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夜神
繁体版

99、德行于无

    恩生于害。

    向烦恼求,恩自生。

    贪恋红尘,反倒如鱼儿贪恋鱼饵,被鱼钩勾中,痛苦不堪,解脱不掉。

    因果一开,轮回不休,恩怨不断。

    即便你能尊重他人,位于低处的他人也不会尊重你,并且折磨得你痛苦不堪。因为他们自始至终没明白一件事:

    夏虫不可语冰。

    身处低处,应当向高处求,与比自己厉害的人结交。

    而如果与比自己厉害的人交流,自己却不谦虚,就会显得很讨厌。

    当你发现自己过得很舒适时,说明你的周围全是高人。如果你学不会谦虚,反倒自以为是,你就会失去一切,回到你应该待的地方。

    你可以躲在无人的小角落,不搭理任何人。但如果你主动入世,与人交流。那么,你必须足够的谦虚,否则就是想让别人迁就你。

    但人们只懂享乐,不懂享乐前的谦虚,导致比你优秀的人,不得不忍受折磨,来迁就你。直至他们一念心开,立地成佛。

    你如果觉得自己蠢笨,可渡化众生成佛,你也应当明白,大多数人,都是天资不够,将被你气得逼成了魔。待到那时,他们用刀杀你,你也别叫。

    木秀于林,善妒者摧之。

    草生于林,秀木蔽之。遮其光,毁其根。

    因为不懂尊重的重要,因为控制欲太强,还不学习,最终影响周围的一切,逼着所有人陷入丛林法则,物竞天择。

    这是共业,非一人之力可改。

    当人们处于受害者的视角,遇见了陆西法、撒旦,人们会惊奇的发现,他们是那么的果决,是那般的大快人心。

    一人之错,全民背锅。为何不可呢?

    全民懦弱,一人勇敢,反被笑作小丑。

    一定要屠刀架在脖子上,香软的饭,喂进嘴里,威逼利诱,世人才能学会尊重吗?

    那这些人,可真是你们的亲爹啊!

    一切皆是自作自受。只有你足够的好,被伤得足够的深,功德做得足够的多,才能被伤得淋漓尽致,才能放得无比彻底,再无心动。粪坑就是粪坑,亲人是坑,朋友是坑,爱情是坑,为何要在这里找真爱?

