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女明星养成实况
繁体版

第31章 来势汹汹

    周敏变红,不但体现在《女明星养成实况》这款游戏层面,也体现在日常生活里的方方面面。

    比如,她社交媒体的粉丝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每天在微博底下互动的人也越来越多,大多都是剧粉,在为惊鸿的角色哭泣。

    “呜呜呜,惊鸿你好可怜。”

    “我读小说的时候,脑海里惊鸿就是你这个样子。”

    “没想到这样的角色能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内娱有救了。”

    “……”

    每次电视剧播出的时候,都会出现一波讨论的高峰,而且讨论的热点都集中在惊鸿身上。

    再加上之前热门单曲——电视剧的推广曲——《布拉格广场》也由周敏的演唱,因此她受关注度越来越越高。

    一时间,周敏成为电视剧的话题担当,成为了整部剧最受瞩目的焦点。

    片场周边开始聚集三三两两的学生粉丝,举着“周敏”的灯牌,来为她加油打call。

    这既是周敏的人气体现,也是徐星河工作的成果,因此他乐见于此,只要不影响拍摄,他甚至还会主动和这些粉丝进行交流,感谢他们对周敏的支持。

    原初粉丝会把自己的追星经历放到互联网,吸引更多的人来观看。

    如果她的经历是美好的,令人感动的,那围观的网友也会受到感动,对中心艺人持有较高的评价。

    如果她的经历是糟糕的,那这种糟糕印象会被网友记住,并被代入到艺人本人身上。

    也就是说,追星过程的整个体验,都会影响她们对艺人的评价。

    徐星河是周敏的经纪人,也是她的影子和门面,他对粉丝的态度,也一定会最大化影响粉丝对周敏的观感。

    所以,一般情况下,他总会抱有最大的善于对待粉丝。

    然而粉丝对他却总抱有一种对“资本家”敌视,

    “对周敏好一点!”

    “给她接些好角色,别只看钱。”

    “注意公关,别总让她在网上挨骂!”

    好像她们才是那个一直陪伴艺人,支持艺人的人,而徐星河不过是循着热度飞来的吸血苍蝇。

    这一点似乎是娱乐圈的通病,粉丝认为自己和艺人是一体的,认为工作人员和艺人只是普通的雇佣关系,没有感情,只有利益。

    这当然是因为他们受视角所限,得出的错误结论。

    不过粉丝的声量也是艺人的声量,艺人在互联网上能有多大的存在感,除了看作品,也看粉丝的声音。

    因此徐星河对她们的言语并不放在心上,也只是笑笑就过去了。

    倒真应了那句话,粉丝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对外可以攻击敌人,但对内也会割伤自己。

    除了粉丝,媒体也不时出现在徐星河的周围,他们都想采访周敏,为这个新近蹿红的艺人写第一篇报道。

    虽然多数媒体只是站在电视剧的角度,剖析人物,分析角色,顺带提一句周敏。

    但也有一些内卷厉害的自媒体,希望能给周敏做一次专访,抓住她流量的起点。

    徐星河把其中大多数都拒绝了。

    一来很多媒体不正规,连个证件也没法拿出来,报道会出现在哪个地方都十分可疑。

    二来电视剧是一个长周期的事物,最好能在一部电视剧结束,周敏口碑稳定的时候,再做采访。

    这样不论从艺人的工作层面还是作品层面,可聊的都有很多。

    但这天,某互联网社交平台下的自媒体《内娱周刊》记者,第8次联系到徐星河,

    “我们十分殷切地想和周敏女士聊一聊。你知道,她的角色,惊鸿,最近广受好评。”

    记者名叫吴小侯,自称有很多年的工作经验,也采访过很多知名艺人,比较擅长抓住艺人与众不同的特点,并对外宣传。

    一次两次的,徐星河就都婉拒了,可这吴小候竟然联系到第八次,他也实在不好拒绝。

    否则单把这过程说出去,也会给周敏留下一个“耍大牌”的口实。

    考虑了一阵后,徐星河终于同意接受了吴小候代表《内娱周刊》的采访,本来还要商量一个合适的时间,谁知道对方竟然就在片场附近,很快就能赶到。

    没办法,既然准备那么充分,徐星河也不好再说什么。

    接待记者之前,他特意查了查对方的来历。

    《内娱周刊》是某社交平台旗下的娱乐自媒体账号,粉丝有几百万,有着不俗影响力。

    吴小候也确实是《内娱周刊》的认证记者,有很多采访发布在个人账号下。

    点开评论一看,都是给他竖大拇指,夸他写的好看,真实的。

    既然吴小候从单位到个人层面,都是专业的、值得信任的,那接受采访也就没什么问题。

    于是他和周敏说了这件事,周敏虽然听从他的安排,但这毕竟是她成为艺人后第一次接受正式采访,还是比较紧张的。

    “他会问什么啊?”

    “一般是你对角色的看法,对剧组的感受之类,反正和你的工作生活有关。”

    “我要是回答不好怎么办?”

    徐星河安慰她,

    “也没有什么答的好不好的,他怎么问,你就怎么答,重要的是要体现我们良好的艺人形象和专业素质。”

    这就是艺人接受记者采访的最终目标,以深入交流的形式和观众见面,并给自己的形象加分。

    但周敏还是有些忐忑,这对她来说似乎比演戏要难。

    徐星河拍拍手:“放心好了,我会在你旁边的,答的不好的,咱们就不往外发表,怎么样?”

    周敏听到这话,才终于放松下来:“你这么说,那我就放心多了。”

    徐星河在紧张拍摄的行程里找到20分钟的空闲,作为采访的时间,然后把采访的场合定在道具车后的一个角落。

    这里比较安静,不会有什么人打扰。

    一切准备妥当,吴小候也来到了片场。

    出乎徐星河的意料,她并不是男生,而是一个女生。

    她大约40来岁,穿着粉嫩的职业套装,戴着一副大大的粉色方框眼镜,整体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只近视的小猪佩奇。

    “两位好。”

    她见面就立刻主动打招呼,但嗓子却故意夹了起来,就像被丝线吊着似的。

    徐星河不由打了个哆嗦,并且注意到,周敏也悄悄打了个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