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怂恿宋徽宗造自己的反
繁体版

第十章 蒸馏酒

    赵括高兴的说道。

    “那可太好了。”

    赵佶点了点头。

    “要不是你的身体不能饮酒,我都打算给你带瓶好酒来。”

    赵括叹了一口气。

    “真是太可惜了。”

    赵佶想了一下,慢慢说道。

    “括弟,我想在船队出航半个月后,将六分仪献给朝廷,一方面可以获取一个县男的爵位,扩大自己的影响,另一方面,六分仪也能让我汉人出海时多一分安全,少一些因海事失去顶梁柱的家庭,你看如何。”

    赵括点了点头,欣慰的说道。

    “我交给公明哥哥的东西,全凭哥哥自己判断处理,若是有利于百姓的生计,不用在意小弟的意见。”

    赵佶高兴的说道。

    “多谢括弟深明大义。”

    赵括接过赵佶递来的茶水,突然想到什么,急忙问道。

    “柴大官人现在缺不缺钱?”

    赵佶想了一下自己的内库储备,估算了下要安排好几支船队出海的开支,发现后面内库确实有些顶不住,急忙说道。

    “确实很缺钱。”

    赵括摸了摸下巴的胡子,面露微笑的说道。

    “刚好我想起一项挣钱的买卖。”

    赵佶好奇的问道。

    “什么行业?”

    赵括笑道。

    “卖酒。”

    宋朝的人喝的的酒大部分都是发酵酒,度数最多不高过二十,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发酵后过滤即可饮用。当时主流的酒有粮食酒(米酒)、果酒(葡萄酒)、黄酒,酒精度大约在12-13度。

    至于史学家怀疑宋代可能出现的蒸馏酒,之前赵括和赵佶聊过,赵佶表示他并没有见过类似的酒,这就说明高度数的蒸馏酒,在这个大宋至少没有出现,这就给了赵括一个可以操作的机会。

    赵佶听到后略感意外,说道。

    “括弟,卖酒确实很挣钱,可是现在的市场都被那些祖传的大家垄断了,没有合适的酒,我们是卖不出去的。”

    赵括神秘一笑,说道。

    “公明哥哥还记得我说过的蒸馏酒吗?”

    赵佶好奇的问道。

    “蒸馏酒,它能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

    赵括回答道。

    “蒸馏酒是高度数酒,发酵后的酒液经过蒸馏,可以得到在40度以上,杂质含量极少的透明酒液。”

    “你说它有没有吸引力。”

    赵佶也是好酒之人,顿时酒虫被勾了起来,急忙问道。

    “括弟,蒸馏酒怎么做!”

    “公明哥哥,稍等片刻。”

    赵括从昨晚新添置的书桌上拿出一张,在上面画了一套蒸馏酒具,主要是用普通的陶瓷大缸,加上特意烧制的陶瓷管道构成,并附上详细说明。

    赵佶接过后,仔细看了一会儿,又把一些疑问说了出来,得到了赵括的详细解释。

    赵括补充说道。

    “前期我们可以分人大量买入其他家便宜的粮食酒,回来直接蒸馏加工,等到粮食到后,估计他们也会发现异常,那时我们就用自己的粮食酿造酒液,作为原材料,到时就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关于蒸馏酒的销售,我们可以分为不同的档次,受众最多的平民档,最有钱的商人档以及喜欢有内涵的文人档。”

    “平民档最简单,将蒸馏酒兑入普通白开水就好,保持口感比一般米酒要烈,量大,价格适当高一点,用普通酒坛包装,取名白酒这种简单易懂的名字就好。”

    “商人档兑水一比一,经过各种测试,加入不同香料和各种补品药物,调制出适合他们交际宴会和来往赠送的礼品酒,在包装上可以使用一些比较精美的瓷器,保证每瓶的量够五六杯小酒盅就好,毕竟这酒也比较烈,他们一般也就喝个一瓶左右就醉的差不多了。”

    “文人档则简单的多,都喜欢有品质的生活,用一些纯白色的瓷器或者便宜的青花瓷来装就好,这些人的酒量一般不错,兑水量为白酒的一半就好,酒的名字可取得风雅一些就好。”

    “另外,兑水量为文人档一半的酒,可以取名烧刀子之类的粗名,贩卖到北方的辽朝,哪里气候寒冷,高度数酒一定会受到他们的热泪欢迎。”

    赵佶听到后极为受益,不过他有些不解。

    “括弟,为什么大量兑水呢,少兑一点保持口感不行吗?”

    赵括意识到赵佶对于蒸馏酒的度数并没有什么概念,解释道。

    “蒸馏普通粮食酒所产出的酒液在度数上相差很大,原酒液我建议你先用一小勺尝一下,要是不注意像普通粮食酒那样大碗喝下,可能会死人的。”

    赵佶惊讶道。

    “这么厉害!”

    赵括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是的,一方面为了安全,另一方面也是我们需要加水增加利润,大概十斤粮食酒能出一斤到两斤蒸馏酒。”

    “公明哥哥,粮食酒的收购一定要让柴大官人至少在明面上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避免在大卖后被人掐断前期的发展,一定要撑到我们的粮食到来。”

    “现在就可以提前先进一段时间的酒,等蒸馏器具打造完成后,同步售卖。”

    赵佶其实有些无奈,他真正的身份是大宋的官家,而不是什么宋江,不需要担心赵括所说的问题,但是又不能告诉赵括实情,只能对着不断虚空索敌的赵括答应道。

    “我明白了,放心吧括弟。”

    仔细收好图纸后,赵佶摸了摸额头,想起未来内库的进账,高兴的说道。

    “括弟,你懂得真多,有你在,我相信大业可成。”

    赵括拱了拱手,说道。

    “我只能在这纸上谈兵,全靠公明在外交际处理了。”

    出去后,这次赵佶长了记性,没有下旨召集工匠,而是找到吴用,让他私下找到合适的工匠,送到锦衣卫的秘密驻地,进行蒸馏器具的烧制。

    同时,赵佶也打算安排锦衣卫来处理售酒的业务。

    赵佶身为大宋官家,不能与民争利,否则就会被大批读书人喷的狗血淋头。

    虽然不会对赵佶造成实质上的伤害,但还是会对于赵佶目前在民间并不稳定的声望产生一定的影响。