按脚本来的。短视频虽然说不太需要这些东西,但是也得要有一定的节奏转折,才能吸引人。

    自媒体时代冲击着传统媒体这个行业,让人人都有门槛可以参与学习媒体这个行业。而在以前这些都是国家掌控并且掌握话语权的,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能越来越多的接触到这些了。

    就像是曾经的盐,在古代的时候都是国家控制,虽然说现在也差不多,但是现在人们不缺少盐了,也没有那么贵了。如果以盐来类比自媒体,甚至是政治的话,我觉得再发展发展,一定会到达一个人人都能参与政治的时代,也就是一定会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

    头脑里的响起的声音,跟自己真正发出的声音是有差别的。总觉得头脑里的声音怎么来都好听,但是当自己真正的读出这文字的时候,却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就像唱歌一样,想象中自己能唱的很好,但是当自己听录音的时候,会觉得怎么这么难听,这是我唱的吗?

    唱歌需要练习,多练习你才能把握节奏,让自己的声音好听。播音主持也需要练习,多练习你的声音才能洪亮饱满好听。对于后面的这一个事情,我还不如前一个事情。

    并且我的普通话并不是很标准,考了好几次的普通话也没有达到二甲的水平。

    为什么考普通话,是因为之前我是打算考教师资格证来着,而我的这个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只能报考语文老师,语文老师要求要普通话到二甲,其他的只用二乙就行了。

    用软件练习的时候,倒是很容易达到二甲,但是一考试就是二乙一考试就是二乙。当然这样怪不了别人,我也没怎么好好练,相当于是裸考,能有这个成绩,其实我也应该十分感谢才对。

    不过不管怎么说,还是得行动起来才行,不要害怕,而且也要坚持。终有一天会达到我自己满意的水平的。明天就开始录音吧。

    当然如果每天都是这样论理的文字未免有点无趣。真正让人欣赏并且有感触的文字,还是人物的描写。

    精细的人物描写,再有环境的衬托,如果再加上当时录着的一些视频,肯定让人感触很深,也能让人联系的很深。

    为什么名著让人百读不厌,并且经典流传,就是因为抓住了人物的刻画和描写。使一个个不存在的人物都鲜活生动了起来,就像是身边的人物一样。

    再加上一些当时的情感在其中流淌,那真是绝了。不过大多数能让人共鸣的都是悲剧多一点,而且也能感同身受。

    小红书上看到有人在下面留言,说是也欠了好多钱,也有跟我一样是10万的,也有更多的,不过还都是在鼓励楼主要坚强,而不是直接放弃。

    人都是这样,看到比自己还惨的人,心里就会好受很多,而当看到比自己好的人,大多都会嫉妒,并且想把他拉下马。

    李克强总理在今天去世了,有一个国家领导人离开了,看到朋友圈很多发这条消息的,突然也就感觉到周恩来总理去世的时候到底是怎么一个场面了。

    他们那时候毕竟跟人民更近,而且也是一同创建的新中国,所以感情更深,也才有十里长安送总理的一幕,毕竟你真的对人民好,人民肯定也真对你好。

    2023年10月27日19:31青岛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