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我是史文恭
繁体版

第16章 战前准备

    贼寇们一时不差,一头扎进埋伏圈,最后经过一天激战,大部分贼寇都被剿灭,剩下的也不敢回梁山,都逃跑了。

    附近百姓,渔民相互庆祝,终于灭了这群祸害了。

    可惜他们高兴的太早了,过了一段时间,梁山又被一群人占据了,为首的大当家叫王双,二当家叫宋万,虽然两人武艺平平,可架不住手底下小兵多啊。

    这次他们吸取了上一波人的教训,对于过往商队,只劫掠三分之一,只要遵守规矩就不杀人,但是对周围渔村百姓更加苛刻。

    禁止渔民捕猎,这不是断人财路吗?渔民不捕鱼,怎么生活?石碣村地处水域中心,其实就是个小岛,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哪有那么多土地让他们耕种?

    阮氏三雄纠结村里青壮和梁山开了一战,可惜寡不敌众,最后死了十几个人。

    阮小七躺在椅子上用把蒲扇把脸盖住,在椅子上晃荡,也不知道大冷的天他拿蒲扇干嘛?

    阮小二正在那杀鱼,这是在石碣村周围水域捕到的鱼,如今收获越来越少。

    阮小二叹息一声说道

    “如今收获是越来越少了,这么下去可怎么活?”

    只见蒲扇下传来阮小七沉闷的声音

    “照我说,咱们就联系附近的村民打上梁山,杀掉王双,咱们也做个山大王,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岂不快活?”

    阮小二叹息道

    “如今附近村子里哪还有人,死的死,逃的逃,还有的出去找活计了,我也不是没想过联系附近的人,可惜找不到啊。”

    阮小七突然从椅子上坐起来看着阮小二说道

    “大哥,要不咱们去投奔史文恭吧?听说他带着人马从河北一路打到山东,沿途剿灭山贼,劫富济贫,还不骚扰百姓,端的是个仁义啊,咱们去投奔他,以咱哥仨的武艺,想来他会收留的。”

    阮小二皱眉道

    “可是去哪寻找他?总不能在大路上等着他吧?那他要是不来呢?咱们都走了,老娘和你嫂子他们怎么办?”

    阮小七气愤的说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等他妈等死吧。”

    说完又躺在椅子上晃荡了。

    正在这时,只见有两艘船驶过来,船上传来阮小五的声音

    “大哥~小七,你们看我把谁带来了?”

    兄弟二人闻声望去,只见当先一艘船上站着几个人,阮小五站在一个年轻人旁边,只见这人二十岁左右,面如冠玉,目光清澈如一汪清泉,

    头上金盔耀日光,身披铠甲赛冰霜,手执朱缨丈二枪。

    背后还背着一把宝弓,还有一壶羽箭。

    身后站着两人,这两人都十七八岁年纪,一人头上三义冠,金圈玉钿;身上百花袍,锦织团花。甲披千道火龙鳞,带束一条红玛瑙。

    另一人头上三叉冠,顶一团瑞雪;身上镔铁甲,披千点寒霜。素罗袍光射太阳,银花带色欺明月。

    这两人生的好生俊俏啊。

    旁边还有一人,这人身材矮小,长的樟眉鼠目的,一看就不是啥好人。

    时迁:那我走?

    还有一人长的圆鼓鼓的,满脸笑容,让人一看就心生好感。

    两艘小船来到近前,当先几人下了船来到阮氏兄弟面前,后面的那艘小船上的人,抬着酒肉也来到院子里。

    史文恭抱拳道

    “凌州史文恭特来拜会阮氏三雄”

    阮小二都惊呆了,忘记了说话,阮小七一拍大腿,笑道

    “哎呀呀~哎呀~哎呀呀,我说什么来着?真是不经念叨啊,刚刚我兄弟二人还在商量怎么去投奔哥哥,没想到哥哥就来了,哈哈哈。”

    史文恭一脸懵逼,还不知道什么情况,经过阮小七解释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家哈哈大笑。

    然后史文恭让阮氏兄弟去拿来碗筷,众人把酒肉摆上,在这个年代,客人来了,女人和小孩是不能上桌的,史文恭让时迁拿些酒菜送进去让阮大娘和大嫂小侄子一起吃,阮小二有个孩子,四五岁了,长的虎头虎脑的,甚是可爱,史文恭在他头上挼了半天,把小家伙都弄哭了,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阮氏三雄看到史文恭这么平易近人,也松了一口气,看来投靠是不成问题了,这位哥哥不但武艺高强,还平易近人,为人还仁义,真是没得说,自己兄弟三人有福了。

    一群人吃喝玩闹,好不热闹,都是练武的人,性格豪爽,很快打成一片。

    吃喝完毕,小弟们上前把桌子收拾了下,史文恭说道

    “今日前来,是想请你兄弟三人出山的,我计划拿下梁山作为大本营,如今步兵已经准备好,就是没有船只,也没有熟悉水性的人,望三位兄弟相助。”

    三人齐声道

    “唯哥哥马首是瞻,绝无二话。”

    史文恭从怀中拿出一千五百两银票放到桌上

    阮氏三雄惊讶的道

    “哥哥这是何意?”