    如若有真爱,那也不过是给一个让你留在粪坑里,继续被恶心,继续做贡献的盼头。

    若无这盼头,心早已死,人早已化。

    李白因为有朝堂之心,郁郁不得,诗篇永流传。

    否则,他一个破了情关之人,又怎么会出现在大众视野?若无渴求,自然无法入世,无法染浊,也无法教化。不会痛苦。

    ……

    ……

    当有人制造负面情绪,自然就有人吸收负面情绪,来缓解矛盾,让血流成河晚一点发生。

    王阳明一生吸收负面情绪,为了更好的吸收,他渴望此心不动。

    他为了更好的做圣人,悟出那种又当爹又当妈的智慧,来教导世人。

    他自然得尝尽世间无数的疾苦。

    如果他不想吃苦的渡化世人,他就成了陆西法,只要杀杀杀就好了。恐惧会教弱小者如何尊重他人。

    因为他立了志,动了凡心,想成为圣人。所以,他吃得苦,都是为了获利,也因此小了许多。

    既然人活在世间,一定要吃苦,那为什么不能主动一些?立志立目标,为自己而吃苦,为了自己渴求之物之人而吃苦。

    至少,你吃了无数的苦,还能剩下一个微弱的希望。

    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没什么目标了。

    因为能够轻易的获得一切,即便现实中得不到,也能从游戏、小说中获取相应的快感。

    当人们的欲望被轻易的满足,竟不知为何而活。

    因为周围人,都不相互尊重,他们又只能约束自己,那些不尊重人的人,自然过得更加滋润、舒服。

    可一个学会尊重他人的人,又不好发脾气,只想温和处事。但周围人不接受,反倒嘲笑。

    他们似乎不需要尊重。

    所以,抽身离开,放下利益,断除烦恼,等着陆西法这样的人,来收拾他们,帮他们觉醒。

    如果一个年轻人,觉得自己的家人,非常的爱自己。年轻人活得无比的快乐。觉得世界是如此的美好。

    那一定是年轻人的错觉。

    本质是父母为年轻人背负了太多。

    年轻人觉得每天快快乐乐就行,玩就行,可以不学习,可以不用在乎其它人。

    然后,年轻人就会被一段极其甜蜜的爱情所骗,深陷其中,看清真相,后悔来到人世。

    可笑的是,他们清醒后,还在与这段过往的糟糕爱情内耗,而不是回应他们的父母。

    一个真正爱你的父母,就像是水,润物细无声,鱼儿除非上岸,否则根本感知不到。

    这里之所里叫做娑婆世界,神告诉你,这里没意思,让你们珍惜已有的,多修功德,快点离开,就是因为:你只要来到了这里,就必须得学习、受苦。

    红楼中,贾宝玉觉得可以不学习,然后放弃了科举,家道中落,所有迁就于他的人,全部出事。

    他喜欢的那些女子,卖的卖,掳的掳。

    因为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免费的午餐。

    你只要活着,就得吃东西,吃东西就是欲望,就会有烦恼伴随。

    所以,当你什么都不懂,活得很开心,周围人一定被你搞得不开心。即便你很有钱,你该恶心人的地方,还是一点没少。

    而这世界上的一切情谊,一切友谊,都建立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之上。

    它们的最底层逻辑,永远是先如婴儿般无知与索取,不断的犯错,最后成长,学会尊重与谦逊。

    一个人能够发自内心的尊重一切,只是因为他走过来之前的活畜牲阶段,粪虫至秽,腐草为萤。

    先匪后警,先妓后妻,先浪后佛,先恶后善。

    一阴一阳,如此才能真正的中正。

    当一个人,可以一直享受警的守护,妻的呵护,佛的教化,善人们的帮助。

    若顺境时他看不出其中的重要性。那么,他就会真的陷入其中,走过他们的路。

    那是一条此生迁就无知者的路,一直到所有人都有了觉知。

    如何破佛相?

    当你对这个世界绝望,你做好事,行善积德,也不过是在帮一些恶心人罢了。你再无法沉浸其中。你做功德,心中无德。

    若被恩将仇报,也不过一笑了之。

    你不会再感叹:这可真是一个污秽不堪的世界啊!

    因为你深刻入骨髓的认清这一点。当有人对你好时,你也只是彻骨的冷,寒毛倒竖。

    今日别人对你的好,是为了明天可以指着你鼻子,颐指气使,让你把吃得全部吐出来罢了。

    所有的无知之人,伤害小动物可以如此的心安理得。

    因此人们剥削他们,也可心安理得。因为支持他们的人,都被他们嘲笑和掩埋,血还未干。

    当你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就会发现,若要入世,必当和其光,同其尘。

    爱光明,亦要支持黑暗。

    既然存在,那便合理。

    若人们无法止住黑暗,那么,人们灭尽黑暗的那天,不过是为了让光明再度变成黑暗。

    击败外敌的那一天,同族相残,亲人互食。可笑,可笑。

    水无所求,只是付出,水应万物而有静,无求故不生烦恼。

    圣人之道再于止。

    人人若能止杀化怨,人人若都是圣贤,不再有宽容,只是无德之德。

    人们舍弃利益,如同舍弃一块块的石头,需要的人自己去捡。

    德行于隐,德行于无。

    只取所需,皆是捡来。

    若人人如此,佛与菩萨相,皆可破尽。

    若人人绝望,才可人人充满希望。

    佛说经文,传道受业解惑,也只是在给世俗的利益给众生。

    希望通过这些实质的鱼饵,勾钓众生上岸。

    不上岸,至少让他们知道水面上的景象。

    所以,真相究竟是什么?

    但其实,这根本就不重要。

    真相就是:它一直都在,但你一找,就永不可知。

    你若不爱,爱便永远都在。

    你若不白,她便永远期待。

    等你卷走了所有人,那个花儿,必将属于你。可你一旦靠近,她还是会无情的溜走。

    若她此生注定属于你,则你们会在最平平无奇之地,最不可能之地,悄然相遇。

    时机一到,瓜熟蒂落。

    时也,命也。

    无需用力。

    无为而为,终无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