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道人
繁体版

第二十七章 市侩

    不管顺义府的城隍信不信,杨平安都不是很有所谓。

    杨平安请来顺义府的城隍,是有事儿相求。

    “城隍大人,此番请你前来,是希望你能够带这女娃去轮回转世!”

    城隍可不认为杨平安是请自己来的,他明明是用敕令将自己敕来的。

    但城隍没有生气,能够将自己敕来的道士该有多么强大,他不敢进行揣度。

    只是他听到杨平安的话,还是略带起了疑惑。

    “以道长的法力,想要将这女娃送去转世轮回,应该费不了多少功夫吧!这女娃并无特殊,道长又何须小神出手?”

    杨平安苦笑,然后用密语传音,告知城隍这女娃的来历。

    之所以用密语传音之术,是当事人就在此处,杨平安倒是不好直接说出来。

    因为他与城隍这等阴神交流,在场的人能够听到自己说话,却没办法听到城隍说话。

    如果不是他们都是有见识之人,只怕会认为杨平安神神叨叨的。

    城隍听完杨平安的解释,也理解了为何这个道士要自己出马。

    他担心这女娃会发生诡变,一旦发生诡变,那么女娃就会变成厉鬼,想要再送去轮回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将她打得魂飞魄散。

    显然这个道士并不愿意这么做,而是想要借助自己阴神的力量,抑制女娃的戾气,将其送往轮回。

    城隍并未索要好处,他本就是前朝大儒,品德高尚。

    就算成为阴神,性格也不会有多大改变。

    再者,听完这女娃的故事,他又何尝没有泛起一丝同情。

    故此,城隍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城隍答应后,杨平安咬破手指,再次画下一道符纸。

    将符折成三角的形状,递给了城隍。

    城隍错愕,有些疑惑的看着这张符纸。

    “这是?”

    “大慈大悲世音菩提符,在进入鬼门以后,贴在她的背上即可!”

    城隍更想不通了,想自己活着的时候便博览群书,无论是道家秘术还是佛家密藏,都知道不少。

    特别是成为阴神之后的几百年,学到的东西那就更多。

    这所谓的大慈大悲世音菩提符,怎么自己闻所未闻?

    城隍欲问,杨平安却对着城隍一拜。

    “麻烦城隍大人了!”

    杨平安这一拜,顺义府的城隍庙,城隍金身竟然多了一丝裂痕。

    城隍这尊阴神嘴角一甜,赶紧将血液吞了下去。

    自己竟然受不得他的一拜,真是令人害怕!

    杨平安并不知晓,自己这一拜竟然差点将城隍拜裂了。

    城隍如果会俏皮话,肯定会来上一句,我裂开了。

    可惜,城隍不会。

    当然,城隍金身裂开,和杨平安的干系不大。

    是他对着城隍一拜的时候,功德天书下盘坐的王灵官灵身,也就是身外化身,突然睁开了双眼,看了城隍一眼。

    城隍哪里受得真正神灵的一眼,阴神和神灵,差距太大。

    要知道阴神之后,是阳神。

    阳神以后才会成为有机会触摸仙道,而王灵官虽然战力不是顶级,可他的名号和来头大的惊人,又岂是顺义府城隍此流能够相较的。

    再说了,别以为在人间才分三六九等。

    在仙界,阶级更为严重。

    以下犯上者,基本没有什么好结果。

    城隍赶紧扶起杨平安,然后带着女娃快速消失。

    女娃消失的那一刻,深深的看了杨平安一眼,似乎要将他记在脑海中一般。

    杨平安却内心叹息,三岁本来就是该记事情的时候,却成为了小鬼。

    即便能够轮回转世,喝了孟婆汤以后,前尘往事都会一扫而空。

    对她而言,其实是一件好事儿。

    她那么小,即便有零星点记忆,也是不好的记忆,不如全都忘掉。

    杨平安目送着他们离开,随后转头看向了张家父子。

    “太守大人,可以请大夫取出尊夫人肚子中的死胎了!”

    张柏青并未第一时间吩咐下人,让大夫进来取死胎,而是让人去门口,将贴纸给揭下来。

    刚刚他一直感觉背心凉凉的,一种不好的感觉蔓延在心头。

    直到下人将写有“允许神灵入内”的贴纸拿回来,这种不好的感觉才彻底消失。

    张柏青也开始召来大夫,为自己的夫人取死胎。

    剩下的事情,就与杨平安无关了。

    张柏青在对杨平安表示感谢后,也吩咐张朝,将杨平安带去客房好生招待。

    杨平安跟着张朝去往客房的路上,张朝回头一脸的惭愧。

    “让道长见笑了!”

    杨平安摇头:“无妨,令尊是青州太守,又是张家这样繁衍千年世家的家主,会有此表现也在情理之中!”

    张朝苦笑:“可这样的他,并不让我喜欢。甚至很多时候,我都没办法对他产生尊重,总觉得,他太过于市侩了。不像是青州太守,更不像一位合格的父亲。”

    杨平安听到张朝的这番心里话,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对于青州,在山神石像的这些年,他也听过一些关于这位在青州的事迹。

    从横丘到青州,一路上也有人提起过张朝的父亲。

    确实他的所作所为,有些上不得台面。

    不,是过于谨慎!

    但有一点却不得不承认,那就是张柏青确实是一位好的青州之主。

    在如今大雍十九州中,青州还能够如此的安稳,甚至在张柏青的治下,没有发生像其他州那般妖魔横行的状况,这一点,都是张柏青的功劳。

    所以杨平安没办法去评价这样一个看起来小家子气,实则为百姓做了很多事情的官员。

    他终究和张朝不一样,他和张朝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张朝是张柏青的儿子,可能受到先入为主的观念影响,或者多年印象的影响吧!

    也许张朝选择外出游历三年,也和自己的父亲有关系。

    只是这一切,和杨平安终究没有多大关系,做不到感同身受,也不会去附和张朝。

    张朝将杨平安带到了客房后,告诉杨平安有任何需求可以随时找他,便打算离开。

    杨平安却恰好有麻烦的事情,他想要了解青州的一些事情,他知道顺义府有一座藏书楼,需要一些关系才能够看大一些普通百姓看不到的书。

    而且杨平安还打算,在顺义府转一转,找一找那座锁龙桥。

    寻一寻,锁龙桥下的那把剑。

    毕竟锁龙桥下有把剑,这么多年都没有人取走,确实让人诧异。

    但杨平安也相信,功德天书绝对不会无的放矢。

    至少无面妖,已经让他尝到了甜头。

    对于顺义府,从小在顺义府长大的张朝,自然成为了杨平安心目中,最好的向导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