    史文恭说道

    “这是入伙费,也是安家费,只要是上山的头领,每人五百两安家费,我可不是那种,想让马儿跑还不让马儿吃草的人,太高的咱不敢说,但是起码要保证上山的百姓饿不着肚子,头领们荣华富贵不在话下。”

    众人激动的跪倒在地

    “愿为哥哥效死”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为名?为利?众人能聚集到一起,

    当然是史文恭折节下交的缘故,如时迁,朱家兄弟等;

    有拜服他武艺的,如吕方郭盛等。

    也有冲着史文恭的名声,如杜迁;

    也有家里实在落魄,活不下去的,如阮氏三雄;

    可不论因为什么聚在一起,想要长久,就得把众人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才行,生存都成了问题,谈什么反抗朝廷?用嘴吗?

    当下史文恭把自己部队的规矩给阮氏三雄说了一遍,三兄弟听后大为羡慕,阮小二说道

    “如哥哥愿意,我去附近村庄召集一批人,都是常年在水边生活的,精通水性,以后也能成为梁山水军的中坚力量。”

    史文恭笑道

    “如此甚好,你兄弟三人前去招揽人手,多带船只,明天在朱家酒店汇合。”

    阮小二着急的说道

    “哥哥不停留一晚吗?眼看天要黑了。”

    史文恭拒绝道

    “不了,以后有的是时间,不在这一时,再说还有上千人马在岸边等着呢,我不回去也不放心。”

    阮小二听后心中大定,哥哥竟然有这么多人马,端的是厉害啊。

    PS:三国称主公,水浒称哥哥,意思差不多,但是又有点区别,这里的哥哥是认同,部队首领这种意思。

    众人约定好明日一早集合,然后史文恭又前去拜别了阮大娘和阮氏兄弟,带着其余人上船走了。

    阮氏兄弟一路把史文恭一行人送出石碣村地界,众人依依惜别。

    等回到酒店天已经黑了,史文恭带人巡视了营寨,看一切安好,然后安排好守夜人员,众人都去休息了,明天说不定还有大战,早点休息养精蓄锐。

    第二天天蒙蒙亮,伙夫就开始做饭了,这几个厨子都是卢俊义送给史文恭的,人员太多,人手不足,史文恭还在百姓里挑选了一部分会做饭的去给几人打下手,都有工钱的,掌勺的厨子一个月半贯钱,其余人一个月两百文,活又不重,工钱还不少,众人都很满意。

    等吃过早饭以后,天色已经大亮了,水泊中传来此起彼伏的号子声,史文恭知道是阮氏兄弟来了,带着一众头领前去迎接。

    来到岸边,只看到五十多艘小船铺满了江面,打头的正是阮氏三雄,船只来到岸边,阮氏三雄借着竹竿一个起跳,飞身落在岸上,稳稳的站在那里,众人纷纷拍手叫好。

    阮小二来到史文恭身前,抱拳说道

    “哥哥在上,幸不辱命,这都是附近渔村愿意投靠哥哥的人,有五十二人,请哥哥检阅。”

    史文恭笑道

    “好,以后这些人就是你们组成水军的班底了,要好好对待哦。”

    三人齐声说道

    “一定不辜负哥哥所托”

    史文恭让人拿来饭菜,让水军兄弟们简单吃了一点,然后安排人上船,一艘小船挤挤的话能装十个人,最后决定杜迁和朱贵带领两都人马留守大营,时迁也带领五十骑兵协助。

    史文恭带着石宝,吕方郭盛还有四都人马上船向水泊梁山进发。

    五十多艘小船,四百多人,浩浩荡荡的行进在江面上,史文恭不禁豪气大发,这里将是自己的起点,但肯定不是终点。

    行进了一个时辰,梁山已经遥遥在望。

    梁山,位于山东境内北宋时期这里属于京东西路,梁山位于郓州和济州的交界处,由于周围都是水域,让这里成了一片三不管地带。

    梁山由虎头峰、雪山峰、郝山峰、小黄山等七支脉组成,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

    梁山,因处于古梁山泊,亦称水泊梁山。整个山体气势雄浑,风光秀丽,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山险水恶的自然环境,自宋代建立后,这里便成为了各路山贼扎营据守之地。

    梁山的贼寇真是剿都剿不完,由于地理优势,占据梁山的各路山贼真是络绎不绝,你方唱罢我登场,所以梁山上的防御设施还是很完整的。

    梁山又是一个成梯形的山脉,外围是一片开阔地,占地很广,但由于地势平坦,又无险可守,一般都是作为水军和步兵的扎营地方使用。

    再往里面就是主山脉了,山地就出现了高差,要进入主山脉,只有南边是大路,其余三边都是崎岖小路。

    南边又有三关,分别是南山一关,南山二关,南山三关,其余三方都有险峻的关隘,端的是个易守难攻之所啊。

    怪不得有那么多贼人在这落草为寇,这地势真是太适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