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世家之寻仙问道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锦衣还乡

    低贱的庶出身份变成了高贵的谢家嫡出子弟,堪称逆天改命啊,这么令人开心的事情自然要与亲人分享,毕竟“富贵不归故乡,如同锦衣夜行。”

    拜贴早已由信使快马加鞭送往陈留叶家,现在他身份不同,不能像往常一样随意了,前去别人家拜访,不提前几天送上拜帖是很不礼貌的,有损他谢家嫡子的身份。

    数十辆马车装满了各种礼物,两百余名护卫随行,丫鬟奴仆百八十人,虽然很少有人敢袭击谢家的马车,但是最近天灾不断土匪四起,谢家嫡子身份高贵,万一出了事谁能负得起责任。

    谢志海身着四品郡守官袍站在南陵城门楼上翘首以盼,微风拂过,长髯飘飘,卷起宽大的袖袍,英姿甚伟,引得百姓和下属赞叹不已。

    “郡守大人姿容甚伟,肯定是一个好官。”

    “深有同感。”

    ……

    两人相视一眼,只觉得对方很有眼光。

    远处一队车马浩浩荡荡的驶来,数百人马裹挟着马车,谢字锦旗随风飘荡,好不威风。

    谢志海看到车队往城门这边来,面色微喜,赶忙下城楼迎接。

    “少爷,老爷在城门迎接,您下来拜个别吧,”大管家老李头在马车窗口边轻声道,为防止子嗣再次出事,谢志海拜托老李头给他做护道者。

    可别看老李头老的牙都没几颗了就小看他,老李头可是老牌的筑基大修士,曾随着谢明昭的爷爷清水乡侯上阵杀过敌的,别看谢志海修为比老李头高,要是真打起来走不过三个回合,谢志海就得人头落地。

    “好的李叔,我整理一下仪容,”谢明昭整理了一下衣衫上的褶皱走出车厢。

    一个小厮很有眼力见,马车很高,直接跳下来很不雅,一般要用木凳垫一下,他直接跪在地上当作“人凳”。

    谢昭满意的笑了笑直接踩着他走下马车:“懂事,你叫什么名字?”

    那小厮面色狂喜:“禀报三少爷,小的赵斯。”

    “不错,有眼力见,下去领赏,”说罢转身向城门走去。

    那小厮站起身看着身边羡慕嫉妒的仆人们,扬眉吐气,心中暗暗窃喜:“料想三少爷刚刚进门,身边没有使唤爽利的奴才,我果然赌对了,抓住这个机会,我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父亲!”谢明昭走到谢志海身前躬身行礼,一板一眼,哪怕是再严谨的大儒都挑不出来一点错误,周正的让人赏心悦目。

    周围的百姓看到谢明昭的模样不由得赞叹:“真是一个俊美的小郎君啊!”

    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郡守大人办过继仪式办的那么大了,姿容如此美丽多么适合当官啊!

    没办法,大夏风气就是如此,历代皇帝皆以容貌为限,导致爱美之风盛行,面目丑陋的人很难做官的。按夏高祖的话来说:“姿容不正,心恶污浊,不宜做官,”意思就是说你长得那么丑陋,心肯定很脏很阴暗,还是不要做官了。

    当代衍圣公也曾说:“姿容不正者,不足以治国,治家,安天下。”

    (老颜控了也是)

    “我儿真是英伟啊,”谢志海感叹着谢明昭过人的面容和气质,看到谢明昭这张帅脸,心情都好了许多。

    “此去陈留甚远,你一个出门,为父很不放心,早些还家,天气炎热路上不要贪凉。”

    听着谢志海的殷殷嘱托,谢明昭心中暖洋洋的,这种感觉自母亲去世之后就再没有过了。

    “父亲宽心,接来妹妹,明昭必速回。”

    城楼边的百姓看着二人父子情深不由的赞叹:“真孝子贤父啊,不愧是数百年的世家门阀,果真是道德高尚啊。”

    辞别父亲,谢明昭回到马车上,望着车队驶离南陵城,谢志海无奈的叹气,兵荒马乱的,要不是自己手头的事很紧要他就亲自去陈留了。

    城门西面的酒楼上,南陵城几个郡望门阀的族长正望着城楼。

    “切,谢家的人果然天天演戏,演给谁看呐,不累吗?”

    “你还真别说,那小子长得还蛮有一番滋味的。”

    “哈哈哈,你说谢老三是不是也玩宫里那套。”

    (野史记载,夏平帝与子戏,致子谷裂而死)

    “哈哈哈哈……”几人闻言,放肆的大笑起来。

    谢家独霸南陵久矣,南陵其余十二家郡望门阀被压的完全喘不过来气,只能捡捡谢家不要的汤水吃,导致内心都阴暗了许多,当然他们也只敢口嗨罢了。

    出了南陵郡往东走,人渐少了一些,主要原因是青州兖州干旱许久,虽然相比于南方好一些,但是还是有很多人逃向豫州南陵郡汝陵郡这些地方躲避灾情,现在两个郡加起来怕是有一千万人。

    望着滚滚河水奔腾向前,谢明昭心中豪情万丈:“想当年,吾与吾妹狼狈出南陵,投奔舅舅,而今,车马滚滚,锦绣衣衫,我之未来当如这滚滚黄河东入大海,不绝不息也。”

    ……

    “赵斯,你今年多大?籍贯何处?”

    “禀少爷,小的今年一十七岁,家住南陵郡清水乡,家中已无羁绊。”

    谢昭见他相貌周正,虽有些圆滑,但可堪一用:“我身边还缺一个端茶倒水的小厮,你可愿意?”

    赵斯面色狂喜直接跪倒在谢明昭面前:“小的愿意,小的愿意,小的愿为主效犬马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